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遺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漢語:華(huā,不念huá或huà)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 作者:巴蜀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言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很多古漢語字詞,普通話裏已經幾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裏,還完整地遺存了下來。
今天說說“華”字。
華,現代漢語有三個音huā、huá、huà。此字初文見於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花朵,本義指草木的花,讀huā。用作動詞,指開花。
花朵是美麗的,故“華”又引申為光彩、華麗。再引申指事物的精華,又引申指文采,用作名詞,讀huá。中國古稱“華夏”。
“華”又讀huà,用於五嶽之一的“華山”,也用作姓氏。
華huā做動詞時,指開花。花開後都是一瓣瓣的,故“華huā”又引申為“劈、剖、破、割、切”等動詞義。
今四川方言中,“華huā” 的對象包括柴火、竹子、水果等,如 “華柴”、“華篾條”、“華西瓜”等。
《禮記·曲禮·上》: “為天子削瓜者副之, 巾以絺(chi);為國君者華之, 巾以綌(xi)。”
“削”是指削去瓜皮,“副”讀作pi,是剖開、裂開的意思,與“華huā”同義對文。
鄭玄注:“既削,又四析之,乃橫斷之。”
為天子切瓜的時候,要先削去瓜皮,然後先把瓜縱向切成四瓣。可見切成四瓣之後,還要從中間再橫著切斷,這樣一個瓜就切成了八瓣。“巾以絺”就是用細葛布蓋起來,然後端給天子去吃。“絺”指的是細葛布。
鄭玄注: “華中裂之不四析也。”
為國君切瓜的時候,從中剖開就行了,不用切成四瓣。”巾以綌”就是用粗葛布蓋起來,然後端給國君們去吃。“綌”指的是粗葛布。
可見古時候等級分明,天子和國君吃瓜享受的待遇都不一樣。
《爾雅·釋木》: “瓜曰華之。”邢昺疏: “此為國君削瓜之禮也。華謂半破也,降於天子,故破而不四析也。”古代,華huā隻是指剖為兩半,這是為國君削瓜的禮節,低於天子,所以隻是剖開,而不切成四瓣。疏,疏解,即闡釋;解釋。
唐·孔穎達疏: “華為半破也。”
隨著語言的演變發展,“華huā”就不限於隻剖為兩瓣了,也不限於剖瓜,比如四川方言也用於劈木、剖竹等。
章炳麟《新方言·釋言》: “今謂以刀分物為華開。”章炳麟筆下,直接說用刀把物體分開就叫“華huā”開。
今四川方言,常說“華柴”、“華甘蔗”、“華篾條”、“華西瓜”等。
今川渝人熟知的“華”多為中華、華夏、華表等陽平音的華huá,所以對於四川方言剖西瓜、劈柴等動作的“華huā”字多不了解,日常多見寫作“劃”字。
“劃”(huá)字最早出現於秦代小篆 ,本義為劃船。而“劃”(huá,huà)字最早見於戰國文字,是由“畫”(畫)加旁分化而來,本義為用利器從物體表麵拖拉而過,《玉篇》以刀劃破物也。新中國成立後推行簡化字時,將“劃”也簡化為“劃”了。
今普通話中,“劃”(huà)也有“把整體分開”的意思,所以四川方言“華柴”、“華甘蔗”、“華篾條”、“華西瓜”等,如果書寫為“劃”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四川話口語中,實際說的陰平調“huā”,如果考究本字的話,當是“華”字,為遺存在四川方言中的古漢語詞匯。
今天說說“華”字。
華,現代漢語有三個音huā、huá、huà。此字初文見於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花朵,本義指草木的花,讀huā。用作動詞,指開花。
花朵是美麗的,故“華”又引申為光彩、華麗。再引申指事物的精華,又引申指文采,用作名詞,讀huá。中國古稱“華夏”。
“華”又讀huà,用於五嶽之一的“華山”,也用作姓氏。
華huā做動詞時,指開花。花開後都是一瓣瓣的,故“華huā”又引申為“劈、剖、破、割、切”等動詞義。
今四川方言中,“華huā” 的對象包括柴火、竹子、水果等,如 “華柴”、“華篾條”、“華西瓜”等。
《禮記·曲禮·上》: “為天子削瓜者副之, 巾以絺(chi);為國君者華之, 巾以綌(xi)。”
“削”是指削去瓜皮,“副”讀作pi,是剖開、裂開的意思,與“華huā”同義對文。
鄭玄注:“既削,又四析之,乃橫斷之。”
為天子切瓜的時候,要先削去瓜皮,然後先把瓜縱向切成四瓣。可見切成四瓣之後,還要從中間再橫著切斷,這樣一個瓜就切成了八瓣。“巾以絺”就是用細葛布蓋起來,然後端給天子去吃。“絺”指的是細葛布。
鄭玄注: “華中裂之不四析也。”
為國君切瓜的時候,從中剖開就行了,不用切成四瓣。”巾以綌”就是用粗葛布蓋起來,然後端給國君們去吃。“綌”指的是粗葛布。
可見古時候等級分明,天子和國君吃瓜享受的待遇都不一樣。
《爾雅·釋木》: “瓜曰華之。”邢昺疏: “此為國君削瓜之禮也。華謂半破也,降於天子,故破而不四析也。”古代,華huā隻是指剖為兩半,這是為國君削瓜的禮節,低於天子,所以隻是剖開,而不切成四瓣。疏,疏解,即闡釋;解釋。
唐·孔穎達疏: “華為半破也。”
隨著語言的演變發展,“華huā”就不限於隻剖為兩瓣了,也不限於剖瓜,比如四川方言也用於劈木、剖竹等。
章炳麟《新方言·釋言》: “今謂以刀分物為華開。”章炳麟筆下,直接說用刀把物體分開就叫“華huā”開。
今四川方言,常說“華柴”、“華甘蔗”、“華篾條”、“華西瓜”等。
今川渝人熟知的“華”多為中華、華夏、華表等陽平音的華huá,所以對於四川方言剖西瓜、劈柴等動作的“華huā”字多不了解,日常多見寫作“劃”字。
“劃”(huá)字最早出現於秦代小篆 ,本義為劃船。而“劃”(huá,huà)字最早見於戰國文字,是由“畫”(畫)加旁分化而來,本義為用利器從物體表麵拖拉而過,《玉篇》以刀劃破物也。新中國成立後推行簡化字時,將“劃”也簡化為“劃”了。
今普通話中,“劃”(huà)也有“把整體分開”的意思,所以四川方言“華柴”、“華甘蔗”、“華篾條”、“華西瓜”等,如果書寫為“劃”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四川話口語中,實際說的陰平調“huā”,如果考究本字的話,當是“華”字,為遺存在四川方言中的古漢語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