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的天下第一樓招攬了不少一品高手,加上之前一直跟隨李長安的,現在城樓之上的一品大宗師足足有二十多名。


    至於二品小宗師,數量更是達到了四五十人,這裏麵很多的江湖人物都是在得知北莽血屠幽州之後決定投靠李長安的。


    離陽朝廷內亂,徐鳳年竟然將一州之地拋給北莽,達成了和北莽的和議,隻有李長安還在和北莽對抗。


    想為中原百姓出一份力的江湖人物,就隻能投靠李長安了。


    在眾多宗師的幫助下,北莽攻城大半天之後毫無進展,但是卻損失了三萬餘人,這座潼門關仿佛成了絞肉機。


    之後的一個月,北莽大軍嚐試了各種曾經非常有效的攻城手段,但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仍然無法湊效。


    更何況諸葛亮準備充分,城牆之上的滾石、檑木、火油等物資足夠阻擋三個月的攻城,可以說種神通這次真是踢到鐵板了。


    種神通也是想不到,他集結了三十萬北莽精銳,準備一舉蕩平李長安,但是卻被第一道城關擋住了。


    北莽軍營中,種神通的身後是李鳳首和鄧茂兩大宗師,帳下的將領們一個個灰頭土臉,士氣低沉。


    “大將軍,我們繞過這關城,找徐鳳年從陵州借道進攻涼州南部,我就不信了李長安能把所有城池都打造成鐵桶!”


    耶律東床的建議是目前最可行的,涼州可不是小地方,雖然確實地勢狹長,關隘險峻,但是並非隻有潼門關一處入口。


    二十多萬大軍攻打其他城池,應該不至於這麽困難的。


    種神通沒有說話,其實他已經考慮很久了,之所以不下決心是因為女帝的聖旨。


    在北莽損失三十萬大軍之後,慕容女帝震怒,號稱百萬大軍對離陽朝有碾壓之勢的北莽,竟然連離陽朝一個西北藩王都吃不下。


    在女帝的眼中,她一直沒有進攻離陽,是因為她和徐驍的情分。


    但是她始終認為,隻要北莽全力以赴,北涼是擋不住北莽南下的。


    而李長安的軍力,最多也就和徐驍盛年的時候不相上下,怎麽可能擋得住北莽大軍。


    所以,她給種神通下的死命令,就是從涼州門戶潼門關長驅直入,向南蠻子展示北莽真正的軍威。


    也正是因為這道聖旨,讓進攻潼門關成了一個關乎北莽和女帝顏麵的行動,如果打不下來,將會大大的影響北莽南下的威懾力。


    錦衣衛得到了這個情報,李長安才了大力氣籌備潼門關的防禦工事,就是知道北莽一定會死磕潼門關。


    一個月過去了,種神通也有些動搖了,無論如何打進涼州才是最重要的,總不能真被一道關城擋在這裏吧。


    作為北莽的大將軍,隻要能順利打進涼州,違反進攻潼門關的聖旨,也不至於就要論罪,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再這麽耗下去也不是辦法,明天就從陵州借道,也不用跟徐鳳年通報了。等解決了李長安,回頭就攻下陵州!”


    在這些北莽悍將眼中,徐鳳年沒有膽量和北莽為敵,才獻出幽州的土地求個平安,北莽大軍隻是路過陵州,哪裏需要跟他打招呼。


    次日,北莽大軍繼續派少量的軍隊準備攻城,剛剛靠近潼門關的關城就發現城門大開,大批騎兵衝殺了出來。


    雖然種神通秘密撤軍南下的消息已經被錦衣衛探查到了,但是還沒來得及送給李長安。


    這次出城決戰,是早就計劃好了,因為誰都知道北莽大軍久攻不下一定會繞過關隘,所以李長安就想在關城之前和對方決戰。


    李長安也不想這二十多萬人分散進攻涼州各邊境,這樣的話消滅北莽主力的成本就變得非常巨大,而且戰爭會曠日持久。


    但是戰爭有時候就是有偶然性的,也可能是李長安收集了太多氣運,所以運氣也是極好,他剛剛派大軍出城的時間,正是種神通南下陵州的時間。


    攻城的少量軍隊很快就被唐軍擊潰,北莽的軍營也都空了,衝在最前麵的李存孝審問了幾個軍官,才發現種神通半天前剛剛南下。


    “哈哈哈,這不是巧了嗎!天要滅你種神通啊!”


    李存孝將這個消息報告了李長安,李長安立刻命令李存孝和霍去病率領十五萬騎兵,兵分兩路追擊種神通。


    兩個時辰後,李存孝和霍去病的騎兵就追上了種神通的二十餘萬大軍,北莽軍隊完全沒想到唐軍來的這麽快。


    種神通怎麽也想不到,李長安正好抓住他撤軍轉移,等斥候將消息送到的時候,唐軍的先鋒已經殺入了北莽的後隊。


    隻是正常行軍的北莽士兵,本來就缺乏在中原行軍的經驗,一時間根本無法形成有力的抵抗。


    種神通帶著大將們佇立在一座山頭上,看著唐軍的騎兵在北莽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的屠殺。


    遠遠看著玄色長龍和白色猛虎,種神通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真是運氣差到了極點。


    耶律東床等將領見到唐軍衝出來,都有些興奮,“大將軍,唐軍終於從龜殼子關城裏出來了,現在正是反攻時機啊!”


