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萄,《香波之外》,晉江文學城,2024.07.30.
正文
廚房的白色天花板上探出三根電線,紅的藍的黃綠相間的,突兀又鮮豔。
楊枝站在餐桌上,仰著頭,握著電筆,把三條電線挨個測了一遍。
沒電。
仗著腿長個子高,楊枝伸出一條腿,從餐桌輕巧地跳到了白色瓷磚上,腳底冰冰涼涼。
她放下電筆,脫掉了上身的藍色襯衣,隻穿一件純白t恤。還嫌不夠利落,她又把剛剛過肩的黑發攏到腦後,用手腕處的黑色皮筋紮了個低馬尾。廚房半敞的窗戶正好吹進來一陣微風,帶得她頸後一片清涼。
楊枝點了下頭,“來吧。”
“啊?”一直行注目禮的室友羅嘉禾出聲了。
羅嘉禾杵在桌邊,手上還端著楊枝拆下來的舊燈,“咱倆真要自己裝啊?要不還是等房東來吧?”
楊枝低頭拆著新燈的塑料包裝,眼都沒抬,“等我從美國回來了,他都來不了。”
“那咱們請個電工?我去群裏問問?”
“八百塊錢,幹點什麽不好。”
“那你來得及嗎?你幾點的飛機?”
“晚上十點飛,現在才下午兩點,來得及。”
羅嘉禾實在找不出其他理由了,隻好說出心中最大的顧慮:“可是這個是換燈,不是換燈泡,感覺有點專業,有點難。”
“不難,你看一遍你也會。”
“那你怎麽會的?”
“看會的,本科室友在宿舍換過一次。”
羅嘉禾還是將信將疑。
楊枝抬起了頭,用明亮的眼睛看著她,“咱們其實已經完成一半了。”
她手上的動作停了,窸窸窣窣的塑料聲也停了,廚房突然安靜下來,她不緊不慢地開口:“嘉禾,咱倆是等offer的人,家裏燈不亮,不吉利。”
“……”
一句話擊中了羅嘉禾的紅心,她認命地把舊燈扔在地上,擼起袖子,“來,開整,今天當電工。”
楊枝在桌子上準備好剝線鉗、螺絲刀、接線端子,講解道:“咱們買的這個燈看起來隻有一條電線,但裏麵包著不止一條,所以要把這層外衣給剝掉。”
她握住剝線鉗,稍一用力,剪斷了白色的塑料外皮,她將外皮緩緩下拉,裏麵的電線一寸一寸露了出來,一條藍色一條紅色。
“我們看到電線有兩條,現在要去掉紅色和藍色的外衣,露出裏麵的銅線。”
楊枝剪完藍色,把鉗子遞給羅嘉禾,“你試試剪另一條。”
羅嘉禾長這麽大第一次動鉗子,她接過來,依葫蘆畫瓢地剪斷,剝下,“……怎麽感覺還有點解壓。”
楊枝笑了一聲,“再把銅線擰一擰,分別插到接線口的兩個孔裏,用螺絲刀把接線口擰緊。”
往上一指,“牆上不是也有藍線和紅線嗎,藍的對應燈的藍線,紅的對應燈的紅線,把它們也塞進去,再用螺絲刀擰緊。”
“那黃色的線呢?”
“那是地線,咱們這個燈用不上,不管它。”
正好兩條線,楊枝操作一遍,羅嘉禾再跟著做一遍,兩個女孩站在餐桌上有條不紊地交替。
最後,楊枝把燈座固定到天花板上,突兀的彩色電線消失了。
她看向羅嘉禾,“換好了。”
“?”羅嘉禾睜大眼睛,“就這麽簡單?”
