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重生七零:娶了村花後,綠茶前任悔不當初 作者:夏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館長先忙……”
李忠民並沒有在意,而是笑著點頭。
作為一名國家高級工程師,李忠民自然知道,那些文件意味著什麽?
如今,文件被自己翻譯了出來。
身為館長,第一時間自然是上報。
“忠民同誌,剛才您翻譯出了一共兩萬三千字,折算成錢是二十三塊錢。”
小馬終於折算完了。
然後拿起了算盤,朝著李忠民走了過來。
對著李忠民開口道。
“好的,謝謝!對了,馬同誌,有糧票和工業票嗎?”
李忠民笑著點頭。
剛才那些文本,確實有幾萬字。
不過,李忠民卻提了一個要求。
“有,忠民同誌要多少?”
管理員小馬立刻回答道。
“就兌換三塊錢吧!”
李忠民說道。
這年頭,你買糧要糧票,買肉要肉票,買其他工業產品,要工業票。
特別是工業票,在這個年頭,非常難搞到。
唯一的辦法就是拿錢去換。
“不用,我們圖書館有這項福利,每位臨時工每個月能在圖書館領取五到十張糧票或者肉票。”
小馬就知道李忠民誤會了,立刻解釋道。
“那就麻煩馬同誌了。”
李忠民一愣,隨後笑著點頭。
在這個年代,隻有正式工,才有資格在單位領取糧票和肉票。
他一個臨時工,也能領取五到十張糧票和肉票。
可見圖書館的待遇有多高。
“請稍等,我馬上給你去準備。”
小馬馬上去準備。
不到一會,小馬送來了二十三塊錢,以及五張糧票,三張肉票,以及一張工業票。
工業票可是非常少見的。
可見圖書館對李忠民有多看重。
收好了錢和各種票據後,小馬又開始給李忠民安排了任務。
一共五本外國文獻,十萬字,限時一個月內完成。
如果一個月內能完成,可以領取五塊錢的全勤獎勵。
麵對這種優越的工作,李忠民自然沒意見。
和小馬閑聊了幾句後,李忠民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這才起了告別想法。
離開了圖書館後,李忠民沒有急著回村,而是去了一趟供銷社。
一是自己家裏已經嚴重缺糧了,必須得置購點物資回去,二是自己和陳巧雲的事情確定下來後,要搬去新家,新家得布置一下。
三嘛!他都當著全村的麵,說要娶陳巧雲了,要是不買點東西去她家拜訪一下兩老,那就太過意不去了。
“三塊錢,一張工業票,不能再多了。”
“老張,咱們都多年的朋友了,再加點,五塊錢一張工業票,怎麽樣?”
“三塊錢不能再多了,不賣拉倒。”
“你……”
李忠民來到了雲連縣供銷社時。
正好看到一名四十來歲,戴著眼鏡,一副文化人打扮的中年男人,正推著一輛兩個輪轂變形,鏈條斷裂的自行車,正跟供銷社的主任爭吵不休。
李忠民看了好一會,才看明白。
這位戴眼鏡的中年男人的自行車摔到報廢了,所以想賣給供銷社。
結果供銷社主任和他為了僅僅兩塊錢在討價還價。
李忠民看在了眼裏,不由得沉思了起來。
放在這個年代,這輛自行車基本上已經報廢了。
可李忠民是誰?
一名國家高級工程師啊?
別人對這輛自行車,無能為力。
他還沒辦法修好嗎?
“同誌,你的自行車,我買了。這是五塊錢和一張工業票,你有行本嗎?”
李忠民直接走了過去,打斷了正在爭執的兩人。
“……”
兩人一起驚詫看了過來。
有種強烈的錯愕感。
“有,有!”
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反應過來,馬上拿出了自行車的行本。
所謂行本,就跟後世的車輛駕駛證一樣。
而且,每年還要交納兩塊錢的自行車行本費。
“拿好了。”
李忠民直把五塊錢和一張工業票遞給了對方。
“謝謝,謝謝……”
中年男人接過了五塊錢和工業票後,馬上把行本和自行車遞給了李忠民,然後轉身就走。
“小同誌,你這筆買賣,怕是要虧本了。”
剛才還在爭執的供銷社主任,看在了眼裏,不由得笑了起來,對著李忠民開著玩笑道。
“老同誌過獎了,虧本也就五塊錢和一張工業票。對了,老同誌,供銷社有車輪轂和鏈條買嗎?”
