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淋雪受涼,顏湘又生了場大病,反反複複燒個不停,且每次喂入的藥都會被她嘔出來,兩位兄長請了許多大夫,才漸漸穩住她的病情。
可自蘇醒後,她便一直悵然若失,呆呆地躺著,也不說話,良久才道:“雲蘭,我做了個很真實又很荒唐的夢,夢裏阿瑜死了。”
得不到回應,她便轉頭看向雲蘭,“你是不是也覺得很荒唐?”
此時雲蘭的身後空空如也,她又問道:“我的婚服呢?”
“小姐,婚服還在顏府,但這裏是璟宅……”
顏湘這才恍然,起身道:“那我們回顏府。”
“但是,小姐你已經和顏家斷絕關係了……”
她聞言,思緒陷入一片混亂中,像是被無形的絲線纏繞包裹著,剪不斷,理還亂。
“別開這種玩笑,”她板著臉道,“若不能回顏府,那我怎麽成親?”
“你不用成親了,”相裏鈺走進門說道,“因為阿瑜已經死了。”
顏湘氣笑了,“你們一個兩個,幹嘛都說這種不吉利的話?”
“小妹,你清醒一點!”相裏鈺狠狠打碎她心裏的幻想,“他死了,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了。”
聞言,顏湘嘴角僵住,那天的記憶頓時如洪水猛獸般湧現,毫不留情地吞噬她,讓她頭痛欲裂。
她痛苦地閉上雙眼,眼前浮現的卻是淩書瑜身穿囚服跪在雪地裏的畫麵,眼角逐漸有淚珠滑落,她終於忍不住再次失聲痛哭,接受這個殘忍的現實。
她的阿瑜,再也不會出現了。
相裏鈺沉默地抱緊她,任由淚水打濕自己的肩頭,心也跟著揪在一處。
其實,他早已認可淩書瑜這個妹夫,也真心將對方當成朋友,所以發生了這樣的事,他內心也不好受。
行刑前,淩風將顏湘帶到璟宅,叫他一定要攔住顏湘,可他還是心軟了,此刻又忍不住懊悔,若是那天攔住了她,興許如今倆人都會好受一些。
當日暮西沉,華燈初上,顏湘逐漸安靜下來,如同被抽了魂一般,失神地望著地麵。
相裏鈺擦掉她眼角的淚痕,“餓了吧,二哥帶你出去吃飯。”
“你走吧,我不餓。”顏湘輕輕拂開他的手,聲音嘶啞道。
她如今這副模樣,讓相裏鈺看得冒火,但又舍不得對她說重話,隻好道:“我讓人將飯菜給你送來。”
為防止她做傻事,他又將房裏尖銳的物件全都收走,才敢留她一個人在屋內。
“淩書瑜,你又騙我……”
顏湘就這麽把自己關了三日,待相裏鈺將要打算罵醒她時,她卻自己打開房門出來了,並且裝扮得體,看起來與以往並無不同。
“又下雪了。”
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而降,落在顏湘肩頭,讓她不自覺地攥緊雙手,卻渾然不覺冒昧。
寒梅盛開之際,大雪如期而至,然而身旁的位置卻已經空了。
她收回思緒,裹緊厚重的披風出了門,先是乘馬車去到淩府,發現府邸已被查封,裏麵想必是一片狼藉。
令她意外的是,玉書坊竟然也大門緊閉。
向淩佑問清緣由,她才知曉原來遊行爆發時,還有偏激之人來砸畫坊,將俞林的畫作都搶走盡數焚燒,如今應當是一幅也不剩了。
原來,這便是後世沒有流傳俞林畫作的原因。
“淩風呢?”
沒了淩府,淩風如今都住在村子裏,平日與其他男丁一同練劍,或是幫阿婆摘菜閑聊,生活簡單卻愜意。
“阿瑜有沒有留下什麽遺物?”
淩風猜到她為此而來,所以二話不說,直接將人帶進屋內。
顏湘最先看到那盆魚尾菊,隻是原先火紅的花兒都謝了,如今隻剩一株玄青還在傲然挺立。
“公子的遺物全在這了,他囑咐我,倘若你沒有主動問起,便不用交給你,直接燒了便是。”
顏湘一時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他明知自己一定會問,卻還裝模作樣地交代這麽一句。
她拿起陌生的冊子,發現裏麵列了許多名貴物件,甚至還有田產,便問道:“這是什麽?”
