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西域的天,唯有我大漢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作者:魚羽漁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此規模的治水自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
離開洛陽後,顧康親率一眾隨行之人,前往黃河與汴渠實地視察,為治水大業做最後的籌備。
這注定是一件大工程。
即便此前已在心中無數次設想,可當身臨其境進行更加細節的考察後,顧康卻仍深感任務艱巨。
他所謀者,絕非僅僅治理水患,更欲借此造福天下蒼生。
事實上,顧康向來如此。
無論是當初在巨鹿時,亦或是這幾年的總管天下之田,他都會幫助百姓興修水利。
但此次治水工程的規模與難度,遠非往昔那些水利項目可比。
顧康不得不深思熟慮。
在考察之後,他更是又與王景、王吳等一眾水利賢能之士開始了更為詳細周全的規劃。
此事容不得半點的馬虎。
一旦出現閃失,致使黃河改道,汴渠決堤,其造成的影響將不堪設想。
也好在劉莊並不是一個昏君,當做出決定之後,他便會給與最大的支持。
別的不說。
最起碼的預算就已經拉到最高了,而百姓對此也是十分的支持。
天時人和皆以為顧康所用
就在這種情況下,經過多日的探討後。
顧康等人終於是製定好了一個最終的計劃。
——首先,加固舊堤;
並根據地形和水流情況,修築堅固的新堤壩。
同時,還要通過開鑿新的河道與疏通。
使黃河與汴渠分流,更加順暢的通入大海,並且還要設置一條條的灌溉河道,確保汴渠的通航和灌溉功能。
待一切計劃完備,於永平十一年,夏。
治水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兗州、豫州等地作為受害最為嚴重的地區。
此地的百姓對於治水之事自然更加上心。
他們翹首以盼這一天,已然太久太久了。
如今這一天終於到了。
他們自然是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甚至就連兩地的豪強大族也紛紛出了大力。
除此之外,劉莊亦是直接下旨,於冀州、青州等地抽調兵力以及百姓。
整個大漢天下都動了起來。
人潮湧動,四海響應。
顧康前幾年治理天下之田時的經驗在此刻便有了作用。
為了避免因為人員眾多造成的混亂,以及分配不均帶來的副作用。
他迅速做出了一係列更加詳細的計劃。
分工、輪換等萬般細節,皆是做出了對應的安排。
一時間,整個大漢都將目光聚焦於此。
相比之下,西域傳來的消息都顯得不那麽引人注目了。
畢竟兩者在人力物力投入上差異巨大,更何況治水一事關乎天下百姓的切身利益!
......
伊吾盧城。
顧晟正與竇固商議著出兵之事。
聽聞顧晟的出兵打算,竇固頗為震驚。
如今大漢舉國治水,天下皆知。
此時出兵,豈不是注定難以獲得援兵?
但顧晟顧晟卻自有其道理,他神情嚴肅地對竇固說道:“將軍,連你都有如此想法,更何況那北匈奴?”
“如今仲華出使西域。”
“要想靖全功,我軍就不能有絲毫懈怠,放棄任何機會。”
“北匈奴已經在西域橫行霸道多年,此前雖然大敗,但我軍聲威於整個西域而言,仍顯不足。”
“如今大漢忙於治水,北匈奴定會以為我軍絕不敢輕舉妄動。”
“這豈能不是一個好機會?”
“若我軍當真不動,必將增加仲華此行的艱難險阻。”
“此時動兵,不僅僅能出其不意,同樣亦能為仲華造勢,讓其能更早的完成陛下撫平西域之願!”
