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仲景感覺自己快瘋了。
都是被這個曾經比草包還草包、如今卻比瘋子還瘋的學生給逼瘋的。
“還有更狠的?”
柴霄點點頭。
“先生是當世諸葛,酷愛天文地理。”
“山川形勝,更是信手拈來。”
“學生想請教先生,這護城河對於急水處置,其實都設有暗河入口,隻是這具體所在……”
蘇仲景一時還未完全明白,這位學生的“狠招”到底狠在哪兒,隻是下意識作答。
“來水雙下分,七寸在脖頸。”
“就在這兒,還有這兒,護城河兩邊拐過彎來的地方,各有一道暗河入口。”
“這兩個入口,平時都是用上下兩塊石板、中間一塊鐵板隔著的。”
“隻有洪水湍急而來,才會提前打開。”
“等等,君上,你這是?”
“還是讓他們把洪水放進來?”
“確認,要玩這麽大?”
“對自己這麽狠麽?”
柴霄笑了。
“柴火費了這麽大心思,不讓他的耳目看見大水入城,那得多難受!”
“再說了,這不叫洪水,就是堵河口撈大魚的水!”
“咱們要是在這兩個入口處張上兩張大網,應該能兜上來兩三百斤大魚吧!”
“按日常價格,這魚也就十文錢一斤。”
“這可是祭天時上蒼所賜頭魚,別說翻兩番三番了,直接百倍,一兩銀子一斤,都得搶吧!”
“到時候,留下一百斤,其餘的分作幾份,直接拍賣競價。”
“一兩銀子起步,一兩銀子一加,誰最後給得多,就落錘定給誰!”
“可以貼上大紅花,直接拿回家,多榮耀,左鄰右舍至少吹上十年八年!”
“也可以交給伊太和他們免費加工成禦膳,紅燒天魚,價值至少四十兩,更榮耀,光宗耀祖!”
“雖然說貼大紅花和禦廚加工,都不用花錢。”
“但大家一看這架勢,沒在拍賣上搶到的,肯定去二樓人場、一樓地場看熱鬧。”
“這時留下那一百斤,就發揮了大作用!”
“大的放到二樓人場,小的放到一樓地場去。”
“兩邊價格,統統論斤賣。”
“二樓,再翻四倍,六兩一斤,絕對皇家榮耀品質。”
“一樓,再翻兩倍,二兩一斤,肯定秒沒!”
蘇仲景不禁捂臉。
自己這位學生,自打從京城到了大許,時時刻刻、角角落落,都在惦記怎麽賺錢。
眼前這等生死存亡的“洪水襲城”,能保住命就不錯。
誰還敢想什麽生財之道?
可他就敢想!
不隻敢想,還想得這麽頭頭是道!
普通人家的錢要賺,富貴人家的錢更要賺!
不過,也難怪他!
兩個肩膀上,壓了十日籌齊百萬兩銀子的重擔。
可不就得朝思暮想,滿眼都是銀子與銅板麽?
這位少傅並不知道的是,自己學生這番“撈賣魚”的逆天做法,其實來自“查幹湖冬捕頭魚”。
“查幹湖冬捕”,從遼金時期就開始了,與柴霄穿越過來這段“五代十國”差不多同時。
每年春節過後,大遼皇帝攜嬪妃群臣到查幹湖進行“春捺缽”。
鑿冰取魚,逐鷹獵雁。
舉行“頭魚宴”和“頭鵝宴”,大宴群臣和各部落使節。
所謂鑿冰,是用四十多斤的冰鑹,鑿出幾百個近半米直徑的冰眼。
之後,將長達千米的大網通過冰眼緩緩放入冰下水中。
漁網的網眼通常為六寸大小,撈大魚,放小魚,可持續捕撈。
發展到現在,查幹湖平時的魚一般二三十元一斤,剛捕撈出網的魚四五十元一斤。
而冬捕頭一天,頭一網撈上來的,稱為“頭魚”。
帶有極高的“彩頭”性質。
價值直接漲上千倍,高達兩三萬元一斤,一條四五十斤重的大魚甚至能賣到一百萬元!
利用的,就是大眾“一定占好彩頭”的爭先心理。
與之相比,柴霄這時隻是漲了百倍,還算摟著了。
主要是這時尤其是大許的消費能力,還比較弱。
如果在京城,尤其是麵對柴火那幫富得流油、動不動就用千兩銀子作賭注的皇子們。
那就一點兒也不用摟著了!
直接十兩甚至百兩銀子一斤,相信他們也願意搶著花。
這時,蘇仲景望向柴霄手中僅剩的兩片葉子,努了努嘴。
那意思是,最後這十人,用他們作什麽?
不會還有更狠的吧?
令人費解的是,柴霄竟然將其中一片放到了距離整個外城挺遠的地方。
蘇仲景搖頭。
這是何意?
看不明白!
但是,在又盯著這個地方看了好一會兒之後,這位少傅臉上露出了震驚之色。
“你,竟然知道這個地方?”
