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普通話詞匯,方言多有其他的表達。如“收拾(整理);打掃”,四川方言的岷江話片區、川東地區和重慶等地,愛說“殺鐵”。


    一直有愛好方言的朋友留言問:我們這兒表示收拾整理打掃的“殺鐵”,本字咋寫的?


    就是“殺鐵”?還是另有其他寫法?


    筆者是土生土長川西壩子人,本地廣漢話沒有“殺鐵”的說法。


    如果是收拾整理東西,就說“收拾”或“撿順”,如果是打掃一般說“做zu衛生”。


    “殺鐵”二字本身和收拾、整理、打掃不沾邊,所以這應該是個借音詞。


    所以岷江話片區、川東地區和重慶說的“殺鐵”,應該是另有其他寫法。


    《宜賓市誌·方言篇》收錄了一個詞:“灑滌”,釋義為“收拾、整理。可指清潔衛生,也指處理繁雜事務”,這個詞應當就是岷江話片區、川東地區和重慶說的“殺鐵”了。


    灑滌的本義是洗滌。


    “灑”,古文同“洗”,洗滌。


    《說文解字》“灑,滌也。古文以為灑掃言。”又“滌,灑也”,灑與滌互文互義。


    《唐韻》《集韻》先禮切《正韻》想禮切。??與洗同。《左傳·襄二十一年》灑濯其心,壹以待人。


    “灑”“滌”二字同義連文,構成“灑滌”,本義為洗滌。這個詞匯非常罕見,筆者隻查到一首詩歌裏麵有這個詞。


    宋·葛紹體的詩歌《中秋後二夜對月》中,就有一句“風流似與仙娥俱,縞衣練裳新灑滌。後麵這句,翻譯一下就是“素衣白裳,剛剛洗滌過”。


    大家都知道,不少漢語詞匯,都有引申義,“灑滌”由“洗滌”義,引申為“收拾、整理;又引申指清潔衛生或處理繁雜事務”等,乃是常見的詞義擴展現象。


    “滌”,大概經過di→die→tie的演變,成了“鐵tie”音。這是語音常見的演變,例如:笛di,在川渝地區不少地方就說die〈部分地區介母失韻發音dê〉。聲母d→t也常見,如:導dao→tao;抖〈抖音〉dou→tou。


    “灑”與“殺”音同調不同。過去識字率低,詞匯在方言中發生音變也屬正常,故“灑滌”發音演變為“殺鐵”,也能解釋得通。


    還有一個側麵佐證,就是岷江話片區遺存的宋元時期之前的古漢語詞匯比川西壩子“湖廣話”片區更多,“灑滌”這個元代之前的詞匯,或許就是其中一個。


    筆者目前查到的資料,就隻有《宜賓市誌·方言篇》的記載,未查到更多權威資料來佐證,所以隻能從音義上簡單分析一下“灑滌”是否就是“殺鐵”,權作交流探討,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指正。


    此外,據樂山地區的一些朋友所說,“殺鐵”這兩個字的發音都是入聲,因此這個詞可能還有一種寫法就是“煞貼”。當然,這隻是一種猜測和推斷,具體是否正確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實。不過,這種說法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個詞語的含義和來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