“就這麽簡單,”楊枝把燈泡遞給她,“你把這個裝上。”
說完,她跳下餐桌,走到了大門口的電閘跟前。
“裝好啦。”羅嘉禾的聲音從廚房傳了過來。
楊枝伸出食指,嗒,按下了總閘。
黑了半個多月的頂燈終於又亮了。
楊枝和嘉禾看著那盞明晃晃的燈,紛紛鬆了口氣。
她倆終於不用摸黑洗碗了。
“天呐楊枝,好神奇,”嘉禾仰著腦袋看燈,禁不住感歎,“你好會教,不愧是靠教培掙了大錢的人。”
楊枝輕笑道:“這三件事,各自都沒有什麽必然聯係。”
兩人收拾好餐桌,扔掉垃圾,各自端著一杯衝好的熱茶,在嘉禾臥室的沙發裏一癱不起,雙眼放空。
楊枝和羅嘉禾都是政治學院的研究生,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但是這半個多月以來兩個人為了期末考試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見過幾麵。她們昨天結束了最後一場考試,今天才得空去買了燈,順便說了幾句話。
“你的聯合國實習找得怎麽樣了?”羅嘉禾問。
楊枝答道:“麵了三個,還可以吧,但是都沒回信。”
“都在哪裏啊?”
楊枝一個個地數,“教科文在巴黎,工業發展組織在維也納,還有一個糧食署,在羅馬。”
羅嘉禾越往下聽,眉毛擰得越緊,她抓住楊枝的胳膊,“不行,我跑不了,你也別想跑,你得留下來陪我。”
楊枝看著她可憐兮兮的神情,忍不住笑出了聲。
嘉禾的研究方向是俄羅斯,去年剛入學的時候,她就決定好今年八月去俄羅斯交換一學期,可惜人算不如別人說了算,學校在二月份之後停掉了所有赴俄的項目,羅嘉禾被打得措手不及,隻能匆匆忙忙找實習。
“你知道我今年過生日要許什麽願望嗎?”嘉禾捧著茶杯氣若遊絲地說,“我要許願世界和平。”
安慰的話楊枝已經說了好多,說來說去也隻能勸她向前看,“那你的實習呢?找得怎麽樣了?”
“麵了四五家公司,每家三四輪,也沒回信,算了說點高興的,”羅嘉禾問楊枝,“你都去哪幾個城市玩?”
“就去波士頓和紐約。”
“?半個多月就去這兩個地方?”
“其實主要是待在波士頓,”楊枝解釋道,“程唯要忙一個項目,走不開,所以相當於我去他那裏住一段時間,等他月底把項目結束了,我倆再一起去紐約玩幾天。”
“那你怎麽不等到月底再去找他?”
“因為那時候我可能就要開始實習了。”
“……也對,所以你在波士頓就住在你男朋友家?還有他室友?”
楊枝抿了一小口紅茶,點點頭。
“會不會很不方便啊?”
“他們家挺大的,應該還好。”
“我是說和陌生男人住一起。”
“哦,程唯說他室友很有分寸,人很好,不介意我住在那兒,隻要我別把家拆了就行,”她頓了頓,“而且他室友經常不在家。”
“哦——”嘉禾不懷好意地笑。
沒等楊枝伸手拍她,她又正經起來,“兩個多禮拜,不會就見你男朋友一個人吧?”
“還會見一個大學同學和一個高中同學。”
“高中同學??”嘉禾眉頭緊皺,“我感覺我八百年沒和他們聯係過了。”
“確實,好遠的事了。”
“也在波士頓嗎?”