“這是先前公子準備的彩禮,實物我都已轉交相裏公子,倘若……”淩風哽了一瞬,“倘若小姐日後要嫁人,這便是你的嫁妝。”
顏湘心裏一刺,苦澀道:你這般,讓我如何嫁與別人?
“為何這上麵還有玉書坊?”
“其實玉書坊是公子為收集情報所創,隻是為防引人注目,才交由掌櫃代為掌管。”
往後他們都無需再收集情報,所以玉書坊便過到了她的名下。
“還有這信和玉鐲,他要我單獨交給你。”
顏湘接過,深深地看了一眼,卻什麽話也沒說。
回了璟宅,她再度將自己關在屋裏,仔細翻看淩書瑜留下的物件,全是與她有關的,每一件他都不舍得帶走。
看完了所有,她才有勇氣打開那封信。
阿湘親啟:
久違芝宇,時切葭思。
卿見此信,吾已歸矣,望切莫感懷。此鐲乃師母所傳,囑吾交於發妻,然嫁娶之約,吾恐失矣,來世相逢時,必力以補之。然人生漫漫,卿再遇良人,勿視吾作網羅,與愛者逾世。
隻願歲歲寒英,攜一秋羅悼焉,足矣。
阿瑜絕筆
最後一句字跡淩亂,想來是最後才補上的,顏湘看得發笑,眼淚卻不由自主地滑落,心道:一會兒叫我忘了,一會兒又叫我初雪時帶魚尾菊去悼念,這人還真是……
她柔和地愛撫那件曾被他試過的婚服,想象他穿上的模樣,一定是玉樹臨風,天下無人可與之媲美。
次日,顏湘將從顏府搬來的物件都收拾好,又將兩套婚服疊好放進衣櫥,便又去找了淩風。
她目光灼灼道:“我想將畫坊改成書坊,再出一本阿瑜的傳記,你可願協助我?”
如今風波剛平,關於淩書瑜的謠言還在流傳著,要想替他正名,出個人傳記,大肆宣傳是最好的辦法。
淩風與淩書瑜患難與共多年,知悉許多她不曾聽聞的往事,所以找他幫忙最合適不過。
淩風望著她,竟隱約在看到了一點淩書瑜的影子,隨後忽然明白了,為何初見時淩書瑜說她特別。
“還能為公子做事,是我之幸。”
在書坊修繕期間,顏湘還讓相裏璟幫忙找個靠譜的教書先生,一是請其代筆書寫傳記,二是她想開辦女子學堂,讓那些想讀書習字卻沒有條件的女子能夠圓夢。
當然,她自己也沒閑著,每日不是去商鋪忙活,便是去書坊監工,還抽空去考察了預計用來修建學堂的地點。
見她每日早出晚歸,甚至比自己還忙碌,相裏鈺想勸又不知如何勸,倘若忙碌可以讓她忘卻傷痛,那便隨她去吧。
顏湘回到璟宅時,家裏都被打掃得幹幹淨淨,還貼了窗花、擺了灶糖,一看便知是過節的氛圍。
“今天是何節日,如此熱鬧?”
侍女停下喂食白鴿的動作,行禮道:“小姐忘了?今日是小年夜。”
話剛說完,她便猛地被人一撞,那意思是別多嘴。
她這才意識到說錯話了,剛想請罪,卻見顏湘笑道:“無妨,你們繼續。”
待房門合攏,那侍女鬆了口氣,心道:看這樣子,小姐應當是放下了。
一進門,顏湘便虛脫地靠坐在門後,仰頭想止住眶裏的淚,內心暗罵自己的不爭氣。
這些日子,她拚命讓自己變得忙碌,忘掉每晚纏身的噩夢,可她好不容易堆砌的堅強,瞬間便被一句簡單的話語瓦解了。
不都說忙碌起來,日子很快便過去了麽?這一天怎會如此漫長……她無力地想。
小年夜過完,很快又要到除夕夜了,顏家曾遣人來請顏湘回府過節,但被她拒絕了。
在回清州前,顏湘和兄長去往淩書瑜的墳前祭拜,全程不僅沒掉一滴淚,甚至還很淡然,倒讓另外倆人有些驚訝。
“舅父舅母!”她又像以往那樣紮進長輩懷裏,肆意地撒著嬌。
相裏夫人輕刮她的鼻尖,笑問道:“這一路可還順利?”
