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話詞匯,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達。比如普通話的“接吻(雅稱)\/親嘴(俗稱)”,地道四川方言,大家都知道口語說“打bēr”。(至於民間也戲謔地稱“接吻”為“啃兔兒腦殼”,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打bēr”咋寫的?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常見的寫法,有兩種:


    一、打啵ㄦ


    這是擬聲詞用法。


    《在線漢語詞典》打啵bo:<方>親吻。


    古華《醒醒老爹》:人曉得怕醜,曉得扯畫眉眼,曉得躲到黑角落去打啵。原注:“打啵,即親吻。”


    四川方言通常發兒化音,即打啵ㄦ。


    二、打吅(bēr)


    這本是會意字用法。


    “吅”表示兩個嘴巴親在一起的聲音,非常形象生動。


    但這是直接強行賦“吅”予bēr音。


    吅,有兩種讀音:xuān、song。


    xuān音義古同“喧”,指大聲呼叫。song音義古同“訟”,訴訟。


    《玉篇》:吅,詡煩反。《說文》:驚呼也。《聲類》:此古文讙字也。


    古漢語文字工具書中,“吅”字均沒有與接吻相關的音義,屬於四川地區一些方言工作者強行賦予的音義。


    近日,看民國版《巴縣誌·方言》,“打bēr”的本字寫法,或為“打歍”。


    民國版《巴縣誌·方言》由向楚先生親自撰寫。


    向楚(1877—1961),字仙喬(亦作仙樵),號觙公,四川巴縣(今重慶市巴南區)人。19歲入縣學,次年考入東川書院,師從前翰林趙熙,致力於漢唐經學、聲韻文字學。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解元”。民國間在四川大學文科研究所講授《說文》《爾雅》等,撰有《古四聲通說》《古音韻部分析》等。


    1926年到1936年,向楚兩度被聘為《巴縣誌》(民國)總纂。


    民國《巴縣誌》卷五《禮俗》其下分《禮製》《風俗》《宗教》《方言》四章。


    向楚弟子黃稚荃雲:“《巴縣誌》……其中‘禮俗’、‘事紀’、‘蜀軍革命始末’、‘敘錄’諸篇,為楚所親撰,其餘亦經楚審閱修改或潤色。楚通曉方言,‘禮俗’中特撰‘方言’一章,尋求巴人語根。”由是知民國《巴縣誌·方言》為向楚撰寫並闡釋。


    《四川近現代人物傳·向楚傳》評論:向楚尤通曉巴蜀方言,故《禮俗篇》中特撰《方言》一章,推尋巴郡方言之語根,辨析甚精,誠學術之名篇,不僅一縣之誌書而已。


    民國《巴縣誌·方言》打歍:“《說文》歍……口與口相就也。哀都切,古無輕唇音,故今方言亦轉重唇,謂口相就,接吻曰‘打歍’,‘歍’呼如博烏切。”


    通俗一點的說下這段文字。歍,《說文解字》裏即有“口與口相就也”的意思。“口與口相就也”就是接吻。歍,哀都切,古無輕唇音,所以如今四川方言亦轉重唇音,“歍”發音如博烏切,即“博”字的聲母b與“烏”的韻母u相拚,即bu,兒化音即為bur。


    bur語速快了即為bēr音。


    所以四川方言謂接吻為“打ber”,即打歍ㄦ。


    本文同樣是探討方言本字寫法,無意糾正如今有普遍共識度的“打啵ㄦ”或“打吅”,僅作為方言愛好者交流探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