楊枝吞下一口茶水,“不是,在紐約。”
楊枝換燈換得渾身是灰,她洗了個澡,換上幹淨衣服,才出發去了機場。
公寓大門在一條安靜的小路上,楊枝拉著行李箱,拐了兩個彎,走到了一條熙熙攘攘的主幹道。
道路兩邊是高低錯落的住宅區,一百年前的紅磚廉租樓挨著八十年代的混凝土立麵,土耳其人在這裏做烤肉卷餅,印度人賣小電子商品,阿拉伯人開清真肉店,兩個街角各有一家甜品店,突尼斯人在那邊賣巴克拉瓦,法國人在這邊賣牛角麵包。
這條路名叫“巴黎大道”。
上海沒有上海街,紐約沒有紐約路,巴黎大道也不在巴黎。
這個街區離巴黎十三區隻隔一站地鐵,車程兩分鍾,但在郵編上已經屬於巴黎之外。而楊枝也在過去一年明白了一件事,郵編在這座城市很重要。
正值五月中旬,下午五點的燦爛陽光從巴黎的方向照過來,亮得楊枝眯起了眼,卻翹起了嘴角。
考試考完了,論文交上了,所有的實習麵試都麵完了,現在要去見她大半年沒見過的男朋友了。
天氣很好,白晝很長,銀行卡裏的存款足夠她未來一年的生活。
活了快二十四年,楊枝從來沒經曆過這麽輕快的五月,輕得像眼前的柳絮,在初夏的微風裏無邊無際地飄。
她提起行李箱,拖著一排有棱有角的影子,踩著樓梯“噠噠”走進了地鐵站。
可等她登上飛機,聽見空乘講標準美式英語的那一刻,楊枝那顆輕盈的心卻發沉了,沉到小腹都跟著下墜,疼得隱隱約約。
她匆忙落座,身體蜷縮在局促的空間裏,疼痛感才得以減弱。楊枝等著它徹底消失,眼睛機械地望著舷窗外的墨藍天空。
她是真的要去美國了。
這是她第二次飛往一個陌生的國家,心情卻比她去年來法國的時候還要緊張。
楊枝從隨行包裏找出了一管藍綠色包裝的條狀糖果,她撥開皺巴巴的錫紙,拿出一顆小小的白色圓環,放進了嘴裏。
冰涼的甜薄荷味在口腔彌漫,她含著糖,給程唯發了一條消息:【登機啦】
楊枝沒想著在起飛前收到程唯的回複。
程唯讀的是商學院,今年九月就要畢業了。這幾個月,他又要忙學校的項目,又要準備六月份的暑期實習,又要找畢業後的全職工作,熬夜強度比她有過之無不及,簡曆少說也發了兩百封。
可程唯居然回得很快:【好,在飛機上睡一覺,一會兒機場見】
楊枝寫道:【怎麽回得這麽快】
程唯:【算著到你登機的時間了,正想問你呢】
楊枝打了個哈欠,回了句“好”。
沒等飛機起飛,她就睡著了。
這趟旅途很漫長,從巴黎飛三個多小時到冰島,從冰島飛五個多小時到波士頓,再加上轉機和海關,楊枝出機場的時候已經是當地時間早上六點了。
波士頓的氣溫比巴黎要低一些,楊枝的胳膊涼絲絲的。可她眼裏隻有地上的綠色箭頭,單手推著行李箱一心往出口走,根本顧不上從包裏拿外套。
終於,她走過最後一個指示箭頭,灰色大門在她麵前打開,一個高瘦陽光的中國男生站在門後,手裏抱著一束鮮花。
兩個人都笑了。
程唯幾步跑到楊枝麵前,在她唇上落下輕輕一吻,把人緊抱在懷裏,好半天才說出第一句話:“楊枝,你可來了。”
楊枝笑盈盈地看著他,目光向下一指,提醒道:“是送給我的嗎?”
程唯一愣,“……太激動了,東西都忘送了。”
他沒把花給出去,反倒先把一件深紅色衛衣遞到楊枝跟前,“冷不冷?”
“冷。”
楊枝把衛衣展開一看,胸前沒有任何圖案,除了三個巨大的白色字母,“mit”。
她看笑了,眼裏有毫不掩飾的嫌棄,“這是什麽呀……”
楊枝不喜歡logo顯眼的東西,程唯當然清楚女朋友的喜好,跟她解釋:“這已經是logo最小的衣服了,你去我們學校看看,你再去我們學校書店看看,你得暈過去。”
“……噢。”
楊枝把衣服套進去,腦袋鑽出來,露出了一張疲憊又快樂的小臉。
她梳梳頭發,把行李箱交給程唯,把花接過來,“那就入鄉隨俗一天吧。”
還挺合身的。
楊枝坐在出租車裏,一邊跟程唯說話,一邊打量變幻的街景,鋼筋水泥玻璃,高架隧道交替,正前方是一座高樓林立的反光城市。
比她想象的要現代許多。
車終於開出了一個長隧道,順暢的路況讓墨西哥來的司機大哥開心不已,“今天是周日,時間也早,不然,我們現在還在隧道外麵聽歌。”
他在高架橋上全力前進,晴朗的藍天在楊枝眼前極速敞開。
楊枝笑了一聲,對程唯感歎,“還不到七點,天就已經這麽亮了。”
“對,我這兩天總被亮醒,一看時間,才五點,”程唯看了眼手機,“還有十分鍾就到家了。”
楊枝的心跳突然沒了節奏。
她又從包裏翻出了那管薄荷糖,程唯不喜歡薄荷,說吃起來像牙膏,她故意拿出一顆在他眼前晃了晃,才放進自己嘴裏。
程唯用胳膊圈住她的肩膀,笑道:“我室友也喜歡吃這個糖,家裏有一大包,我已經半脫敏了。”
楊枝嘴角的弧度沒變,“這麽巧。”
“對,他說吃這個提神,有助於思考,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程唯突然想起來,“我是不是沒跟你說過我室友的名字啊?”
