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國兩儲君!憋屈的慶帝!(2/3 )
諸天:從慶餘年到大奉打更人 作者:千山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日後,慶帝收到了李長安的上書。
奏折上麵隻有八個字,“奸佞當朝,不敢回京”!
李長安遭遇刺殺的事情已經在京都傳開了,慶帝也知道李長安斬了宮典和秦易。
慶帝的心中很不滿,尤其是李長安斬了宮典,這顯然是在打慶帝的臉。
根據鑒查院的情報,李長安派遣了手下最精銳的兩支武者騎兵,又去打西胡了。
李長安留在陽關,是在深入整頓定州軍。
可以說,李長安在顯示一種態度,一種對太子和慶帝不信任的態度。
李長安的家眷都在京都,而且沒有任何要離開的跡象,慶帝判斷他還不至於造反。
因為,以李長安現在的功勞,合法的成為慶國儲君,是非常有希望的。
於是慶帝親自去敕令,安慰李長安,讓李長安回京。
然後李長安再上書,說西胡欺人太人,他一定要滅了西胡王庭。
他甚至說,如果不是手上兵力不足,他能將西胡徹底滅族。
幾番拉扯之下,慶帝發現局麵完全反過來了。
派李長安出去的時候,慶帝想讓李長安在外多待幾年。
但是大半年過去了,慶帝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李長安早點回來。
李長安手握重兵,擁兵自重,慶帝真的擔心。
如果李長安真的扯旗造反,那麽慶國頃刻間就會分裂。
而且以李長安的軍力,慶帝根本沒有把握短時間平叛。
北齊,皇宮。
衛太後終於收到了李長安的回信。
得到了李長安停止返回京都的消息,衛太後馬上給李長安去了信。
意思很明確,請李長安自立為西秦皇帝,坐擁西秦國和慶國西北。
北齊將全力支持西秦和南慶對抗,甚至願意說動大宗師出麵幫忙。
衛太後言辭懇切的寫了好幾頁紙,但是李長安隻回了五個字。
衛太後看了之後,瞬間沉默無語。
很顯然,李長安根本就沒考慮她的想法。
“這個李長安,到底在想什麽,難道還要回南慶京都當受氣王爺?”
“他這種功勞,要麽被立為儲君,要麽就是個死!”
“本宮跟他推心置腹,他竟然一點都不當一回事!”
衛太後越想越生氣,剛把那張紙放在蠟燭上想要燒掉,卻又後悔了。
“算了,不燒了,字寫得挺好看。”
隻見那張紙上,瀟灑飄逸的寫著五個字。
“夫人,想我否?”
差不多同時,小皇帝戰豆豆也收到了李長安的回信。
她給李長安的信,意思跟衛太後也差不多。
不過字裏行間透露出,如果李長安自立西秦,兩人關係會更近。
在說明大局的同時,隱隱有一絲情誼在裏麵,分寸把握的極好。
李長安的回複也同樣簡潔,“美人勿憂,相會之日不遠矣。”
戰豆豆咬著牙,琢磨著李長安到底什麽意思。
聯想到前些時間的一份軍報,她就很快想明白了。
韓信已經將十萬雄兵移師秦齊邊境,隨時可以進攻北齊。
雖然十萬兵馬滅不了北齊,但也說明了西秦和李長安的態度。
“李長安,你可真是不識好人心!”
“你在南慶朝堂危機四伏,自己都身陷危局,卻渾然無覺!”
“而且,大齊有苦荷國師在,縱有百萬雄兵,也休想滅齊!”
兩個多月後,葉完和上杉虎返回定州。
西胡金帳王庭、左右賢王的王庭,全部一鍋端。
兩人生擒了速必達單於,左右賢王全部斬首滅族,繳獲牛羊馬匹無數。
李長安在西北一帶,實力更強,威望更高!
武功之盛,是數百年來中原帝王都沒有做到過的。
南慶。
禦書房中,陳萍萍和慶帝相對而坐,剛剛稟報了最新的情報。
李長安滅了西秦,滅了北蠻和西胡的王庭,慶帝百思不得其解。
“陳院長,你說李長安是如何做到的?”
“消滅北蠻王庭,用了四萬精騎,消滅西胡金帳,竟然隻用了兩萬人!”
