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北匈奴西遁,一戰西域定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作者:魚羽漁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焉耆國。
.......
兩軍廝殺聲四起。
雖然顧晟的行為確實起到了迷惑敵軍的作用。
但經過數次試探之後,左鹿蠡王還是不遠放過這次戰機,親率大軍,直奔焉耆而來!
這一戰注定血腥無比。
盡管顧晟早已提前下令整軍布防,嚴陣以待。
但無奈雙方兵力懸殊過大,漢軍在數量上處於明顯劣勢。
最關鍵的是,車師也叛變了!
這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可謂是極其致命,車師的叛變完全堵死了顧晟的退路。
致使整個漢軍陷入到了前後夾擊的包圍圈內。
整個西域都隨著劉莊的病死逐漸向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但對於城內的將士們而言,卻隻有一個選擇。
那便是死戰!
投降?
誰能丟得起那個人?
讓家人蒙羞,讓祖宗蒙羞的事,誰又能做的出來?
在這種狀況之下,雙方統帥的指揮能力便徹底展現了出來。
顧晟確實是個天生的統帥。
他始終都是那般的沉著,處理著各種問題。
時而的佯攻,讓敵人以為漢軍要放手一搏;時而的小規模突襲;
各種戰術讓北匈奴與車師軍十分難受。
這對於當前情況下的軍心而言,那便是天然的保障。
最關鍵的是——
將士們都相信顧晟。
相信朝廷會來援兵。
隻要援兵一到,便能撕開車師與後方的包圍圈,到了那種時候所謂的包圍戰便會徹底逆轉!
顧易一直都在注視著一切。
相比於他了解的原本曆史而言,如今已經發生了太大的變化。
對於顧晟到底能不能堅守到援兵到來。
他其實也不確定。
但顧易不會去糾結這種無法更改的事,他真正想的是另一方麵。
以往的他一直覺著,隻要他能夠留著足夠可以進行操控的成就點,便可以解決掉一切的問題。
但現在顧易卻是忽然驚醒。
在如今曆史已經完全改變的情況下,他不一定能夠解決所有的危機!
對於整個顧氏萬年的計劃而言,其中一定少不了道具的幫助。
家族不可能一直都會如此順遂。
在沒了他操控的情況下,家族這一代能有這般發展其實便已經超乎了顧易的預料。
但究其原因,也隻是因為顧康顧晟兩人才能的不凡。
而且在這其中。
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著他當初的教育,還碰到了劉莊這種明君。
顧易曾仔細觀察過顧良等這些個家族第三代子弟。
雖然顧康也同樣十分重視他們的教育,甚至還效仿起了顧易當年教育他們的那些個操作。
但就算顧康的才能再怎麽逆天。
在時代的局限性麵前,他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如當初的顧易那般進行跨時代的教育。
而且屬性上的差距也注定了每一個人領悟出來的東西不同。
至少在顧易的觀察之中。
家族的第三代人中,沒有能如顧康顧晟這般能扛大旗的人。
如今是顧晟與外敵的對戰。
若是將來有一天,家族遭遇了這種屠刀呢?
在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的情況下,顧易不可能一直做到先知。
劉莊提前了數年的身死便已經說明了一切。
很多危險都藏於無形之中。
無論是昏君也好亦或是亂世也罷....
以顧氏如今的影響力而言,還能夠置身事外嘛?
顧易目前唯一知道的道具便是神級的天象卡,對於其他等級的道具到底有何妙用還不知曉。
但他卻能確定,若是在一切現實當中的準備都失效的情況下。
要想解決家族的危機,那便唯有道具。
“看來成就點的重要性又要提高了啊,不僅僅要留下來足夠讓我操控的成就點,同樣還要確保一定的道具儲備。”
“以免家族當真出現無法解決的危機!”
顧易暗暗歎道,隻感壓力山大。
.......
顧康的政治水平確實十分讓人安心。
就在劉炟徹底定下了此事之後,顧康便做出了一係列的安排。
早已蓄勢待發的漢軍終於動了!
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共兩萬早已整裝待發的大軍直奔西域而去。
這一切都是劉莊身前便與他商量過的安排。
而且這還是先遣部隊,隻為去援救如今西域的漢軍,後續還會有大軍。
但在這種時代,無論是詔令的傳達亦或是大軍的行軍速度,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
無論是顧晟,亦或是班超短時間內都不可能脫離險境!
焉耆國內。
大戰愈發慘烈。
雖然車師與北匈奴一直都未能殺入城內,但整個漢軍的局勢也是愈發的危險。
傷亡是一方麵。
最關鍵的是,他們要斷糧了!