車停在了路口,一盞紅燈吊在電線上,蘋果似地在馬路中央輕輕搖晃,也許下一秒就果熟蒂落。
楊枝的目光隨著它一搖一擺,應道:“沒有。”
“哦,我好像也沒跟他提過你,但是問題不大,”程維說回室友的名字,“我們都叫他leo,中文名叫慕留。不知道他這會兒出沒出門,在家的話給你倆介紹一下。”
楊枝還是盯著那盞左右飄蕩的紅綠燈,舌尖抵著薄荷糖中心的小圓孔,又涼又辣,又甜又辛。
她收回視線,說了聲“好”,把糖塞回了包裏。
十分鍾後,出租車準時停在了程唯的公寓樓下。這地方比程唯給她描述的熱鬧一點,附近有很多餐廳超市,甚至還有一家火鍋店。
楊枝站在路邊一張望,找到了想找的東西,“等我一下。”
她鬆開程唯的手,走到了垃圾桶跟前,手伸進了包裏,指腹隔著包裝紙往下按了按,還剩五六顆。
她把薄荷糖扔進了垃圾桶。
正文
廚房的白色天花板上探出三根電線,紅的藍的黃綠相間的,突兀又鮮豔。
楊枝站在餐桌上,仰著頭,握著電筆,把三條電線挨個測了一遍。
沒電。
仗著腿長個子高,楊枝伸出一條腿,從餐桌輕巧地跳到了白色瓷磚上,腳底冰冰涼涼。
她放下電筆,脫掉了上身的藍色襯衣,隻穿一件純白t恤。還嫌不夠利落,她又把剛剛過肩的黑發攏到腦後,用手腕處的黑色皮筋紮了個低馬尾。廚房半敞的窗戶正好吹進來一陣微風,帶得她頸後一片清涼。
楊枝點了下頭,“來吧。”
“啊?”一直行注目禮的室友羅嘉禾出聲了。
羅嘉禾杵在桌邊,手上還端著楊枝拆下來的舊燈,“咱倆真要自己裝啊?要不還是等房東來吧?”
楊枝低頭拆著新燈的塑料包裝,眼都沒抬,“等我從美國回來了,他都來不了。”
“那咱們請個電工?我去群裏問問?”
“八百塊錢,幹點什麽不好。”
“那你來得及嗎?你幾點的飛機?”
“晚上十點飛,現在才下午兩點,來得及。”
羅嘉禾實在找不出其他理由了,隻好說出心中最大的顧慮:“可是這個是換燈,不是換燈泡,感覺有點專業,有點難。”
“不難,你看一遍你也會。”
“那你怎麽會的?”