    種神通可是北莽的大將軍,是真正的帥才,他看的是戰場的整體形勢,“胡言亂語!”


    “如果我們和唐軍各自列陣對衝,以我們的人數優勢,勝負尚未可知。


    但是現在我們撤軍轉移時被人咬住,失去了先機,如果還要接戰,敗多勝少。”


    他在堰甲湖見過唐軍騎兵的戰力,親眼看著董卓和拓跋春隼被殺,對於唐軍的了解,他比慕容女帝要深得多。


    耶律東床作為北莽皇族,此刻的傲氣也上來了,“大將軍屢次壯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莫不是被李長安嚇破了膽!”


    “我們二十多萬大軍在此,難道不敢和李長安一戰!”


    對於這位皇族的後起之秀,種神通也不好直接辱罵,“能打一仗又如何,我們的目的是滅了唐國。


    如果現在被動的和李長安打一仗,再損失十幾萬兵馬,還有機會徹底消滅李長安嗎。”


    耶律東床悻悻的說道,“大將軍那你說,現在又該如何?”


    種神通歎了口氣道,“回軍北上,保存軍力,請陛下再起大軍征伐唐國!”


    聽到這句話,耶律東床非常驚訝,“大將軍,不戰而退,還會將到手的幽州送給李長安,陛下會治罪的!”


    種神通不動聲色的說道,“本將就是被治罪,也比將大軍全部葬送在這裏的好。


    這次是李長安走運,本將軍不信他每次都會這麽走運!”


    在種神通和一眾老將的指揮下,北莽大軍丟下一部分棄子,損失了三萬人。


    剩餘二十餘萬人雖然倉促,卻還是有驚無險的北上撤走了。


    李長安和諸葛亮一路追到了幽州境內,卻發現種神通竟然將整個幽州都放棄了,全部送給了李長安。


    諸葛亮不禁感慨道,“殿下,種神通此人,真是個帥才。知進退,明得失,將損失降低到了最小。”


    “我們想和他大軍決戰,他沒有大勝的把握就堅決不戰,甚至將幽州也丟下了。”


    對於種神通的舉動,李長安倒是不意外,泱泱大國的大將軍,可不是酒囊飯袋。


    “種神通知道,北莽大軍才是北莽最不能舍棄的根本,一個被劫掠的差不多的幽州,可有可無。”


    “種神通主動撤軍,一定會被女帝降罪革職,這樣不惜自身的胸懷格局,離陽朝的大將軍顧劍棠是沒有的。”


    諸葛亮接著說道,“李將軍和霍將軍在堰甲湖打出了軍威,讓種神通準確估量出了我們的實力,所以他做出了最明智的決定。”


    “隻是……北莽有這樣的良將在,相信以慕容女帝的決斷,很快就會有下一次大軍南下。”


    “這一次的軍力,恐怕不止三十萬,而且北帝城也會拿出更多的底牌。”


    李長安笑了笑道,“下次再戰,將是我們和北莽的決戰,北莽再不底牌盡出,就要被我們一點點把軍隊吃光了。”


    “軍師,女帝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時間,都說北莽百萬大軍,戰無不勝,咱們這次就徹底將他們打回原形!”


    “傳檄天下,北莽即將大舉南下,中原興亡在此一舉,有誌於抵抗北虜者,前來北牢關助本王決戰北莽!”


    半月之後,北莽南京城。


    南苑大王府中,種神通、耶律東床等一眾將領跪在階下,原來董卓的位置上是臉色陰沉的慕容女帝。


    另種神通震驚的是,殿中多出了很多熟麵孔,一品大宗師就是十幾位,慕容寶鼎、太平令、麒麟真人袁青山等等久不現世的高手都出現了。


    朝中重臣拓跋菩薩、李密弼、耶律虹材、赫連武威等要員二三十位也都在此,慕容女帝這是將半個朝堂,都帶到了南京城。


    估計北帝城中隻留下那位三十年的老太子耶律洪才監國,朝中要員都隨女帝南下了。


    “種神通,朕打算坐鎮南京,等著你消滅李長安,然後大軍南下徹底消滅離陽。你倒好,給了朕一個下馬威啊。”


    女帝明顯壓抑著憤怒,威嚴的聲音震得大殿橫梁都嗡嗡作響,種神通並不辯解,如實奏道,“陛下聖明!”


    “微臣無能,無法打敗李長安,不敢倉促決戰損失北莽主力,故而擅自退兵,臣甘願領死!”


