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龍椅大戰,紅薯為正妃!
諸天:從慶餘年到大奉打更人 作者:千山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涼州城。
諸葛亮和顧大祖對坐在大堂之中,城門外擠滿了大批幽州逃來的難民。
“孔明,數萬難民,負擔實在太重了。”
“北莽占據幽州之後,一定會在集結兵馬,趁我們大戰方歇前來攻打。”
“更何況,誰又能保證這些難民沒有徐鳳年安排的探子,要是在我們和北莽大戰之時突然作亂,那該如何收拾!”
諸葛亮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徐鳳年突然放棄幽州,將數十萬百姓扔給北莽,這樣的舉動的確讓諸葛亮意外。
“如果殿下隻想做個西北唐王,就像當年徐驍一樣稱雄一方,這些難民當然可以不做理會。”
“這些年徐驍對徐鳳年、褚祿山的縱容不就是最好的明證嗎,做一方霸主,隻要百姓屈從就行。”
“但是,如果殿下誌在天下,還是要收拾人心,不然的話,就像離陽朝廷,不到二十年又要分崩離析。”
顧大祖也是一時無言,畢竟就南唐也隻是割據一方稱帝,洪家皇帝更是不管民生疾苦的主。
兩人正說著話,錦衣衛送來了李長安的旨令,“全憑軍師做主。”
接受這麽多人不難,但是要處理好這麽多人並不容易,如果是趙定秀提出這樣的主意,李長安一定會說他腐儒之見之見。
但是諸葛亮想接收這些難民,他一定有能力處理好,方法沒有對錯,最關鍵的還是人。
諸葛亮微微一笑,扯得臉上槍傷生疼,隨即立刻收斂了笑容。
“大將軍,處理好這些難民,又是數萬大軍來投!”
他的想法也不複雜,幽州被北涼拋棄,北莽不會善待幽州百姓,這些百姓能往哪裏逃。
他們敢逃往拋棄過他們一次的徐鳳年嗎,一定不會。
如果這些背負國仇家恨的百姓投靠涼州,又是李長安的一大助力。
幽州。
新任北涼王徐鳳年造了離陽朝廷的反,放棄幽州,讓其成為自己和沙州之間的緩衝地帶,為自己的崛起贏得時間。
但是鎮守幽州的步軍統領燕文鸞卻造了徐鳳年的反,帶領這兩萬魚鼓營老卒誓死不離開幽州。
徐鳳年憑著高超的手腕調走了燕文鸞的大部分兵馬,隻留下燕文鸞兩萬老卒還在獨自鎮守幽州。
關城樓上,燕文鸞看著城下黑壓壓一大片北莽大軍,種神通又集結了二十萬大軍,按照和徐鳳年的約定前來接手幽州。
燕文鸞目光冷冽轉頭看向東方,那是北涼王離開的方向,他的目光中充滿了不理解和憤恨。
“老王爺,您看到了嗎,新王爺將幽州百姓都留給了北莽人!這是您鎮守十幾年的幽州啊!”
“王爺說要以大局為重,李長安和北莽都不是我們現在能抵抗的,所以要保存實力,爭取時間!”
“但老臣想不通啊,這幽州的數十萬百姓怎麽辦,將他們留給凶殘的北莽大軍嗎!”
“沒有了涼州,現在又沒了幽州,他徐鳳年還配做北涼王嗎!”
徐鳳年在軍中的威望本就不高,再加上徐驍死的突然,徐鳳年倉促上位,不服氣的老臣不在少數。
徐鳳年看的是北涼的大局,現在他無論和北莽還是沙州硬碰,都隻有死路一條,爭取時間再發展是唯一的活路。
這一策略更是讓不少老臣離心離德,燕文鸞就是其中之一。
“魚鼓營,死守北牢關!”
隨著燕文鸞一聲怒喝,關城之上的老卒們一個個義憤填膺,這些人同樣憤慨於徐鳳年拋棄幽州。
悲憤、淒涼、憤怒,在整個關城上蔓延,但是沒有一位老卒逃走,他們和北莽對峙十幾年,大小戰爭打過數次,早就和北莽是生死大仇。
種神通遠遠的看著固守的北牢關,也是不禁心頭火起,徐鳳年說好的將幽州送給北莽,但是竟然留下兩萬人固守。
“報大將軍,北涼王傳信,燕文鸞叛亂自立,已經投靠李長安,並非北涼麾下!”
種神通損失了董卓和拓跋春隼,現在聽著最新的情報,不禁怒道,“什麽投靠李長安,不就是自己屁股沒擦幹淨,說的這麽冠冕堂皇!”
