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芸住院保胎,楊礫送母親回老家了,兩人隻好拜托老譚照顧雨萱。


    他晚上住在馮芸家,早上帶著雨萱去上班,下午提前一些下班,開車載著她去醫院看望媽媽。


    即便隻是臨時照顧,他仍細心地在車上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


    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是他的習慣,尤其是馮芸的事情。


    前幾年,他好不容易搖到車牌號,還是難得的油車指標,最後卻買了馮芸公司品牌的新能源車。馮芸作為金融分公司的職員,並沒有硬性的汽車銷售任務,但他依然想用實際行動表示對她工作的支持。


    這次臨危受命,他自然也將不負重托。


    在學校辦公室裏,他把辦公桌讓給雨萱畫畫用,自己則窩坐在狹小的沙發上備課、看文獻。


    他和另一位副教授共用一間辦公室,那位同事常常戲謔地將這裏稱為“標準間”,將他稱為“室友”。


    前些年,學校吸收了大量青年教師,編製快速膨脹。有自己專屬的辦公室已成為奢望——就算爬到教授級別,都不一定能保證有單間。教師們對此多少有些不滿,但譚銘之卻覺得沒什麽,他在什麽環境下都能高效工作。


    “謔喲,老譚,什麽時候偷摸生了個女兒啊?”


    “室友”走進辦公室,一手拎著早飯,一手指著雨萱,假裝發出驚歎。


    “來了啊,老陸。”譚銘之和他打招呼,又笑著解釋道,“我哪有這福氣?這是楊老師的女兒。”


    “噢,你是楊礫的女兒啊。小朋友,叫什麽名字?”老陸蹲下胖胖的身子,做出好奇的樣子。


    雨萱安靜地盯著他,沒有回答,她說不出話。


    “她叫雨萱,楊雨萱。”譚銘之幫她回答道。


    “這麽好聽的名字啊,誰給你起的?”


    “室友”用平時逗孩子的語氣和雨萱說話,但是她依舊沒有回應,甚至因為緊張,大拇指不自覺地摳起手中的畫筆,還不停晃動腦袋往身後看,然而後麵什麽也沒有。


    “小朋友有些認生,熟了就好了。”老譚立刻起身上前,替雨萱解圍。


    “室友”隱約覺察出雨萱和正常孩子不太一樣,便沒有再問下去。


    他走到自己辦公桌前,飛快地啃完手中的雞蛋灌餅,找出u盤和課本,匆忙去趕早八點的課。


    臨走前,他對老譚說:“我上午都不在,你用我的辦公桌吧,窩在玩具沙發上多憋屈啊。”


    他總愛把那兩隻形同擺設的小沙發稱為玩具,以他的體型,坐進去都費勁。


    “好嘞,謝謝!”譚銘之熱情地回應他的好意。


    但是,他一上午都沒有用“室友”的辦公桌——他就是這麽一個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哪怕這個麻煩微不足道。


    他想起什麽似的,放下手中的文獻,默默地觀察雨萱。


    她已停止了摳畫筆和扭頭的小動作,又專心地投入到畫作當中。


    紙上畫滿了彎曲的線條,看上去像管道,又像迷宮,她隻用了褐、紫、黑,這三種暗沉的顏色。


    “雨萱畫的是迷宮嗎?”他試著去理解她的作品,想借此了解她的內心。


    她看看他,搖搖頭,又像嗓子不舒服一樣,扯了扯脖子,接著繼續埋頭畫了起來。隻有在畫畫的時候,她才是最放鬆的。


    晚上,雨萱睡著後,譚銘之按照馮芸發來的微信,找到了雨萱的治療手冊,上麵記錄了她這段時間心理治療的情況。


    他像研究學術文獻一樣,逐字逐句認真閱讀起來。


    明天又是雨萱看心理醫生的日子,受馮芸的委托,這次由他帶著去。他想帶幾幅雨萱的畫給醫生看看,於是征求了馮芸的意見。她同意了。


    他翻看了雨萱的所有畫作,得出一個驚人的發現:畫中有各種線條、形狀和物體,卻唯獨沒出現過人。


    雖然他自己並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但直覺告訴他,這裏麵一定有異常。


    第二天一早,兩人來到兒童醫院。


    沙盤治療師將雨萱帶到專門的房間後,譚銘之拿著三幅畫找到了她的主治醫生。


    “孩子所有的畫都是這樣嗎?”醫生問。


    “就我目前看到的,都是如此。”