    三十萬大軍,損失了六七萬,雖說沒有打敗仗,但是卻打的非常窩囊。


    女帝環顧殿內,“諸位,你們有何話說。”


    這個時候,一向不管國事的北莽國師袁青山率先開口了,“陛下,種大將軍不但無罪,反而有功,應當褒獎!”


    這位袁青山,並非麒麟真人本人,而是他的三道化身之一。


    北莽的道門聖人,自號四方道人,修成一氣化三清神通。他料定北莽氣數悠長,所以就以三道分身為北莽坐鎮,真身遊曆天下。


    “陛下,李長安氣運之盛,連離陽皇帝都比之不及。自從離陽內亂,離陽的氣運就在一直下跌,李長安和徐鳳年的氣運一直在上漲。”


    “徐鳳年現在的氣運還比不上李長安,天底下能壓製住李長安氣運的,僅有陛下一人!”


    “換言之,這次李長安抓住了大將軍撤軍轉移的空檔,正是氣運釋然,如果貿然決戰,恐有全軍覆滅之危!”


    袁青山的話,北莽女帝不得不重視,因為這位國師很少發表意見。這樣超凡入聖的人,幾十年來第一次進言,就是十幾天前建議女帝禦駕親征。


    他還說北莽有上天眷顧,有女帝大軍親征李長安,必能得到天上神仙眷顧,打敗了氣運異數李長安,北莽才能千秋萬代。


    拓跋菩薩接著進言道,“陛下,國師之言差矣,大將軍第一次堰甲湖大敗,損失了董卓和春筍,陛下並未怪罪,還給他機會戴罪立功。”


    “他第二次帶兵南下,不但丟了徐鳳年拱手送上的幽州,又折損了六萬餘兵馬,如此損兵折將,大損國威,不得不咎!”


    一時間,重臣們各抒己見,但是支持拓跋菩薩的還是多數,畢竟麒麟真人這種神人久不現世,有些神神叨叨的。


    最後,種神通叩頭道,“臣既然打了敗仗,就願意領罪,但是希望陛下給臣一個機會,罪臣願意做一南下的馬前卒,親眼看到我大軍踏破沙州的那一日!”


    女帝不是昏君,也知道種神通不是貪生怕死的人,主動撤軍是為了保存北莽的實力,至於袁青山的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種神通免去大將軍之職,此次大軍南下,你就做一路先鋒吧。”


    接著,她對殿中群臣說道,“諸位,離陽朝內亂已生,本朝苦苦等待的一統天下時機已到。”


    “國師剛才所言,諸位都聽到了,我們以為的小角色李長安,極有可能是我朝南下的最大敵人!”


    “換言之,如果消滅了李長安,剩下的徐鳳年、趙炳等人,都是臭魚爛蝦的廢物!”


    “朕決定禦駕親征,拓跋菩薩,你立刻集結大軍六十萬,和李長安決戰!”


    種神通帶回了二十萬兵馬,拓跋菩薩帶著十萬人從北帝城南下,再集結三十萬兵馬,才能湊夠六十萬。


    因為之前已經損失了將近三十萬兵馬,拓跋菩薩知道這一戰動用六十萬兵馬可謂底牌盡出,全力以赴了。


    “臣遵旨!”


    聽到女帝下了決心,承平數十年的北莽朝廷終於要打打仗了,殿中的文武大臣們,不禁想起了當年一舉消滅大奉的輝煌時代。


    當年滅亡大奉,但是卻沒有消滅春秋八國,現在消滅離陽,正是完成當年未竟之業!


    女帝因為徐驍而不南下,這讓北莽很多人都暗暗氣悶。現在大戰將起,文武大臣們,江湖宗師們,都忍不住熱血沸騰起來。


    “袁青山、慕容寶鼎,傳檄天下大宗師,此戰關乎國運,欲助朕南下平亂者,前來軍中效力!”


    因為得知了離陽大宗師協助李長安守關,女帝認為這些江湖力量也要調動起來,以大宗師對抗大宗師。


    如果以軍隊對抗大宗師,動輒損傷成百上千,有些無法承受。


    “老臣領旨!”


    慕容女帝親自坐鎮南京城,大舉集結兵馬,整個北莽朝轟轟烈烈的運轉起來了。


    涼州城中,李長安的王座下方,也跪著不少人,這些人是第一批前來投奔的人。


    這些人的身份,令李長安都有些意外,他本以為能召來一些大宗師就不錯了,但是第一批到的人不光是江湖人物。


    “南唐滑台守將胡恭烈,參見我王,參見顧大將軍!”


    一個臉上冒著堅硬白色胡茬,麵容清瘦但是目光囧囧的白發戎裝老者率先開口。


    顧大祖愕然的看著老者,“胡恭烈,你竟然還活著?”


    胡恭烈的聲音鏗鏘有力,一點麵子也不給洪家皇帝,“當年洪家皇帝未戰先降,活的窩囊,死的憋屈!”