“最關鍵的是...我了解大司農。”
顧晟的表情格外嚴肅,看著竇固道:“若是我大漢真的無力動兵,大司農絕對會讓我返京。”
這,正是顧晟執意出兵的關鍵所在。
他對自己的這個兄長太了解了。
顧康行事沉穩,又深知他的脾性。
但凡大漢到了不宜動兵之時,必定會召他回洛陽,而非如今這般。
顧晟甚至都懷疑顧康這是讓他自己前去折騰。
有多大的本事就立多大的功。
聞言,竇固的表情亦變得凝重起來。
他不得不承認顧晟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卻也無法輕易做出決定。
雖然經過這些年來的接觸,對於顧康的性格有著些許了解。
但要說他能如顧晟這個親弟弟一般,那自然是不可能。
他用兵本就求穩。
而且自劉莊繼位以來,整個竇氏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如今這才剛被啟用不久。
若是在這種時候再出了問題,打了敗仗,他可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思索至此,竇固心中已有決斷,看著顧康道:“振羽,切莫心急。”
“何不上奏朝廷,由陛下定奪?”
“戰機稍縱即逝,豈容書信往返?”顧晟並未強求,隻是搖頭說道,“既如此,那便請將軍留守。”
“我親自率兵出擊!”
“若有任何差錯,絕不會連累將軍。”
同為雜號將軍,現在的顧晟自然不用非要讓竇固同意。
這若是別人的話,或許還會顧忌竇固的身份。
但他可是顧氏子弟。
無論是祖中先人的功勞,亦或是如今朝堂上的地位,都不是竇固可比。
他有什麽好顧忌的?
朝著竇固拱了拱手,顧晟旋即便直接走了出去。
早已做好了準備的五千餘大軍就在當日便直接殺出了伊吾盧城。
而竇固對此卻也沒有氣急敗壞。
他隻是修書一封,讓人八百裏加急送回洛陽。
接下來便如同往常那般繼續操練著將士以及屯田。
.......
顧晟此次的目標是車師。
西域地廣。
北匈奴對西域的控製方式除了正常的武力威懾外,便是扶持親匈奴的勢力上台,並控製各地的交通要道。
進而控製整個西域的經濟。
而如今的車師便是如此。
其實顧晟對於戰機的把握確實十分精準。
在經過先前呼衍王的大敗之後,整個北匈奴確實是立刻警惕了起來,時刻防範著大漢派遣大軍前來爭奪西域這塊肥肉。
但當他們聽說大漢竟然開始治理黃河了後。
一個個的頓時又放鬆了些許警惕。
哪有一個國家能同時治理那麽大的水患又能同時派遣大軍的呢?
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的問題。
隻要大軍不來,以西域的廣闊程度,大漢又怎麽可能輕鬆打破他們這麽多年來在西域經營的一切?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正確的判斷。
大漢現在確實不能大規模動兵。
而一般的將軍,也不會選擇在這種時候再主動冒險。
但,顧晟不同。
可別忘了,當初的顧嘯是以何種方式起的家!
雖然這其中有著顧易的幹擾。
但那一個個堪稱傳奇的故事還是自幼便影響到了顧晟。
對於任何戰機,他都有著精準的判斷。
他就是要利用這次的機會,再次打一場漂亮的勝仗。
大軍一路疾馳,向著車師進發。
如今的車師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
南部以交河城為中心,土地肥沃,乃車師前部;
北部草原廣袤,氣候相對寒冷,是為車師後部。
當今車師前王是車師後王的兒子,兩個王庭相距五百多裏。
其實正常來說,若是有足夠的兵力,應先攻打車師前部,因其土地肥沃,可實現以戰養戰。
但以顧晟現在的狀況而言,他卻根本不能這樣做。
他唯一的一種打法,便是集中力量奇襲車師後部,利用大漢的威望以及父子的關係,迫降車師前王。
這種打法卻有風險。
但隻要真能抓住機會,便能立下奇功!
在這種情況下,顧晟所率大軍中那一千服從性極高的中軍士卒,便有了大作用。
雖然這隻是一千人。
但在這支規模不算龐大的軍隊裏,這一千人能產生的影響力卻仍是不容小覷。
人往往會受環境影響。
當看到眾多將士與顧晟這個將軍皆勇往直前時,這支大軍便注定銳不可當。
沒有人能想到大漢會在這種情況下動兵。
當北匈奴的首領們以及車師後王傅察覺到這點之後,大局已然難以改變。
在顧晟領軍斬殺了近千人之後。
車師後王終於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恐懼,於城外親自迎接顧晟,摘取了王冠,並抱住了顧晟坐騎的馬足,投降大漢!