    “這個現象,她媽媽以前還真沒提過。”醫生端詳著畫作,喃喃道。


    “我上網查了一下,有些自閉症的孩子也會這樣。”


    “對,但不一定都是自閉症。不過,至少能說明孩子在人際關係方麵存在一些問題。”醫生道,“所以,我仍建議你們做幾次家庭治療,可她媽媽總說你沒空,也不關心孩子。今天你來了,她媽媽又沒空,真難湊齊。我看你對孩子挺關心的啊。”


    “什麽?”譚銘之猜測醫生一定是把他誤當作雨萱的爸爸了,忙解釋,“不,我不是她爸爸,我是她爸媽的朋友。”


    “啊?……抱歉,實在抱歉,你進門的時候,我應該先問一下的,哈哈……”醫生不好意思地笑了,同時也十分不解——孩子爸爸究竟忙到什麽程度,怎麽一直不現身?還不如孩子的這位叔叔呢。


    “沒關係,沒關係。”被誤認成雨萱爸爸,老譚一點也不介意。


    醫生猶豫了一下,問道:“雨萱最近是不是又經曆過什麽壓力事件?”


    “嗯,家裏近期環境的確有些……混亂。”他想了想,覺得這個詞最貼切。


    “不知道你關注到沒有,孩子有抽動的症狀。”


    譚銘之心頭一震,問:“您指的是頻繁地回頭看嗎?”


    “是,還有伸脖子。這些都是典型的症狀。”


    “什麽原因?是緊張導致的嗎?”


    “壓力,還是壓力,孩子內心是焦慮的。”


    “需要吃藥嗎?”譚銘之擔心藥物有副作用。


    “我可以給她開些藥,不過要先征求一下她媽媽的意見。吃藥隻是一方麵,家庭環境和氛圍同樣重要。”


    從醫院出來後,譚銘之沒有將抽動症的事告訴馮芸。她的身體正虛弱著,他不想給她增加精神壓力。


    下午,他帶著雨萱去探視馮芸。


    因為他不是家屬,又不方便進婦產科的病房,於是雨萱由護士領著進去了。


    他坐在醫院一樓的候診椅上,打開筆記本電腦,查閱關於兒童抽動症的文獻和案例,試著搜尋一些藥物以外的方法幫助雨萱。


    探視結束後,他帶著雨萱去了菜市場,買了一些蔬菜、一塊豆腐和一條魚。今天晚上不吃外賣了,他打算親自下廚。


    菜市場離家並不遠,雨萱卻對這裏很陌生。馮芸平時都在網上買菜或者點外賣,沒時間逛菜市場,自然也就沒時間帶雨萱來逛。


    雨萱覺得菜市場的一切都很新奇——攤位上碼放整齊的蔬菜,菜販們各具特色的吆喝,罕見的紫色西紅柿,魚缸裏吐泡泡的龍蝦……


    “五塊錢兩把了啊,賣完就收攤了啊。”專賣葉菜的攤主,在每句吆喝後麵都加上一個有節奏的“了啊”,手上還比劃著帥氣的動作,像個饒舌歌手。


    “帶鹹的油鴨蛋……不對,帶油的鹹鴨蛋……”賣鹹鴨蛋的阿姨,鼻音很重,聲調綿長,卻仿佛總說不清自己賣的究竟是什麽,真好笑。


    她最喜歡的攤位,是市場盡頭那家賣觀賞魚的小鋪子,因為他家居然還順帶賣小倉鼠。


    她蹲在地上,癡迷地觀察著兩隻毛茸茸的小肉球,看他們吃鼠糧,跑滾輪。


    “給孩子買一對吧,看她多喜歡啊。”店主對老譚說。


    “雨萱,喜歡小倉鼠嗎?”譚銘之笑著問。


    她依然不說話。


    “等媽媽出院了,我們問問她能不能養。媽媽同意了,叔叔就給你買,好嗎?”