陳萍萍答道,“雪域蠻族、草原胡人,都施行部落製。
可汗和單於所在的王庭,也不過是大一點的部落而已。”
“除非集合兵馬劫掠中原,他們都是部落散居,兵馬也不集結。”
“如果我們的騎兵夠強大,的確可以以戰養戰,一個一個部落消滅過去。”
“兵不在多而在精,進入雪域和草原,需要的百戰精兵。
人多了隻會增加負擔,不利於以戰養戰。”
慶帝點了點頭,無論北魏、北齊、南慶,這一點基本都是共識。
陳萍萍接著說道,“說起來容易,但是幾乎無法做到。”
“一來,異族王庭漂移不定,草原雪域廣袤何止萬裏,根本找不到部落和王庭。”
“如果在雪域和草原上迷了路,有多少人都隻能等死。”
“二來,我們的騎兵再強,遇上異族的騎兵也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異族騎兵全民皆兵,從小征戰,異常凶悍。”
慶帝沉聲說道,“第一個難題,需要精準的情報和向導,第二個難題,是要養一支百戰騎兵。”
“陳院長,我覺得這兩件事都不是短短半年能做到的,我總覺得李長安這是籌謀良久的行動。”
“但是,他之前從未接觸過兵事,也沒有和將領們結交過。”
陳萍萍說道,“老臣認為,此事的關鍵在西秦。
西秦在情報和養兵上,已經做了多年的準備。”
慶帝一拍大腿道,“我也這麽想,所以就更覺得奇怪了。”
“西秦應該遠比表麵上強大,但是為何落入李長安手中,就那麽死心塌地的給他賣命呢?”
陳萍萍拱手說道,“陛下,老臣正在查,目前還沒有什麽眉目。”
“陛下,現在是時候請秦王殿下回京都了,不能讓大慶陷於分裂啊。”
葉重被架空在西秦國都城,定州軍現在也被李長安的人掌控,隨時都能割據一方。
慶帝臉色有些陰沉,“現在朝中已經有了易儲的呼聲,但是太子無罪怎能隨意廢除。”
慶帝對於帝位的想法從來都沒變,如果自己能長生不老,那當然最好。
如果不行的話,一定會傳給自己的兒子。
如果太子不行,還有其他的兒子。
雖然李長安功勞巨大,但是慶帝認為自己能掌控局麵。
畢竟他有隱藏底牌,他可是大宗師啊!他內心是有謀劃的,可以將四顧劍和苦荷全部除掉,把國內的一切不安定因素一網打盡。
這些不安定因素包括李雲睿、秦家、李長安,甚至陳萍萍。
所以,慶帝知道,現在最理智的做法是穩住李長安,將他請回來。
隻要李長安回到京都,慶帝認為,他就能一步步削弱李長安的勢力。
然後再一步步將西秦國,真正納入慶國版圖,納入他自己的統治之下。
“太子不能廢!”
“但是,恐怕除了儲君之位,沒有其他條件能夠滿足李長安。”
陳萍萍聲音平靜的說道,“陛下,可記得大慶有過親王直接登基的先例?”
“當時兩位奪嫡皇子,一位是太子儲君,另一位親王兼任京都府尹,兩人繼位的幾率幾乎相當。”
南慶曆史上,親王兼任京都府尹,是有特殊含義的。
陳萍萍說的這次,就是親王最終繼位。
“隻兼任京都府尹還不夠,還要加殊禮,讓他的待遇和太子對等。”
慶帝聽著陳萍萍的話,已經開始咬牙切齒了。
他堂堂大宗師,天下最強國的皇帝,竟然要屈辱的做出這麽大讓步!
但是,慶帝作為一個權力動物,理智到可怕。
他知道,他要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他要步步謀劃,將李長安打下的土地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裏。
然後,再設計將李長安連同他的勢力連根拔起,這樣做最保險。
所以,還是要忍耐!
登基二十多年,第一次感受到憋屈!
“陳院長,就按伱說的做吧。”
陳萍萍垂首道,“陛下聖明!”
“當今局勢,一切以穩住李長安為重!”
慶帝的神色,又恢複了沉靜,“李長安意圖不軌的證據,也要開始收集了。”
“希望這一次,鑒查院不要再讓朕失望了!”