    “大將軍憤然離開南唐,末將也覺得無處可去,又不願意投降離陽。索性帶著數萬老卒在唐楚邊界落草,十年了現在隻剩兩萬餘人。”


    “末將聽聞唐王在西北崛起,大勝了北涼王徐驍,就從南唐轉戰西北,打了大半年,天可憐見,終於見到我王和大將軍了!”


    胡恭烈罵洪家皇帝,李長安根本覺得無所謂,姓洪的皇帝,跟我姓李的有什麽關係。


    他本就是輪回轉世,如果感情好李長安不吝惜結個善緣,像洪家皇帝那樣的廢物蠢材,在李長安眼裏不過一個投胎工具而已。


    “胡將軍轉戰萬裏,看來是信得過本王了?”


    胡恭烈戎馬一生,說話也沒什麽顧及,“殿下先戰北涼,再戰離陽,後來又連勝北莽,此番作為比先帝強出百倍千倍!”


    “如今北莽大軍壓境,中原興亡在此一戰,末將願意做我王麾下馬前卒!”


    李長安頷首道,“老將軍免禮,得老將軍相助,北莽必敗。”


    胡恭烈旁邊,是兩位中年將軍,兩人的神色極其複雜。既有憂慮,又有些不甘,但更多的是遲疑。


    “罪將葉熙真。”


    “罪將姚簡。”


    李長安不動聲色,嘴角劃過一絲玩味的神色,這兩位是徐驍的義子,是陳芝豹的鐵杆支持者。


    原著中,徐驍為了自己死後徐鳳年能坐穩王位,將這兩位對自己赤膽忠心的義子毒殺了。


    因為這兩位曾經在徐鳳年遊曆北莽江湖的時候,買凶刺殺過徐鳳年。


    不過現在沒有了徐鳳年遊曆北莽的事情,也就沒了這兩位買凶刺殺,陳芝豹也早早被李長安殺死,這兩位和徐鳳年也沒什麽大仇。


    這個時候,坐在下首的諸葛亮忍不住怒斥道,“葉熙真、姚簡!”


    “你二人也算百戰名將,當年春秋國戰屢有建樹,鎮守北涼十幾年來也未曾有過劣跡。”


    “你等拚死拚活是為了什麽,竟然將幽州子民親自送到北莽鐵蹄之下,如今幽州百姓死傷十餘萬,白骨累累,屍積如山!這筆血債,該不該找你們清算!”


    “幽州子民將你等敬若神明,你們卻如此喪心病狂,毫無道義,你們於心何忍,良心何安!”


    “你們兩個罔顧生民,厚顏無恥的混賬,有何顏麵立於人世間!再看看戰死北牢關燕文鸞老將軍,你們還有什麽臉皮跪在這裏!”


    聽著諸葛亮的話,葉熙真和姚簡兩人的臉色越來越難堪,激憤之情溢於言表,滿腔憤恨再也無法壓抑。


    “唐王殿下,諸葛大人,放棄幽州非我等之願,徐鳳年為了結好北莽,讓北莽先攻打唐王殿下,才將幽州獻給北莽。”


    “我等雖然不同意,但是反對最激烈的老臣,全部都被徐鳳年背後的陸地神仙暗殺,我等都是敢怒不敢言。


    我們和北莽對峙十餘年,如何能甘心看著他們殺入幽州!”


    “聽聞殿下將和北莽決戰,我等趁徐鳳年遠在薊州,帶領心腹北涼三萬餘人,星夜投奔唐王殿下。”


    “我二人自知愧對幽州百姓,無顏懇求殿下收留,我們和麾下軍士,願意和北莽大軍拚至最後一人,為燕文鸞老將軍和十餘萬幽州父老報仇雪恨!”


    李長安從這兩人的情感值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於徐鳳年應該是真的仇恨,對於自己雖然談不上忠誠,但也沒有敵意,這就足夠了,隻要和北莽有仇這就足夠了。


    “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枉幽州百姓十數年供養,唐莽大戰在即,本王就命你二人為先鋒,希望你們好自為之。”


    葉熙真和姚簡旁邊,是一位身著蟒袍的胖子,這位離陽王族的出現,連李長安都覺得好笑。


    “離陽淮南王趙英,聽說你將封地獻給本王,自願歸降?”


    那胖子納頭便拜,十分誠摯,“唐王殿下天命所歸,奉天承運,如今離陽已亂,唯有殿下能戡亂治世,平定天下……”


    諸葛亮直接打斷他道,“和趙炳、徐鳳年相比,我們是距離你封地最近的,所以你才來投奔的吧,說吧帶來了多少人馬?”