“外頭寒涼,就不能進去說嗎?”相裏鈺略微不滿道。
“沒大沒小。”
相裏欽作勢要去揍他,卻被他一溜煙給跑了。
其餘人皆是大笑,隨後也跟著進門,儼然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除夕當晚的飯菜比中秋還要豐盛,相裏一家圍坐著吃年夜飯,他們都在談笑,隻有顏湘對著杯裏的酒若有所思。
“湘兒,怎麽了?”相裏夫人關心道。
“啊,沒有,我隻是在想這屠蘇酒會不會醉人。”
“這是草藥酒,驅邪保健的,怎可能醉人?”相裏鈺噗笑道,“再說我記得你酒量也沒那麽差啊。”
顏湘白了他一眼,隨後率先舉杯道:“歲歲年年,祝舅父舅母健康長壽,祝大哥青雲直上,祝二哥早覓良緣,我們一家和諧美滿,金玉滿堂。”
“舅母也祝湘兒平安喜樂,一生順遂。”
“大哥都還未成家,你就祝我早覓良緣了?”相裏鈺又拆台道。
“你年紀也不小了,該有個人來管管你這張臭嘴。”
似乎是為製止倆人無休止地鬥嘴,天空忽然炸開了煙花,絢麗多彩,顏湘不禁側頭,神情有些恍惚。
趁著此次過節,她在清州多待了些時日,主要是為了多伴相裏夫人左右,在長輩跟前盡孝。
期間,她還收到了玄黎從侗州寄來的書信,內容無非就是講述自己的日常瑣事和表達對她的問候。
返京前,她和淩風去祭拜了文鶴夫婦,又去竹屋尋找記載淩書瑜過往的物事,意外找到了文鶴生前的日誌。
她翻開一看,發現這雖然是文鶴的日誌,所記卻全是關於淩書瑜,不乏一些平常瑣碎的小事和自己的感受。
其中有一句吸引了顏湘的注意——“每回檢查課業,他都擔憂我會心生不滿,但其實我從未對他失望過。”
又是一年春三月,冰雪消融,萬物複蘇,處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相裏氏也迎來了新的喜事。
周家向相裏家提出聯姻,因周家無論聲譽還是資產,在清州都名列前茅,聯姻於相裏氏而言百利無害。
隻是相裏氏的聯姻人選是相裏鈺,而周家原定的卻是周婉,可顏湘認為周菱嫁過來更合適,媒人便將二人的生辰八字拿去占卜,結果真是十分契合。
一個庶女能嫁到富甲一方的相裏氏,周家真是高興還來不及,立即便答應了這門親事。
兩家的地位擺在那兒,婚禮自然要辦得隆重。紅妝十裏,花香滿路,盛大的迎親隊伍每路過一處,好奇觀望的人群比肩繼踵,場麵好不熱鬧。
新人拜堂時,顏湘就站在相裏夫人身側,她忽然在想,若當初她和淩書瑜順利成親,婚禮應當也是這番熱鬧景象。
這念頭隻閃過一瞬,繼而她暗暗自嘲,待婚禮結束,又全心投入到正事中。
書寫傳記、開設書坊、創辦學堂,除開學堂在招收生員時遇到了些許困難,其他皆是有條不紊地進行。
書坊即將開張之際,顏湘還遇到了一些熟人,她訝異道:“月娘,你們怎麽來了?”