柴霄點了點頭,坦然而承。
“今日東鼓樓上,先生所說‘此次洪水不入大許’,隻八大字,卻震撼我許久!”
“這八個字,說起來簡單。”
“但先生卻在我晨練之時,叫來了都水監、執河令與鄉渠長。”
“相當於,整整上上下下一條線,一竿子插到底。”
“這,才是全麵了解掌握信息的有效手段!”
“所以,先生繼續在鼓樓布置的時候,我除了派姚進去約束禁軍,還幹了一件事。”
“找了幾位王公府這些天所雇傭的下人,之前就是大許本土的,尤其是一些老人。”
“其中有一個,在內外城修繕與護城河疏浚時當過長工,說了這樣一條消息。”
這時,蘇仲景竟然接過了話頭。
“除了護城河下,一左一右的‘清河’與‘澈河’。”
“也就是百姓口中俗稱‘青龍’與‘玉鳳’,這兩條暗河之外。”
“還有一條記載極少,知曉的人更少的一條暗河,在外城五裏開外,與穎河幾近垂直。”
“名為‘澄河’,城中歲數超過七十的老人稱為‘麒麟’。”
“其流量是‘青龍’與‘玉鳳’加起來的兩倍,中間也有石板和鐵板相隔。”
“但因為時代久遠,當年知曉的人,老的老,沒的沒,具體在哪,都說不清。”
“不瞞君上說,我發現也是偶然。”
“都水監、執河令帶我看了縣誌和水經誌,都沒有。”
“最後指了一堆散落的竹簡,是用一種奇怪的金文寫的,我也是連蒙帶猜,看了個大概。”
“君上,要是碰巧找到當時的老人,那可真是福分。”
“隻是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這具體在哪個方位?”
柴霄搖了搖頭。
“我當時手裏沒這城防圖,沒讓他看上。”
“不過,他說了一句,與一般不同!”
蘇仲景怔住。
“與一般不同?”
柴霄點點頭。
“他說,一般人都會認為,八卦之中,利於大水興旺,是……”
蘇仲景當即反應,點向城防圖上外城五裏開外、穎河與澄河相交靠北的位置。
“坎卦!”
“上、下都是陰爻,中間是陽爻。”
“代表水流曲折、流動,但不斷匯聚,積蓄力量,如江河奔騰、湖海浩瀚,展現強大力量。”
柴霄點點頭。
“此處,恰恰相反,應該是大水遁去,也就是……”
蘇仲景一凜,很是不解。
“難道,會是渙卦?”
都是被這個曾經比草包還草包、如今卻比瘋子還瘋的學生給逼瘋的。
“還有更狠的?”
柴霄點點頭。
“先生是當世諸葛,酷愛天文地理。”
“山川形勝,更是信手拈來。”
“學生想請教先生,這護城河對於急水處置,其實都設有暗河入口,隻是這具體所在……”
蘇仲景一時還未完全明白,這位學生的“狠招”到底狠在哪兒,隻是下意識作答。
“來水雙下分,七寸在脖頸。”
“就在這兒,還有這兒,護城河兩邊拐過彎來的地方,各有一道暗河入口。”
“這兩個入口,平時都是用上下兩塊石板、中間一塊鐵板隔著的。”
“隻有洪水湍急而來,才會提前打開。”
“等等,君上,你這是?”
“還是讓他們把洪水放進來?”
“確認,要玩這麽大?”
“對自己這麽狠麽?”
柴霄笑了。
“柴火費了這麽大心思,不讓他的耳目看見大水入城,那得多難受!”
“再說了,這不叫洪水,就是堵河口撈大魚的水!”
“咱們要是在這兩個入口處張上兩張大網,應該能兜上來兩三百斤大魚吧!”
“按日常價格,這魚也就十文錢一斤。”
“這可是祭天時上蒼所賜頭魚,別說翻兩番三番了,直接百倍,一兩銀子一斤,都得搶吧!”
“到時候,留下一百斤,其餘的分作幾份,直接拍賣競價。”
“一兩銀子起步,一兩銀子一加,誰最後給得多,就落錘定給誰!”
“可以貼上大紅花,直接拿回家,多榮耀,左鄰右舍至少吹上十年八年!”
“也可以交給伊太和他們免費加工成禦膳,紅燒天魚,價值至少四十兩,更榮耀,光宗耀祖!”
“雖然說貼大紅花和禦廚加工,都不用花錢。”
“但大家一看這架勢,沒在拍賣上搶到的,肯定去二樓人場、一樓地場看熱鬧。”
“這時留下那一百斤,就發揮了大作用!”
“大的放到二樓人場,小的放到一樓地場去。”
“兩邊價格,統統論斤賣。”
“二樓,再翻四倍,六兩一斤,絕對皇家榮耀品質。”
“一樓,再翻兩倍,二兩一斤,肯定秒沒!”