    對於這位滿嘴奉承的藩王,諸葛亮毫不猶豫的揭穿了他的謊言,他投靠李長安,僅僅是因為封地距離青州最近。


    趙英跟趙炳關係一般,就算燕敕王趙炳得了天下,也沒他趙英什麽好處,估計藩王都做不成,搞不好還要被取了性命。


    六大藩王之一淮南王趙英坐鎮雄州,素來以循規蹈矩著稱,事事不敢逾越宗室雷池半步,偶有子孫違規被罰,溫文爾雅的他從不出聲。


    這人手中有些許兵馬,但是卻無半點實權,也不曾參與春秋國戰,被稱為最無能藩王。


    “回諸葛大人,微臣麾下四萬府兵,願意歸降唐王殿下!”


    趙家人投降,這件事一點都不意外。天下大亂,趙英沒有自立的能力,又和趙炳不和,距離徐鳳年又那麽遠,除了李長安以外,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除了這三位帶兵前來的,還有十幾位一品大宗師,舊南唐第一劍客公孫秀水帶著四個二品弟子來投,舊南唐第一門派南疆龍宮更是舉派搬遷到涼州。


    加上西蜀、青州、涼州的征兵,李長安現在的兵力也達到了五十萬!


    但是,考慮各地需要派兵鎮守,能夠投入和北莽決戰的隻有四十萬人。在李長安看來,有融合模板的精銳兵種,四十萬軍隊足以徹底消滅北莽的主力。


    【你的權勢排名提升至本世界第2!】


    【你的財富排名提升至本世界第2!】


    這兩項排名的第一,應該都是北方的慕容女帝,不過李長安有信心,這次決戰之後,這兩項的排名應該能提升到第一!這段時間,其他的排名也有所提升,但是目前係統還沒有結算,根據上一世的經驗,等到某一項排名達到第一名,係統應該就會結算。


    【排名:權勢2、財富2、武力4、風流3、文藝2】


    李長安回到書房中,開始查看最新的情報,天下的大勢他要第一時間掌握。


    “殿下,葉王妃讓我送來最新的情報。”


    說話女子神色拘謹,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這個名叫小雅的侍女,早已看不出來一絲一毫離陽公主的做派。


    趙鳳雅恭敬的走過來,雙膝跪倒,將幾個封好的小木桶送到李長安眼前。


    徐渭熊在徐驍被殺死之後,陳芝豹、李義山、徐驍三大仇敵盡皆伏誅,她也改回了葉姓。


    李長安本想給她取名葉輕眉,但是徐渭熊覺得太張揚,不符合她現在賢妻良母的追求,她給自己取了葉玉卿的名字,李長安也就由她了。


    【情感:100(死忠)】


    葉王妃果然是調教侍女的好手,原來的離陽皇帝掌上明珠,現在竟然成了自己的死忠,難怪李長安覺得趙鳳雅看自己的眼神越來越崇拜。


    李長安打開木桶,一件件翻看著情報,都不是什麽軍情密報,而是一些馬上就要傳遍天下的事情。


    兩禪寺的李當心被人殺死了,死前被人破去了佛門大金剛體魄。


    李長安頓時就留上了心,佛門第一的大金剛被人盯上了,還被人破了功。


    這件事一定和佛門氣運有關,盯著天下氣運的除了他李長安,就隻有觀音宗和扶龍係的煉氣士了。


    觀音宗已經投靠了徐鳳年,扶龍係煉氣士被李長安殺了三分之一,而且趙家有天人大監和龍虎山養氣,應該不至於去奪取三教氣運。


    這麽看來,隻有在開了竅的徐鳳年了。


    李長安知道,徐鳳年前世的能力應該是覺醒了一部分,比如說以幽州之地換取發展空間這件事,隻有心冷如鐵的雄主才能做得到。


    如果徐鳳年日後統一天下,這樣拋棄百姓的事情會被逐漸淡化,最後甚至美化。


    剛開始可能被說成是被迫為之,再後來可能變成刁民私通北虜,最後再改造成李長安鼓動刁民,放北虜入關。


    總之,一旦問鼎天下,屁股坐穩了龍椅,總會有大儒來辯經。


    這麽看來,徐鳳年應該開始收集三教氣運了,李長安要和北莽決戰,暫時沒有空去管他,隻能等此戰之後,再收拾徐鳳年了。


    這次決戰,北莽一定會出動大批一品大宗師,李長安的納海聖心咒,又可以吸收大量功力,說不定能突破陸地天人。


    還有一份情報,趙淳、趙篆父子已經答應讓出皇位,趙炳登基為皇帝,立兒子趙鑄為皇太子。


    “小鳳,你爹退位了,你的燕王叔做了皇帝。”


    趙鳳雅在王府的地位,和其他侍女沒有區別,天下大亂的消息她還是聽到了的。


    現在聽到這個消息,她也終於確認了,父皇終究是敗了。


    “父皇行事操切,又容易輕信於人,坐那個皇位辛苦了些,希望燕王叔能善待父皇吧。”


    李長安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趙鳳雅,趙鳳雅被李長安盯著,臉色就忍不住有些發紅。


