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s=maintext>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b>


    悟一子曰:此承上言。既撲滅虎視之自雄,尤要掃除鼠首之多歧。蓋心有識神而獨取自用,是炫明失明,遣炤未炤,其害在識而不識。能識識神之非真,則識不神之為真,故曰,“煉神須練不神神”。學者不識“不神神”之指歸,或察瑣而生魔,或疑深而多惑,或漫落於傍門,或模稜於兩可,俱是盲修瞎煉,謂之“狂瞽”。韓子曰:“不能審得失之地,謂之狂。”神不守舍,而病在心,如狂風之震動無定也。孔子曰:“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心火於肝,而攻於目,如黃風之吹人受傷也。故蓄久不化者則成蟲,積迷不解者則多難,總由不明,故致不斷。《禮》之所以戒“猶豫”,《書》之所以貴“果斷”也。去猶豫而成果斷,要在於惟明。明仍不離識神,乃是點眼之藥,極為緊切。此篇中眼科先生為大眼目,靈吉菩薩是點眼之後而開光明也。撥迷朦之瞥見,發不昧之妙觀,則定猖狂無定之風,而絕鼠首兩端之惑矣。


    鼠性善竊多疑,出穴不果,每持兩端,故老妖為靈山腳下老鼠成精。你看“老妖低頭不語,默思計策”。又“聞言愈加煩惱,道:‘這廝卻也無知!我倒不曾吃他師父,他轉打殺我家先鋒。’”都是無定見,而反說別人不是的情狀。“老妖仔細觀看,見行者身軀鄙蝟,不滿四尺”,便是輕覷不明。“行者道:‘你這兒子,卻沒眼力!’”便是麵嘲不明。“照頭一下,便長六尺,有一丈長短。”蓋言四大一身,原有丈六真身,而非可以外貌皮相也。“行者現身設法,老妖錯認虛頭;二人爭戰洞外,行者使身外有身手段。”是以多禦紛,未免眼花淆雜,故受害在目矣。“老妖吹出黃風本事,是以狂濟惑,豈不天地為昏,故所攻在眼矣。此段闡發亂不可以止亂,起了惟明足以止亂也。


    “毛變小者,如車亂轉”;“火眼金睛,莫能睜開”;“八戒不敢睜眼抬頭,不知勝負,不知死活,正在疑思之時”,俱描寫狂惑無準,方失靈明之候也。因不靈明而致狂惑,因狂惑而意失靈明。欲治狂惑,須先治靈明,故“行者道:‘救師父且等再處。不知可有眼看科先生,且教他把我眼醫治醫治。’”“二人停身觀看,乃是一家莊院,影影的有燈火光明。”已於昏昧中得借一隙之明。“兄弟借宿,與莊老拜見敘坐。行者即問道:‘貴地可有賣眼藥的?’”“老者道:‘他叫做三昧神風,吹了還想得活哩!’”又道:“曾遇異人遇傳了一方,名喚‘三花九子膏’。”此三花聚頂,九轉還丹之妙方也。八戒笑道:“先生,你的明杖兒呢?”行者道:“你照顧我做瞎子哩。”“八戒啞啞暗笑,行者吸吸的笑”,俱是隱諷暗嘲,言彼盲修瞎煉者不曾見得眼科先生也。


    莊生曰:“滅眥可以卻老。”亦是。點眼藥一節:“護法”即是識神。設莊全為點眼藥、留大聖而設,萬點全體之眼藥也。設莊之“莊”,與莊生之“莊”何異?“行者忽醒,八戒故猜”,莫作諢語看過,俱發明胸無定見而俗眼無知也。頌中“妙藥醫眼痛,降怪莫躊躇”,既明且斷,靈明可得之時矣,故下文即現靈吉菩薩之號,而有金星指明也。八戒道:“暗保師父,不能現身明顯,故此點化仙莊。”見此眼藥乃老莊密傳秘授,非可顯露之妙諦也。


    行者道:“等老孫去洞裏打聽打聽。”八戒道:“討一死活的實話。假若死了……若未死……”俱是狐疑難決,未得靈明的話頭。“行者到他門首,尚關著睡覺。變蚊入洞,小妖還打鼾睡。”俱是朦董昏昧,夢夢不醒的境象。老怪道:“門上謹慎。隻怕那陣風,不曾刮死孫行者。”俱畏懼疑惑之態。又見“一層門關得甚緊,鑽進去”,已入其三昧矣。見“定風樁上綁著唐僧”,乃拘攣束縛,無以自解之端。師父“心心隻念悟空、悟能”,可見心難自主,而別求救護,止念《多心經》,終何濟哉!


    小妖報道:“見一個大耳的,不見昨日那個。”所見之小也;老妖道:“孫行者不見,想必風吹死了,再不都裏求救兵去了。”所見之惑也;眾妖道:“吹殺了是我們的造化,隻恐吹不死,卻怎生是好?”所見之怯也。總係亂猜亂說,畏首畏尾,兩端莫定之詞。忽自供道:“除靈吉菩薩來,才定得我風勢。”所謂情虛無實,識神自首,不刑自招也。


    金星者,明斷慈祥之宿,“用手指南”、“化作清風不見”,“八戒下拜知感”,所謂指點之恩師,如同父母,誓常成道,以報大恩也。行者直上須彌,往裏觀看,隻見“滿堂錦繡,一屋威儀。金焰玉煙,慧劍善會”等句,俱狀靈吉之大法力,不可以言傳之妙也。定風丹圓明而有準,飛龍杖迅疾而神通,“現了本相,卻是黃鼠。因偷盞內清油,燈火昏暗,走在此處成精。”乃就睹失明之實錄也。“拿上靈山,去見如來。”正是施大法力,打破疑團,得光明相,重見如來也。“二人把一窩狡免、妖狐、香獐、角鹿,盡情打死”,又何狡詐、狐疑、獐惶、角岔之有?這謂之“請靈吉救真僧,找出向西大路”。噫!蓮台佛刹花無數,眨起眉毛仔細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真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悟一子陳士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悟一子陳士斌並收藏西遊真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