北莽南下占據幽州,就在李長安和徐鳳年之間形成了緩衝帶,這個道理北莽不是不明白。
但是,北莽南下也要一步一步來,先占據幽州也算向前進了一大步,這麽大的利益北莽沒有道理拒絕。
北莽女帝當然知道,徐鳳年想借北莽擋住李長安,但是女帝並不在乎,她還有自信,哪怕小敗一場,北莽依然有消滅李長安的底蘊。
畢竟,北莽舉國大軍一百萬,李長安也不過二十多萬人而已。
先吞下李長安,同時讓離陽朝內亂,等徹底消滅了李長安,再收拾內亂的離陽朝廷,就是秋風掃落葉的事情嗎。
事已至此,種神通毫不猶豫的下令攻城,他知道幽州常年反抗北莽,對北莽仇恨甚深,不殺雞儆猴滅了燕文鸞,後麵還要遇到不少抵抗。
北莽南下的第一步,必須走出血性和軍威!
“傳令,攻城!”
時間流逝,殘陽如血,整個北牢關幾乎被鮮血浸透,廝殺怒吼之聲響徹天際。
北涼大軍如同螞蟻一般,黑壓壓的無窮無盡,雲梯搭上了城關,魚鼓營死傷大半。
這些北涼老卒很勇,但是對麵可是十倍於己的北莽大軍!
這些人都在幽州安家落戶,他們的背後就是自己的家園,他們知道城關失陷的後果,所以他們隻能死戰。
但是,敵我力量太過懸殊,最終兩萬多人全部陣亡,無一幸免。
燕文鸞身中數十箭,死在了北牢關城頭,成了北涼最後的餘暉。
策馬入城的種神通臉色極其難看,因為這一戰北莽又損失了五萬!
真是想不到,如此巨大的兵力優勢下,殲滅兩萬魚鼓營老卒,竟然損失兩倍自身力量。
這麽算下,柔然山大敗、堰甲湖戰敗、北牢關之戰,北莽一共損失了軍力三十萬!
而北莽喪失了西邊的大片領土,隻得到了徐鳳年獻上的幽州之地,真是虧大發了。
“好好好,區區兩萬北涼步卒,拚掉了五萬北莽兒郎!”
“大軍繼續南下,隻要有人抵抗的城池,直接屠殺!”
“城中的女子財物,歸各軍所有,本將概不過問!”
聽到種神通的話,本來有些喪氣的北莽將領們瞬間恢複了氣勢!
幽州還敢負隅頑抗,就應該讓他們看到這麽做的下場!
其實北莽已經建國數百年,幾乎不怎麽屠殺了,但是現在情況特殊,不給幽州施加壓力,不知道還要損失多少軍力。
更何況北莽這些驕兵悍將損失這麽大,不讓他們出氣,如何能安撫軍心。
占領幽州隻是開始,後麵還要和李長安決戰,之後逐鹿中原,不知道要打多少硬仗,軍心士氣不能弱!
果然,北莽大軍中迸發出一陣陣歡呼!
出生入死的打仗是為什麽,開疆拓土一統天下的宏偉大業,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隻有錢財和女人,才是最大的動力!
半個月後,太安城。
皇帝趙淳陷入了深深的頹喪和暴躁當中,他怎麽也想不明白,他兢兢業業治理國家,為什麽上位四年搞得天下大亂。
李長安占據沙、涼、蜀、青四州之地,現在在西北和北莽大戰。徐鳳年轉頭吞下河州、雍州,加上原來的陵州,在北方勢如破竹。
燕敕王趙炳不但不協助平叛,竟然以清君側為由,直接在南方起兵,也是連戰連捷,已經攻占數州。
“朕就打了一次敗仗,怎麽就搞得天下大亂了!”
整個離陽朝廷,隻有太安城附近的十萬軍隊可以調用,其他地方根本就顧不上了。
大謀士元本溪自己也想不到,僅僅因為圍剿李長安失敗,就讓天下形勢急轉直下。
徐鳳年突然卸下偽裝,直接扯旗造反,燕敕王更是不顧吃相,趁火打劫,事情的發展早就遠遠超過他之前的謀劃。
本來應該正當壯年的趙淳,先是失去了愛女,然後國家又陷入混亂,每天都是喪師大敗的消息,現在身體每況愈下,竟然出現了早衰之相。
“老師,種神通在幽州屠了十座縣城,殺死數萬人!這就是徐鳳年幹的好事!”
元本溪歎道,“徐鳳年還在雍州屠了一城,以報複當年李長安羞辱之仇。”
“燕敕王在江心郡也屠了三城,以削弱朝廷軍隊的反抗意誌……”
趙淳徹底垮了,他沒有上過戰場,他隻知道要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收攏離陽權柄,讓離陽千秋萬代。
但是現在,春秋時期到處可見的屠城,再次在離陽天下上演,這種打擊是巨大的。
也就是說,他這個皇帝非常失敗,讓離陽回到了統一之前的狀態,有了北莽南下,形勢更加不堪!