而顧晟也沒有絲毫廢話,立刻便放出了消息。
欲借突襲成功且還是兩次大勝的信息差,讓西域各國與北匈奴摸不透大漢此時的虛實,從而為大漢爭取最大利益。
而事情也並未出乎他的意料。
當車師後部的那一刻起,整個車師前部便時刻麵臨著要被大漢包圍的局麵。
車師前王再也沒有了任何的反抗之心,旋即前來歸降。
至此,車師平定!
......
於闐國。
班超已經到達此地有些時日了。
但麵對他這個大漢國的使者,闐王廣德的態度卻是頗為冷淡,至今未曾露麵。
班超對此也是頗為無奈。
北匈奴對於整個於闐國的控製太深了,甚至到現在還有使者呆在於闐國內。
名為監護,實則便是於暗中操控掌權。
如今闐王顯然是想讓他知難而退,既不想徹底得罪大漢又不想違背北匈奴的意誌。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甚至連重複之前在鄯善國那般操作的機會都沒有。
此時,豪華的王宮內。
“大王,雖然大漢國剛剛打贏了一場勝仗,但我已經聽說他們現在正在國內治理大河。”
“在這種情況下,大漢國的皇帝根本不可能大規模派遣大軍前來西域。”
“如今北匈奴的使者可正在我們國內。”
“在這種時候,大王您怎麽能想要歸附於大漢國呢?”
國相私來比正在與闐王廣德說著自己的想法。
但廣德的表情卻還是十分的猶豫。
見狀,私來比也不多說什麽廢話,隻是喚來了巫師。
於闐的巫風興盛。
巫師在整個於闐的地位十分不凡。
在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儀式後,巫師看著闐王廣德嚴肅道:“天神已經發怒了!”
“大王你怎麽會想依附大漢呢?”
“天神告訴我。”
“漢使有嘴黑毛黃的好馬,他讓我來用此馬來進行祭祀。”
殺馬!
這是莫大的羞辱!
闐王廣德聞言,臉色驟變。
但卻不是因為大漢,而是因為那所謂的天神。
他確實是一個十分相信這些的人。
“天神發怒了?”
他輕聲重複了一句,肥胖的臉上滿是畏懼,不再有任何的猶豫,急忙說道:“既然如此。”
“此事便交由國相去辦,務必讓天神息怒!”
私來比領命而去。
當夜,他便直接找到了班超,向他索要坐騎。
麵對這無理要求,班超並未動怒,在得知原因後,他略作考慮沉默了一會兒,旋即說道:
“既然國相如此說,那就請巫師親自來牽馬吧。”
“好!”
私來比大笑離去,臉上滿是得意。
他忽然感覺大漢似乎也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麽強大了。
這使者竟然連反抗的心思都沒有,就直接答應了他的要求,要送出自己的坐騎。
不多時,巫師便跟隨著私來比趕了過來。
他甚至連看都沒看班超一眼,直接便要去牽他的坐騎。
就在此時,班超毫不猶豫,抽出腰間佩刀,猛地就砍了過去。
噗嗤....
這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了,快到就連巫師身旁的私來比都未反應過來。
直至那滾燙的鮮血撒到他身上的那一刻。
他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麽。
刹那間,他臉色大變,轉身便想逃跑。
但班超豈會給他這種機會?
一腳將其踹翻在地,扔下手中的刀拿起馬鞭直接就抽了下去,一邊抽還一邊不斷的大罵:
“天神動怒?”
“今日我便讓你知曉,西域的天,唯有我大漢!”
“這,才是真正的天神動怒!!”
啪!啪!啪!
班超毫不留情,一下又一下地抽打著私來比,直至抽打一百多鞭,方才住手。
旋即割下巫師頭顱,扔在幾近昏厥的私來比麵前,厲聲道:“告訴闐王,這是本使送他的禮物。”
“也是我大漢給於闐國最後的機會!”
