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s=maintext>第三類 換銀騙</b>


    成錠假銀換真銀


    泉州府客人孫滔,為人誠實,有長者風。帶銀百餘兩,往南京買布,在沿山搭船。陡遇一棍,名汪廷蘭,詐稱興化府人,鄉語略同。因與孫同船數日甚歡,習知潘樸實的人,可騙也,因言他□□蕪湖起岸買貨舟中,說他尚未傾銀,有銀一綻細絲十二兩重,若有便銀打換為妙,意在就孫換之。孫因請看。汪欣然取出真銀。孫接過手曰:“果是金花細絲。”汪欲顯真銀,因轉在孫手接出,遍與舟中客人看,問好否。都道是細絲。遂因舟上有筆硯在此,汪微微冷笑,將此銀寫十二兩足,在風窠底。孫心中道此人輕薄,有銀何必如此翻弄,因潛對汪曰:“出來人謹慎些。”汪曰:“無妨。”孫因問要換折多少。汪曰:“弟隻零買雜貨,憑兄銀色估折便是。”孫因取出小曹八九錢重的,隻九一、二成色。汪看喜曰:“此銀九四、五傾來麽,俱一樣如此,即好矣。”蓋汪重估孫銀水,使孫樂換。孫取天平兩對,估折明白。汪即箱中取出白綿紙,與孫麵包作兩包。


    汪因徉起,轉身一回,故意誤收原銀入袖,曰:“此包是我的了。”孫曰:“不是,這包是你的。”汪即替出那假曹,亦綿紙包與真銀一樣,交與孫收。孫接過手,亦微開包緊,見銀字無異,慨不深省,即鎖封笥篋中。汪須臾起岸分別。孫一向到南京,取出前銀,乃是錫曹,懊恨無及,始知被他替包騙去矣。


    按:孫滔,樸實人也,其看銀時但稱彼輕薄,不知此人輕薄處,正要如此,人方不疑,後方好用假。


    不然待打換之後,或有人從傍取視,豈不敗機。故坐舟冷笑,為書銀摹樣,無非為眩視計耳,向後推複細認哉。說者曰:“假令包銀時,孫即取真銀入手,後令汪收銀,則汪不究乎?”曰:“雖然彼棍者變計百端,即令真銀入手,彼又別有脫法。但各守本分,各用己財,勿貪小可便宜,則不落圈套矣。”


    道士船中換轉金


    賁監生在南監,期滿將歸,欲換好金數十兩,歸遺妻妾,以將遠敬。同鄉鄧監生阻之曰:“京城換金者,屢被棍以銅曹脫去,金非急用,何必在此換為。”賁曰:“京城方有好金。


    若有棍能脫我者,亦服他好手段。”數日內換金十餘兩,皆照金色交易,都是好金。後有一後生,以金錠十二兩來換。賁生取看,幾有足色金,問其換數。後生曰:“某鄉官命換的,要作五換。”賁遞與鄧看。而此金可有六換,若五換價公道矣。


    鄧看曰:“果好,可將此金對明收起,勿過他手。”然後對銀六十兩還之。賁依言,先收入此金,然後還其銀。後生不得展轉,隻得領銀歸。見其父雲,兩監生如此關防,不能再脫出。


    父頓足曰:“一家生意在此,把本子送去了,何以為生。速去訪此監生何時歸。”回報已討定船,某日刻期登舟矣。體探已的。


    至期,兩監生到船坐定。老棍裝為一道士衣冠淨潔,亦來搭船。柁工收之在船中,共談處。道士言詞雍容,或談及京中官民事體,一一練熟。兩監生及同船諸人亦樂與談。兩日後將近晚間,道士故提及辨珠玉寶貝之法,諸人閑談一番。又說到辨金上去,道他更辨得真。賁監生因自誇彼在京換一錠足金色,換數又便宜。諸人中有求看估色數者,賁生誇耀,取出與諸人遞觀,皆誇羨好金。遍觀已訖,時天色漸晚,複付還賁生。將收入箱際,道士亦曰:“願借觀。”接過一看,曰:“果好真金。”隨手即付還訖。又道及別新話上去。賁監生收入金,晚飯已熟,各散而餐。次日道士以船錢以還柁工,與諸人別,而登岸去。


    “賁監生歸以金分贈妻妾。數日後叫匠人來打釧鈿。先以小錠金打,匠皆稱金好。賁誇曰:“更換有一錠十二兩的。更好。”匠曰:“大錠金,京中光棍多以銅曹脫人。”賁曰:“取與你看,有何棍能脫我乎。”匠接過手笑曰:“正是銅曹也。


    賁怪之,急取回看,曰:“果銅也。我與鄧相公看,定是上好金,又同船諸人看皆是好金,何都被瞞過。”忽猛省曰:“噯!


    是也。最後是一道士看,付還時天色近晚,我未及再檢視,即收藏箱中,是此時換去也。此道士何得一銅曹如此相似,又早已在手,如此換得容易。想京中換金後生,即老棍之子。彼換時未能脫,故來搭船脫歸也。”


    按:老棍子脫賁生金也,人謂其棍真高手矣,吾曰:“不然。設若賁生韜藏不露,則老棍雖有諸葛神機,莊周妙智,安能得其金而窺之,何以脫為。故責在賁生,矜誇炫耀,是自招其脫也。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杜騙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應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應俞並收藏杜騙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