身心俱疲的趙淳,在連續一個多月睡不好覺之後,終於徹底病倒了。
“老師……請你輔助太子囑理朝政……”
太子趙篆倒是年少聰穎,但是現在這種局麵,恐怕趙禮複生也不好解救了。
敦煌城。
李長安收攏大軍,直接回到了敦煌城,並沒有派人占據北莽的土地。
北莽尚有大軍七十萬,分兵占領這些地方隻會徒增困擾罷了,那些地方民心暫時不可用,沒必要把攤子攤的太大。
倒是青州可以向淮南滲透,西蜀可以開始滲透南詔,這兩個方向都比經略北莽靠譜的多。
李長安並沒有派兵和北莽搶奪幽州,因為他不想為徐鳳年的錯誤買單,而且徐鳳年是有意為之,就是希望李長安和北莽爭奪。
北莽經曆了兩場大敗,好不容易在幽州得到了喘息,現在士氣正旺,不是決戰的時機。這次離陽朝五路圍剿沙州,發生了太多變局,李長安也需要補充兵員,穩一穩局勢。
這一日,紅薯在宮門口遇到了青鳥。
青鳥看到紅薯妖妖嬈嬈的樣子,就打算冷著臉路過,但是紅薯今天有所不同,卻也是冷著一張俏臉。
青鳥有些意外,因為紅薯每次見她都是眉開眼笑的,盡管青鳥永遠冷著臉,但兩人總歸是有話說。
今日的紅薯明顯比較反常,一雙桃媚眼死死的盯著青鳥的背影。
青鳥走出幾步,忍不住停下來腳步,這些年她和李長安的事情一直都是藏著掖著,在外人看來,她和薑姒隻是李長安的護衛而已。
紅薯也很忙碌,但是每次見到青鳥總是要說她幾句,但是一想到青鳥這個護衛跟著李長安的時間,比一些侍妾還要長,她也就不好說什麽了。
這樣的機會如果青鳥都把握不住,那隻能說明殿下不喜歡青鳥這樣的冷淡性子。
但是今天的紅薯,好像是發現了什麽,青鳥回過頭來,緩緩走到紅薯眼前。
“你這妖精,這次怎麽不多管閑事了。”
紅薯銀牙緊咬,一把捏在青鳥的小腰上,“你這小浪蹄子,平時裝清高裝的真像啊!”
“枉我一直為你擔憂,看來都是白費了,我看你活兒好得很呐!”
兩人之間一點也不見外,青鳥也不客氣的說道,“過獎了,比起你來還是差得遠呢。”
紅薯鬆了手,目光幽怨的瞪了青鳥一眼,氣的她胸脯起起伏伏。
她一直關心青鳥,青鳥也是領情的,“你的好心我是知道的,殿下還在等你呢。”
青鳥離開之後,紅薯收拾了心情進入了進入宮殿之中。
此刻的李長安,毫不客氣的坐在了敦煌女城主的龍椅之上,但是嘴裏卻嫌棄這椅子太小。
看到紅薯進來之後,李長安指著她說道,“有一件女帝沒穿過的龍袍,本王看著尺寸挺適合你,你去試試吧。”
紅薯乖巧的聽話,然後去後麵換了龍袍出來,女子柔聲說道,“殿下,這一身如何?”
李長安從頭到腳欣賞了一遍,然後讓紅薯坐在自己腿上,“不錯,非常合身。”
紅薯緊緊貼在李長安身上,嬌笑著說道,“這龍袍應該殿下穿,妾身穿了像什麽樣子。”
紅薯說著話,一隻不規矩的纖手抹過了腰間,她媚眼如絲,春意掛在眉梢。
雖然紅薯跟著李長安也有四年了,但是李長安侍妾眾多,而且經常外出,所以紅薯對於每次能陪伴李長安的機會都很珍惜。
女子身如玉,紅薯更是一塊醇香的羊脂白玉,每次都讓李長安欲罷不能,就像這次的龍袍之下,空無一物。
“紅薯,做本王的王妃吧。”
紅薯溫柔的小手突然一緊,心中頓時泛起一陣陣漣漪,李長安做好的決定,她是不敢違背的。
李長安這麽說,就意味著不在意她的身世,而且是讓她做唯一的正妃。
紅薯有些受寵若驚,夢囈一般嬌語似吟,“妾身遵旨。”
她已經被放在了龍椅上,這一聲遵旨更是不再避諱,沒什麽可避諱的,李長安就是要做這天下之主。
她身體敏感,輕顫不止。
李長安輕笑一聲。
“紅薯好大的野心,看來王妃滿足不了你,你是想當皇後啊。”
紅薯輕輕附在李長安耳邊,“臣妾……不敢。”
臉色潮紅如粉桃,一頭青絲散亂在龍椅上,襯托得她身體愈發白玉腴美。
一刻千金,這會兒估計去好幾千黃金了,“殿下。”
不知為什麽,在這龍椅之上,李長安好像永遠不會累。
……
三天後,李長安昭告天下,將沙、涼、屬、青四州正式納入唐國領土。
