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在胡三奇身後往山外走的時候,順口問了一句:“義父,按二當家的說法,四把鑰匙就車馬船轎四個紙活兒,我下一步去哪兒找剩下的那三個紙活兒啊?”
胡三奇道:“既然,你跟靈堂寶匣有緣,那就憑你的感覺找,你覺得想要去哪兒就去哪兒。”
“老天既然給你定好了劫數,你就躲不掉。不管你怎麽跑,你都會轉個彎兒之後重新對上劫數。你現在主動迎上去,肯定會更快一些。”
“你可以先想想,也可以憑著感覺漫無目的走走看。”
我想了想道:“我想去萬家宅看看。”
胡三奇轉頭道:“你真想去萬家宅?”
“嗯!”我點頭道:“我總覺得那個萬家宅不簡單。不然,老花子也不會特意去了一趟萬家宅。”
胡三奇反問道:“你知道萬家宅是什麽地方嗎?”
胡三奇表情嚴肅地說道:“那是鬼市!”
我聽我爺說過鬼市,往前推個二三十年,不讓隨便做買賣。想買東西都得去供銷社,很多東西都是憑票,有些還是定量供應。那時候,你家裏就算是有錢也買不著東西。
我小時候還見我爺用過布票,糧票。
老百姓想要買點東西都得偷摸交易,那時候山裏就有鬼市,做買賣的都是附近村裏的老百姓,他們趁著天-黑在山裏擺上東西,買賣雙方都不說話,全是用手比畫,交易成了拿了東西就走。等到快要天亮的時候各自收攤,趁著天還沒亮全部撤走。
胡三奇說道:“我說的鬼市,跟你想的不一樣。那是活人跟死人交易的地方。隻要你敢去就沒有買不來的東西。但是,弄不好,你也得被留在那兒。”
我咬牙對胡三奇說道:“你不是教過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麽?你不是還跟我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麽?”
別人教孩子都是教他怎麽保命,胡三奇恰恰相反,他一直在教我怎麽賭命。
胡三奇跟我說:世上有九成的人不敢賭命,當你敢賭命的時候,你就等於超過了九成對手。而且,善於賭命,慣於賭命的人,往往都是贏到最後的人。
胡三奇看著我笑道:“你先別著急,等我給你講完了萬家宅的事情,你再決定去不去?”
萬家宅,真正的叫法應該是萬家門兒。
萬家門兒最早是出現在了合水鎮附近。那時候,經常有自稱是萬家門兒裏的人到合水鎮來買東西,整個合水鎮都知道山上有個萬家門兒,家資不菲,出手大方。但是誰也說不清萬家門兒是什麽地方?
直到萬家門兒在合水鎮上殺人,他們才知道,那萬家門兒不是活人能去的地方。
萬家門兒第一次在鎮上興風作浪的時候,隻是說要找個木匠到萬家門做工。
下山找人的管家,直接五十兩銀子擺在了街上,說要挑個好木匠出來,給萬家門兒做工。三天之後,他來挑人,被他挑中跟他走,五十兩銀子隻算是定金。
萬家門兒挑人的那天,就連縣城裏的木匠都全來了,大街上湊了差不多三十來個木匠。是管家挑了好半天,才選了一個人走了。
沒過幾天,就有人在城外看見了那木匠的屍首。木匠兩隻手都被砍了下來,用黃紙包好掛在了他脖子上,跟手放在一起的,還有十兩銀子。
衙門裏的人去山上找萬家門兒,結果連翻了幾個山頭都沒找到萬家門兒在哪兒?就這麽空著手回了衙門。
但是,那天帶隊的老捕快卻私下裏跟人說:回去之後,見了縣老爺就說沒找到萬家門兒,其他的什麽都別說。你們自己想想,除了深山裏麵我們沒去過,別的地方都去過了。
這萬家門兒不是在深山裏麵,就是個一般人看不見的地方,說不定我們都已經在萬家門兒前麵晃了幾圈兒了,就是沒看著地方。
你們再仔細想想,要是萬家門兒在深山裏麵,那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麽?要是一般人看不著萬家門兒,那萬家門裏住的還能是人麽?