班超十分清楚。
一味的軟弱隻會讓人覺著大漢不行了。
唯有強硬,方能帶來轉機。
果然,闐王廣德並沒有因為班超此舉而動怒。
尤其是在聽聞顧晟攻破車師的消息後,更是不敢再有任何猶豫,直接麵見了班超,當著他的麵殺了北匈奴的使者,重新歸附大漢!
......
當劉莊收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之前竇固的消息傳回來時他還在想,是不是顧晟立功心切,才會選擇在這種時候動兵。
根本就沒有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他忽然就想起了昔年劉秀對顧嘯的那些評價,又想著如今的顧康顧晟兩兄弟。
治水...外患..
這就是賢臣對一個帝王的幫助嗎?
鄯善是通往中原必經之地。
伊吾盧可以控製住北匈奴對整個西域的滲透。
車師、於闐都是扼守絲綢之路的要衝,掌控這兩地可謂是控製了整個西域的交通樞紐。
這一樁樁連起來,豈不就是代表著如今的大漢已經有了重新掌控西域的條件?
哪怕不在此刻派遣重兵。
但利用大漢的影響力,通過這幾個小國像四方慢慢擴大,這豈不也是一個機會?
西域百姓,苦匈奴久矣!
這一刻,劉莊忽然就覺著自己此生或許真的能夠完成心中的偉業了。
“西域都護府...”
他輕聲呢喃了一句,整個人的眼神在這一刻愈發的明亮。....
———————
“很難想象,在當時那個讖緯迷信盛行的時代,顧康到底是以怎樣的智慧才會以接近科學的方式治田。
但毫無疑問,顧康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整個東漢王朝當時的局麵。
讓整個東漢王朝迅速於戰亂之後恢複了過來。
當東漢有了同時進行治理黃河以及與北匈奴爭奪西域的實力時,
顯然,此時的東漢國力已經遠超此前曆朝曆代。”
———《東漢王朝興衰史》
離開洛陽後,顧康親率一眾隨行之人,前往黃河與汴渠實地視察,為治水大業做最後的籌備。
這注定是一件大工程。
即便此前已在心中無數次設想,可當身臨其境進行更加細節的考察後,顧康卻仍深感任務艱巨。
他所謀者,絕非僅僅治理水患,更欲借此造福天下蒼生。
事實上,顧康向來如此。
無論是當初在巨鹿時,亦或是這幾年的總管天下之田,他都會幫助百姓興修水利。
但此次治水工程的規模與難度,遠非往昔那些水利項目可比。
顧康不得不深思熟慮。
在考察之後,他更是又與王景、王吳等一眾水利賢能之士開始了更為詳細周全的規劃。
此事容不得半點的馬虎。
一旦出現閃失,致使黃河改道,汴渠決堤,其造成的影響將不堪設想。
也好在劉莊並不是一個昏君,當做出決定之後,他便會給與最大的支持。
別的不說。
最起碼的預算就已經拉到最高了,而百姓對此也是十分的支持。
天時人和皆以為顧康所用
就在這種情況下,經過多日的探討後。
顧康等人終於是製定好了一個最終的計劃。
——首先,加固舊堤;
並根據地形和水流情況,修築堅固的新堤壩。
同時,還要通過開鑿新的河道與疏通。
使黃河與汴渠分流,更加順暢的通入大海,並且還要設置一條條的灌溉河道,確保汴渠的通航和灌溉功能。
待一切計劃完備,於永平十一年,夏。
治水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兗州、豫州等地作為受害最為嚴重的地區。
此地的百姓對於治水之事自然更加上心。
他們翹首以盼這一天,已然太久太久了。
如今這一天終於到了。
他們自然是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甚至就連兩地的豪強大族也紛紛出了大力。
除此之外,劉莊亦是直接下旨,於冀州、青州等地抽調兵力以及百姓。
整個大漢天下都動了起來。
人潮湧動,四海響應。
顧康前幾年治理天下之田時的經驗在此刻便有了作用。
為了避免因為人員眾多造成的混亂,以及分配不均帶來的副作用。
他迅速做出了一係列更加詳細的計劃。
分工、輪換等萬般細節,皆是做出了對應的安排。
一時間,整個大漢都將目光聚焦於此。
相比之下,西域傳來的消息都顯得不那麽引人注目了。
畢竟兩者在人力物力投入上差異巨大,更何況治水一事關乎天下百姓的切身利益!