他正式封了紅薯為王妃,既然都造反了,也不管什麽側妃數量的限製了,徐渭熊、薛宋官、呼延觀音、裴南葦、魚幼薇都封了側妃。
至於徐脂虎和趙鳳雅,隻能作為侍妾,而且此後也隻能是侍妾了。
青鳥和薑姒還想貼身保護李長安,隻好先不冊封,等日後天下太平了,再封這兩位為妃吧。
三個月後。
天下局勢依舊動蕩,徐鳳年瘋狂的向東擴張,已經快拿下薊州了。
趙炳一路北上,也殺到了泉州,距離太安城也就數十裏之遙。
徐鳳年和趙炳兩人,對太安城形成了夾擊態勢,太安城岌岌可危,可戰之軍已經喪失殆盡,滿朝文武焦頭爛額。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徐鳳年和趙炳開始和談,兩人密謀瓜分離陽天下。
因為徐鳳年沒有實力對抗離陽的年輕宦官和欽天監煉氣士,就算占據了太安城他自己也不安全。
而且趙炳軍力也不弱,雙方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將趙淳父子趕下皇位,再繼續爭奪天下。
北莽屠了十座縣城之後,幽州全境再也沒有抵抗了,終於徹底占領了幽州。
但是,大批幽州的百姓都逃到了臨近的涼州,在北莽治下就算能活命,也隻能做下等人,生殺予奪全部由人家說了算。
百姓們聽說了涼州收納幽州難民,能跑掉的都跑了。十幾萬人的難民進入涼州,其中的五六萬青壯自願從軍。
這三個月裏,四州境內的各項事務都在有條不紊的進展,涼州在諸葛亮夜以繼日的辛勞下,既消化了難民,也訓練了新軍。
西蜀、青州等地的征兵也在進行,現在李長安需要擴大兵力,和北莽的對抗最缺的就是兵力。
李長安來到了涼州,開始親自準備和北莽的戰事,因為種神通在幽州的種種跡象都表明,北莽馬上就要大舉反撲。
潼門關,是涼州和幽州的邊界。
李長安已經在這裏聚集了十餘萬兵馬,而種神通再次集結大軍三十萬,目標正是潼門關。
這一次,雙方都已經養精蓄銳,這次決戰將決定天下局勢走向。
若李長安勝,則幽州、北莽南部都會納入版圖,北涼王府所在的陵州也會被唐國團團包圍。
若種神通勝,則涼州、青州、西蜀三州之地,都會被北莽攻占,北莽將真正深入離陽腹地。
落日當空。
李長安安坐在城樓,身後是諸葛亮和顧大祖。
現在的李長安,比之前任何一場大戰都安心。
之前他總是弱小或者被攻擊的一方,但是現在經過了幾個月的休整,對於戰勝北莽滿懷信心。
在他看來,北莽騎兵南下之後,攻打關隘本就是很蠢的行為。
作為草原勢力,騎兵對騎兵都打不過唐軍,更何況攻城拔寨了。
不過他也理解慕容女帝的心思,要真正南下逐鹿中原,攻城之戰是少不了的。
在幽州吃飽喝足的北莽騎兵們,一個個燃燒著旺盛的殺戮鬥誌,手舉彎刀,嘶吼震天!
“殺!殺!殺!”
數萬凶悍的北莽騎兵停在了潼門關前數百丈,令行禁止,整齊劃一。
就連諸葛亮也忍不住感慨,“到底是劫掠起家的軍隊,現在劫掠了幽州,氣勢更旺盛了。”
一位身著狼頭重甲的北莽大將一馬當先,開始在關城前叫陣。
“本將大將軍麾下先鋒耶律東床!”
“我北莽百萬大軍即將南下,李長安速速打開城門,本將尚可給你們留一條活路!”
“若是等到百萬大軍踏入涼州,幽州就是你們的前車之鑒!”
這位北莽大將的奮力嘶吼,迎來的卻是無情的箭雨!
耶律東床惱羞成怒,對著數萬精兵喊道,“兒郎們,李長安不知好歹,我等該當如何!”
冒著箭矢衝鋒的北莽兵士們,齊聲呼應道,“屠城!”
“屠滅涼州!震懾南蠻!”
北莽大營中旌旗招展,鼓聲震天,北莽士兵架著雲梯開始攻關。
關城之上,是最精銳的陌刀卒和白毦兵,還有天下第一樓的高手們將攻城巨石打散。
在如此精心的準備之下,李長安有信心不讓一個北莽士兵登上城牆。
這些北莽士兵是新集結來的,並沒有經曆堰甲湖大戰,本以為這座關城也和幽州的城池一樣脆弱。
但是,所有登上城牆的士兵全部被斬殺,攻城的巨石更是無法靠近城牆!