“看會的,本科室友在宿舍換過一次。”
羅嘉禾還是將信將疑。
楊枝抬起了頭,用明亮的眼睛看著她,“咱們其實已經完成一半了。”
她手上的動作停了,窸窸窣窣的塑料聲也停了,廚房突然安靜下來,她不緊不慢地開口:“嘉禾,咱倆是等offer的人,家裏燈不亮,不吉利。”
“……”
一句話擊中了羅嘉禾的紅心,她認命地把舊燈扔在地上,擼起袖子,“來,開整,今天當電工。”
楊枝在桌子上準備好剝線鉗、螺絲刀、接線端子,講解道:“咱們買的這個燈看起來隻有一條電線,但裏麵包著不止一條,所以要把這層外衣給剝掉。”
她握住剝線鉗,稍一用力,剪斷了白色的塑料外皮,她將外皮緩緩下拉,裏麵的電線一寸一寸露了出來,一條藍色一條紅色。
“我們看到電線有兩條,現在要去掉紅色和藍色的外衣,露出裏麵的銅線。”
楊枝剪完藍色,把鉗子遞給羅嘉禾,“你試試剪另一條。”
羅嘉禾長這麽大第一次動鉗子,她接過來,依葫蘆畫瓢地剪斷,剝下,“……怎麽感覺還有點解壓。”
楊枝笑了一聲,“再把銅線擰一擰,分別插到接線口的兩個孔裏,用螺絲刀把接線口擰緊。”
往上一指,“牆上不是也有藍線和紅線嗎,藍的對應燈的藍線,紅的對應燈的紅線,把它們也塞進去,再用螺絲刀擰緊。”
“那黃色的線呢?”
“那是地線,咱們這個燈用不上,不管它。”
正好兩條線,楊枝操作一遍,羅嘉禾再跟著做一遍,兩個女孩站在餐桌上有條不紊地交替。
最後,楊枝把燈座固定到天花板上,突兀的彩色電線消失了。
她看向羅嘉禾,“換好了。”
“?”羅嘉禾睜大眼睛,“就這麽簡單?”
“就這麽簡單,”楊枝把燈泡遞給她,“你把這個裝上。”
說完,她跳下餐桌,走到了大門口的電閘跟前。
“裝好啦。”羅嘉禾的聲音從廚房傳了過來。
楊枝伸出食指,嗒,按下了總閘。
黑了半個多月的頂燈終於又亮了。
楊枝和嘉禾看著那盞明晃晃的燈,紛紛鬆了口氣。
她倆終於不用摸黑洗碗了。
“天呐楊枝,好神奇,”嘉禾仰著腦袋看燈,禁不住感歎,“你好會教,不愧是靠教培掙了大錢的人。”
楊枝輕笑道:“這三件事,各自都沒有什麽必然聯係。”
兩人收拾好餐桌,扔掉垃圾,各自端著一杯衝好的熱茶,在嘉禾臥室的沙發裏一癱不起,雙眼放空。
楊枝和羅嘉禾都是政治學院的研究生,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但是這半個多月以來兩個人為了期末考試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見過幾麵。她們昨天結束了最後一場考試,今天才得空去買了燈,順便說了幾句話。
“你的聯合國實習找得怎麽樣了?”羅嘉禾問。
楊枝答道:“麵了三個,還可以吧,但是都沒回信。”
“都在哪裏啊?”
楊枝一個個地數,“教科文在巴黎,工業發展組織在維也納,還有一個糧食署,在羅馬。”
羅嘉禾越往下聽,眉毛擰得越緊,她抓住楊枝的胳膊,“不行,我跑不了,你也別想跑,你得留下來陪我。”
楊枝看著她可憐兮兮的神情,忍不住笑出了聲。
嘉禾的研究方向是俄羅斯,去年剛入學的時候,她就決定好今年八月去俄羅斯交換一學期,可惜人算不如別人說了算,學校在二月份之後停掉了所有赴俄的項目,羅嘉禾被打得措手不及,隻能匆匆忙忙找實習。
“你知道我今年過生日要許什麽願望嗎?”嘉禾捧著茶杯氣若遊絲地說,“我要許願世界和平。”
安慰的話楊枝已經說了好多,說來說去也隻能勸她向前看,“那你的實習呢?找得怎麽樣了?”
“麵了四五家公司,每家三四輪,也沒回信,算了說點高興的,”羅嘉禾問楊枝,“你都去哪幾個城市玩?”
“就去波士頓和紐約。”
“?半個多月就去這兩個地方?”