    趙淳的最大缺點就是沒有經曆過真正真的生死危難,一切都過於順遂,想法過於天真。


    因為天真想當然,所以才會行事操切,才會對元本溪過於信重,趙鳳雅說的倒是不算錯。


    看來葉王妃將趙鳳雅徹底改造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了,“有點長進,看來你也不算沒有腦子。”


    趙鳳雅紅著臉答道,“奴婢之前不懂事,自以為金枝玉葉,天底下就屬我最嬌貴。”


    “後來到了王府,王爺比我父皇年輕十幾歲,但是見解和氣度都高明的多了。”


    “因此才覺得,父皇坐那皇位既坐不好,也累壞了自己。”


    李長安上輩子做了幾十年皇帝,比起趙淳當然強得多了。


    “去把門關上。”


    趙鳳雅起身將門關好,然後款款走回,仍舊乖巧的跪在李長安麵前。


    昔日的金枝玉葉,現在如此溫順,一點也沒有當初的炸毛性格,李長安非常滿意。


    “你說的很有道理,今日要好好獎賞你一番,抬起頭來。”


    趙鳳雅抬起頭,細嫩的皮膚微微發紅,明亮的眼眸包含情誼。


    緊接著,她有些驚訝的小口微張,但是很快就將目光中的震驚壓抑了下去。


    這件事情,葉王妃都是教過她的,她知道該怎麽做。


    她在心中默念了幾句,千萬不能用牙齒,舌頭一定要柔軟靈活,要像吃完骨頭吸骨髓一樣仔細。


    李長安一手捏著她雪白的下巴,另一隻手拔掉趙鳳雅頭上的金釵,手指按住她的發髻。


    “跪好,張嘴。”


    隨後李長安按住趙鳳雅發髻的修長手指,漸漸的深入發髻之中,將原本盤好的精致發髻不經意間搓得紛亂。


    有些事情熟手有熟手的滋味,生手有生手的妙處。沒多久趙鳳雅就青絲散亂,衣衫不整的躺在書桌上不自覺的開始扭動腰肢。


    自從被李長安強擄入王府,她就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不過她沒想到她會如此心甘情願。


    葉王妃說的沒錯,任何女子一旦和殿下相處久了,都會動心的。


    李長安握住趙鳳雅纖細柔嫩的腰肢,開始一輪又一輪的探索攫取離陽朝隋珠公主的氣運。


    拿下趙鳳雅之後,李長安的風流排名竟然直接上漲到了第二名,畢竟趙鳳雅可是貨真價實的金枝玉葉,身份非常高貴。


    次日,李長安來到天下第一樓,找到了正在教軒轅青鋒習武的南宮仆射。


    軒轅青鋒資質尚佳,果然半年時間就突破到了金剛境界。李長安偶爾來看她,活潑靈動的軒轅青鋒並不是很見外,好感度已經到了八十。


    南宮仆射性子清冷,情緒也比較內斂,不怎麽敢和李長安主動交流,對李長安的情感值是六十。


    “軒轅門主,既然突破了金剛境,打算什麽時候回徽山。”


    李長安這麽說,軒轅青鋒就不好意思了,“徽山是軒轅家的徽山,但歸根結底是殿下的徽山,要不是殿下仗義出手,家父和青鋒早就死在老祖手中了。”


    果然是日後叱吒江湖的武林盟主,確實是恩怨分明。


    “好,青鋒,現在可以回答本王了吧。”


    軒轅青鋒拱手答道,“殿下,此次和北莽決戰,徽山的數位高手和門客都會來支援。”


    “青鋒想的是,等此戰過後,再和他們一起返回徽山。”


    李長安頷首道,“是該如此,你也可以通過這一戰立威。”


    他說著話,有意無意的盯著眼前的兩位美貌女子,如果能拿下其中一位,應該就能讓風流排名登頂了。


    好在現在李長安一點也不著急,僅僅因為係統排名去做事,實在是少了趣味。


    他轉而對南宮仆射說道,“白狐兒臉,你的刀法練到多少停了,這次唐莽大戰,謝觀應一定會來偷窺,伺機攫取氣運。”


    “你要報仇的話,這次就是最好的機會。”


    南宮仆射聽到這句話,精致的臉上頓時鄭重起來,“殿下,已經練到十六停,估計斬殺那老賊還差些火候。”


    李長安道,“你全力出手,本王試試你的功力,再看看你的武功,說不定能幫你一把。”


    南宮仆射不是矯情的女子,也不會說不願意傷害王爺之類的話,當下拔出雙刀,和李長安比劃起來。


    以南宮仆射的修為,當然不會對李長安造成什麽傷害了,再狠辣的招式和真氣,都被李長安輕鬆化解。


    十六刀過後,南宮仆射根本沒有破李長安的防,李長安甚至一隻手都沒有伸出來。


    南宮仆射雙刀插回,秀麗的眉毛緊緊皺在了一起,薄薄的嘴唇緊緊抿著。


    她的天資非常好,好到讓先天劍胚薑姒都感歎的程度,但是她距離李長安的差距卻是如此的大。


    謝觀應雖然實力不如李長安,但也是陸地朝仙榜首尾,南宮仆射知道殺不了他,當然有些沮喪。


    “白狐兒臉,本王發現你的刀法越到後麵幾招,對自身氣機消耗越大。”


    “如此練下去,你的十八停、十九停會極大的傷害自己,甚至嚴重影響到你的壽元。”


    南宮仆射毫不避諱的說道,“殿下說的沒有錯,我的刀法之所以難練的原因就在於此,隻有對自己足夠狠,才能武藝精進!”


