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s=maintext>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陽 元神護道</b>
悟一子曰:此篇特借“陷空山無底洞”一段姻緣,扮演說法,處處俱有要妙。夙有仙骨者能神明默運,悟徹精微,蓬萊閬苑,隻在目前。咦!靈山會上千尊佛,若個能逃此處過?修道者到這田地,亟須打點精神,猛圖超脫,千方百計尋覓出路。這其間卻有個秘密金剛,乃“渡河筏子上天梯”也,祖師不敢泄露,故伏此九九之數,終而複始之會。躍躍真機,引而不發,子輿氏所謂“能者從之”,其在斯與!
《參同契》曰:“河上姹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鬼隱龍匿,莫知所存。將欲製之,黃芽為根。”注雲:“黃芽,即兔髓,水中金也。”姹女為《坤》象,《坤》得《乾》之中爻而成《坎》,《乾》易《坤》之中爻而成《離》。姹女之求陽,陰陽交感,自然之理也。學道之人,必返《坎》中之陽,以實《離》中之陰,成真金不壞之體。然陽既陷於《坎》中,即如落於陷空山無底洞一般,如何得出?數百年來,袤侮聖書者,竟不知解陷空山無底洞為何物,作孽!作孽!
《坎》卦之象,上既空,下亦空,分明是山空而無底。開講便“見兩個女妖在井上打水”。並者,《坎》也;妖者,爻也。兩個陰爻,明示於此。又見“頭上戴一頂一尺二三寸高的蔑絲□(上“髟”下“狄”)髻,甚不時興”。這二句乃收伏金丹之秘要,仙師亦顯露於此,人自不識耳。大凡學道,要氣質溫柔,不可別立崖岸,即老子“齒剛舌柔”之說,“用兵之道,良者勝也”意也。行者道:“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又援柳、檀二木為喻,深得老子之義。
“兩妖精來此打這個陰陽交媾的好水,安排素筵”,指出個“好”字來,非陰陽交媾,則子自子,女自女,而不成“好”也。“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仙道備矣。迷者讀至此,又猜為來補之術,失之愈遠,難以摸索救援。椎行者躍身而入,便鑽到“好去處也,是個洞天福地”。但入其中,隻要把捉得牢,不可”自喪真陽,身墮輪回,不得翻身”。須急急尋條出路,不可忘了,分明示人受中以生,須主敬保真,急尋出世姻緣,不可忘了本來舊路。
三藏道:“進來的路兒,我通忘了。”提醒世人須要仍從本來路地尋個出去的極因。行者道:“莫說忘了路,他這洞古怪,不是好走進走出的。來時是打上頭往下鑽,如今救你出去,要打底下往上鑽。”還“不知可有本事鑽出去哩?”噫!仙師微言冷語,指示出世的法門,似下學上達之象,而實非也。明眼人於此處了徹,自可悟得順則成人、逆則成丹之道。
行者算計出去的法門,要在酒盅內斟起喜花,變作蟭蟟入腹,在於水金之中使變化手段也。誰知花兒已散,不能成事。此時女求而男不應,惟女意中落有“哥哥妙人”,如陽在上,陰在下,天地《否》也,空喜也,乃是鷹飛輪爪,掀翻桌席,摔碎盤碟之象。行者不得不翻身複入,轉作紅桃之計,傳授唐僧以假合之密諦。嗣後語意相投,情同魚水,妖精遂說出枝頭果熟、陰陽日月一段道理,繾綣情濃,行者得以乘時行事,“轂轆一個跟頭翻入腹中。”此時婦倡而夫隨,真是“妙人哥哥”,如陰在上,陽在下,地天《泰》也,實腹也。
“妖精道:‘孫行者,你千方百計的鑽在我肚裏怎的?’行者道:‘也不怎的,隻是吃了你六葉連肝肺,三毛七孔心,五髒都掏淨,弄做個梆子精!’行者在肚裏就輪拳跳腳,支架子,理四平,幾乎把個皮袋兒搗破了。那妖精忍不住疼痛,倒在塵埃。”及至攙起,妖精道:‘我肚裏已有了人也!快把這和尚送出去!’”學者看此段景象,果是何解?《悟真篇》曰:“果生枝上終期熟,子在胞中豈有殊?”分明於此處演出。亦可悟攢簇五行、作用金丹之妙道矣。及小妖都來打抬,行者肚內叫道:“那個敢抬!要便是你自家送我師父出去。”蓋自然功夫,非人力可助之意。
“妖精道:‘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沒處下金鉤!把這廝送出去,等我別尋頭兒罷。’他一縱樣光,直到洞口。”正狀金丹出爐之法象也。“又聞得叮叮噹噹,兵器亂響。行者道:‘是八戒操鈀哩!你叫他一聲。’三藏便叫:‘八戒。’八戒聽見,道:‘沙和尚,師父出來也。’”叫八戒者,知火候也;呼沙和尚者,須著意也。咦!正是:“心猿入穴降邪怪,土木同門接聖僧。”此段情景,乃煉就金丹出爐的奧妙。三人同誌,慮險防危,主輔應求,毫不可忽也。
“姹女”之“求陽”為大道,“元神”之“護道”有秘詮。世人無不入其洞中,能守真不溺,自計求脫者,誰能?迷者不從心上洞察陰陽,求師指示,以臻無上妙乘,謬認為采戰禦女,便是地獄種子,萬劫不得翻身矣!慎之!畏之!