“其實主要是待在波士頓,”楊枝解釋道,“程唯要忙一個項目,走不開,所以相當於我去他那裏住一段時間,等他月底把項目結束了,我倆再一起去紐約玩幾天。”
“那你怎麽不等到月底再去找他?”
“因為那時候我可能就要開始實習了。”
“……也對,所以你在波士頓就住在你男朋友家?還有他室友?”
楊枝抿了一小口紅茶,點點頭。
“會不會很不方便啊?”
“他們家挺大的,應該還好。”
“我是說和陌生男人住一起。”
“哦,程唯說他室友很有分寸,人很好,不介意我住在那兒,隻要我別把家拆了就行,”她頓了頓,“而且他室友經常不在家。”
“哦——”嘉禾不懷好意地笑。
沒等楊枝伸手拍她,她又正經起來,“兩個多禮拜,不會就見你男朋友一個人吧?”
“還會見一個大學同學和一個高中同學。”
“高中同學??”嘉禾眉頭緊皺,“我感覺我八百年沒和他們聯係過了。”
“確實,好遠的事了。”
“也在波士頓嗎?”
楊枝吞下一口茶水,“不是,在紐約。”
楊枝換燈換得渾身是灰,她洗了個澡,換上幹淨衣服,才出發去了機場。
公寓大門在一條安靜的小路上,楊枝拉著行李箱,拐了兩個彎,走到了一條熙熙攘攘的主幹道。
道路兩邊是高低錯落的住宅區,一百年前的紅磚廉租樓挨著八十年代的混凝土立麵,土耳其人在這裏做烤肉卷餅,印度人賣小電子商品,阿拉伯人開清真肉店,兩個街角各有一家甜品店,突尼斯人在那邊賣巴克拉瓦,法國人在這邊賣牛角麵包。
這條路名叫“巴黎大道”。
上海沒有上海街,紐約沒有紐約路,巴黎大道也不在巴黎。
這個街區離巴黎十三區隻隔一站地鐵,車程兩分鍾,但在郵編上已經屬於巴黎之外。而楊枝也在過去一年明白了一件事,郵編在這座城市很重要。
正值五月中旬,下午五點的燦爛陽光從巴黎的方向照過來,亮得楊枝眯起了眼,卻翹起了嘴角。
考試考完了,論文交上了,所有的實習麵試都麵完了,現在要去見她大半年沒見過的男朋友了。
天氣很好,白晝很長,銀行卡裏的存款足夠她未來一年的生活。
活了快二十四年,楊枝從來沒經曆過這麽輕快的五月,輕得像眼前的柳絮,在初夏的微風裏無邊無際地飄。
她提起行李箱,拖著一排有棱有角的影子,踩著樓梯“噠噠”走進了地鐵站。
可等她登上飛機,聽見空乘講標準美式英語的那一刻,楊枝那顆輕盈的心卻發沉了,沉到小腹都跟著下墜,疼得隱隱約約。
她匆忙落座,身體蜷縮在局促的空間裏,疼痛感才得以減弱。楊枝等著它徹底消失,眼睛機械地望著舷窗外的墨藍天空。
她是真的要去美國了。
這是她第二次飛往一個陌生的國家,心情卻比她去年來法國的時候還要緊張。
楊枝從隨行包裏找出了一管藍綠色包裝的條狀糖果,她撥開皺巴巴的錫紙,拿出一顆小小的白色圓環,放進了嘴裏。
冰涼的甜薄荷味在口腔彌漫,她含著糖,給程唯發了一條消息:【登機啦】
楊枝沒想著在起飛前收到程唯的回複。
程唯讀的是商學院,今年九月就要畢業了。這幾個月,他又要忙學校的項目,又要準備六月份的暑期實習,又要找畢業後的全職工作,熬夜強度比她有過之無不及,簡曆少說也發了兩百封。
可程唯居然回得很快:【好,在飛機上睡一覺,一會兒機場見】
楊枝寫道:【怎麽回得這麽快】
程唯:【算著到你登機的時間了,正想問你呢】
楊枝打了個哈欠,回了句“好”。
沒等飛機起飛,她就睡著了。
這趟旅途很漫長,從巴黎飛三個多小時到冰島,從冰島飛五個多小時到波士頓,再加上轉機和海關,楊枝出機場的時候已經是當地時間早上六點了。
波士頓的氣溫比巴黎要低一些,楊枝的胳膊涼絲絲的。可她眼裏隻有地上的綠色箭頭,單手推著行李箱一心往出口走,根本顧不上從包裏拿外套。
終於,她走過最後一個指示箭頭,灰色大門在她麵前打開,一個高瘦陽光的中國男生站在門後,手裏抱著一束鮮花。
兩個人都笑了。
程唯幾步跑到楊枝麵前,在她唇上落下輕輕一吻,把人緊抱在懷裏,好半天才說出第一句話:“楊枝,你可來了。”
楊枝笑盈盈地看著他,目光向下一指,提醒道:“是送給我的嗎?”
