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湘猛然驚醒,捂住劇烈跳動的心髒,還未緩過神來。


    “可是又做噩夢了?”淩書瑜在床邊坐下,抬手拭去她頭頂的汗珠,言語溫柔。


    那張日思夜想的臉如今近在咫尺,顏湘卻充斥著不真實感,直至掌心傳來溫度,她才敢擁住他,喜極而泣道:“太好了,你沒事。”


    淩書瑜撫順她背後柔軟的發絲,笑容和煦,“嗯。”


    顏湘微微側頭,瞧見他後頸那條狹長的疤痕,如今已經結痂了,她忽然迷糊道:“如今是什麽時候?”


    “草長鶯飛,是你我相遇的時節。”


    “我昏睡了那麽久嗎?”


    顏湘注意到房內還掛著火紅的綢緞,榻上是繡有鴛鴦戲水圖樣的喜被,“這是……新房?”


    淩書瑜輕點她的鼻尖,寵溺道:“小年夜那天,我們已經成親了。”


    “我怎麽全無印象?”


    “你日日夢魘,大夫說偶爾分不清夢境與現實也是正常之事,隻要好生調養便可恢複。”


    顏湘似懂非懂,隨即再次鑽進他懷裏,“總之,你沒事便好。”


    “我一切安好。”


    “阿瑜,我們回清州吧?”她忽然道,“在這兒住著,我心不安。”


    “好,那我們明日便出發。”


    午膳時,顏湘始終癡癡地望著他,連飯菜也不動幾口。


    他無奈地端起碗筷喂她,“為何這般看我?”


    顏湘乖順地張嘴,仍舊沒有移開目光,含糊道:“我總覺得許久未曾見你,今日想好好看看。”


    “來日方長,你可以慢慢看。”


    午膳過後,倆人一同收拾行李,碰巧翻到了淩書瑜的“珍藏”。


    顏湘打開匣子,發現裏頭疊滿了信件,幾乎全是她先前寄給的,唯獨一封是他自己寫的。


    “你這信裏,一會兒叫我再覓良人,一會兒又叫我每年初雪前去悼念,到底希不希望我忘了?”顏湘調笑道。


    “原先下筆時,我還尚存理智,”他一本正經道,“但那夜見你之後,我想到日後會有旁人與你共度良宵,便忍不住心生嫉妒……私心來說,我不希望你忘了我。”


    他頓了頓,又問:“我是不是很自私?”


    “是,”顏湘笑著輕吻他,“但愛本就裹挾著自私,若是我先走一步,我也不願被你遺忘。”


    “我不會讓你先走。”淩書瑜回吻道,輕柔舔弄她的舌尖,細細品嚐其中的滋味,似誘似蠱,好似要將她吃幹抹淨一般。


    他眼裏的愛欲無從藏匿,隻得生生暴露出來,顏湘瞟到他晶瑩的唇瓣,又取笑道:“你如今這般,哪還有正人君子的模樣?”


    “在你麵前,我從沒覺得自己是君子。”話畢,他又彎腰去探那張勾人的唇,卻被顏湘躲了過去。


    “再不收拾,明日便沒法出發了。”


    他隻好克製,應允道:“好。”


    二人抵達清州後,照例先去祭拜文鶴夫婦,才驅車前往相裏府。


    “以前從未發現,這院裏還有五色海棠?”顏湘望著牆邊圍滿院子的五色海棠,不禁驚詫道。


    “姑爺知道小姐喜歡,便特意命人提前移栽過來。”雲蘭貼心說明。


    顏湘微滯,望著淩書瑜忙碌的背影,她心底升起一股暖流,含笑咕噥道:“呆子。”


    兩位兄長如今還在京城,飯桌上便隻有相裏夫婦和他們二人,卻絲毫不影響溫馨的家庭氛圍。


    “夫人,今日高興,我可否多飲幾杯?”相裏欽又照例征問道。


    “看在侄女婿的麵子上,今晚便隨你,但不許喝醉。”相裏夫人說道。


    相裏欽得到準許,端起酒杯笑嗬嗬道:“多謝侄女婿,來幹一杯。”


    顏湘立馬阻攔,“他酒量淺,不能多喝。”


    “無妨,舅父高興,我陪他喝兩杯。”


    她癟了癟嘴,勉強同意道:“行吧。”


    “我這侄女啊,才成親不久,就開始管起夫君了。”相裏欽打趣道。


    “您不也被舅母管著?我師從舅母罷了。”


    他又換了副麵孔,“好事啊!有人管著才好,你說是吧,侄女婿?”


    淩書瑜望向顏湘,雙眸裏似乎浸了酒氣,此刻正閃著水光,“是。”


    稀奇的是,原先三杯倒的淩書瑜,今日幾杯下肚,竟還麵色如常。


    “你酒量何時這麽好了?”