李長安成長為龐然大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鑒查院失職。
因為西秦的錯誤情報,讓慶帝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將李長安送去邊軍。
數日後,護龍山莊中。
範若若、戰翩翩、葉靈兒,正在陪著林婉兒打麻將。
林婉兒的身前,已經堆滿了碎銀子和銀票。
範若若捏著一張牌,猶豫了很久也不敢出。
林婉兒微微一笑,“秦王妃,怎麽又讓本宮催啊!”
範若若苦笑一聲,把手裏的牌放出去,“二筒!”
已經聽牌的林婉兒沒有說話,範若若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牌過一輪,葉靈兒也高興的打出一張二筒。
“嘻嘻!這是姐姐打過的,婉兒你應該不胡吧!”
林婉兒冷眼看著葉靈兒,“你要叫本宮公主殿下,你剛剛已經輸掉叫我婉兒的權力了!”
葉靈兒眼前空空如也,已經輸無可輸了,到了輸禮儀稱呼的地步。
“好好好,公主殿下~”
林婉兒嘴角微翹,將麵前的牌推倒,“胡了!等的就是你的二筒!”
葉靈兒頓時不依了,“剛才姐姐也出了二筒啊!你怎麽不胡她的!”
林婉兒為了贏葉靈兒,專門定的這規矩,放過了範若若讓葉靈兒點炮。
“葉靈兒,怎麽著,你輸不起啊!”
“從這一輪開始,叫本宮依晨公主殿下!”
葉靈兒也不知道為什麽,林婉兒總是時不時針對她。
她思前想後,一定是自己先嫁人了,所以林婉兒不高興了!
葉靈兒求饒道,“讓晴雯來打吧,我不玩了,不玩了。”
林婉兒正色道,“你要是下了場,本宮斷了李長安和葉重的糧草!”
林婉兒掌管內庫,但是李長安的糧草是戶部供給,而且李長安也沒指望過京都的糧草。
但是葉靈兒不知道啊,自家夫君、父親、兄長可都在西北呢,她是一點也不敢得罪林婉兒。
葉靈兒和戰翩翩,自打林婉兒上桌,就從來都沒贏過。
打又打不過,下又下不了,葉靈兒真是騎虎難下。
好在這個時候,高五娘快步走了進來,給林婉兒報告了一則消息,才算解救了葉靈兒。
“公主殿下,陛下下旨了。”
“命秦王殿下領京都府尹,原京都府尹梅執禮降為京都知府。”
“禦賜秦王殿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謁讚不名,諸般殊禮,高太子一階!”
“還賞賜秦王殿下三倍親王俸祿,白銀十萬兩,黃金一萬兩……”
聽到這個消息,林婉兒露出了欣慰笑容。
“陛下這是將古禮都搬出來了,俸祿金銀不過是個門麵,做不得數。”
“親王銜加封京都府尹,再加上比太子高的殊禮,這才是最關鍵的。”
三位王妃都知道,林婉兒是李長安的死黨,知道的事情甚至比她們還多。
所以,在護龍山莊討論這些事,也沒有什麽忌諱。
範若若緩緩說道,“也就是說,大慶國從此有兩個儲君了?”
戰翩翩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你們的太子什麽功勞都沒有,什麽才能也沒有,你們陛下為什麽不直接廢了他!”
聰敏的林婉兒已經猜到了,李長安終於快回來了。
“三位王妃,本宮今日還有要事,就先告辭了。”
三位王妃恭送了林婉兒之後,林婉兒又回身在葉靈兒屁股上拍了一把。
“葉靈兒,本宮今天心情好,就先放過你了。”
說完之後,林婉兒才微笑著揚長而去。
戰翩翩小心翼翼的問道,“靈兒,你是怎麽得罪了公主殿下?”
葉靈兒哭喪著臉道,“我怎麽知道啊!”
範若若輕笑了一聲,好像發覺了一絲隱秘的端倪。
半個月後,李長安帶著兩路龍騎軍,回到了京都城郊。
太子、大皇子、三皇子和文武重臣,出城十裏迎接。
李長安遠遠的看到前方旌旗蔽日,聲樂震天,好不熱鬧。
等李長安策馬靠近,太子恭敬的彎腰拱手,其他人全部跪倒在地。
“恭迎秦王殿下凱旋!”
李長安下了戰馬,掃視了一眼跪倒的人群和招展的旌旗。
隨即,他忍不住麵色一沉。
旌旗不對,聲樂也不對!