西域地廣,糧草本就是漢軍要麵臨的問題之一。
而且他們是為了招撫西域,而不是如北匈奴那般壓榨,自不會過分傷民。
如今隨著被圍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個問題自然而然的便顯現了出來。
且在這嚴峻的形勢下,顧晟就根本不可能限製將士們的糧食。
畢竟吃不飽肚子,又怎能有力氣打仗?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顧晟可謂是用盡了一切的辦法。
到了最後更是落到了一個“煮鎧弩,食其筋革”的局麵。
但哪怕就是這樣,整個漢軍的軍心卻也絲毫未亂。
因為不管如何顧晟總是帶著群將以身作則,始終與將士們同甘共苦。
再加上那數百名多年來始終追隨顧晟的中軍。
他們猶如定海神針,穩定著整個漢軍的基本士氣。
所有人心中都憋著一股勁,隻等援軍到來,將這口惡氣狠狠發泄出去!
期間,北匈奴自然是在想著各種辦法。
招降失效後,他們更是你直接斷了漢軍的水源,企圖讓漢軍從內部直接亂起來。
但他們低估了顧晟。
顧晟跟隨顧康多年,在水利方麵雖比不上顧康,但也遠超同時代的大多數人。
他迅速便確定了幾處位置。
讓人開始向下挖掘。
當那一縷縷清泉從地下湧出之時,聲聲宛若雷鳴一般的呐喊聲於城內響起,就仿佛是代表了他們的決心一般!
漢軍,絕不退一步!
就在這種狀況之下,北匈奴越來越急。
漢軍動兵的消息已經傳過來了!
他們豈能不慌?
麵對大漢的鐵蹄,甭說是區區車師,就連北匈奴都不敢硬撼。
但讓他們直接撤兵。
這又怎麽可能?
車師就不用說了,當他們選擇叛變的那一刻起,便已經沒有了退路。
可對於北匈奴而言,這一撤軍的話,他們便相當於直接將整個西域拱手讓給了漢軍。
這可是一塊肥肉啊!
對於如今的北匈奴而言,能否重複先輩的榮光,其關鍵便是在西域!
隻要能攻下城池,便能如顧晟這般死守,耗死前來的漢軍。
就算攻不下來。
直接麵對漢軍的也是車師,他們完全有機會趁著這個時間退兵,依靠著後麵的部署,將漢軍的補給線拉長,消耗漢軍。
一時之間,他們進攻的愈發瘋狂了。
顧晟敏銳的察覺到了這點。
他知道,援軍要來了!
當從顧晟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時,三軍震動!
顧晟迅速做出了戰術上的安排。
在確保不會被攻下的基礎上,時刻準備著配合援軍直接撕開北匈奴的包圍圈。
就在這種拉鋸之下。
終於,大漢的援軍到了!
當發現車師大軍徹底亂了之後,顧晟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率軍殺了出去!
局勢立轉!
此次率領援軍前來的是耿秉。
顯然他完全就吸收了上次北伐失敗的教訓,提前做好了十分嚴密的部署。
他將整個援軍分成了三路縱隊。
由中軍正麵衝殺,左右兩路擋住北匈奴的援軍。
他十分相信顧晟的才能。
就是要將整個車師的反抗力量全都殲滅在此。
當車師大軍徹底亂了的那一刻起。
前後夾擊之勢便已完全形成。
城內的漢軍就不多說了。
雖然他們在體力與精神上都十分疲憊,但此時可是他們發泄心中怨氣的時候!
人類在什麽時候最為勇猛?
——發瘋的時候!
如今這些漢軍就是如此。
甚至就連顧晟的眼睛都紅了。
這些天來,他承受的壓力遠超任何人!
生怕出現任何的意外,進而導致追隨他相信他的人因他而死。
此時,正是他發泄心中壓力之時!
馬蹄聲與哀嚎聲四起。
麵對士氣正隆的漢軍,整個車師的軍隊就宛若一張紙一般,迅速被衝破,進而引發的混亂更是禍及三軍。
大局已定!
.......
當耿秉看到渾身浴血的顧晟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顧晟如今的變化是巨大的。
整個人要看上去瘦了很多,氣質也有了完全的改變,眼神之中滿是疲憊。
但那股弑殺之氣卻是格外的驚人。
“拜見將軍!”
耿秉本能的低下了頭,拱手行禮,“陛下令,將軍可節製全部兵馬!”
聞言,顧晟也是直接點了點頭,眼神之中精光一閃:“好!”