原來月娘等人當初從作坊離開後,便找了不同的活幹,聚少離多,可聽說顏湘將要開設書坊時,她們都不約而同前來幫忙。
“隻是我等並不識字,恐怕隻能在體力活上幫忙了。”月娘羞慚道。
“無妨,”顏湘思量道,“或者你們可想讀書習字?我這兒剛好要辦立女子學堂。”
“女子學堂?我還是頭一回聽說,但我們這般年紀,讀書應該也無用了。”
“不管什麽年紀,讀書都會有用的。倘若你們願意,也可將令愛送來一同學習,日後興許能多條出路,便不用依附他人了。”
女工都是自立自強的人,聽到這番話自然也是心潮澎湃,當下便決定將女兒送來學堂,讀書習字。
顏湘將原先的名字調了個順序,取名為書玉坊。
書玉坊自開張後,生意還算不錯。
起初人們見東家是位女子,皆不願前來光顧,可又聽說這坊裏有許多別處尋不到的絕版典籍,又忍不住趕來瞧瞧。
耗時將近一載,顏湘找人編纂的《淩書瑜傳》終於大功告成。
在傳記裏,她並沒特意隱去淩書瑜的情感經曆與朝政過失,因為她相信,他的功過,後人自會評判。
傳記被大量印刷成冊,其他書坊不敢上架,所以隻有書玉坊光明正大地擺出來。
為了讓更多人知曉傳記,顏湘還花銀兩請說書人在酒樓講述裏頭的故事,又拜托戲班子將其編成戲曲,勢必要在多處宣傳。
說書人和戲子不在乎是非對錯,隻知道拿錢辦事,沒多久,這故事便傳得沸沸揚揚,聞聲趕來的人也擠滿了書坊。
一時間,這傳記倒成了風靡全城的新潮之物,每處角落皆有人在談論淩書瑜的經曆,百姓這才知曉,他並非是先前傳言裏禍亂朝綱的奸佞,而是個心懷天下的清官。
末冬時節,清客壓枝,全城一夜之間變得銀白,原來又是一年初雪天。
顏湘折了一枝紅色魚尾菊前去赴約,她用衣袖擦去木牌上的塵土,心道:阿瑜,我如今也算為你正名了。
臥房內,紅綢錦色,鳳冠霞帔,顏湘坐在銅鏡前妝點自己,她輕抿胭脂紙,笑道:“瞧侍女化多了,自己手也巧了。”
隨後,她走到床榻坐下,理了理衣擺,自言自語道:“今日大喜,時隔一年,我再度穿上了這件嫁衣。雖然你我二人無法拜堂,可我聽說隻要共飲合巹酒,即算禮成,那今日我們便補上吧。”
她端起酒壺斟了兩杯,一杯灑在床前,一杯一飲而盡,笑道:“阿瑜,喝下這杯合巹酒,你再也不欠我了。”
可自蘇醒後,她便一直悵然若失,呆呆地躺著,也不說話,良久才道:“雲蘭,我做了個很真實又很荒唐的夢,夢裏阿瑜死了。”
得不到回應,她便轉頭看向雲蘭,“你是不是也覺得很荒唐?”
此時雲蘭的身後空空如也,她又問道:“我的婚服呢?”
“小姐,婚服還在顏府,但這裏是璟宅……”
顏湘這才恍然,起身道:“那我們回顏府。”
“但是,小姐你已經和顏家斷絕關係了……”
她聞言,思緒陷入一片混亂中,像是被無形的絲線纏繞包裹著,剪不斷,理還亂。
“別開這種玩笑,”她板著臉道,“若不能回顏府,那我怎麽成親?”
“你不用成親了,”相裏鈺走進門說道,“因為阿瑜已經死了。”
顏湘氣笑了,“你們一個兩個,幹嘛都說這種不吉利的話?”