老捕快的話,把同行的捕快都給嚇了個半死,回去之後一口咬定沒找到萬家門兒。
那時候,大清朝都快亡了,衙門裏的縣老爺,也沒心思管事兒,就把事情壓了下來。
誰也沒想到,第二年的時候萬家門兒就又帶走了一個裁縫。
那個裁縫的屍首也被扔在合水鎮的外麵,裁縫的十根手指頭全都被砍了下來,穿成一串掛在了脖子上。一起掛在屍體脖子上的還有一隻裝著十兩銀子的布袋子。
萬家門兒雖然是給了工錢,但也要了手藝人的命。
兩年死了兩個人,合水鎮的人也坐不住了,一起找到了衙門。縣老爺就是再不想管這些事,也得做個姿態出來。
他想來想去,在全縣挨家挨戶地收了一筆錢,請來了一個和尚上山去找萬家門。
結果,和尚上山還不到三天,就被人把人頭和雙腿砍下來掛在了縣衙的大堂上。
這下就連縣老爺也被嚇住了,從那之後就再沒人敢提找萬家門的事兒了。
往後的十多年裏,萬家門兒的人每年下山一次,每次都帶走一個人。合水鎮附近縣城,村鎮裏連著死了十多個人,都是不同的手藝人。
沒人知道,萬家門兒帶走那些手藝人要做什麽?更沒人知道萬家門兒究竟是什麽來路?
有人說,萬家門兒是山裏的大仙,也有人說那是一群惡鬼。總之,你動不了也惹不起萬家門,被他們盯上了,就隻能認命。
奇怪的是,萬家門兒在連著殺了十幾個手藝人之後就再沒出現。
當時,有人猜測萬家門兒連續殺人,其實是為了要做什麽東西?那樣東西做出來了,萬家門兒也就不來陽間找人了。
這個猜測一直沒有被人驗證過,不過後來有人看見合水鎮附近的山裏出了一座鬼市。
有人說,那個地方就是萬家門兒。
胡三奇說到這裏停了下來:“現在,你還想去萬家門兒嗎?”
我看向胡三奇道:“義父,你怎麽對萬家門兒的事兒知道得這麽清楚,你去過萬家門兒?”
胡三奇道:“既然,你跟靈堂寶匣有緣,那就憑你的感覺找,你覺得想要去哪兒就去哪兒。”
“老天既然給你定好了劫數,你就躲不掉。不管你怎麽跑,你都會轉個彎兒之後重新對上劫數。你現在主動迎上去,肯定會更快一些。”
“你可以先想想,也可以憑著感覺漫無目的走走看。”
我想了想道:“我想去萬家宅看看。”
胡三奇轉頭道:“你真想去萬家宅?”
“嗯!”我點頭道:“我總覺得那個萬家宅不簡單。不然,老花子也不會特意去了一趟萬家宅。”
胡三奇反問道:“你知道萬家宅是什麽地方嗎?”
胡三奇表情嚴肅地說道:“那是鬼市!”
我聽我爺說過鬼市,往前推個二三十年,不讓隨便做買賣。想買東西都得去供銷社,很多東西都是憑票,有些還是定量供應。那時候,你家裏就算是有錢也買不著東西。
我小時候還見我爺用過布票,糧票。
老百姓想要買點東西都得偷摸交易,那時候山裏就有鬼市,做買賣的都是附近村裏的老百姓,他們趁著天-黑在山裏擺上東西,買賣雙方都不說話,全是用手比畫,交易成了拿了東西就走。等到快要天亮的時候各自收攤,趁著天還沒亮全部撤走。
胡三奇說道:“我說的鬼市,跟你想的不一樣。那是活人跟死人交易的地方。隻要你敢去就沒有買不來的東西。但是,弄不好,你也得被留在那兒。”
我咬牙對胡三奇說道:“你不是教過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麽?你不是還跟我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麽?”
別人教孩子都是教他怎麽保命,胡三奇恰恰相反,他一直在教我怎麽賭命。
胡三奇跟我說:世上有九成的人不敢賭命,當你敢賭命的時候,你就等於超過了九成對手。而且,善於賭命,慣於賭命的人,往往都是贏到最後的人。
胡三奇看著我笑道:“你先別著急,等我給你講完了萬家宅的事情,你再決定去不去?”