“立刻傳我將令。”
“三軍整備,立刻隨我追擊北匈奴!”
顧晟似乎是早就已經想好了一切,表情十分嚴肅。
聞言,耿秉整個人瞬間一愣。
直接追擊?
現在?
他咽了口唾沫,連忙開口:“將軍,我軍疲敝,何不趁此機會好好休整,以圖後事?”
雖然他也想立功。
但他是真的覺著顧晟有點過於心急了。
此番本就是急行軍。
再加上這一次的大戰,漢軍早已是人困馬乏,此時追擊豈不是便宜了敵軍?
但顧晟卻是十分堅決,直接搖了搖頭,道:“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北匈奴以為能趁著我軍勢弱,盡滅我等。”
“這才同時對我以及仲華動兵。”
“如今車師失控,無法再給他們補給糧草。”
“北匈奴的補給線便是他們最大敗筆。”
“絕不可讓他們休整。”
“必須趁此機會,以雷霆之勢將北匈奴徹底掃出西域!”
說著,他看向了身後的將士,“車師數次歸附我大漢後又謀反。”
“此次,更是陷我軍陷入險境。”
“著你帶領著弟兄們,斬車師二王,屠車師境內所有反我大漢之人,徹底控製車師,為我大軍準備糧草!”
“告訴整個西域...不忠於我大漢,是要付出代價的!”
顧晟絲毫不隱藏自己的殺氣。
“喏!”將士領命離去。
耿秉默默的咽了口唾沫。
顧晟這種與洛陽時完全不同的感覺,給他的壓力極大。
但看著顧晟此時的狀態,他還是不由得開口道:“將軍何不好好休養,就由末將前去追擊?”
“不必!”
顧晟直接擺了擺手。
他倒並不是因為想要這份功勞,實在是意識到了這個機會的難得。
交給別人,他不放心!
耿秉雖然仍是無奈,但也隻能拱手稱是。
三軍整備!
這段時間顧晟也是並未休息,通過探馬的情報,他就這樣站在堪地圖麵前,眉頭緊鎖,似乎是在思考著各種可能。
終於,等到耿秉再次前來時。
顧晟便已經想好了一切。
他將整個大軍分為了三路。
一路為:
——追擊軍。
此路大軍必須要將北匈奴咬死,使他無暇他顧。
第二路則是預備隊。
此次追擊與之前的追擊不同,北匈奴的大軍可不是殘軍,士氣雖頹但卻還沒有崩掉。
必須要保證大漢將士們的一定戰鬥力。
而第三路則是由他親自率領的截擊軍。
這一路是最為重要的。
就是要根據北匈奴的路線提前進行下一步的預判,成伏兵和截殺的作用。
其實這一路大軍自然是由一直追隨顧晟的軍隊為主最好。
但顧晟這一次卻並不打算帶他們。
大軍疲敝,這些人當今必須要好好休整,同時徹底安頓整個車師也是關鍵,這些計劃必須要確保後方不能出問題。
甚至就連一直追隨他的幾個將領顧晟都不打算帶。
但這一次,這些個將軍卻不答應了。
“將軍,之前末將便浪費掉了一次機會,如今雖疲,但就連將軍都仍要率軍殺敵,何況我等?”
這是竇固說的。
如今的他對於顧晟可謂是心服口服。
無論是從魄力上亦或是能力上,他都感覺到了自己與顧晟的差距。
“不錯!我等豈能在此時讓將軍獨自前行?大丈夫當死則死,有何懼哉?”
耿恭亦是開言。
“沒錯!我等願隨將軍前去殺敵,寧死不退!!”
聲聲呐喊於軍營之中響起。
耿秉詫異的看著耿恭。
怎麽回事?
自己這個堂弟不是心高氣傲嘛?怎麽變成如今這般了?
未經曆過圍城的他,此時自然無法理解到這群將軍們對於顧晟的感情。
對於他們而言。
顧晟已經是徹底征服了他們。
“好!”
看著眼前的眾人,顧晟深深的吸了口氣,眼神變得愈發銳利,“既如此,那我等便一同前去。”
“此戰若勝,便共立萬古刻石之功!”
“若敗;”
“我等便一起馬革裹屍而還!”
三軍雷動!
顧晟片刻便安頓好了一切。
旋即立刻整頓兵馬,直接追擊而去!
......