上篇是陷於洞之根苗,此篇是出於洞之因果。
悟一子曰:此篇特借“陷空山無底洞”一段姻緣,扮演說法,處處俱有要妙。夙有仙骨者能神明默運,悟徹精微,蓬萊閬苑,隻在目前。咦!靈山會上千尊佛,若個能逃此處過?修道者到這田地,亟須打點精神,猛圖超脫,千方百計尋覓出路。這其間卻有個秘密金剛,乃“渡河筏子上天梯”也,祖師不敢泄露,故伏此九九之數,終而複始之會。躍躍真機,引而不發,子輿氏所謂“能者從之”,其在斯與!
《參同契》曰:“河上姹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鬼隱龍匿,莫知所存。將欲製之,黃芽為根。”注雲:“黃芽,即兔髓,水中金也。”姹女為《坤》象,《坤》得《乾》之中爻而成《坎》,《乾》易《坤》之中爻而成《離》。姹女之求陽,陰陽交感,自然之理也。學道之人,必返《坎》中之陽,以實《離》中之陰,成真金不壞之體。然陽既陷於《坎》中,即如落於陷空山無底洞一般,如何得出?數百年來,袤侮聖書者,竟不知解陷空山無底洞為何物,作孽!作孽!
《坎》卦之象,上既空,下亦空,分明是山空而無底。開講便“見兩個女妖在井上打水”。並者,《坎》也;妖者,爻也。兩個陰爻,明示於此。又見“頭上戴一頂一尺二三寸高的蔑絲□(上“髟”下“狄”)髻,甚不時興”。這二句乃收伏金丹之秘要,仙師亦顯露於此,人自不識耳。大凡學道,要氣質溫柔,不可別立崖岸,即老子“齒剛舌柔”之說,“用兵之道,良者勝也”意也。行者道:“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又援柳、檀二木為喻,深得老子之義。
“兩妖精來此打這個陰陽交媾的好水,安排素筵”,指出個“好”字來,非陰陽交媾,則子自子,女自女,而不成“好”也。“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仙道備矣。迷者讀至此,又猜為來補之術,失之愈遠,難以摸索救援。椎行者躍身而入,便鑽到“好去處也,是個洞天福地”。但入其中,隻要把捉得牢,不可”自喪真陽,身墮輪回,不得翻身”。須急急尋條出路,不可忘了,分明示人受中以生,須主敬保真,急尋出世姻緣,不可忘了本來舊路。
三藏道:“進來的路兒,我通忘了。”提醒世人須要仍從本來路地尋個出去的極因。行者道:“莫說忘了路,他這洞古怪,不是好走進走出的。來時是打上頭往下鑽,如今救你出去,要打底下往上鑽。”還“不知可有本事鑽出去哩?”噫!仙師微言冷語,指示出世的法門,似下學上達之象,而實非也。明眼人於此處了徹,自可悟得順則成人、逆則成丹之道。
行者算計出去的法門,要在酒盅內斟起喜花,變作蟭蟟入腹,在於水金之中使變化手段也。誰知花兒已散,不能成事。此時女求而男不應,惟女意中落有“哥哥妙人”,如陽在上,陰在下,天地《否》也,空喜也,乃是鷹飛輪爪,掀翻桌席,摔碎盤碟之象。行者不得不翻身複入,轉作紅桃之計,傳授唐僧以假合之密諦。嗣後語意相投,情同魚水,妖精遂說出枝頭果熟、陰陽日月一段道理,繾綣情濃,行者得以乘時行事,“轂轆一個跟頭翻入腹中。”此時婦倡而夫隨,真是“妙人哥哥”,如陰在上,陽在下,地天《泰》也,實腹也。
“妖精道:‘孫行者,你千方百計的鑽在我肚裏怎的?’行者道:‘也不怎的,隻是吃了你六葉連肝肺,三毛七孔心,五髒都掏淨,弄做個梆子精!’行者在肚裏就輪拳跳腳,支架子,理四平,幾乎把個皮袋兒搗破了。那妖精忍不住疼痛,倒在塵埃。”及至攙起,妖精道:‘我肚裏已有了人也!快把這和尚送出去!’”學者看此段景象,果是何解?《悟真篇》曰:“果生枝上終期熟,子在胞中豈有殊?”分明於此處演出。亦可悟攢簇五行、作用金丹之妙道矣。及小妖都來打抬,行者肚內叫道:“那個敢抬!要便是你自家送我師父出去。”蓋自然功夫,非人力可助之意。
“妖精道:‘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沒處下金鉤!把這廝送出去,等我別尋頭兒罷。’他一縱樣光,直到洞口。”正狀金丹出爐之法象也。“又聞得叮叮噹噹,兵器亂響。行者道:‘是八戒操鈀哩!你叫他一聲。’三藏便叫:‘八戒。’八戒聽見,道:‘沙和尚,師父出來也。’”叫八戒者,知火候也;呼沙和尚者,須著意也。咦!正是:“心猿入穴降邪怪,土木同門接聖僧。”此段情景,乃煉就金丹出爐的奧妙。三人同誌,慮險防危,主輔應求,毫不可忽也。
“姹女”之“求陽”為大道,“元神”之“護道”有秘詮。世人無不入其洞中,能守真不溺,自計求脫者,誰能?迷者不從心上洞察陰陽,求師指示,以臻無上妙乘,謬認為采戰禦女,便是地獄種子,萬劫不得翻身矣!慎之!畏之!
上篇是陷於洞之根苗,此篇是出於洞之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