    軒轅青鋒突然掩口一笑,“難怪南宮師父總是繃著臉,原來是有原因的。”


    接著,她的笑容突然停滯了,她想到了霸占母親還想強占自己的老祖,又想到了差點因為自己而喪命的父親。


    軒轅青鋒帶著怒容說道,“如果真是生死大仇,就算和仇敵同歸於盡也在所不惜,傷點壽元又算得了什麽。”


    南宮仆射的眉頭突然鬆了很多,她按住軒轅青鋒的手說道,“青鋒氣魄不輸男子,此話深得我心,為了給母親報仇,我也願意和仇人同歸於盡!”


    想不到的是,軒轅青鋒嬌豔的臉龐臉色再變,又嗤笑起來。一向嚴肅拘謹的南宮仆射,被這又怒又笑的女子搞得不明所以。


    “南宮師父,我家最壞的老祖是殿下幫忙除掉了,你完全可以請殿下出手,然後你再給殿下效力彌補,這樣不就不用傷自己壽元了。”


    南宮仆射在為母親報仇這件事情上,顯得十分執拗,對於讓李長安去殺陸地朝仙榜頭名,更是覺得開不了口。


    “這都是我的家事,怎麽好勞煩殿下。殿下已經幫我很多了,這大半年來我武藝精進不少。謝觀應,我要自己殺!”


    南宮仆射雙手中的刀柄握得更緊了,但是聽到李長安的下一句話,讓她的情緒再次發生改變。


    “白狐兒臉,練武不能認死理,你損害自身氣機傷敵的法子,未必沒有辦法改善。”


    “我教你一套心法,雖然難練一些,但是可以在攻擊別人的時候吸收對手的氣運,這樣就不用損害自己的氣機,更不會影響自身壽命。”


    南宮仆射神色有些發怔,“世上……怎會有這等功法……”


    要是在來王府之前,南宮仆射絕不會相信世上有這樣的功法,但是自從見到了李長安出手,她就有些不自信了。


    李長安接著說道,“不過這套功法對悟性要求極高,一般的資質聽了也學不會。”


    軒轅青鋒看了一會書上的梅,又看了一會兒自己的腳尖,好像在極力否認李長安這句話在暗指她在場也無妨的事實。


    李長安將海納聖心咒中一小部分功法告知了南宮仆射,這功法本就非常難練,所以李長安隻挑了其中攻擊吸收氣運的一小部分。


    但是就這一小部分,也讓南宮仆射清澈的目光愈發明亮,給她的修煉世界打開了新的大門。


    反觀軒轅青鋒,這位資質中上的武林世家女子,眼神倒是同樣的清澈動人,但是怎麽看都是聽不懂的茫然之色。


    幽州境內。


    兩位老人緩緩走過,還是一個踏空,一個騎驢。


    看著路邊一個又一個無人村,還有到處都在搶奪屍首的野狗飛禽,連一向喜歡插科打諢的李淳罡都看不下去了。


    “當年在聽潮閣的時候,咋麽就看不出徐鳳年是這樣的狠角色,幾十萬生命說放棄就放棄。”


    倒騎驢子的鄧太阿,冷眼看著一切,冷不丁的說道,“你怎麽還不死。”


    李淳罡氣的胡子都翹起來了,“我快死了,但是聽說李長安要和北莽決戰,我怎麽能不來!”


    “你自己武功大進,現在說話口氣這麽大了嗎,我當年幫過徐鳳年一次,你不也幫北涼王府擋過李長安。”


    鄧太阿道,“我是給北涼先王妃還人情,又沒直接幫徐鳳年,我和你不一樣。”


    李淳罡懶得掰扯這些事,江湖上的人情世故,恩恩怨怨本就糾葛不清,哪能靠嘴說清楚。


    “都說胡虜無百年之氣運,但是這北莽滅了大奉,都立國六七百年了,怎麽還不亡!”


    “你看看,你看看,這些事情是人能做出來的,這幫不開化的活畜生!”