北匈奴退兵的唯一方向便是龜茲。
龜茲國乃是絲綢之路的要道,誰掌控了這裏就可謂是徹底掌控了絲綢之路的主動權。
如今的龜茲早已被北匈奴掌控。
並通過龜茲輻射向四方,包括班超如今所在的疏勒國。
在班超未曾前去疏勒國之前。
疏勒國的王兜題便是北匈奴安排的龜茲人。
顧晟在穿插包抄戰術上的造詣極深。
他打算沿孔雀河河穀西進,穿越庫車綠洲邊緣,直逼龜茲城。
意圖將整個匈奴的大軍完全困死在龜茲國邊緣。
這樣做的風險的確很大。
畢竟龜茲國內亦有著北匈奴的勢力。
但顧晟這樣做,自然有著他的判斷。
——班超如今仍在疏勒國內!
疏勒國絕對未曾失。
若是不然,北匈奴早已是大軍壓境,他們不可能守得住!
這就是顧晟對於整體戰局的判斷!
如今北匈奴退兵,大軍兵鋒直逼龜茲,圍攻疏勒的北匈奴軍定然會一同退去。
班超隻要能抓住這次機會。
一旦動兵,那龜茲國內便無暇他顧!
這便是最好的機會!
至於班超會不會反攻?
既為兄弟,又豈能不了解對方?
事情也正如顧晟的判斷。
班超於軍事上的能力本就不差,在察覺到北匈奴軍意圖撤退後,他立刻就猜出了戰局有所轉變。
當即便準備反攻!
北匈奴雙向開戰的弊端於此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班超如今可不僅僅隻是三十六騎。
而是有著疏勒國與於闐國兩國的兵馬。
雖然相比於大漢這種大國,這兩國的兵力自然不值得一提。
但別忘了,這本就是在西域!
班超馬不停蹄,直接就纏住了準備撤回龜茲的北匈奴軍。
也正是因為如此。
整個龜茲國大亂。
顧晟於此機會真的擋住了要退回來的北匈奴軍。
前後夾擊!
又是一場慘烈的大戰。
北匈奴軍完全亂了,事情的變換完全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他們就沒想過漢軍會不顧疲敝冒險來追擊。
更是想不到兩線的將軍為何沒有聯係會在同一時間做出相同的判斷!
當軍心生出動搖的那一刻,這一戰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了!
在留下三千餘人後。
左鹿蠡王隻得折向西北,朝著姑墨國方向再次奔逃。
但顧晟又豈會能留下這種空隙?
當北匈奴軍被他截住的那一刻起,此戰的結局便已然注定。
他馬不停蹄,迅速追擊。
同時間,耿秉所率的一路大軍亦是絲毫未停。
兩軍共同進攻姑墨。
而當顧晟大勝之時,班超便已經完全沒有了阻隔,他迅速攻破龜茲東境,同時進兵再攻姑墨。
三軍齊動!
左鹿蠡王棄城夜逃。
顧晟親率大軍追擊,斬敵萬餘人,繳獲無數。
北匈奴於西域徹底崩盤。
薄奴單於大懼,絕議西遁。
一戰,西域定!
—————————
建初元年八月,西域都護晟守焉耆,虜攻之不能克。
會遣駙馬都尉耿秉領銳卒二萬馳援,星夜兼程至焉耆。晟乃開城與秉合勢,前後夾擊,大破車師軍,虜眾潰散,棄甲遁龜茲。
晟遂總製諸軍,分三路進討:
以駙馬都尉耿秉為中軍,率步騎萬餘循漠南迫擊;
自領輕騎五千,潛行戈壁,迂回龜茲北隘;
時軍司馬班超於疏勒國,集於闐、疏勒兵萬餘,出蔥嶺東襲龜茲側翼,以震龜茲。
晟親冒矢石突陣,斬左鹿蠡王麾下名王六人,虜眾潰散,遺屍三千餘具,餘部倉皇奔姑墨。
時超已破龜茲東境,斷其糧援,遂攻姑墨、
晟登高誓眾曰:“昔陳湯斬郅支,今當效之!”
乃以衝車毀垣,弩砲齊發。匈奴力竭,棄城夜遁,漢軍追斬萬餘級,俘牛羊十萬,血浸流沙,胡笳聲絕。
北單於震怖,舉族西遷,不敢複窺漢塞。
自蒲類海至蔥嶺,商旅無警,駝鈴悠揚。
章帝聞捷,詔曰:“晟奮雷霆,揚萬裏天威。”命刻石赤穀城,文曰:“建初蕩寇,三軍勠力,胡塵永靖,山河無缺。”西域五十餘國皆遣子入侍,貢駝馬珍寶,稽首稱“天漢不棄”。
——《後漢書.顧晟列傳》
.......