到了這時候,北莽士兵才發現,這座關城要比北牢關更為堅固!
(本章完)
諸葛亮和顧大祖對坐在大堂之中,城門外擠滿了大批幽州逃來的難民。
“孔明,數萬難民,負擔實在太重了。”
“北莽占據幽州之後,一定會在集結兵馬,趁我們大戰方歇前來攻打。”
“更何況,誰又能保證這些難民沒有徐鳳年安排的探子,要是在我們和北莽大戰之時突然作亂,那該如何收拾!”
諸葛亮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徐鳳年突然放棄幽州,將數十萬百姓扔給北莽,這樣的舉動的確讓諸葛亮意外。
“如果殿下隻想做個西北唐王,就像當年徐驍一樣稱雄一方,這些難民當然可以不做理會。”
“這些年徐驍對徐鳳年、褚祿山的縱容不就是最好的明證嗎,做一方霸主,隻要百姓屈從就行。”
“但是,如果殿下誌在天下,還是要收拾人心,不然的話,就像離陽朝廷,不到二十年又要分崩離析。”
顧大祖也是一時無言,畢竟就南唐也隻是割據一方稱帝,洪家皇帝更是不管民生疾苦的主。
兩人正說著話,錦衣衛送來了李長安的旨令,“全憑軍師做主。”
接受這麽多人不難,但是要處理好這麽多人並不容易,如果是趙定秀提出這樣的主意,李長安一定會說他腐儒之見之見。
但是諸葛亮想接收這些難民,他一定有能力處理好,方法沒有對錯,最關鍵的還是人。
諸葛亮微微一笑,扯得臉上槍傷生疼,隨即立刻收斂了笑容。
“大將軍,處理好這些難民,又是數萬大軍來投!”
他的想法也不複雜,幽州被北涼拋棄,北莽不會善待幽州百姓,這些百姓能往哪裏逃。
他們敢逃往拋棄過他們一次的徐鳳年嗎,一定不會。
如果這些背負國仇家恨的百姓投靠涼州,又是李長安的一大助力。
幽州。
新任北涼王徐鳳年造了離陽朝廷的反,放棄幽州,讓其成為自己和沙州之間的緩衝地帶,為自己的崛起贏得時間。
但是鎮守幽州的步軍統領燕文鸞卻造了徐鳳年的反,帶領這兩萬魚鼓營老卒誓死不離開幽州。
徐鳳年憑著高超的手腕調走了燕文鸞的大部分兵馬,隻留下燕文鸞兩萬老卒還在獨自鎮守幽州。
關城樓上,燕文鸞看著城下黑壓壓一大片北莽大軍,種神通又集結了二十萬大軍,按照和徐鳳年的約定前來接手幽州。
燕文鸞目光冷冽轉頭看向東方,那是北涼王離開的方向,他的目光中充滿了不理解和憤恨。
“老王爺,您看到了嗎,新王爺將幽州百姓都留給了北莽人!這是您鎮守十幾年的幽州啊!”
“王爺說要以大局為重,李長安和北莽都不是我們現在能抵抗的,所以要保存實力,爭取時間!”
“但老臣想不通啊,這幽州的數十萬百姓怎麽辦,將他們留給凶殘的北莽大軍嗎!”
“沒有了涼州,現在又沒了幽州,他徐鳳年還配做北涼王嗎!”
徐鳳年在軍中的威望本就不高,再加上徐驍死的突然,徐鳳年倉促上位,不服氣的老臣不在少數。
徐鳳年看的是北涼的大局,現在他無論和北莽還是沙州硬碰,都隻有死路一條,爭取時間再發展是唯一的活路。
這一策略更是讓不少老臣離心離德,燕文鸞就是其中之一。
“魚鼓營,死守北牢關!”
隨著燕文鸞一聲怒喝,關城之上的老卒們一個個義憤填膺,這些人同樣憤慨於徐鳳年拋棄幽州。
悲憤、淒涼、憤怒,在整個關城上蔓延,但是沒有一位老卒逃走,他們和北莽對峙十幾年,大小戰爭打過數次,早就和北莽是生死大仇。
種神通遠遠的看著固守的北牢關,也是不禁心頭火起,徐鳳年說好的將幽州送給北莽,但是竟然留下兩萬人固守。
“報大將軍,北涼王傳信,燕文鸞叛亂自立,已經投靠李長安,並非北涼麾下!”
種神通損失了董卓和拓跋春隼,現在聽著最新的情報,不禁怒道,“什麽投靠李長安,不就是自己屁股沒擦幹淨,說的這麽冠冕堂皇!”