蘇仲景不禁捂臉。
自己這位學生,自打從京城到了大許,時時刻刻、角角落落,都在惦記怎麽賺錢。
眼前這等生死存亡的“洪水襲城”,能保住命就不錯。
誰還敢想什麽生財之道?
可他就敢想!
不隻敢想,還想得這麽頭頭是道!
普通人家的錢要賺,富貴人家的錢更要賺!
不過,也難怪他!
兩個肩膀上,壓了十日籌齊百萬兩銀子的重擔。
可不就得朝思暮想,滿眼都是銀子與銅板麽?
這位少傅並不知道的是,自己學生這番“撈賣魚”的逆天做法,其實來自“查幹湖冬捕頭魚”。
“查幹湖冬捕”,從遼金時期就開始了,與柴霄穿越過來這段“五代十國”差不多同時。
每年春節過後,大遼皇帝攜嬪妃群臣到查幹湖進行“春捺缽”。
鑿冰取魚,逐鷹獵雁。
舉行“頭魚宴”和“頭鵝宴”,大宴群臣和各部落使節。
所謂鑿冰,是用四十多斤的冰鑹,鑿出幾百個近半米直徑的冰眼。
之後,將長達千米的大網通過冰眼緩緩放入冰下水中。
漁網的網眼通常為六寸大小,撈大魚,放小魚,可持續捕撈。
發展到現在,查幹湖平時的魚一般二三十元一斤,剛捕撈出網的魚四五十元一斤。
而冬捕頭一天,頭一網撈上來的,稱為“頭魚”。
帶有極高的“彩頭”性質。
價值直接漲上千倍,高達兩三萬元一斤,一條四五十斤重的大魚甚至能賣到一百萬元!
利用的,就是大眾“一定占好彩頭”的爭先心理。
與之相比,柴霄這時隻是漲了百倍,還算摟著了。
主要是這時尤其是大許的消費能力,還比較弱。
如果在京城,尤其是麵對柴火那幫富得流油、動不動就用千兩銀子作賭注的皇子們。
那就一點兒也不用摟著了!
直接十兩甚至百兩銀子一斤,相信他們也願意搶著花。
這時,蘇仲景望向柴霄手中僅剩的兩片葉子,努了努嘴。
那意思是,最後這十人,用他們作什麽?
不會還有更狠的吧?
令人費解的是,柴霄竟然將其中一片放到了距離整個外城挺遠的地方。
蘇仲景搖頭。
這是何意?
看不明白!
但是,在又盯著這個地方看了好一會兒之後,這位少傅臉上露出了震驚之色。
“你,竟然知道這個地方?”
柴霄點了點頭,坦然而承。
“今日東鼓樓上,先生所說‘此次洪水不入大許’,隻八大字,卻震撼我許久!”
“這八個字,說起來簡單。”
“但先生卻在我晨練之時,叫來了都水監、執河令與鄉渠長。”
“相當於,整整上上下下一條線,一竿子插到底。”
“這,才是全麵了解掌握信息的有效手段!”
“所以,先生繼續在鼓樓布置的時候,我除了派姚進去約束禁軍,還幹了一件事。”
“找了幾位王公府這些天所雇傭的下人,之前就是大許本土的,尤其是一些老人。”
“其中有一個,在內外城修繕與護城河疏浚時當過長工,說了這樣一條消息。”
這時,蘇仲景竟然接過了話頭。
“除了護城河下,一左一右的‘清河’與‘澈河’。”
“也就是百姓口中俗稱‘青龍’與‘玉鳳’,這兩條暗河之外。”
“還有一條記載極少,知曉的人更少的一條暗河,在外城五裏開外,與穎河幾近垂直。”
“名為‘澄河’,城中歲數超過七十的老人稱為‘麒麟’。”
“其流量是‘青龍’與‘玉鳳’加起來的兩倍,中間也有石板和鐵板相隔。”
“但因為時代久遠,當年知曉的人,老的老,沒的沒,具體在哪,都說不清。”
“不瞞君上說,我發現也是偶然。”
“都水監、執河令帶我看了縣誌和水經誌,都沒有。”
“最後指了一堆散落的竹簡,是用一種奇怪的金文寫的,我也是連蒙帶猜,看了個大概。”
“君上,要是碰巧找到當時的老人,那可真是福分。”
“隻是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這具體在哪個方位?”
柴霄搖了搖頭。
“我當時手裏沒這城防圖,沒讓他看上。”
“不過,他說了一句,與一般不同!”
蘇仲景怔住。
“與一般不同?”
柴霄點點頭。
“他說,一般人都會認為,八卦之中,利於大水興旺,是……”
蘇仲景當即反應,點向城防圖上外城五裏開外、穎河與澄河相交靠北的位置。
“坎卦!”
“上、下都是陰爻,中間是陽爻。”
“代表水流曲折、流動,但不斷匯聚,積蓄力量,如江河奔騰、湖海浩瀚,展現強大力量。”
柴霄點點頭。
“此處,恰恰相反,應該是大水遁去,也就是……”
蘇仲景一凜,很是不解。
“難道,會是渙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