兩軍廝殺聲四起。
雖然顧晟的行為確實起到了迷惑敵軍的作用。
但經過數次試探之後,左鹿蠡王還是不遠放過這次戰機,親率大軍,直奔焉耆而來!
這一戰注定血腥無比。
盡管顧晟早已提前下令整軍布防,嚴陣以待。
但無奈雙方兵力懸殊過大,漢軍在數量上處於明顯劣勢。
最關鍵的是,車師也叛變了!
這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可謂是極其致命,車師的叛變完全堵死了顧晟的退路。
致使整個漢軍陷入到了前後夾擊的包圍圈內。
整個西域都隨著劉莊的病死逐漸向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但對於城內的將士們而言,卻隻有一個選擇。
那便是死戰!
投降?
誰能丟得起那個人?
讓家人蒙羞,讓祖宗蒙羞的事,誰又能做的出來?
在這種狀況之下,雙方統帥的指揮能力便徹底展現了出來。
顧晟確實是個天生的統帥。
他始終都是那般的沉著,處理著各種問題。
時而的佯攻,讓敵人以為漢軍要放手一搏;時而的小規模突襲;
各種戰術讓北匈奴與車師軍十分難受。
這對於當前情況下的軍心而言,那便是天然的保障。
最關鍵的是——
將士們都相信顧晟。
相信朝廷會來援兵。
隻要援兵一到,便能撕開車師與後方的包圍圈,到了那種時候所謂的包圍戰便會徹底逆轉!
顧易一直都在注視著一切。
相比於他了解的原本曆史而言,如今已經發生了太大的變化。
對於顧晟到底能不能堅守到援兵到來。
他其實也不確定。
但顧易不會去糾結這種無法更改的事,他真正想的是另一方麵。
以往的他一直覺著,隻要他能夠留著足夠可以進行操控的成就點,便可以解決掉一切的問題。
但現在顧易卻是忽然驚醒。
在如今曆史已經完全改變的情況下,他不一定能夠解決所有的危機!
對於整個顧氏萬年的計劃而言,其中一定少不了道具的幫助。
家族不可能一直都會如此順遂。
在沒了他操控的情況下,家族這一代能有這般發展其實便已經超乎了顧易的預料。
但究其原因,也隻是因為顧康顧晟兩人才能的不凡。
而且在這其中。
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著他當初的教育,還碰到了劉莊這種明君。
顧易曾仔細觀察過顧良等這些個家族第三代子弟。
雖然顧康也同樣十分重視他們的教育,甚至還效仿起了顧易當年教育他們的那些個操作。
但就算顧康的才能再怎麽逆天。
在時代的局限性麵前,他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如當初的顧易那般進行跨時代的教育。
而且屬性上的差距也注定了每一個人領悟出來的東西不同。
至少在顧易的觀察之中。
家族的第三代人中,沒有能如顧康顧晟這般能扛大旗的人。
如今是顧晟與外敵的對戰。
若是將來有一天,家族遭遇了這種屠刀呢?
在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的情況下,顧易不可能一直做到先知。
劉莊提前了數年的身死便已經說明了一切。
很多危險都藏於無形之中。
無論是昏君也好亦或是亂世也罷....
以顧氏如今的影響力而言,還能夠置身事外嘛?
顧易目前唯一知道的道具便是神級的天象卡,對於其他等級的道具到底有何妙用還不知曉。
但他卻能確定,若是在一切現實當中的準備都失效的情況下。
要想解決家族的危機,那便唯有道具。
“看來成就點的重要性又要提高了啊,不僅僅要留下來足夠讓我操控的成就點,同樣還要確保一定的道具儲備。”
“以免家族當真出現無法解決的危機!”
顧易暗暗歎道,隻感壓力山大。
.......
顧康的政治水平確實十分讓人安心。
就在劉炟徹底定下了此事之後,顧康便做出了一係列的安排。
早已蓄勢待發的漢軍終於動了!
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共兩萬早已整裝待發的大軍直奔西域而去。
這一切都是劉莊身前便與他商量過的安排。
而且這還是先遣部隊,隻為去援救如今西域的漢軍,後續還會有大軍。
但在這種時代,無論是詔令的傳達亦或是大軍的行軍速度,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
無論是顧晟,亦或是班超短時間內都不可能脫離險境!
焉耆國內。
大戰愈發慘烈。
雖然車師與北匈奴一直都未能殺入城內,但整個漢軍的局勢也是愈發的危險。
傷亡是一方麵。
最關鍵的是,他們要斷糧了!