李忠民並不在乎,而是轉移話題問道。
“喲!小同誌還會修車呢?”
李忠民話一出,縣供銷社主任張冀中,眼睛一亮,驚訝的開口問道。
要知道,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
修理自行車可是一個非常光榮的職業。
而且,整個縣城也就一位修理師傅。
“會一點點!”
李忠民謙虛道。
“行,那我給你去準備,一個輪轂一塊錢,鏈條五毛。”
張冀中還真想看看眼前這個小年輕到底有幾斤幾兩。
同時還報了一下輪轂和鏈條的價格。
“好!”
李忠民也不廢話,直接去供銷社付了錢。
不到一會,張冀中拿來了兩個嶄新的輪轂和一副全新的鏈條。
李忠民順便跟供銷社借了一把鉗子和扳手,當場修理更換了起來。
不到十分鍾,一輛殘破不堪,接近報廢的自行車,轉眼栩栩如生的出現在了眾人麵前。
“這……”
這一幕,讓張冀中和在場的銷售員都驚呆了。
十分鍾前,五塊錢都嫌貴?
現在呢?
經過了這位小同誌一修理,跟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沒什麽兩樣。
“老同誌,多謝你的工具。”
李忠民試騎了幾下,發現沒問題後,這才歸還了工具。
“不知小同誌如何稱呼?”
張冀中接過了工具後,麵帶笑容對著李忠民開口問道。
“我叫李忠民,安河村的知青。”
李忠民也沒客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原來是忠民同誌,你可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張冀中慚愧不已。
虧自己還嫌這輛自行車貴了。
結果呢?
人家這麽一折騰,直接翻了幾十倍。
“老同誌過獎了,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李忠民謙虛道。
“哈哈……”
張冀中瞬間被李忠民的話給逗樂了。
“老同誌,忠民此次來供銷社,想置點物資回村,還請老同誌幫忙點算一下。”
兩人閑聊幾句後,李忠民直接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李忠民並沒有在意,而是笑著點頭。
作為一名國家高級工程師,李忠民自然知道,那些文件意味著什麽?
如今,文件被自己翻譯了出來。
身為館長,第一時間自然是上報。
“忠民同誌,剛才您翻譯出了一共兩萬三千字,折算成錢是二十三塊錢。”
小馬終於折算完了。
然後拿起了算盤,朝著李忠民走了過來。
對著李忠民開口道。
“好的,謝謝!對了,馬同誌,有糧票和工業票嗎?”
李忠民笑著點頭。
剛才那些文本,確實有幾萬字。
不過,李忠民卻提了一個要求。
“有,忠民同誌要多少?”
管理員小馬立刻回答道。
“就兌換三塊錢吧!”
李忠民說道。
這年頭,你買糧要糧票,買肉要肉票,買其他工業產品,要工業票。
特別是工業票,在這個年頭,非常難搞到。
唯一的辦法就是拿錢去換。
“不用,我們圖書館有這項福利,每位臨時工每個月能在圖書館領取五到十張糧票或者肉票。”
小馬就知道李忠民誤會了,立刻解釋道。
“那就麻煩馬同誌了。”
李忠民一愣,隨後笑著點頭。
在這個年代,隻有正式工,才有資格在單位領取糧票和肉票。
他一個臨時工,也能領取五到十張糧票和肉票。
可見圖書館的待遇有多高。
“請稍等,我馬上給你去準備。”
小馬馬上去準備。
不到一會,小馬送來了二十三塊錢,以及五張糧票,三張肉票,以及一張工業票。
工業票可是非常少見的。
可見圖書館對李忠民有多看重。
收好了錢和各種票據後,小馬又開始給李忠民安排了任務。
一共五本外國文獻,十萬字,限時一個月內完成。
如果一個月內能完成,可以領取五塊錢的全勤獎勵。
麵對這種優越的工作,李忠民自然沒意見。
和小馬閑聊了幾句後,李忠民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這才起了告別想法。
離開了圖書館後,李忠民沒有急著回村,而是去了一趟供銷社。
一是自己家裏已經嚴重缺糧了,必須得置購點物資回去,二是自己和陳巧雲的事情確定下來後,要搬去新家,新家得布置一下。
三嘛!他都當著全村的麵,說要娶陳巧雲了,要是不買點東西去她家拜訪一下兩老,那就太過意不去了。
“三塊錢,一張工業票,不能再多了。”
“老張,咱們都多年的朋友了,再加點,五塊錢一張工業票,怎麽樣?”