(本章完)
奏折上麵隻有八個字,“奸佞當朝,不敢回京”!
李長安遭遇刺殺的事情已經在京都傳開了,慶帝也知道李長安斬了宮典和秦易。
慶帝的心中很不滿,尤其是李長安斬了宮典,這顯然是在打慶帝的臉。
根據鑒查院的情報,李長安派遣了手下最精銳的兩支武者騎兵,又去打西胡了。
李長安留在陽關,是在深入整頓定州軍。
可以說,李長安在顯示一種態度,一種對太子和慶帝不信任的態度。
李長安的家眷都在京都,而且沒有任何要離開的跡象,慶帝判斷他還不至於造反。
因為,以李長安現在的功勞,合法的成為慶國儲君,是非常有希望的。
於是慶帝親自去敕令,安慰李長安,讓李長安回京。
然後李長安再上書,說西胡欺人太人,他一定要滅了西胡王庭。
他甚至說,如果不是手上兵力不足,他能將西胡徹底滅族。
幾番拉扯之下,慶帝發現局麵完全反過來了。
派李長安出去的時候,慶帝想讓李長安在外多待幾年。
但是大半年過去了,慶帝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李長安早點回來。
李長安手握重兵,擁兵自重,慶帝真的擔心。
如果李長安真的扯旗造反,那麽慶國頃刻間就會分裂。
而且以李長安的軍力,慶帝根本沒有把握短時間平叛。
北齊,皇宮。
衛太後終於收到了李長安的回信。
得到了李長安停止返回京都的消息,衛太後馬上給李長安去了信。
意思很明確,請李長安自立為西秦皇帝,坐擁西秦國和慶國西北。
北齊將全力支持西秦和南慶對抗,甚至願意說動大宗師出麵幫忙。
衛太後言辭懇切的寫了好幾頁紙,但是李長安隻回了五個字。
衛太後看了之後,瞬間沉默無語。
很顯然,李長安根本就沒考慮她的想法。
“這個李長安,到底在想什麽,難道還要回南慶京都當受氣王爺?”
“他這種功勞,要麽被立為儲君,要麽就是個死!”
“本宮跟他推心置腹,他竟然一點都不當一回事!”
衛太後越想越生氣,剛把那張紙放在蠟燭上想要燒掉,卻又後悔了。
“算了,不燒了,字寫得挺好看。”
隻見那張紙上,瀟灑飄逸的寫著五個字。
“夫人,想我否?”
差不多同時,小皇帝戰豆豆也收到了李長安的回信。
她給李長安的信,意思跟衛太後也差不多。
不過字裏行間透露出,如果李長安自立西秦,兩人關係會更近。
在說明大局的同時,隱隱有一絲情誼在裏麵,分寸把握的極好。
李長安的回複也同樣簡潔,“美人勿憂,相會之日不遠矣。”
戰豆豆咬著牙,琢磨著李長安到底什麽意思。
聯想到前些時間的一份軍報,她就很快想明白了。
韓信已經將十萬雄兵移師秦齊邊境,隨時可以進攻北齊。
雖然十萬兵馬滅不了北齊,但也說明了西秦和李長安的態度。
“李長安,你可真是不識好人心!”
“你在南慶朝堂危機四伏,自己都身陷危局,卻渾然無覺!”
“而且,大齊有苦荷國師在,縱有百萬雄兵,也休想滅齊!”
兩個多月後,葉完和上杉虎返回定州。
西胡金帳王庭、左右賢王的王庭,全部一鍋端。
兩人生擒了速必達單於,左右賢王全部斬首滅族,繳獲牛羊馬匹無數。
李長安在西北一帶,實力更強,威望更高!
武功之盛,是數百年來中原帝王都沒有做到過的。
南慶。
禦書房中,陳萍萍和慶帝相對而坐,剛剛稟報了最新的情報。
李長安滅了西秦,滅了北蠻和西胡的王庭,慶帝百思不得其解。
“陳院長,你說李長安是如何做到的?”
“消滅北蠻王庭,用了四萬精騎,消滅西胡金帳,竟然隻用了兩萬人!”