北莽南下占據幽州,就在李長安和徐鳳年之間形成了緩衝帶,這個道理北莽不是不明白。
但是,北莽南下也要一步一步來,先占據幽州也算向前進了一大步,這麽大的利益北莽沒有道理拒絕。
北莽女帝當然知道,徐鳳年想借北莽擋住李長安,但是女帝並不在乎,她還有自信,哪怕小敗一場,北莽依然有消滅李長安的底蘊。
畢竟,北莽舉國大軍一百萬,李長安也不過二十多萬人而已。
先吞下李長安,同時讓離陽朝內亂,等徹底消滅了李長安,再收拾內亂的離陽朝廷,就是秋風掃落葉的事情嗎。
事已至此,種神通毫不猶豫的下令攻城,他知道幽州常年反抗北莽,對北莽仇恨甚深,不殺雞儆猴滅了燕文鸞,後麵還要遇到不少抵抗。
北莽南下的第一步,必須走出血性和軍威!
“傳令,攻城!”
時間流逝,殘陽如血,整個北牢關幾乎被鮮血浸透,廝殺怒吼之聲響徹天際。
北涼大軍如同螞蟻一般,黑壓壓的無窮無盡,雲梯搭上了城關,魚鼓營死傷大半。
這些北涼老卒很勇,但是對麵可是十倍於己的北莽大軍!
這些人都在幽州安家落戶,他們的背後就是自己的家園,他們知道城關失陷的後果,所以他們隻能死戰。
但是,敵我力量太過懸殊,最終兩萬多人全部陣亡,無一幸免。
燕文鸞身中數十箭,死在了北牢關城頭,成了北涼最後的餘暉。
策馬入城的種神通臉色極其難看,因為這一戰北莽又損失了五萬!
真是想不到,如此巨大的兵力優勢下,殲滅兩萬魚鼓營老卒,竟然損失兩倍自身力量。
這麽算下,柔然山大敗、堰甲湖戰敗、北牢關之戰,北莽一共損失了軍力三十萬!
而北莽喪失了西邊的大片領土,隻得到了徐鳳年獻上的幽州之地,真是虧大發了。
“好好好,區區兩萬北涼步卒,拚掉了五萬北莽兒郎!”
“大軍繼續南下,隻要有人抵抗的城池,直接屠殺!”
“城中的女子財物,歸各軍所有,本將概不過問!”
聽到種神通的話,本來有些喪氣的北莽將領們瞬間恢複了氣勢!
幽州還敢負隅頑抗,就應該讓他們看到這麽做的下場!
其實北莽已經建國數百年,幾乎不怎麽屠殺了,但是現在情況特殊,不給幽州施加壓力,不知道還要損失多少軍力。
更何況北莽這些驕兵悍將損失這麽大,不讓他們出氣,如何能安撫軍心。
占領幽州隻是開始,後麵還要和李長安決戰,之後逐鹿中原,不知道要打多少硬仗,軍心士氣不能弱!
果然,北莽大軍中迸發出一陣陣歡呼!
出生入死的打仗是為什麽,開疆拓土一統天下的宏偉大業,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隻有錢財和女人,才是最大的動力!
半個月後,太安城。
皇帝趙淳陷入了深深的頹喪和暴躁當中,他怎麽也想不明白,他兢兢業業治理國家,為什麽上位四年搞得天下大亂。
李長安占據沙、涼、蜀、青四州之地,現在在西北和北莽大戰。徐鳳年轉頭吞下河州、雍州,加上原來的陵州,在北方勢如破竹。
燕敕王趙炳不但不協助平叛,竟然以清君側為由,直接在南方起兵,也是連戰連捷,已經攻占數州。
“朕就打了一次敗仗,怎麽就搞得天下大亂了!”
整個離陽朝廷,隻有太安城附近的十萬軍隊可以調用,其他地方根本就顧不上了。
大謀士元本溪自己也想不到,僅僅因為圍剿李長安失敗,就讓天下形勢急轉直下。
徐鳳年突然卸下偽裝,直接扯旗造反,燕敕王更是不顧吃相,趁火打劫,事情的發展早就遠遠超過他之前的謀劃。
本來應該正當壯年的趙淳,先是失去了愛女,然後國家又陷入混亂,每天都是喪師大敗的消息,現在身體每況愈下,竟然出現了早衰之相。
“老師,種神通在幽州屠了十座縣城,殺死數萬人!這就是徐鳳年幹的好事!”
元本溪歎道,“徐鳳年還在雍州屠了一城,以報複當年李長安羞辱之仇。”
“燕敕王在江心郡也屠了三城,以削弱朝廷軍隊的反抗意誌……”
趙淳徹底垮了,他沒有上過戰場,他隻知道要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收攏離陽權柄,讓離陽千秋萬代。
但是現在,春秋時期到處可見的屠城,再次在離陽天下上演,這種打擊是巨大的。
也就是說,他這個皇帝非常失敗,讓離陽回到了統一之前的狀態,有了北莽南下,形勢更加不堪!