“小妹,你清醒一點!”相裏鈺狠狠打碎她心裏的幻想,“他死了,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了。”
聞言,顏湘嘴角僵住,那天的記憶頓時如洪水猛獸般湧現,毫不留情地吞噬她,讓她頭痛欲裂。
她痛苦地閉上雙眼,眼前浮現的卻是淩書瑜身穿囚服跪在雪地裏的畫麵,眼角逐漸有淚珠滑落,她終於忍不住再次失聲痛哭,接受這個殘忍的現實。
她的阿瑜,再也不會出現了。
相裏鈺沉默地抱緊她,任由淚水打濕自己的肩頭,心也跟著揪在一處。
其實,他早已認可淩書瑜這個妹夫,也真心將對方當成朋友,所以發生了這樣的事,他內心也不好受。
行刑前,淩風將顏湘帶到璟宅,叫他一定要攔住顏湘,可他還是心軟了,此刻又忍不住懊悔,若是那天攔住了她,興許如今倆人都會好受一些。
當日暮西沉,華燈初上,顏湘逐漸安靜下來,如同被抽了魂一般,失神地望著地麵。
相裏鈺擦掉她眼角的淚痕,“餓了吧,二哥帶你出去吃飯。”
“你走吧,我不餓。”顏湘輕輕拂開他的手,聲音嘶啞道。
她如今這副模樣,讓相裏鈺看得冒火,但又舍不得對她說重話,隻好道:“我讓人將飯菜給你送來。”
為防止她做傻事,他又將房裏尖銳的物件全都收走,才敢留她一個人在屋內。
“淩書瑜,你又騙我……”
顏湘就這麽把自己關了三日,待相裏鈺將要打算罵醒她時,她卻自己打開房門出來了,並且裝扮得體,看起來與以往並無不同。
“又下雪了。”
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而降,落在顏湘肩頭,讓她不自覺地攥緊雙手,卻渾然不覺冒昧。
寒梅盛開之際,大雪如期而至,然而身旁的位置卻已經空了。
她收回思緒,裹緊厚重的披風出了門,先是乘馬車去到淩府,發現府邸已被查封,裏麵想必是一片狼藉。
令她意外的是,玉書坊竟然也大門緊閉。
向淩佑問清緣由,她才知曉原來遊行爆發時,還有偏激之人來砸畫坊,將俞林的畫作都搶走盡數焚燒,如今應當是一幅也不剩了。
原來,這便是後世沒有流傳俞林畫作的原因。
“淩風呢?”
沒了淩府,淩風如今都住在村子裏,平日與其他男丁一同練劍,或是幫阿婆摘菜閑聊,生活簡單卻愜意。
“阿瑜有沒有留下什麽遺物?”
淩風猜到她為此而來,所以二話不說,直接將人帶進屋內。
顏湘最先看到那盆魚尾菊,隻是原先火紅的花兒都謝了,如今隻剩一株玄青還在傲然挺立。
“公子的遺物全在這了,他囑咐我,倘若你沒有主動問起,便不用交給你,直接燒了便是。”
顏湘一時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他明知自己一定會問,卻還裝模作樣地交代這麽一句。
她拿起陌生的冊子,發現裏麵列了許多名貴物件,甚至還有田產,便問道:“這是什麽?”
“這是先前公子準備的彩禮,實物我都已轉交相裏公子,倘若……”淩風哽了一瞬,“倘若小姐日後要嫁人,這便是你的嫁妝。”
顏湘心裏一刺,苦澀道:你這般,讓我如何嫁與別人?
“為何這上麵還有玉書坊?”
“其實玉書坊是公子為收集情報所創,隻是為防引人注目,才交由掌櫃代為掌管。”
往後他們都無需再收集情報,所以玉書坊便過到了她的名下。
“還有這信和玉鐲,他要我單獨交給你。”
顏湘接過,深深地看了一眼,卻什麽話也沒說。
回了璟宅,她再度將自己關在屋裏,仔細翻看淩書瑜留下的物件,全是與她有關的,每一件他都不舍得帶走。
看完了所有,她才有勇氣打開那封信。
阿湘親啟:
久違芝宇,時切葭思。
卿見此信,吾已歸矣,望切莫感懷。此鐲乃師母所傳,囑吾交於發妻,然嫁娶之約,吾恐失矣,來世相逢時,必力以補之。然人生漫漫,卿再遇良人,勿視吾作網羅,與愛者逾世。
隻願歲歲寒英,攜一秋羅悼焉,足矣。
阿瑜絕筆
最後一句字跡淩亂,想來是最後才補上的,顏湘看得發笑,眼淚卻不由自主地滑落,心道:一會兒叫我忘了,一會兒又叫我初雪時帶魚尾菊去悼念,這人還真是……
她柔和地愛撫那件曾被他試過的婚服,想象他穿上的模樣,一定是玉樹臨風,天下無人可與之媲美。
次日,顏湘將從顏府搬來的物件都收拾好,又將兩套婚服疊好放進衣櫥,便又去找了淩風。
她目光灼灼道:“我想將畫坊改成書坊,再出一本阿瑜的傳記,你可願協助我?”