萬家宅,真正的叫法應該是萬家門兒。
萬家門兒最早是出現在了合水鎮附近。那時候,經常有自稱是萬家門兒裏的人到合水鎮來買東西,整個合水鎮都知道山上有個萬家門兒,家資不菲,出手大方。但是誰也說不清萬家門兒是什麽地方?
直到萬家門兒在合水鎮上殺人,他們才知道,那萬家門兒不是活人能去的地方。
萬家門兒第一次在鎮上興風作浪的時候,隻是說要找個木匠到萬家門做工。
下山找人的管家,直接五十兩銀子擺在了街上,說要挑個好木匠出來,給萬家門兒做工。三天之後,他來挑人,被他挑中跟他走,五十兩銀子隻算是定金。
萬家門兒挑人的那天,就連縣城裏的木匠都全來了,大街上湊了差不多三十來個木匠。是管家挑了好半天,才選了一個人走了。
沒過幾天,就有人在城外看見了那木匠的屍首。木匠兩隻手都被砍了下來,用黃紙包好掛在了他脖子上,跟手放在一起的,還有十兩銀子。
衙門裏的人去山上找萬家門兒,結果連翻了幾個山頭都沒找到萬家門兒在哪兒?就這麽空著手回了衙門。
但是,那天帶隊的老捕快卻私下裏跟人說:回去之後,見了縣老爺就說沒找到萬家門兒,其他的什麽都別說。你們自己想想,除了深山裏麵我們沒去過,別的地方都去過了。
這萬家門兒不是在深山裏麵,就是個一般人看不見的地方,說不定我們都已經在萬家門兒前麵晃了幾圈兒了,就是沒看著地方。
你們再仔細想想,要是萬家門兒在深山裏麵,那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麽?要是一般人看不著萬家門兒,那萬家門裏住的還能是人麽?
老捕快的話,把同行的捕快都給嚇了個半死,回去之後一口咬定沒找到萬家門兒。
那時候,大清朝都快亡了,衙門裏的縣老爺,也沒心思管事兒,就把事情壓了下來。
誰也沒想到,第二年的時候萬家門兒就又帶走了一個裁縫。
那個裁縫的屍首也被扔在合水鎮的外麵,裁縫的十根手指頭全都被砍了下來,穿成一串掛在了脖子上。一起掛在屍體脖子上的還有一隻裝著十兩銀子的布袋子。
萬家門兒雖然是給了工錢,但也要了手藝人的命。
兩年死了兩個人,合水鎮的人也坐不住了,一起找到了衙門。縣老爺就是再不想管這些事,也得做個姿態出來。
他想來想去,在全縣挨家挨戶地收了一筆錢,請來了一個和尚上山去找萬家門。
結果,和尚上山還不到三天,就被人把人頭和雙腿砍下來掛在了縣衙的大堂上。
這下就連縣老爺也被嚇住了,從那之後就再沒人敢提找萬家門的事兒了。
往後的十多年裏,萬家門兒的人每年下山一次,每次都帶走一個人。合水鎮附近縣城,村鎮裏連著死了十多個人,都是不同的手藝人。
沒人知道,萬家門兒帶走那些手藝人要做什麽?更沒人知道萬家門兒究竟是什麽來路?
有人說,萬家門兒是山裏的大仙,也有人說那是一群惡鬼。總之,你動不了也惹不起萬家門,被他們盯上了,就隻能認命。
奇怪的是,萬家門兒在連著殺了十幾個手藝人之後就再沒出現。
當時,有人猜測萬家門兒連續殺人,其實是為了要做什麽東西?那樣東西做出來了,萬家門兒也就不來陽間找人了。
這個猜測一直沒有被人驗證過,不過後來有人看見合水鎮附近的山裏出了一座鬼市。
有人說,那個地方就是萬家門兒。
胡三奇說到這裏停了下來:“現在,你還想去萬家門兒嗎?”
我看向胡三奇道:“義父,你怎麽對萬家門兒的事兒知道得這麽清楚,你去過萬家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