    雨萱用力點點頭,眼裏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回到馮芸家,譚銘之一頭紮進廚房,先是大致熟悉了一下鍋碗瓢盆和油鹽醬醋的位置,然後穿上圍裙,擼起袖子,洗洗切切。


    雨萱在客廳看動畫片。這幾天,她隻看這部中文版的《海綿寶寶》,其他的都不要。


    譚銘之仔細觀察後才發現,原來其他的動畫片,要麽是教識字、數學或者英語的,要麽就是用來“磨耳朵”的英文原版動畫,隻有這部片子才是純粹的娛樂。


    他很驚訝,雨萱小小年紀就要學這麽多內容,可見馮芸平日裏在培養孩子方麵還真不含糊。


    也許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從小一路拚到大的吧。譚銘之心想。


    雨萱大概看了二十分鍾動畫片後,老譚請她來廚房幫忙。


    “雨萱兒,會不會洗菜啊?”老譚用家鄉的方言問。


    沒想到,雨萱居然聽得懂,她搖搖頭。


    “來,譚叔叔教你哈,水龍頭開到最小,然後這樣一顆一顆地洗。”他一邊說著,一邊示範。


    雨萱有樣學樣地洗起菜來,她洗得很仔細,每一片葉子都衝刷得幹幹淨淨。老譚看著她洗菜的樣子,覺得她那股子認真勁兒真像馮芸。


    飯菜做好了,三菜一湯——清蒸鱸魚、麻婆豆腐、蒜蓉菠菜和豌豆尖滑肉湯。


    老譚給雨萱夾了一塊魚肉放在小碟子裏,又給她盛了一碗湯。


    孩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好不好吃?是不是和你媽媽做的味道一樣?”


    雨萱點點頭,腮幫子被滿嘴飯菜塞得鼓鼓的,就像小倉鼠一樣可愛。


    “你爸爸也做飯嗎?”


    雨萱收起笑容,低下頭,往嘴裏扒拉一小口飯。


    見孩子不高興了,老譚立刻切換話題。


    他用筷子指指麻婆豆腐,說:“這個菜是辣的,叔叔自己吃。”


    說完夾起一塊送入嘴中,立馬做出誇張的表情:“好辣……嘶……辣死了,嘶……”


    雨萱“撲哧”一笑,也學著他夾起一塊豆腐,吃了下去,表情卻十分淡定。


    “你不怕辣喲?”老譚用方言問。


    雨萱搖搖頭,露出得意的表情。


    “那我下次多做幾個辣菜,好不好?”


    雨萱俏皮地比了個ok的手勢。


    除了不說話,此刻的她和正常孩子沒什麽不同,甚至可以用開朗活潑來形容了。


    這頓飯,雨萱吃得特別香,飯量也比平時大了不少。


    譚銘之注意到,從去菜市場買菜到現在,雨萱的抽動症狀竟然全部消失了,她的狀態就像畫畫時一樣放鬆。


    原來,環境氛圍對孩子的影響這麽大,之前查閱的那些文獻裏的結論在雨萱身上得到了印證。


    睡覺前,雨萱主動找出繪本,讓老譚讀給她聽。他才講了一半,她便睡著了,就像他課堂上的某些學生。


    看著熟睡的雨萱,老譚心想,如果自己沒有和前妻離婚,說不定也會有這麽一個可愛的女兒吧。


    想著,想著,他竟坐在床邊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一條信息將他喚醒,楊礫發來的。


    “我明早回京,中午一起去接馮芸出院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十有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羚並收藏三十有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