西域地廣,糧草本就是漢軍要麵臨的問題之一。
而且他們是為了招撫西域,而不是如北匈奴那般壓榨,自不會過分傷民。
如今隨著被圍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個問題自然而然的便顯現了出來。
且在這嚴峻的形勢下,顧晟就根本不可能限製將士們的糧食。
畢竟吃不飽肚子,又怎能有力氣打仗?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顧晟可謂是用盡了一切的辦法。
到了最後更是落到了一個“煮鎧弩,食其筋革”的局麵。
但哪怕就是這樣,整個漢軍的軍心卻也絲毫未亂。
因為不管如何顧晟總是帶著群將以身作則,始終與將士們同甘共苦。
再加上那數百名多年來始終追隨顧晟的中軍。
他們猶如定海神針,穩定著整個漢軍的基本士氣。
所有人心中都憋著一股勁,隻等援軍到來,將這口惡氣狠狠發泄出去!
期間,北匈奴自然是在想著各種辦法。
招降失效後,他們更是你直接斷了漢軍的水源,企圖讓漢軍從內部直接亂起來。
但他們低估了顧晟。
顧晟跟隨顧康多年,在水利方麵雖比不上顧康,但也遠超同時代的大多數人。
他迅速便確定了幾處位置。
讓人開始向下挖掘。
當那一縷縷清泉從地下湧出之時,聲聲宛若雷鳴一般的呐喊聲於城內響起,就仿佛是代表了他們的決心一般!
漢軍,絕不退一步!
就在這種狀況之下,北匈奴越來越急。
漢軍動兵的消息已經傳過來了!
他們豈能不慌?
麵對大漢的鐵蹄,甭說是區區車師,就連北匈奴都不敢硬撼。
但讓他們直接撤兵。
這又怎麽可能?
車師就不用說了,當他們選擇叛變的那一刻起,便已經沒有了退路。
可對於北匈奴而言,這一撤軍的話,他們便相當於直接將整個西域拱手讓給了漢軍。
這可是一塊肥肉啊!
對於如今的北匈奴而言,能否重複先輩的榮光,其關鍵便是在西域!
隻要能攻下城池,便能如顧晟這般死守,耗死前來的漢軍。
就算攻不下來。
直接麵對漢軍的也是車師,他們完全有機會趁著這個時間退兵,依靠著後麵的部署,將漢軍的補給線拉長,消耗漢軍。
一時之間,他們進攻的愈發瘋狂了。
顧晟敏銳的察覺到了這點。
他知道,援軍要來了!
當從顧晟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時,三軍震動!
顧晟迅速做出了戰術上的安排。
在確保不會被攻下的基礎上,時刻準備著配合援軍直接撕開北匈奴的包圍圈。
就在這種拉鋸之下。
終於,大漢的援軍到了!
當發現車師大軍徹底亂了之後,顧晟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率軍殺了出去!
局勢立轉!
此次率領援軍前來的是耿秉。
顯然他完全就吸收了上次北伐失敗的教訓,提前做好了十分嚴密的部署。
他將整個援軍分成了三路縱隊。
由中軍正麵衝殺,左右兩路擋住北匈奴的援軍。
他十分相信顧晟的才能。
就是要將整個車師的反抗力量全都殲滅在此。
當車師大軍徹底亂了的那一刻起。
前後夾擊之勢便已完全形成。
城內的漢軍就不多說了。
雖然他們在體力與精神上都十分疲憊,但此時可是他們發泄心中怨氣的時候!
人類在什麽時候最為勇猛?
——發瘋的時候!
如今這些漢軍就是如此。
甚至就連顧晟的眼睛都紅了。
這些天來,他承受的壓力遠超任何人!
生怕出現任何的意外,進而導致追隨他相信他的人因他而死。
此時,正是他發泄心中壓力之時!
馬蹄聲與哀嚎聲四起。
麵對士氣正隆的漢軍,整個車師的軍隊就宛若一張紙一般,迅速被衝破,進而引發的混亂更是禍及三軍。
大局已定!
.......
當耿秉看到渾身浴血的顧晟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顧晟如今的變化是巨大的。
整個人要看上去瘦了很多,氣質也有了完全的改變,眼神之中滿是疲憊。
但那股弑殺之氣卻是格外的驚人。
“拜見將軍!”
耿秉本能的低下了頭,拱手行禮,“陛下令,將軍可節製全部兵馬!”
聞言,顧晟也是直接點了點頭,眼神之中精光一閃:“好!”