“三塊錢不能再多了,不賣拉倒。”
“你……”
李忠民來到了雲連縣供銷社時。
正好看到一名四十來歲,戴著眼鏡,一副文化人打扮的中年男人,正推著一輛兩個輪轂變形,鏈條斷裂的自行車,正跟供銷社的主任爭吵不休。
李忠民看了好一會,才看明白。
這位戴眼鏡的中年男人的自行車摔到報廢了,所以想賣給供銷社。
結果供銷社主任和他為了僅僅兩塊錢在討價還價。
李忠民看在了眼裏,不由得沉思了起來。
放在這個年代,這輛自行車基本上已經報廢了。
可李忠民是誰?
一名國家高級工程師啊?
別人對這輛自行車,無能為力。
他還沒辦法修好嗎?
“同誌,你的自行車,我買了。這是五塊錢和一張工業票,你有行本嗎?”
李忠民直接走了過去,打斷了正在爭執的兩人。
“……”
兩人一起驚詫看了過來。
有種強烈的錯愕感。
“有,有!”
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反應過來,馬上拿出了自行車的行本。
所謂行本,就跟後世的車輛駕駛證一樣。
而且,每年還要交納兩塊錢的自行車行本費。
“拿好了。”
李忠民直把五塊錢和一張工業票遞給了對方。
“謝謝,謝謝……”
中年男人接過了五塊錢和工業票後,馬上把行本和自行車遞給了李忠民,然後轉身就走。
“小同誌,你這筆買賣,怕是要虧本了。”
剛才還在爭執的供銷社主任,看在了眼裏,不由得笑了起來,對著李忠民開著玩笑道。
“老同誌過獎了,虧本也就五塊錢和一張工業票。對了,老同誌,供銷社有車輪轂和鏈條買嗎?”
李忠民並不在乎,而是轉移話題問道。
“喲!小同誌還會修車呢?”
李忠民話一出,縣供銷社主任張冀中,眼睛一亮,驚訝的開口問道。
要知道,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
修理自行車可是一個非常光榮的職業。
而且,整個縣城也就一位修理師傅。
“會一點點!”
李忠民謙虛道。
“行,那我給你去準備,一個輪轂一塊錢,鏈條五毛。”
張冀中還真想看看眼前這個小年輕到底有幾斤幾兩。
同時還報了一下輪轂和鏈條的價格。
“好!”
李忠民也不廢話,直接去供銷社付了錢。
不到一會,張冀中拿來了兩個嶄新的輪轂和一副全新的鏈條。
李忠民順便跟供銷社借了一把鉗子和扳手,當場修理更換了起來。
不到十分鍾,一輛殘破不堪,接近報廢的自行車,轉眼栩栩如生的出現在了眾人麵前。
“這……”
這一幕,讓張冀中和在場的銷售員都驚呆了。
十分鍾前,五塊錢都嫌貴?
現在呢?
經過了這位小同誌一修理,跟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沒什麽兩樣。
“老同誌,多謝你的工具。”
李忠民試騎了幾下,發現沒問題後,這才歸還了工具。
“不知小同誌如何稱呼?”
張冀中接過了工具後,麵帶笑容對著李忠民開口問道。
“我叫李忠民,安河村的知青。”
李忠民也沒客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原來是忠民同誌,你可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張冀中慚愧不已。
虧自己還嫌這輛自行車貴了。
結果呢?
人家這麽一折騰,直接翻了幾十倍。
“老同誌過獎了,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李忠民謙虛道。
“哈哈……”
張冀中瞬間被李忠民的話給逗樂了。
“老同誌,忠民此次來供銷社,想置點物資回村,還請老同誌幫忙點算一下。”
兩人閑聊幾句後,李忠民直接說出了自己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