程唯一愣,“……太激動了,東西都忘送了。”
他沒把花給出去,反倒先把一件深紅色衛衣遞到楊枝跟前,“冷不冷?”
“冷。”
楊枝把衛衣展開一看,胸前沒有任何圖案,除了三個巨大的白色字母,“mit”。
她看笑了,眼裏有毫不掩飾的嫌棄,“這是什麽呀……”
楊枝不喜歡logo顯眼的東西,程唯當然清楚女朋友的喜好,跟她解釋:“這已經是logo最小的衣服了,你去我們學校看看,你再去我們學校書店看看,你得暈過去。”
“……噢。”
楊枝把衣服套進去,腦袋鑽出來,露出了一張疲憊又快樂的小臉。
她梳梳頭發,把行李箱交給程唯,把花接過來,“那就入鄉隨俗一天吧。”
還挺合身的。
楊枝坐在出租車裏,一邊跟程唯說話,一邊打量變幻的街景,鋼筋水泥玻璃,高架隧道交替,正前方是一座高樓林立的反光城市。
比她想象的要現代許多。
車終於開出了一個長隧道,順暢的路況讓墨西哥來的司機大哥開心不已,“今天是周日,時間也早,不然,我們現在還在隧道外麵聽歌。”
他在高架橋上全力前進,晴朗的藍天在楊枝眼前極速敞開。
楊枝笑了一聲,對程唯感歎,“還不到七點,天就已經這麽亮了。”
“對,我這兩天總被亮醒,一看時間,才五點,”程唯看了眼手機,“還有十分鍾就到家了。”
楊枝的心跳突然沒了節奏。
她又從包裏翻出了那管薄荷糖,程唯不喜歡薄荷,說吃起來像牙膏,她故意拿出一顆在他眼前晃了晃,才放進自己嘴裏。
程唯用胳膊圈住她的肩膀,笑道:“我室友也喜歡吃這個糖,家裏有一大包,我已經半脫敏了。”
楊枝嘴角的弧度沒變,“這麽巧。”
“對,他說吃這個提神,有助於思考,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程唯突然想起來,“我是不是沒跟你說過我室友的名字啊?”
車停在了路口,一盞紅燈吊在電線上,蘋果似地在馬路中央輕輕搖晃,也許下一秒就果熟蒂落。
楊枝的目光隨著它一搖一擺,應道:“沒有。”
“哦,我好像也沒跟他提過你,但是問題不大,”程維說回室友的名字,“我們都叫他leo,中文名叫慕留。不知道他這會兒出沒出門,在家的話給你倆介紹一下。”
楊枝還是盯著那盞左右飄蕩的紅綠燈,舌尖抵著薄荷糖中心的小圓孔,又涼又辣,又甜又辛。
她收回視線,說了聲“好”,把糖塞回了包裏。
十分鍾後,出租車準時停在了程唯的公寓樓下。這地方比程唯給她描述的熱鬧一點,附近有很多餐廳超市,甚至還有一家火鍋店。
楊枝站在路邊一張望,找到了想找的東西,“等我一下。”
她鬆開程唯的手,走到了垃圾桶跟前,手伸進了包裏,指腹隔著包裝紙往下按了按,還剩五六顆。
她把薄荷糖扔進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