    顏湘被他牽著,笑意盎然,步履輕快。


    “夫人酒量好,我自然也不甘落後。”


    周圍幾盞燈籠照明,讓她能夠看清淩書瑜的麵頰泛著紅暈,雙眼柔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巧言令色。”


    她刻意偏頭不看他,率先進了房門。


    然而他卻毫無征兆地將她堵在門後,噙著笑意道:“那你可喜歡?”


    顏湘並未作聲,微涼薄唇輕貼她的側頸,讓她不禁為之一顫,還沒來得及吐出半個字,那低沉的嗓音又在耳畔響起,“阿湘,我忍不了了……”


    耳垂處傳來的酥麻感傳遍全身,使得心跳也亂了節奏,顏湘雙手環上他的脖頸,輕輕準許道:“嗯。”


    下一刻,淩書瑜便禁錮住那張慣於發號施令的朱唇,惡作劇般地吮吸、啃咬,似乎想讓它臣服於自己溫柔的攻勢之下。


    待顏湘將要呼吸不暢,他又順著修長的雪頸下移,一點點烙上曖昧的印記,引得她雙腿發軟,隻好緊靠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雙方熄火休戰,淩書瑜將眼前的可人兒打橫抱到床榻,替她取下頭上的發簪,才再度吻住她。


    不知不覺間,衣衫盡數褪去,淩書瑜溫熱的大掌緊貼她的肌膚,像一團火點燃了她,讓她由內而外地發燙。


    他的唇更像是有魔力般,每遊離一寸,便嫣紅一寸。


    顏湘仿佛被人拋到半空,又極速下墜,強烈的刺激感讓她忍不住輕嚶出聲。


    她無意識撫摸他頸窩處的疤痕,輕喚道:“阿瑜……”


    “我在。”


    喑啞低沉的嗓音在她心底回響,帶著沉重的喘息聲,似真似假,似夢似幻。


    早晨醒來,顏湘下意識側身,卻發現身旁空無一人,幾乎是瞬間脫口道:“阿瑜!”


    無人應答。


    她又赤腳跑了出去,直至看到院中熟悉的身影,才鬆懈下來,她好怕這幾日的歡愉都隻是美夢一場。


    淩書瑜似乎在描摹畫卷,半張臉暴露在陽光下,神色極其認真。


    顏湘看得有些癡了,沒察覺自己仍赤著腳,還是淩書瑜率先發現,將她抱回了床榻,“別著涼了。”


    “方才醒來沒見你,我還以為,我這幾日又在做夢。”


    淩書瑜替她穿好鞋襪,笑道:“往後我等你醒了再起。”


    “舅父舅母寵我,你也寵我,遲早有天我要被你們寵壞。”


    淩書瑜望著她頸窩處的紅痕,那是獨屬於他的印記,回想起昨夜的溫存,他又道:“無妨,你不守規矩的模樣,我也喜歡。”


    “以前我怎麽沒發現你這麽會哄人?”


    “為夫所言,句句屬實。”


    顏湘裝作滿不在乎地“嘁”一聲,隨後自顧自地起身,“我倒要瞧瞧你方才在畫什麽,竟如此入神。”


    石桌上擺的,儼然是一副美人圖,畫卷中的女子容貌秀麗,姿態優雅,倒能顯出幾分神韻。


    “先前我便想問,這是你何時畫的?”


    “有天我去玉書坊,碰巧看到你在作畫,時過多日仍無法忘懷,索性便畫了下來。”


    “所以你那麽早便開始覬覦我了?”她打趣道,又環上他的肩。


    “興許是。”他同樣笑道。


    明月初升,清州城又逐漸熱鬧起來,今日雖不是傳統佳節,但大街依舊人頭攢動。


    淩書瑜換了身月白色衣袍,風姿秀逸,與二人初見時無甚差別。


    顏湘卻驟然臉色煞白,催促道:“別穿這件,你去換一身。”


    直到淩書瑜換了身黛青色,她麵色才緩和下來,又恢複成先前活潑爛漫的模樣。


    “你看那燈籠,像不像中秋節我提的兔子燈?”


    “想要嗎?”


    她點了點頭,“可是那兒好多人。”


    “無妨,你在原地等我。”


    顏湘乖順地在石墩上坐好,目不轉睛地望著他,忽然察覺衣袖被人扯了扯,遂轉過頭。


    男孩手拿糖畫,問道:“姐姐,你也走丟了嗎?”


    顏湘失笑,而後道:“不是,姐姐在等夫君。”


    “那你夫君叫什麽名字?”


    “阿瑜。”


    “我也叫阿餘。”


    她麵露詫異,“這般巧,那你是哪個‘餘’?”