......
伊吾盧城。
顧晟正與竇固商議著出兵之事。
聽聞顧晟的出兵打算,竇固頗為震驚。
如今大漢舉國治水,天下皆知。
此時出兵,豈不是注定難以獲得援兵?
但顧晟顧晟卻自有其道理,他神情嚴肅地對竇固說道:“將軍,連你都有如此想法,更何況那北匈奴?”
“如今仲華出使西域。”
“要想靖全功,我軍就不能有絲毫懈怠,放棄任何機會。”
“北匈奴已經在西域橫行霸道多年,此前雖然大敗,但我軍聲威於整個西域而言,仍顯不足。”
“如今大漢忙於治水,北匈奴定會以為我軍絕不敢輕舉妄動。”
“這豈能不是一個好機會?”
“若我軍當真不動,必將增加仲華此行的艱難險阻。”
“此時動兵,不僅僅能出其不意,同樣亦能為仲華造勢,讓其能更早的完成陛下撫平西域之願!”
“最關鍵的是...我了解大司農。”
顧晟的表情格外嚴肅,看著竇固道:“若是我大漢真的無力動兵,大司農絕對會讓我返京。”
這,正是顧晟執意出兵的關鍵所在。
他對自己的這個兄長太了解了。
顧康行事沉穩,又深知他的脾性。
但凡大漢到了不宜動兵之時,必定會召他回洛陽,而非如今這般。
顧晟甚至都懷疑顧康這是讓他自己前去折騰。
有多大的本事就立多大的功。
聞言,竇固的表情亦變得凝重起來。
他不得不承認顧晟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卻也無法輕易做出決定。
雖然經過這些年來的接觸,對於顧康的性格有著些許了解。
但要說他能如顧晟這個親弟弟一般,那自然是不可能。
他用兵本就求穩。
而且自劉莊繼位以來,整個竇氏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如今這才剛被啟用不久。
若是在這種時候再出了問題,打了敗仗,他可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思索至此,竇固心中已有決斷,看著顧康道:“振羽,切莫心急。”
“何不上奏朝廷,由陛下定奪?”
“戰機稍縱即逝,豈容書信往返?”顧晟並未強求,隻是搖頭說道,“既如此,那便請將軍留守。”
“我親自率兵出擊!”
“若有任何差錯,絕不會連累將軍。”
同為雜號將軍,現在的顧晟自然不用非要讓竇固同意。
這若是別人的話,或許還會顧忌竇固的身份。
但他可是顧氏子弟。
無論是祖中先人的功勞,亦或是如今朝堂上的地位,都不是竇固可比。
他有什麽好顧忌的?
朝著竇固拱了拱手,顧晟旋即便直接走了出去。
早已做好了準備的五千餘大軍就在當日便直接殺出了伊吾盧城。
而竇固對此卻也沒有氣急敗壞。
他隻是修書一封,讓人八百裏加急送回洛陽。
接下來便如同往常那般繼續操練著將士以及屯田。
.......
顧晟此次的目標是車師。
西域地廣。
北匈奴對西域的控製方式除了正常的武力威懾外,便是扶持親匈奴的勢力上台,並控製各地的交通要道。
進而控製整個西域的經濟。
而如今的車師便是如此。
其實顧晟對於戰機的把握確實十分精準。
在經過先前呼衍王的大敗之後,整個北匈奴確實是立刻警惕了起來,時刻防範著大漢派遣大軍前來爭奪西域這塊肥肉。
但當他們聽說大漢竟然開始治理黃河了後。
一個個的頓時又放鬆了些許警惕。
哪有一個國家能同時治理那麽大的水患又能同時派遣大軍的呢?