陳萍萍答道,“雪域蠻族、草原胡人,都施行部落製。
可汗和單於所在的王庭,也不過是大一點的部落而已。”
“除非集合兵馬劫掠中原,他們都是部落散居,兵馬也不集結。”
“如果我們的騎兵夠強大,的確可以以戰養戰,一個一個部落消滅過去。”
“兵不在多而在精,進入雪域和草原,需要的百戰精兵。
人多了隻會增加負擔,不利於以戰養戰。”
慶帝點了點頭,無論北魏、北齊、南慶,這一點基本都是共識。
陳萍萍接著說道,“說起來容易,但是幾乎無法做到。”
“一來,異族王庭漂移不定,草原雪域廣袤何止萬裏,根本找不到部落和王庭。”
“如果在雪域和草原上迷了路,有多少人都隻能等死。”
“二來,我們的騎兵再強,遇上異族的騎兵也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異族騎兵全民皆兵,從小征戰,異常凶悍。”
慶帝沉聲說道,“第一個難題,需要精準的情報和向導,第二個難題,是要養一支百戰騎兵。”
“陳院長,我覺得這兩件事都不是短短半年能做到的,我總覺得李長安這是籌謀良久的行動。”
“但是,他之前從未接觸過兵事,也沒有和將領們結交過。”
陳萍萍說道,“老臣認為,此事的關鍵在西秦。
西秦在情報和養兵上,已經做了多年的準備。”
慶帝一拍大腿道,“我也這麽想,所以就更覺得奇怪了。”
“西秦應該遠比表麵上強大,但是為何落入李長安手中,就那麽死心塌地的給他賣命呢?”
陳萍萍拱手說道,“陛下,老臣正在查,目前還沒有什麽眉目。”
“陛下,現在是時候請秦王殿下回京都了,不能讓大慶陷於分裂啊。”
葉重被架空在西秦國都城,定州軍現在也被李長安的人掌控,隨時都能割據一方。
慶帝臉色有些陰沉,“現在朝中已經有了易儲的呼聲,但是太子無罪怎能隨意廢除。”
慶帝對於帝位的想法從來都沒變,如果自己能長生不老,那當然最好。
如果不行的話,一定會傳給自己的兒子。
如果太子不行,還有其他的兒子。
雖然李長安功勞巨大,但是慶帝認為自己能掌控局麵。
畢竟他有隱藏底牌,他可是大宗師啊!他內心是有謀劃的,可以將四顧劍和苦荷全部除掉,把國內的一切不安定因素一網打盡。
這些不安定因素包括李雲睿、秦家、李長安,甚至陳萍萍。
所以,慶帝知道,現在最理智的做法是穩住李長安,將他請回來。
隻要李長安回到京都,慶帝認為,他就能一步步削弱李長安的勢力。
然後再一步步將西秦國,真正納入慶國版圖,納入他自己的統治之下。
“太子不能廢!”
“但是,恐怕除了儲君之位,沒有其他條件能夠滿足李長安。”
陳萍萍聲音平靜的說道,“陛下,可記得大慶有過親王直接登基的先例?”
“當時兩位奪嫡皇子,一位是太子儲君,另一位親王兼任京都府尹,兩人繼位的幾率幾乎相當。”
南慶曆史上,親王兼任京都府尹,是有特殊含義的。
陳萍萍說的這次,就是親王最終繼位。
“隻兼任京都府尹還不夠,還要加殊禮,讓他的待遇和太子對等。”
慶帝聽著陳萍萍的話,已經開始咬牙切齒了。
他堂堂大宗師,天下最強國的皇帝,竟然要屈辱的做出這麽大讓步!
但是,慶帝作為一個權力動物,理智到可怕。
他知道,他要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他要步步謀劃,將李長安打下的土地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裏。
然後,再設計將李長安連同他的勢力連根拔起,這樣做最保險。
所以,還是要忍耐!
登基二十多年,第一次感受到憋屈!
“陳院長,就按伱說的做吧。”
陳萍萍垂首道,“陛下聖明!”
“當今局勢,一切以穩住李長安為重!”
慶帝的神色,又恢複了沉靜,“李長安意圖不軌的證據,也要開始收集了。”
“希望這一次,鑒查院不要再讓朕失望了!”