身心俱疲的趙淳,在連續一個多月睡不好覺之後,終於徹底病倒了。
“老師……請你輔助太子囑理朝政……”
太子趙篆倒是年少聰穎,但是現在這種局麵,恐怕趙禮複生也不好解救了。
敦煌城。
李長安收攏大軍,直接回到了敦煌城,並沒有派人占據北莽的土地。
北莽尚有大軍七十萬,分兵占領這些地方隻會徒增困擾罷了,那些地方民心暫時不可用,沒必要把攤子攤的太大。
倒是青州可以向淮南滲透,西蜀可以開始滲透南詔,這兩個方向都比經略北莽靠譜的多。
李長安並沒有派兵和北莽搶奪幽州,因為他不想為徐鳳年的錯誤買單,而且徐鳳年是有意為之,就是希望李長安和北莽爭奪。
北莽經曆了兩場大敗,好不容易在幽州得到了喘息,現在士氣正旺,不是決戰的時機。這次離陽朝五路圍剿沙州,發生了太多變局,李長安也需要補充兵員,穩一穩局勢。
這一日,紅薯在宮門口遇到了青鳥。
青鳥看到紅薯妖妖嬈嬈的樣子,就打算冷著臉路過,但是紅薯今天有所不同,卻也是冷著一張俏臉。
青鳥有些意外,因為紅薯每次見她都是眉開眼笑的,盡管青鳥永遠冷著臉,但兩人總歸是有話說。
今日的紅薯明顯比較反常,一雙桃媚眼死死的盯著青鳥的背影。
青鳥走出幾步,忍不住停下來腳步,這些年她和李長安的事情一直都是藏著掖著,在外人看來,她和薑姒隻是李長安的護衛而已。
紅薯也很忙碌,但是每次見到青鳥總是要說她幾句,但是一想到青鳥這個護衛跟著李長安的時間,比一些侍妾還要長,她也就不好說什麽了。
這樣的機會如果青鳥都把握不住,那隻能說明殿下不喜歡青鳥這樣的冷淡性子。
但是今天的紅薯,好像是發現了什麽,青鳥回過頭來,緩緩走到紅薯眼前。
“你這妖精,這次怎麽不多管閑事了。”
紅薯銀牙緊咬,一把捏在青鳥的小腰上,“你這小浪蹄子,平時裝清高裝的真像啊!”
“枉我一直為你擔憂,看來都是白費了,我看你活兒好得很呐!”
兩人之間一點也不見外,青鳥也不客氣的說道,“過獎了,比起你來還是差得遠呢。”
紅薯鬆了手,目光幽怨的瞪了青鳥一眼,氣的她胸脯起起伏伏。
她一直關心青鳥,青鳥也是領情的,“你的好心我是知道的,殿下還在等你呢。”
青鳥離開之後,紅薯收拾了心情進入了進入宮殿之中。
此刻的李長安,毫不客氣的坐在了敦煌女城主的龍椅之上,但是嘴裏卻嫌棄這椅子太小。
看到紅薯進來之後,李長安指著她說道,“有一件女帝沒穿過的龍袍,本王看著尺寸挺適合你,你去試試吧。”
紅薯乖巧的聽話,然後去後麵換了龍袍出來,女子柔聲說道,“殿下,這一身如何?”
李長安從頭到腳欣賞了一遍,然後讓紅薯坐在自己腿上,“不錯,非常合身。”
紅薯緊緊貼在李長安身上,嬌笑著說道,“這龍袍應該殿下穿,妾身穿了像什麽樣子。”
紅薯說著話,一隻不規矩的纖手抹過了腰間,她媚眼如絲,春意掛在眉梢。
雖然紅薯跟著李長安也有四年了,但是李長安侍妾眾多,而且經常外出,所以紅薯對於每次能陪伴李長安的機會都很珍惜。
女子身如玉,紅薯更是一塊醇香的羊脂白玉,每次都讓李長安欲罷不能,就像這次的龍袍之下,空無一物。
“紅薯,做本王的王妃吧。”
紅薯溫柔的小手突然一緊,心中頓時泛起一陣陣漣漪,李長安做好的決定,她是不敢違背的。
李長安這麽說,就意味著不在意她的身世,而且是讓她做唯一的正妃。
紅薯有些受寵若驚,夢囈一般嬌語似吟,“妾身遵旨。”
她已經被放在了龍椅上,這一聲遵旨更是不再避諱,沒什麽可避諱的,李長安就是要做這天下之主。
她身體敏感,輕顫不止。
李長安輕笑一聲。
“紅薯好大的野心,看來王妃滿足不了你,你是想當皇後啊。”
紅薯輕輕附在李長安耳邊,“臣妾……不敢。”
臉色潮紅如粉桃,一頭青絲散亂在龍椅上,襯托得她身體愈發白玉腴美。
一刻千金,這會兒估計去好幾千黃金了,“殿下。”
不知為什麽,在這龍椅之上,李長安好像永遠不會累。
……
三天後,李長安昭告天下,將沙、涼、屬、青四州正式納入唐國領土。
他正式封了紅薯為王妃,既然都造反了,也不管什麽側妃數量的限製了,徐渭熊、薛宋官、呼延觀音、裴南葦、魚幼薇都封了側妃。