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的問題。
隻要大軍不來,以西域的廣闊程度,大漢又怎麽可能輕鬆打破他們這麽多年來在西域經營的一切?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正確的判斷。
大漢現在確實不能大規模動兵。
而一般的將軍,也不會選擇在這種時候再主動冒險。
但,顧晟不同。
可別忘了,當初的顧嘯是以何種方式起的家!
雖然這其中有著顧易的幹擾。
但那一個個堪稱傳奇的故事還是自幼便影響到了顧晟。
對於任何戰機,他都有著精準的判斷。
他就是要利用這次的機會,再次打一場漂亮的勝仗。
大軍一路疾馳,向著車師進發。
如今的車師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
南部以交河城為中心,土地肥沃,乃車師前部;
北部草原廣袤,氣候相對寒冷,是為車師後部。
當今車師前王是車師後王的兒子,兩個王庭相距五百多裏。
其實正常來說,若是有足夠的兵力,應先攻打車師前部,因其土地肥沃,可實現以戰養戰。
但以顧晟現在的狀況而言,他卻根本不能這樣做。
他唯一的一種打法,便是集中力量奇襲車師後部,利用大漢的威望以及父子的關係,迫降車師前王。
這種打法卻有風險。
但隻要真能抓住機會,便能立下奇功!
在這種情況下,顧晟所率大軍中那一千服從性極高的中軍士卒,便有了大作用。
雖然這隻是一千人。
但在這支規模不算龐大的軍隊裏,這一千人能產生的影響力卻仍是不容小覷。
人往往會受環境影響。
當看到眾多將士與顧晟這個將軍皆勇往直前時,這支大軍便注定銳不可當。
沒有人能想到大漢會在這種情況下動兵。
當北匈奴的首領們以及車師後王傅察覺到這點之後,大局已然難以改變。
在顧晟領軍斬殺了近千人之後。
車師後王終於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恐懼,於城外親自迎接顧晟,摘取了王冠,並抱住了顧晟坐騎的馬足,投降大漢!
而顧晟也沒有絲毫廢話,立刻便放出了消息。
欲借突襲成功且還是兩次大勝的信息差,讓西域各國與北匈奴摸不透大漢此時的虛實,從而為大漢爭取最大利益。
而事情也並未出乎他的意料。
當車師後部的那一刻起,整個車師前部便時刻麵臨著要被大漢包圍的局麵。
車師前王再也沒有了任何的反抗之心,旋即前來歸降。
至此,車師平定!
......
於闐國。
班超已經到達此地有些時日了。
但麵對他這個大漢國的使者,闐王廣德的態度卻是頗為冷淡,至今未曾露麵。
班超對此也是頗為無奈。
北匈奴對於整個於闐國的控製太深了,甚至到現在還有使者呆在於闐國內。
名為監護,實則便是於暗中操控掌權。
如今闐王顯然是想讓他知難而退,既不想徹底得罪大漢又不想違背北匈奴的意誌。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甚至連重複之前在鄯善國那般操作的機會都沒有。
此時,豪華的王宮內。
“大王,雖然大漢國剛剛打贏了一場勝仗,但我已經聽說他們現在正在國內治理大河。”
“在這種情況下,大漢國的皇帝根本不可能大規模派遣大軍前來西域。”
“如今北匈奴的使者可正在我們國內。”
“在這種時候,大王您怎麽能想要歸附於大漢國呢?”
國相私來比正在與闐王廣德說著自己的想法。
但廣德的表情卻還是十分的猶豫。
見狀,私來比也不多說什麽廢話,隻是喚來了巫師。
於闐的巫風興盛。
巫師在整個於闐的地位十分不凡。
在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儀式後,巫師看著闐王廣德嚴肅道:“天神已經發怒了!”
“大王你怎麽會想依附大漢呢?”