如今風波剛平,關於淩書瑜的謠言還在流傳著,要想替他正名,出個人傳記,大肆宣傳是最好的辦法。
淩風與淩書瑜患難與共多年,知悉許多她不曾聽聞的往事,所以找他幫忙最合適不過。
淩風望著她,竟隱約在看到了一點淩書瑜的影子,隨後忽然明白了,為何初見時淩書瑜說她特別。
“還能為公子做事,是我之幸。”
在書坊修繕期間,顏湘還讓相裏璟幫忙找個靠譜的教書先生,一是請其代筆書寫傳記,二是她想開辦女子學堂,讓那些想讀書習字卻沒有條件的女子能夠圓夢。
當然,她自己也沒閑著,每日不是去商鋪忙活,便是去書坊監工,還抽空去考察了預計用來修建學堂的地點。
見她每日早出晚歸,甚至比自己還忙碌,相裏鈺想勸又不知如何勸,倘若忙碌可以讓她忘卻傷痛,那便隨她去吧。
顏湘回到璟宅時,家裏都被打掃得幹幹淨淨,還貼了窗花、擺了灶糖,一看便知是過節的氛圍。
“今天是何節日,如此熱鬧?”
侍女停下喂食白鴿的動作,行禮道:“小姐忘了?今日是小年夜。”
話剛說完,她便猛地被人一撞,那意思是別多嘴。
她這才意識到說錯話了,剛想請罪,卻見顏湘笑道:“無妨,你們繼續。”
待房門合攏,那侍女鬆了口氣,心道:看這樣子,小姐應當是放下了。
一進門,顏湘便虛脫地靠坐在門後,仰頭想止住眶裏的淚,內心暗罵自己的不爭氣。
這些日子,她拚命讓自己變得忙碌,忘掉每晚纏身的噩夢,可她好不容易堆砌的堅強,瞬間便被一句簡單的話語瓦解了。
不都說忙碌起來,日子很快便過去了麽?這一天怎會如此漫長……她無力地想。
小年夜過完,很快又要到除夕夜了,顏家曾遣人來請顏湘回府過節,但被她拒絕了。
在回清州前,顏湘和兄長去往淩書瑜的墳前祭拜,全程不僅沒掉一滴淚,甚至還很淡然,倒讓另外倆人有些驚訝。
“舅父舅母!”她又像以往那樣紮進長輩懷裏,肆意地撒著嬌。
相裏夫人輕刮她的鼻尖,笑問道:“這一路可還順利?”
“外頭寒涼,就不能進去說嗎?”相裏鈺略微不滿道。
“沒大沒小。”
相裏欽作勢要去揍他,卻被他一溜煙給跑了。
其餘人皆是大笑,隨後也跟著進門,儼然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除夕當晚的飯菜比中秋還要豐盛,相裏一家圍坐著吃年夜飯,他們都在談笑,隻有顏湘對著杯裏的酒若有所思。
“湘兒,怎麽了?”相裏夫人關心道。
“啊,沒有,我隻是在想這屠蘇酒會不會醉人。”
“這是草藥酒,驅邪保健的,怎可能醉人?”相裏鈺噗笑道,“再說我記得你酒量也沒那麽差啊。”
顏湘白了他一眼,隨後率先舉杯道:“歲歲年年,祝舅父舅母健康長壽,祝大哥青雲直上,祝二哥早覓良緣,我們一家和諧美滿,金玉滿堂。”
“舅母也祝湘兒平安喜樂,一生順遂。”
“大哥都還未成家,你就祝我早覓良緣了?”相裏鈺又拆台道。
“你年紀也不小了,該有個人來管管你這張臭嘴。”
似乎是為製止倆人無休止地鬥嘴,天空忽然炸開了煙花,絢麗多彩,顏湘不禁側頭,神情有些恍惚。
趁著此次過節,她在清州多待了些時日,主要是為了多伴相裏夫人左右,在長輩跟前盡孝。
期間,她還收到了玄黎從侗州寄來的書信,內容無非就是講述自己的日常瑣事和表達對她的問候。
返京前,她和淩風去祭拜了文鶴夫婦,又去竹屋尋找記載淩書瑜過往的物事,意外找到了文鶴生前的日誌。
她翻開一看,發現這雖然是文鶴的日誌,所記卻全是關於淩書瑜,不乏一些平常瑣碎的小事和自己的感受。
其中有一句吸引了顏湘的注意——“每回檢查課業,他都擔憂我會心生不滿,但其實我從未對他失望過。”