至於徐脂虎和趙鳳雅,隻能作為侍妾,而且此後也隻能是侍妾了。
青鳥和薑姒還想貼身保護李長安,隻好先不冊封,等日後天下太平了,再封這兩位為妃吧。
三個月後。
天下局勢依舊動蕩,徐鳳年瘋狂的向東擴張,已經快拿下薊州了。
趙炳一路北上,也殺到了泉州,距離太安城也就數十裏之遙。
徐鳳年和趙炳兩人,對太安城形成了夾擊態勢,太安城岌岌可危,可戰之軍已經喪失殆盡,滿朝文武焦頭爛額。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徐鳳年和趙炳開始和談,兩人密謀瓜分離陽天下。
因為徐鳳年沒有實力對抗離陽的年輕宦官和欽天監煉氣士,就算占據了太安城他自己也不安全。
而且趙炳軍力也不弱,雙方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將趙淳父子趕下皇位,再繼續爭奪天下。
北莽屠了十座縣城之後,幽州全境再也沒有抵抗了,終於徹底占領了幽州。
但是,大批幽州的百姓都逃到了臨近的涼州,在北莽治下就算能活命,也隻能做下等人,生殺予奪全部由人家說了算。
百姓們聽說了涼州收納幽州難民,能跑掉的都跑了。十幾萬人的難民進入涼州,其中的五六萬青壯自願從軍。
這三個月裏,四州境內的各項事務都在有條不紊的進展,涼州在諸葛亮夜以繼日的辛勞下,既消化了難民,也訓練了新軍。
西蜀、青州等地的征兵也在進行,現在李長安需要擴大兵力,和北莽的對抗最缺的就是兵力。
李長安來到了涼州,開始親自準備和北莽的戰事,因為種神通在幽州的種種跡象都表明,北莽馬上就要大舉反撲。
潼門關,是涼州和幽州的邊界。
李長安已經在這裏聚集了十餘萬兵馬,而種神通再次集結大軍三十萬,目標正是潼門關。
這一次,雙方都已經養精蓄銳,這次決戰將決定天下局勢走向。
若李長安勝,則幽州、北莽南部都會納入版圖,北涼王府所在的陵州也會被唐國團團包圍。
若種神通勝,則涼州、青州、西蜀三州之地,都會被北莽攻占,北莽將真正深入離陽腹地。
落日當空。
李長安安坐在城樓,身後是諸葛亮和顧大祖。
現在的李長安,比之前任何一場大戰都安心。
之前他總是弱小或者被攻擊的一方,但是現在經過了幾個月的休整,對於戰勝北莽滿懷信心。
在他看來,北莽騎兵南下之後,攻打關隘本就是很蠢的行為。
作為草原勢力,騎兵對騎兵都打不過唐軍,更何況攻城拔寨了。
不過他也理解慕容女帝的心思,要真正南下逐鹿中原,攻城之戰是少不了的。
在幽州吃飽喝足的北莽騎兵們,一個個燃燒著旺盛的殺戮鬥誌,手舉彎刀,嘶吼震天!
“殺!殺!殺!”
數萬凶悍的北莽騎兵停在了潼門關前數百丈,令行禁止,整齊劃一。
就連諸葛亮也忍不住感慨,“到底是劫掠起家的軍隊,現在劫掠了幽州,氣勢更旺盛了。”
一位身著狼頭重甲的北莽大將一馬當先,開始在關城前叫陣。
“本將大將軍麾下先鋒耶律東床!”
“我北莽百萬大軍即將南下,李長安速速打開城門,本將尚可給你們留一條活路!”
“若是等到百萬大軍踏入涼州,幽州就是你們的前車之鑒!”
這位北莽大將的奮力嘶吼,迎來的卻是無情的箭雨!
耶律東床惱羞成怒,對著數萬精兵喊道,“兒郎們,李長安不知好歹,我等該當如何!”
冒著箭矢衝鋒的北莽兵士們,齊聲呼應道,“屠城!”
“屠滅涼州!震懾南蠻!”
北莽大營中旌旗招展,鼓聲震天,北莽士兵架著雲梯開始攻關。
關城之上,是最精銳的陌刀卒和白毦兵,還有天下第一樓的高手們將攻城巨石打散。
在如此精心的準備之下,李長安有信心不讓一個北莽士兵登上城牆。
這些北莽士兵是新集結來的,並沒有經曆堰甲湖大戰,本以為這座關城也和幽州的城池一樣脆弱。
但是,所有登上城牆的士兵全部被斬殺,攻城的巨石更是無法靠近城牆!
到了這時候,北莽士兵才發現,這座關城要比北牢關更為堅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