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地道四川方言???拜字,大多數輸入法都沒有這個字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 作者:巴蜀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廣義的方言詞匯是指一個方言實際使用的所有詞匯。狹義的漢語方言詞匯指方言中與普通話詞匯存在語音、意義、語法等顯著差異的部分詞語,或普通話沒有的字詞。
今天就說一個地道四川方言的“???拜”字,普通話沒有這個字,大多數輸入法字庫也不支持這個字的顯示。
從查詢的資料看,西南官話、贛語、湘語、平話土話等方言在使用這個字。
“???拜”,四川方言發音bāi,音同掰,釋義為:跛。四川方言口語中通常不使用“跛”字,隻用“???拜”字。
為了不影響瀏覽,下文多用“~”表示“???拜”字。有時為了突出,也用“???拜”表示。
一隻腳短,行走不穩的人;或者暫時性受傷引發行走不穩的人,稱“~子”。即普通話稱的跛子。
清·嘉慶二十四年《安仁縣誌》卷四 《風土誌·方 言》: “跛曰~子。”
光緒五年《定遠廳誌》卷五《地理誌六·風 俗》: “跛足曰~子。”
楊恩壽《坦園日記》卷五《長沙日記》: “夜間招張~子來談道情。~子……乃俗稱跛者。”
民國二十一年《萬源縣誌》卷五《教育門·方言》: “足病曰~子。”
唐樞《蜀籟》卷四: “~子端公坐倒使法。”
亦疊言為“~~”。
民國二十一年《南溪縣誌》卷四《禮俗下·方言》: “~, 拜平聲。俗謂一足短不良於行者曰~~。”
《南溪縣誌》這個解釋,和筆者理解的“~”字意思完全一致。
有些方言著作,把“???拜”釋義為“跛;瘸”,筆者覺得不對。“???拜”就是“跛”,沒有“瘸”的意思。
“~子”和“瘸子”雖然都是指腿腳不方便的人,但在具體含義和使用上存在差別。
1. 含義差異
瘸子:通常指腿腳天生殘疾或因病致殘而無法正常行走的人,多用於形容下肢完全或部分缺失或畸形的情況。例如,“他從小就是個瘸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子:指天生長短足,或者指腿腳暫時性受傷或患病而行走不便的人。例如,“他最近打籃球扭傷了腳踝,現在成了個~子。”
2. 使用區別
瘸子:常用語比較口語化,帶有明顯的歧視和不尊重意味,在正式場合或與陌生人交談時應避免使用。
~子:相對中性,語氣較為溫和,一般不會引起歧義或冒犯他人。四川方言可以直接按姓氏稱呼,比如“張~子”、“李~哥”。
3. 程度差異:一般來說,“~子”表示腿腳不方便的程度較輕,而“瘸子”表示腿腳不方便的程度較重。
“~子”,就是單純的因為一隻腳短,所以行走不穩。或者暫時性受傷引發行走不穩。
“瘸子”,則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腿腳毛病,例如小兒麻痹症、交通事故等引發的腿腳偏廢。小兒麻痹症引發的“瘸子”,在我地廣漢話又稱“kuá子”(本字未知)。
一般而言,“~子”不需要拐杖,“瘸子”很多時候都需要拐杖幫助走路。
另外,“???拜”在四川方言也表示單足(跳)。
例如:正常人遊戲時單足跳,四川方言俗稱“打~~腳”。70後80後玩的“空城計”、“渡江貓ㄦ”、“跳崗(跳房子)”等,遊戲過程都有“打~~腳”的環節。
再如廣漢過去的兒童歌謠:“點腳點腳~~,腳朝連山。連山有位,金銀寶貴。金靈哥,銀靈哥,二隻草鞋頂啵囉……” 活動場景,就是一群小孩排排坐,兩隻腳全部伸出來,由選出來的其中一個小孩,一個字一隻腳的點著走,最後歌謠念完停在哪兒,哪個小孩就繼續下一輪遊戲。
今天就說一個地道四川方言的“???拜”字,普通話沒有這個字,大多數輸入法字庫也不支持這個字的顯示。
從查詢的資料看,西南官話、贛語、湘語、平話土話等方言在使用這個字。
“???拜”,四川方言發音bāi,音同掰,釋義為:跛。四川方言口語中通常不使用“跛”字,隻用“???拜”字。
為了不影響瀏覽,下文多用“~”表示“???拜”字。有時為了突出,也用“???拜”表示。
一隻腳短,行走不穩的人;或者暫時性受傷引發行走不穩的人,稱“~子”。即普通話稱的跛子。
清·嘉慶二十四年《安仁縣誌》卷四 《風土誌·方 言》: “跛曰~子。”
光緒五年《定遠廳誌》卷五《地理誌六·風 俗》: “跛足曰~子。”
楊恩壽《坦園日記》卷五《長沙日記》: “夜間招張~子來談道情。~子……乃俗稱跛者。”
民國二十一年《萬源縣誌》卷五《教育門·方言》: “足病曰~子。”
唐樞《蜀籟》卷四: “~子端公坐倒使法。”
亦疊言為“~~”。
民國二十一年《南溪縣誌》卷四《禮俗下·方言》: “~, 拜平聲。俗謂一足短不良於行者曰~~。”
《南溪縣誌》這個解釋,和筆者理解的“~”字意思完全一致。
有些方言著作,把“???拜”釋義為“跛;瘸”,筆者覺得不對。“???拜”就是“跛”,沒有“瘸”的意思。
“~子”和“瘸子”雖然都是指腿腳不方便的人,但在具體含義和使用上存在差別。
1. 含義差異
瘸子:通常指腿腳天生殘疾或因病致殘而無法正常行走的人,多用於形容下肢完全或部分缺失或畸形的情況。例如,“他從小就是個瘸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子:指天生長短足,或者指腿腳暫時性受傷或患病而行走不便的人。例如,“他最近打籃球扭傷了腳踝,現在成了個~子。”
2. 使用區別
瘸子:常用語比較口語化,帶有明顯的歧視和不尊重意味,在正式場合或與陌生人交談時應避免使用。
~子:相對中性,語氣較為溫和,一般不會引起歧義或冒犯他人。四川方言可以直接按姓氏稱呼,比如“張~子”、“李~哥”。
3. 程度差異:一般來說,“~子”表示腿腳不方便的程度較輕,而“瘸子”表示腿腳不方便的程度較重。
“~子”,就是單純的因為一隻腳短,所以行走不穩。或者暫時性受傷引發行走不穩。
“瘸子”,則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腿腳毛病,例如小兒麻痹症、交通事故等引發的腿腳偏廢。小兒麻痹症引發的“瘸子”,在我地廣漢話又稱“kuá子”(本字未知)。
一般而言,“~子”不需要拐杖,“瘸子”很多時候都需要拐杖幫助走路。
另外,“???拜”在四川方言也表示單足(跳)。
例如:正常人遊戲時單足跳,四川方言俗稱“打~~腳”。70後80後玩的“空城計”、“渡江貓ㄦ”、“跳崗(跳房子)”等,遊戲過程都有“打~~腳”的環節。
再如廣漢過去的兒童歌謠:“點腳點腳~~,腳朝連山。連山有位,金銀寶貴。金靈哥,銀靈哥,二隻草鞋頂啵囉……” 活動場景,就是一群小孩排排坐,兩隻腳全部伸出來,由選出來的其中一個小孩,一個字一隻腳的點著走,最後歌謠念完停在哪兒,哪個小孩就繼續下一輪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