“天神告訴我。”
“漢使有嘴黑毛黃的好馬,他讓我來用此馬來進行祭祀。”
殺馬!
這是莫大的羞辱!
闐王廣德聞言,臉色驟變。
但卻不是因為大漢,而是因為那所謂的天神。
他確實是一個十分相信這些的人。
“天神發怒了?”
他輕聲重複了一句,肥胖的臉上滿是畏懼,不再有任何的猶豫,急忙說道:“既然如此。”
“此事便交由國相去辦,務必讓天神息怒!”
私來比領命而去。
當夜,他便直接找到了班超,向他索要坐騎。
麵對這無理要求,班超並未動怒,在得知原因後,他略作考慮沉默了一會兒,旋即說道:
“既然國相如此說,那就請巫師親自來牽馬吧。”
“好!”
私來比大笑離去,臉上滿是得意。
他忽然感覺大漢似乎也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麽強大了。
這使者竟然連反抗的心思都沒有,就直接答應了他的要求,要送出自己的坐騎。
不多時,巫師便跟隨著私來比趕了過來。
他甚至連看都沒看班超一眼,直接便要去牽他的坐騎。
就在此時,班超毫不猶豫,抽出腰間佩刀,猛地就砍了過去。
噗嗤....
這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了,快到就連巫師身旁的私來比都未反應過來。
直至那滾燙的鮮血撒到他身上的那一刻。
他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麽。
刹那間,他臉色大變,轉身便想逃跑。
但班超豈會給他這種機會?
一腳將其踹翻在地,扔下手中的刀拿起馬鞭直接就抽了下去,一邊抽還一邊不斷的大罵:
“天神動怒?”
“今日我便讓你知曉,西域的天,唯有我大漢!”
“這,才是真正的天神動怒!!”
啪!啪!啪!
班超毫不留情,一下又一下地抽打著私來比,直至抽打一百多鞭,方才住手。
旋即割下巫師頭顱,扔在幾近昏厥的私來比麵前,厲聲道:“告訴闐王,這是本使送他的禮物。”
“也是我大漢給於闐國最後的機會!”
班超十分清楚。
一味的軟弱隻會讓人覺著大漢不行了。
唯有強硬,方能帶來轉機。
果然,闐王廣德並沒有因為班超此舉而動怒。
尤其是在聽聞顧晟攻破車師的消息後,更是不敢再有任何猶豫,直接麵見了班超,當著他的麵殺了北匈奴的使者,重新歸附大漢!
......
當劉莊收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之前竇固的消息傳回來時他還在想,是不是顧晟立功心切,才會選擇在這種時候動兵。
根本就沒有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他忽然就想起了昔年劉秀對顧嘯的那些評價,又想著如今的顧康顧晟兩兄弟。
治水...外患..
這就是賢臣對一個帝王的幫助嗎?
鄯善是通往中原必經之地。
伊吾盧可以控製住北匈奴對整個西域的滲透。
車師、於闐都是扼守絲綢之路的要衝,掌控這兩地可謂是控製了整個西域的交通樞紐。
這一樁樁連起來,豈不就是代表著如今的大漢已經有了重新掌控西域的條件?
哪怕不在此刻派遣重兵。
但利用大漢的影響力,通過這幾個小國像四方慢慢擴大,這豈不也是一個機會?
西域百姓,苦匈奴久矣!
這一刻,劉莊忽然就覺著自己此生或許真的能夠完成心中的偉業了。
“西域都護府...”
他輕聲呢喃了一句,整個人的眼神在這一刻愈發的明亮。....
———————
“很難想象,在當時那個讖緯迷信盛行的時代,顧康到底是以怎樣的智慧才會以接近科學的方式治田。
但毫無疑問,顧康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整個東漢王朝當時的局麵。
讓整個東漢王朝迅速於戰亂之後恢複了過來。
當東漢有了同時進行治理黃河以及與北匈奴爭奪西域的實力時,
顯然,此時的東漢國力已經遠超此前曆朝曆代。”
———《東漢王朝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