“立刻傳我將令。”
“三軍整備,立刻隨我追擊北匈奴!”
顧晟似乎是早就已經想好了一切,表情十分嚴肅。
聞言,耿秉整個人瞬間一愣。
直接追擊?
現在?
他咽了口唾沫,連忙開口:“將軍,我軍疲敝,何不趁此機會好好休整,以圖後事?”
雖然他也想立功。
但他是真的覺著顧晟有點過於心急了。
此番本就是急行軍。
再加上這一次的大戰,漢軍早已是人困馬乏,此時追擊豈不是便宜了敵軍?
但顧晟卻是十分堅決,直接搖了搖頭,道:“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北匈奴以為能趁著我軍勢弱,盡滅我等。”
“這才同時對我以及仲華動兵。”
“如今車師失控,無法再給他們補給糧草。”
“北匈奴的補給線便是他們最大敗筆。”
“絕不可讓他們休整。”
“必須趁此機會,以雷霆之勢將北匈奴徹底掃出西域!”
說著,他看向了身後的將士,“車師數次歸附我大漢後又謀反。”
“此次,更是陷我軍陷入險境。”
“著你帶領著弟兄們,斬車師二王,屠車師境內所有反我大漢之人,徹底控製車師,為我大軍準備糧草!”
“告訴整個西域...不忠於我大漢,是要付出代價的!”
顧晟絲毫不隱藏自己的殺氣。
“喏!”將士領命離去。
耿秉默默的咽了口唾沫。
顧晟這種與洛陽時完全不同的感覺,給他的壓力極大。
但看著顧晟此時的狀態,他還是不由得開口道:“將軍何不好好休養,就由末將前去追擊?”
“不必!”
顧晟直接擺了擺手。
他倒並不是因為想要這份功勞,實在是意識到了這個機會的難得。
交給別人,他不放心!
耿秉雖然仍是無奈,但也隻能拱手稱是。
三軍整備!
這段時間顧晟也是並未休息,通過探馬的情報,他就這樣站在堪地圖麵前,眉頭緊鎖,似乎是在思考著各種可能。
終於,等到耿秉再次前來時。
顧晟便已經想好了一切。
他將整個大軍分為了三路。
一路為:
——追擊軍。
此路大軍必須要將北匈奴咬死,使他無暇他顧。
第二路則是預備隊。
此次追擊與之前的追擊不同,北匈奴的大軍可不是殘軍,士氣雖頹但卻還沒有崩掉。
必須要保證大漢將士們的一定戰鬥力。
而第三路則是由他親自率領的截擊軍。
這一路是最為重要的。
就是要根據北匈奴的路線提前進行下一步的預判,成伏兵和截殺的作用。
其實這一路大軍自然是由一直追隨顧晟的軍隊為主最好。
但顧晟這一次卻並不打算帶他們。
大軍疲敝,這些人當今必須要好好休整,同時徹底安頓整個車師也是關鍵,這些計劃必須要確保後方不能出問題。
甚至就連一直追隨他的幾個將領顧晟都不打算帶。
但這一次,這些個將軍卻不答應了。
“將軍,之前末將便浪費掉了一次機會,如今雖疲,但就連將軍都仍要率軍殺敵,何況我等?”
這是竇固說的。
如今的他對於顧晟可謂是心服口服。
無論是從魄力上亦或是能力上,他都感覺到了自己與顧晟的差距。
“不錯!我等豈能在此時讓將軍獨自前行?大丈夫當死則死,有何懼哉?”
耿恭亦是開言。
“沒錯!我等願隨將軍前去殺敵,寧死不退!!”
聲聲呐喊於軍營之中響起。
耿秉詫異的看著耿恭。
怎麽回事?
自己這個堂弟不是心高氣傲嘛?怎麽變成如今這般了?
未經曆過圍城的他,此時自然無法理解到這群將軍們對於顧晟的感情。
對於他們而言。
顧晟已經是徹底征服了他們。
“好!”
看著眼前的眾人,顧晟深深的吸了口氣,眼神變得愈發銳利,“既如此,那我等便一同前去。”
“此戰若勝,便共立萬古刻石之功!”
“若敗;”
“我等便一起馬革裹屍而還!”
三軍雷動!
顧晟片刻便安頓好了一切。
旋即立刻整頓兵馬,直接追擊而去!
......
