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介紹一些天文氣象類不同於普通話的地道四川方言詞匯。


    因筆者是廣漢人,本文方言說法主要來源於廣漢話(基本和成都話一致)。筆者盡量補充一些四川其他地區的方言說法。


    日頭:太陽(樂山話等岷江片方言)。


    天時[si]:天氣。如:今天天時不好,可能要下雨。


    虹,音杠:彩虹。部分地區遺存古音。


    大太陽:大晴天。如:今天又是個大太陽,趕緊把那幾袋穀子再拿來曬一下[hà]。


    太陽大:陽光很強烈。這個“大”也說“貓煞”。如:太陽那們大(貓煞),你跑到太陽底下曬油啊?


    旋窩ㄦwēr風:旋風。有些地方說“旋頭風”。


    風嚆嚆[hāo]:形容比微風略大的風。如:今天風嚆嚆的,有點涼悠悠的,還是把長袖子(衣裳)穿起哦。


    星宿ㄦ[xiér→xir]:星星。宿音xiu,天上的星辰。《廣韻》宿,息救切,星辰。這是個遺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漢語詞匯。這也是個怪胎:明明四川話那麽愛說疊音詞,“星星”就是疊音詞,卻代替不了口口相傳遺存下來的古漢語詞匯。當然,它快消亡於普通話的推廣了。


    星宿ㄦ屙屎:流星。這個基本不說了,很難聽到了。


    陰陰天:陰天。好吧,這是四川話愛疊音的體現之一。


    雪彈子:冰雹。


    火閃(霍閃):閃電。《蜀方言》卷上: “閃電曰霍閃。”紀國泰 《疏證補》: “ ‘霍閃’ 則為古、今之方言。‘霍閃’ 猶 ‘忽閃’,狀其形也。今蜀人口語多謂閃電曰 ‘霍閃’。……川西人多將 ‘霍閃’ 念做 ‘火閃’。” 此處“川西”指“川西壩子”及附近地區,非今康巴地區。


    扯火閃:發生閃電現象。因為閃電現象通常為間歇性的,“扯火閃”又引申為形容人一驚一詫的。


    打炸雷:發生聲音特別響的雷電現象。


    麻麻雨:很小的雨(達州等)。廣漢話說“毛毛雨”,但變調為máo māo yu或māo māo yu。廣漢方言“麻麻→很小”主要用於魚:麻麻魚、麻麻魚ㄦ。


    霖雨:持續數天的小雨(達州等)。今普通話多指連綿大雨。而指連綿小雨,古已有之,如:宋·孔武仲《早春》:“密雨霏霏欲結霖,灑開青帝發生心”,後演化“霖雨霏霏”一詞。這是遺存在四川部分地區的古漢語詞匯。連綿小雨在我地廣漢話說“綿雨”或疊音為“綿綿雨”。


    白雨:指夏日出太陽時,卻突然下起了雨。這種雨,通常雨點大而疏,持續時間短。雨點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出晶瑩的白色,所以民間俗稱白雨。


    偏涷雨:夏天突然而來的暴雨。章炳麟《新方言·釋天》: “今陝西、四川皆謂夏月暴雨為偏涷雨,涷正音東。偏者,夏月暴雨一二裏內,雨陽各異,故謂之偏。”


    白頭霜:濃霜。濃霜時在外行動一段時間,額頭上的頭發會沾上霜花變白,故名。


    霧罩子:大霧。形容霧就像罩子一樣。(罩子:四川方言過去稱蚊帳)。小時候聽到老人念的俗語“大晴大霧,大霧大晴”,“霧罩子”在過去通常是與大晴天形影不離的。到了大概10年前“霧罩子”都還算常見,這幾年變得罕見了。


    “淩冰”:因天氣寒冷自然結成的冰。方言通常兒化為“淩冰ㄦ”,發音lin bē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