    兩人雖然是世外高人,但是看著這些平白往死的黎庶,心裏也頗不是滋味。


    就在這個時候,空中傳來一陣洪亮的響聲。


    “開化的人握不住氣運,讓這些胡虜殺入了中原,離陽朝的開化又有什麽意義。”


    不遠處的斑駁廢屋之上,站著一個灰袍老者,鬢發白,神色蕭索。


    “蒼天不仁。”


    隻見他微微一抬手,口中輕輕念叨著,周身罡氣開始波動。


    “人死為大,不得侵犯,入土為安。”


    數裏內的所有野獸全部爆體而亡,曝曬的屍首都被一抔抔黃土緩緩掩埋。


    鄧太阿和李淳罡兩人,都被這人的修為震驚了,兩人都是當代劍神,卻絕不會有這樣的修為。


    他說不得侵犯,野獸飛禽就死了,他說入土為安,這些屍首就被埋葬了。


    “言出法隨!儒聖!”


    兩人齊齊脫口而出,這是專修儒道成就的天人境界,其他教派做不到這等神通。


    但是兩人將江湖上近百年的儒聖都盤點了一遍,都和眼前這人對不上號。


    就在這個時候,另一個中年儒生從遠處飄然而止,見了灰袍老者之後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禮。


    “恩師,您出來了。”


    那老者看了中年儒生一眼,隨後眼皮就耷拉下來了,顯然十分不滿。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


    “你做到了哪一點?”


    “是舌燦蓮,引發春秋不義之戰,還是朝堂不穩,江湖紛爭?”


    這中年儒生正是春秋三甲黃龍士,灰袍老者乃是儒道第一聖人,活了八百年的張扶搖!


    見過黃龍士的鄧太阿和李淳罡,都是大名鼎鼎的江湖高人,但是現在卻遠遠的看著,像極了初出茅廬的江湖少年。


    和兩個七八百歲的老怪物相比,他們可不就是小年輕嗎。


    對於張扶搖的詰問,黃龍士坦然說道,“恩師,弟子所為,乃是用一時之亂,為萬世開太平。”


    張扶搖看了一眼黃龍士,對方仍舊低著頭,一副俯首聽命的樣子。


    “一時之亂是結束了,但是萬世太平在哪裏,離陽朝不到二十年天下再次大亂。”


    “這次不但春秋亂戰,連北莽都要打進中原,這萬世太平何在?”


    黃龍士抬起頭,發現張扶搖目光中射出淡淡罡氣,隨即口中念念有詞,“讓你這春秋三甲,好好看看你的萬世太平。”


    話音剛落,張扶搖和黃龍士瞬間從原地消失不見。


    對於這種完全超出武學範疇的神通,李淳罡忍不住嘖嘖讚歎,“說去看看,人就直接飛走了,這也太邪乎了。”


    “誰敢說江湖武夫一定比單獨修煉三教強的,要是這老怪物和我打架的時候,大喊一聲李淳罡你死了,那我豈不是直接死了!”


    鄧太阿搖了搖頭道,“儒家之道最重因果,直接取人性命的言出法隨太過霸道,估計施法者自己也會被反噬到半死的。”


    “更何況,言出法隨也抵不過氣運強大,如果你的氣運足夠強大,也不懼他言出法隨,更何況無論天人還是地仙的,都有氣用盡的時候。”


    李淳罡摸著腦袋,越想越不靠譜,“不取性命但是幹擾打架的方法多了去了!”


    “比如說,老怪物可以喊你褲子掉了!你屎拉在褲襠裏了!你的頭發三千丈……”


    鄧太阿聞言也是不禁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李淳罡的問題怎麽解釋。


    “看張聖人的模樣,應該也是要幫助抵抗北莽,到時候看看他老人家的手段不就行了。”


    七日後。


    北牢關前方,四十萬唐軍士兵在關城前紮營列陣,做好了死守關城的準備。


    北牢關不比潼門關險峻,而且這次北莽也集結了大宗師,像上次那樣利用宗師神通守城的優勢也不複存在了。


    與其讓對方踏破關城,在關城中巷戰,不如在關城之外擺開陣勢,兵對兵,將對將當麵廝殺一場!


    這一戰,唐軍四十萬,投奔李長安的一品宗師三十多位,因為李長安截取了不少氣運,所以陸地神仙沒有那麽多了。


    百裏之外,是黑壓壓的北莽軍營,六十萬大軍虎視眈眈,分成好幾路紮營。


    李長安知道,北莽女帝就在對麵軍營深處,這次唐莽決戰事關氣運,如果女帝不來,李長安靠著運氣就能把對方打死。


    不過李長安先知先覺,他知道這一戰的最大對手,不是六十萬北莽士兵,也不是三十多位北莽江湖一品大宗師,甚至不是一氣化三清的袁青山,天下第一金剛慕容寶鼎。


    真正的敵人,是天門外的仙人,仙人垂釣氣運,要的就是天下分崩離析,不能形成強大的王朝。


    而李長安的崛起,一定引起了天上的記憶,原著中仙人下凡或者給拓跋菩薩注入氣運成就天人的事情,並非不會發生。


    所以,這一戰,不但要殺人,還要斬仙!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慶餘年到大奉打更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山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山關並收藏諸天:從慶餘年到大奉打更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