李長安成長為龐然大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鑒查院失職。
因為西秦的錯誤情報,讓慶帝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將李長安送去邊軍。
數日後,護龍山莊中。
範若若、戰翩翩、葉靈兒,正在陪著林婉兒打麻將。
林婉兒的身前,已經堆滿了碎銀子和銀票。
範若若捏著一張牌,猶豫了很久也不敢出。
林婉兒微微一笑,“秦王妃,怎麽又讓本宮催啊!”
範若若苦笑一聲,把手裏的牌放出去,“二筒!”
已經聽牌的林婉兒沒有說話,範若若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牌過一輪,葉靈兒也高興的打出一張二筒。
“嘻嘻!這是姐姐打過的,婉兒你應該不胡吧!”
林婉兒冷眼看著葉靈兒,“你要叫本宮公主殿下,你剛剛已經輸掉叫我婉兒的權力了!”
葉靈兒眼前空空如也,已經輸無可輸了,到了輸禮儀稱呼的地步。
“好好好,公主殿下~”
林婉兒嘴角微翹,將麵前的牌推倒,“胡了!等的就是你的二筒!”
葉靈兒頓時不依了,“剛才姐姐也出了二筒啊!你怎麽不胡她的!”
林婉兒為了贏葉靈兒,專門定的這規矩,放過了範若若讓葉靈兒點炮。
“葉靈兒,怎麽著,你輸不起啊!”
“從這一輪開始,叫本宮依晨公主殿下!”
葉靈兒也不知道為什麽,林婉兒總是時不時針對她。
她思前想後,一定是自己先嫁人了,所以林婉兒不高興了!
葉靈兒求饒道,“讓晴雯來打吧,我不玩了,不玩了。”
林婉兒正色道,“你要是下了場,本宮斷了李長安和葉重的糧草!”
林婉兒掌管內庫,但是李長安的糧草是戶部供給,而且李長安也沒指望過京都的糧草。
但是葉靈兒不知道啊,自家夫君、父親、兄長可都在西北呢,她是一點也不敢得罪林婉兒。
葉靈兒和戰翩翩,自打林婉兒上桌,就從來都沒贏過。
打又打不過,下又下不了,葉靈兒真是騎虎難下。
好在這個時候,高五娘快步走了進來,給林婉兒報告了一則消息,才算解救了葉靈兒。
“公主殿下,陛下下旨了。”
“命秦王殿下領京都府尹,原京都府尹梅執禮降為京都知府。”
“禦賜秦王殿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謁讚不名,諸般殊禮,高太子一階!”
“還賞賜秦王殿下三倍親王俸祿,白銀十萬兩,黃金一萬兩……”
聽到這個消息,林婉兒露出了欣慰笑容。
“陛下這是將古禮都搬出來了,俸祿金銀不過是個門麵,做不得數。”
“親王銜加封京都府尹,再加上比太子高的殊禮,這才是最關鍵的。”
三位王妃都知道,林婉兒是李長安的死黨,知道的事情甚至比她們還多。
所以,在護龍山莊討論這些事,也沒有什麽忌諱。
範若若緩緩說道,“也就是說,大慶國從此有兩個儲君了?”
戰翩翩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你們的太子什麽功勞都沒有,什麽才能也沒有,你們陛下為什麽不直接廢了他!”
聰敏的林婉兒已經猜到了,李長安終於快回來了。
“三位王妃,本宮今日還有要事,就先告辭了。”
三位王妃恭送了林婉兒之後,林婉兒又回身在葉靈兒屁股上拍了一把。
“葉靈兒,本宮今天心情好,就先放過你了。”
說完之後,林婉兒才微笑著揚長而去。
戰翩翩小心翼翼的問道,“靈兒,你是怎麽得罪了公主殿下?”
葉靈兒哭喪著臉道,“我怎麽知道啊!”
範若若輕笑了一聲,好像發覺了一絲隱秘的端倪。
半個月後,李長安帶著兩路龍騎軍,回到了京都城郊。
太子、大皇子、三皇子和文武重臣,出城十裏迎接。
李長安遠遠的看到前方旌旗蔽日,聲樂震天,好不熱鬧。
等李長安策馬靠近,太子恭敬的彎腰拱手,其他人全部跪倒在地。
“恭迎秦王殿下凱旋!”
李長安下了戰馬,掃視了一眼跪倒的人群和招展的旌旗。
隨即,他忍不住麵色一沉。
旌旗不對,聲樂也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