北匈奴退兵的唯一方向便是龜茲。
龜茲國乃是絲綢之路的要道,誰掌控了這裏就可謂是徹底掌控了絲綢之路的主動權。
如今的龜茲早已被北匈奴掌控。
並通過龜茲輻射向四方,包括班超如今所在的疏勒國。
在班超未曾前去疏勒國之前。
疏勒國的王兜題便是北匈奴安排的龜茲人。
顧晟在穿插包抄戰術上的造詣極深。
他打算沿孔雀河河穀西進,穿越庫車綠洲邊緣,直逼龜茲城。
意圖將整個匈奴的大軍完全困死在龜茲國邊緣。
這樣做的風險的確很大。
畢竟龜茲國內亦有著北匈奴的勢力。
但顧晟這樣做,自然有著他的判斷。
——班超如今仍在疏勒國內!
疏勒國絕對未曾失。
若是不然,北匈奴早已是大軍壓境,他們不可能守得住!
這就是顧晟對於整體戰局的判斷!
如今北匈奴退兵,大軍兵鋒直逼龜茲,圍攻疏勒的北匈奴軍定然會一同退去。
班超隻要能抓住這次機會。
一旦動兵,那龜茲國內便無暇他顧!
這便是最好的機會!
至於班超會不會反攻?
既為兄弟,又豈能不了解對方?
事情也正如顧晟的判斷。
班超於軍事上的能力本就不差,在察覺到北匈奴軍意圖撤退後,他立刻就猜出了戰局有所轉變。
當即便準備反攻!
北匈奴雙向開戰的弊端於此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班超如今可不僅僅隻是三十六騎。
而是有著疏勒國與於闐國兩國的兵馬。
雖然相比於大漢這種大國,這兩國的兵力自然不值得一提。
但別忘了,這本就是在西域!
班超馬不停蹄,直接就纏住了準備撤回龜茲的北匈奴軍。
也正是因為如此。
整個龜茲國大亂。
顧晟於此機會真的擋住了要退回來的北匈奴軍。
前後夾擊!
又是一場慘烈的大戰。
北匈奴軍完全亂了,事情的變換完全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他們就沒想過漢軍會不顧疲敝冒險來追擊。
更是想不到兩線的將軍為何沒有聯係會在同一時間做出相同的判斷!
當軍心生出動搖的那一刻,這一戰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了!
在留下三千餘人後。
左鹿蠡王隻得折向西北,朝著姑墨國方向再次奔逃。
但顧晟又豈會能留下這種空隙?
當北匈奴軍被他截住的那一刻起,此戰的結局便已然注定。
他馬不停蹄,迅速追擊。
同時間,耿秉所率的一路大軍亦是絲毫未停。
兩軍共同進攻姑墨。
而當顧晟大勝之時,班超便已經完全沒有了阻隔,他迅速攻破龜茲東境,同時進兵再攻姑墨。
三軍齊動!
左鹿蠡王棄城夜逃。
顧晟親率大軍追擊,斬敵萬餘人,繳獲無數。
北匈奴於西域徹底崩盤。
薄奴單於大懼,絕議西遁。
一戰,西域定!
—————————
建初元年八月,西域都護晟守焉耆,虜攻之不能克。
會遣駙馬都尉耿秉領銳卒二萬馳援,星夜兼程至焉耆。晟乃開城與秉合勢,前後夾擊,大破車師軍,虜眾潰散,棄甲遁龜茲。
晟遂總製諸軍,分三路進討:
以駙馬都尉耿秉為中軍,率步騎萬餘循漠南迫擊;
自領輕騎五千,潛行戈壁,迂回龜茲北隘;
時軍司馬班超於疏勒國,集於闐、疏勒兵萬餘,出蔥嶺東襲龜茲側翼,以震龜茲。
晟親冒矢石突陣,斬左鹿蠡王麾下名王六人,虜眾潰散,遺屍三千餘具,餘部倉皇奔姑墨。
時超已破龜茲東境,斷其糧援,遂攻姑墨、
晟登高誓眾曰:“昔陳湯斬郅支,今當效之!”
乃以衝車毀垣,弩砲齊發。匈奴力竭,棄城夜遁,漢軍追斬萬餘級,俘牛羊十萬,血浸流沙,胡笳聲絕。
北單於震怖,舉族西遷,不敢複窺漢塞。
自蒲類海至蔥嶺,商旅無警,駝鈴悠揚。
章帝聞捷,詔曰:“晟奮雷霆,揚萬裏天威。”命刻石赤穀城,文曰:“建初蕩寇,三軍勠力,胡塵永靖,山河無缺。”西域五十餘國皆遣子入侍,貢駝馬珍寶,稽首稱“天漢不棄”。
——《後漢書.顧晟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