又是一年春三月,冰雪消融,萬物複蘇,處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相裏氏也迎來了新的喜事。
周家向相裏家提出聯姻,因周家無論聲譽還是資產,在清州都名列前茅,聯姻於相裏氏而言百利無害。
隻是相裏氏的聯姻人選是相裏鈺,而周家原定的卻是周婉,可顏湘認為周菱嫁過來更合適,媒人便將二人的生辰八字拿去占卜,結果真是十分契合。
一個庶女能嫁到富甲一方的相裏氏,周家真是高興還來不及,立即便答應了這門親事。
兩家的地位擺在那兒,婚禮自然要辦得隆重。紅妝十裏,花香滿路,盛大的迎親隊伍每路過一處,好奇觀望的人群比肩繼踵,場麵好不熱鬧。
新人拜堂時,顏湘就站在相裏夫人身側,她忽然在想,若當初她和淩書瑜順利成親,婚禮應當也是這番熱鬧景象。
這念頭隻閃過一瞬,繼而她暗暗自嘲,待婚禮結束,又全心投入到正事中。
書寫傳記、開設書坊、創辦學堂,除開學堂在招收生員時遇到了些許困難,其他皆是有條不紊地進行。
書坊即將開張之際,顏湘還遇到了一些熟人,她訝異道:“月娘,你們怎麽來了?”
原來月娘等人當初從作坊離開後,便找了不同的活幹,聚少離多,可聽說顏湘將要開設書坊時,她們都不約而同前來幫忙。
“隻是我等並不識字,恐怕隻能在體力活上幫忙了。”月娘羞慚道。
“無妨,”顏湘思量道,“或者你們可想讀書習字?我這兒剛好要辦立女子學堂。”
“女子學堂?我還是頭一回聽說,但我們這般年紀,讀書應該也無用了。”
“不管什麽年紀,讀書都會有用的。倘若你們願意,也可將令愛送來一同學習,日後興許能多條出路,便不用依附他人了。”
女工都是自立自強的人,聽到這番話自然也是心潮澎湃,當下便決定將女兒送來學堂,讀書習字。
顏湘將原先的名字調了個順序,取名為書玉坊。
書玉坊自開張後,生意還算不錯。
起初人們見東家是位女子,皆不願前來光顧,可又聽說這坊裏有許多別處尋不到的絕版典籍,又忍不住趕來瞧瞧。
耗時將近一載,顏湘找人編纂的《淩書瑜傳》終於大功告成。
在傳記裏,她並沒特意隱去淩書瑜的情感經曆與朝政過失,因為她相信,他的功過,後人自會評判。
傳記被大量印刷成冊,其他書坊不敢上架,所以隻有書玉坊光明正大地擺出來。
為了讓更多人知曉傳記,顏湘還花銀兩請說書人在酒樓講述裏頭的故事,又拜托戲班子將其編成戲曲,勢必要在多處宣傳。
說書人和戲子不在乎是非對錯,隻知道拿錢辦事,沒多久,這故事便傳得沸沸揚揚,聞聲趕來的人也擠滿了書坊。
一時間,這傳記倒成了風靡全城的新潮之物,每處角落皆有人在談論淩書瑜的經曆,百姓這才知曉,他並非是先前傳言裏禍亂朝綱的奸佞,而是個心懷天下的清官。
末冬時節,清客壓枝,全城一夜之間變得銀白,原來又是一年初雪天。
顏湘折了一枝紅色魚尾菊前去赴約,她用衣袖擦去木牌上的塵土,心道:阿瑜,我如今也算為你正名了。
臥房內,紅綢錦色,鳳冠霞帔,顏湘坐在銅鏡前妝點自己,她輕抿胭脂紙,笑道:“瞧侍女化多了,自己手也巧了。”
隨後,她走到床榻坐下,理了理衣擺,自言自語道:“今日大喜,時隔一年,我再度穿上了這件嫁衣。雖然你我二人無法拜堂,可我聽說隻要共飲合巹酒,即算禮成,那今日我們便補上吧。”
她端起酒壺斟了兩杯,一杯灑在床前,一杯一飲而盡,笑道:“阿瑜,喝下這杯合巹酒,你再也不欠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