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s=maintext>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b>


    悟一子曰:此篇承上紅孩能正性而參悟大慈,真心明則野心化,起下黑鼉不能養真性而翻波逐流,妄心動則真性搖,以結性由心動而不善養氣之害。上是存其心,此是養其性也。


    菩薩收去海水,童子歸了正果,行者解放三藏、八戒,篤誌投西。此火性自起者已伏,而水性外馳者尚存。“忽聽水聲”而心又動,不能心如止水也。故行者再提《多心經》以明六賊。眼、耳、鼻、舌、身、意,天之六賊;色、聲、香、味、觸、發,世之六賊。天之六賊不明,則世之六賊分乘;世之六賊不除,天之六賊合盜。互相戕賊,元氣隨之而喪,皆由不能忘機死心以招之也。故曰:“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到西夭見佛?”若要成功,須是洗心養性,不使心中有一毫愛、欲、貪、嗔、癡而已。


    貪癡之害,莫甚黑水滔天,小鼉為孽。“衡陽峪黑水河神府”,指腎宮而言,其中自有真神。小鼉恃強,占奪其府,則為貪癡不正之氣。自稱“愚甥”,顯然供狀。愚者是非非是之謂,與前紅孩自稱“愚男”對照皆切著其貪昧不明,而非以示謙也。


    夫鼉居黑水而自名潔,猶人懷濁念而不知汙。龍王對大聖說出“是舍妹第九個兒子,因妹夫錯行了雨,被天曹著魏征丞相斬了,遺下舍甥,在黑水河養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惡孽”。第九子,少子也。鼉潔,其少子;黿潔,非其次子乎?觀此,予前注老龍為李淵,信然否乎?伊父處涇陽之濁水,而行雨差遲;伊子亦處衡陽之黑水,而作此惡孽。與涇為衡,殆其家法也。知天曹著魏征斬其父,而不知三藏往西取經,為超度其父;並不知三藏取經,為誰之所使,而昧心悖行,反思蒸食取經人之肉,是情欲貪熾,而隻顧遂其所蒸,不知有父之性,亦不知有己之命也。噫!昧性傷倫,汙孰甚焉!其源既汙,其流自不能潔,何潔之有?篇中複提天曹斬孽故事,以見不存心養性而不能事天,則犯天理之誅也。


    摩昂提兵討罪,一戰就擒,請大聖定奪。行者道:“你強占水神之宅,倚勢行凶。”真不易讞語。救出唐僧、八戒,“看敖家賢父子情麵,饒他死罪”,押轉西洋。由其黨援而姑從寬典,實邀天幸也。夫心統六欲,六欲之中,惟黑水最為難製。仙師另作一篇,隱言曲喻,舉其大者,以結束見性明心之旨,暗與斬孽龍、遊地府相照,僅指其心之曖昧而設象立言,其義微矣。


    “河神作起阻水法術,將上流擋住。須臾,下流撤乾,開出一條大路。”乃拔本塞源之法,逆製水性而不使下流,誠養性修真之要領。開出西行之大路,紅孩縛而黑鼉回,得善養之三昧矣。然書中凡妖魔擒獲唐僧,必稱“金蟬化身,十世修行的元體真陽,有人吃他一塊肉,延壽長生”者,何也?蓋此書專為金丹正道而作,彼妖魔者,寓行邪造孽,妄希長生之徒,將比之煉就金丹為修成有質之物,故曰“金蟬化身”;曰“十世修成元體真陽”;曰“有人吃他一塊肉,長生不老”。不知還丹本無質,非如唐僧血肉之軀殼可比,此其所以為邪魔妖孽也。


    自號山至黑河,洋洋數萬言,弘辨奇文,闡盡玄機奧理,而一本子輿氏善養心訣者。此書者,或曰為鍾呂之流亞,而不知其直接孟子之道脈耳。識者鑒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真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悟一子陳士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悟一子陳士斌並收藏西遊真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