    “我娘說,是年年有餘的‘餘’。”


    她溫柔地撫摸那孩子的頭,“那你很幸福。”


    “阿餘!”


    顏湘循聲望去,在看清來人時僵在原地,那婦女竟長得與淩書瑜生母極為相像。


    那婦女拉過孩童,語氣急切道:“怎麽跑這裏來了?知不知道爹娘有多擔心你?”


    “我錯了。”男孩委屈道。


    婦女無奈地歎息,這才抬頭看向顏湘,眼神卻很陌生,“多謝姑娘照顧小兒,家中還有事,我們就先走了。”


    孩童回身,揮動著糖畫與她道別,“姐姐,再見。”


    顏湘怔愣地望著母子遠去,直到淩書瑜出聲才回神,她接過燈籠道:“沒什麽,隻是認錯人了。”


    淩書瑜沒再過問,牽著她繼續往前走,走到拱橋時,城中不知為何又放起煙花,引得周圍人都駐足觀看。


    顏湘側頭,發現他同樣望著自己,璀璨的流光在他臉上蜿蜒,忽明忽暗,隻有眼中柔情顯而易見。


    她驀地想起去年七夕,少年故作鎮靜地向意中人表明心跡,明眸微閃,言辭懇切,故而問道:“阿瑜,你是否心悅於我?”


    眼前人與記憶中的少年重疊,卻不同於那時的兵荒馬亂,而是坦然道:“我心昭昭,如璀璨星河,不落不滅。”


    二人相視而笑,時間仿佛停止流轉,長久定格在這一瞬,一瞬,即是永恒。


    堯光二十四年冬,相裏氏千金顏湘自盡於紅帳中,麵容安詳,嘴角含笑。相裏氏聞此悲痛欲絕,故將其厚葬,並納其名姓入族譜,供奉於祠堂。


    相裏鈺捏著顏湘留下的遺書,指尖泛白,回想起她這一年總往清州跑,說要到父母親跟前盡孝,原來是早有打算……


    他苦笑道:“我這兄長當得真不稱職,這一年來,竟從來不知她受困夢魘,每晚靠安神湯才能睡下,我真是……”


    周菱猶豫片刻,還是輕拍他的肩頭,安慰道:“別太自責,至少,她解脫了。”


    相裏鈺口中苦澀翻湧,半晌才道:“母親如何了?”


    “剛緩過來,此刻已經歇下了。”


    “那便好……”他垂眸道,“母親與姑母自幼相識,情同姐妹,當初姑母過世,她便十分悲慟,如今又送走了小妹……”


    他仰頭抱歉道:“這段時日,家中恐怕都要由你操勞,辛苦了。”


    周菱淡笑,示意他放心,“這是我該做的。”


    夜晚,周菱確認了相裏夫人房間還暗著,才安心回房。


    而房內,相裏夫人背靠枕墊,望著手裏的書信發怔。


    “舅母,湘兒先行與母親團聚,望您切莫傷懷,也望您原諒我的不孝。原先我以為,這輩子再也不能感受母愛,直到遇見了您。每回您待我好,總會讓我想起母親,因此越發貪戀您的溫柔,可……或許緣分是有限的。如今,我已死而無憾,從此甘願化作天上星辰,為您、舅父和兄長祈願平安。”


    回憶往昔,相裏夫人呢喃道:“阿瑛,你的女兒倒是與你一般模樣。”


    日升月落,冬去春來,在八方支援下,侗州城已經恢複以往的安寧,百姓又能安居樂業,逍遙自在。


    江逸寧因從小受永王的熏陶,在軍營初試鋒芒便展示了過人的天賦,頗受老將青睞,前途可謂是不可限量。


    而遠在朝堂的相裏璟也已晉升刑部侍郎,豐富的學識和圓滑的個性使其深受皇帝賞識,成為革新派不可或缺的官員之一。


    玄黎則繼續跟隨父親遊曆四方、治病救人,見識霽朝的大好河山,決心為維護世間太平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東風翩翩然吹動柔弱的柳條,輕盈如雪的柳絮如願紛揚,飄向不知名的遠方。


    緊挨著的兩座墓碑前,赫然生長著兩株魚尾菊,一株赤紅如火,一株玄青如墨,雙方互不幹擾,卻又難以分割。


    世人隻知魚尾菊的花語是步步高升,卻不知玄青色的花語,叫永失吾愛。


    “叮呤呤——”


    手握杆幡的道士恰好途經於此,腰間係著銅製鈴鐺,不斷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打破了墓地原本的寂靜。


    他看了眼墓碑,隨後又晃著頭離去,口中歎息道:“銀砂深埋情人骨,羅帳虛掩紅顏淚。”


    兩株魚尾菊在春風的吹拂下相互依偎,似乎是在說:如今這般,又何嚐不是一種圓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暗香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降雲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降雲初並收藏暗香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