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代理商
再睜眼!高冷女知青在我懷裏哭唧唧 作者:九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我的預售辦法,就簡單多了。”
“我作為中間商,先行接受銷售者的預定並收取定金,在約定一個交貨日期,這筆買賣便在貨物還未生產前就已經達成了。”
“之後,我們再向廠裏下達具體數量的訂單,由廠裏生產並運輸,交付給消費者,結算資金,完成這筆訂單。”
“如此一來,不光是資金能夠做到及時結算,廠裏這邊也可以自主調整產量節奏。”
“在這個環節中,廠裏能夠節省多少不必要的產能浪費,和運輸成本,這就不用我說了吧。”
林誌強聽得真的有些癡了。
不得不說,陸野的這一番話,內行到比他這個當了數年的大廠長都還要專精。
回過神來的林誌強,再望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時,心底卻是泛起了一股驚濤駭浪。
厲害!
這個年輕人簡直太厲害了!
一時間,林誌強甚至都想問問陸野,願不願意進他們努西電冰箱廠。
可是念頭剛起,卻又被林誌強給按了下去。
因為他很清楚,擁有如此才華又沉著穩重,富有野心的陸野,是絕對不願意屈居人下的。
“不得不說,你成功地打動我了。”林誌強沉聲道。
“不過我們這裏畢竟是國營廠,一切都以要以穩為主,我們冒不起絲毫的風險。”
林誌強伸手捏著下巴,腦海中思索著。
如今,全國上下都在倡導著改革。
這次上麵要試水市場經濟模式,其實也是一種信號。
林誌強能夠模糊地感覺得到,這股信號中所蘊含著的機會和危機。
如果計劃轉市場真的是未來趨勢,那麽他們努西電冰箱廠將來如何自處,林誌強心中也是一片茫然。
可是眼下,陸野卻是給他開了一扇窗,讓他從迷茫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想嚐試一下,陸野所說的這種全新的預售模式。
猶豫了許久,林誌強心中終於有了決斷。
“3000台冰箱全部交給你們代售,這不現實,先不說你們的體量太小能不能抗住,單說我們廠內就沒辦法通過。”
“我給你500台電冰箱,就按你說的預售模式來做,我們負責生產和運輸,你們負責銷售下訂單,每走一批貨,回一次款。”
“怎麽樣?”
林誌強看向陸野問道。
陸野心裏有些失望,3000台電冰箱能讓他的眾城銷售站直接上幾個台階,500台電冰箱卻隻能讓他大賺一筆。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小。
“500台太少了,1500台吧。”陸野還口道。
“不行,最多給你們1000台的量,供銷公司那邊我們不能不考慮,1000台就是極限了。”林誌強搖頭。
見對方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陸野也知道自己再講數量就沒意思了。
於是當即爽快地點頭,笑著道:“好,那就1000台,誰讓人家供銷公司胳膊粗呢。”
“接下來,咱們就該談談,這批貨的代售傭金的問題了。”
林誌強被陸野的話弄得一笑,微微搖著頭道:“你還真是...行,那咱們就接著談談你的這個傭金問題。”
別人要找他談事,那都是在飯店的酒桌上。
哪有向陸野這樣,坐在他辦公室裏,就著自己的茶水吧唧吧唧的就開聊的。
······
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陸野和林誌強就在這間辦公室裏,將這筆事關1000台電冰箱的代售問題,給談了個清楚。
作為廠家,林誌強給了陸野不少便利條件。
首先就是打破了以前和供銷公司的銷售模式,眾城銷售站並不從努西電冰箱廠直接進貨,而是以代售模式進行銷售。
也就是說,眾城銷售站自己本身並不花錢從努西電冰箱廠進貨。
而是改為每銷售一台電冰箱,抽取部分傭金的合作方式。
由於這批貨是計劃外的,所以其銷售定價,自然也要比計劃內的要貴上一些。
銷售溢價在大概15%左右。
也就是說,原本市場上售價685元的單門冰箱,不要票的價格則是787塊錢,雙開門的售價則變成了1450塊錢。
而陸野最終和林誌強談定的代售傭金,則是售價的10%。
也就是說,每賣出一台單門冰箱,眾城就能賺到78.7元錢,賣出一台雙門冰箱則能賺到145元的傭金。
這個傭金提成不可謂不高。
陸野心裏明白,林誌強這是在故意給他放水,他也樂得接著。
事情基本上都談好了,林誌強抬起個胳膊,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
“呦,都到中午了。”
“走吧,咱們去食堂吃口飯,下午我安排個會,跟廠裏的幾個領導把這個事過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林誌強的話裏透著權威。
“那怎麽好意思呢,應該是我請你才對。”陸野笑道。
“你可拉倒吧,外頭的飯菜還真不一定有我們廠食堂做得好呢。”
“就食堂吧。”林誌強率先起身道。
“那我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陸野也起身,隨著林誌強一起去食堂。
努西電冰箱廠的食堂雖然不及建設廳的好,但是飯菜的口味卻不是建設廳食堂可比的。
陸野夾著一個菜包子,大口的吃著。
“還真別說,這個食堂師傅手藝還真不錯。”
林誌強笑道:“吃過的都這麽說。”
吃著飯,林誌強忽然開口問道:“你對這次上頭試水市場經濟的做法,是怎麽看的?”
林誌強雖然能感覺到未來可能要發生巨變,但他卻始終看不透眼前的迷霧。
陸野的思路清奇而敏銳。
他想聽聽陸野的看法。
陸野將嘴裏的包子咽下。
抿了下嘴,輕聲道:“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發展經濟的必要過程。”
林誌強看著陸野:“哦?你能不能詳細說說。”
陸野放下筷子,思慮了一下後,輕聲道:
“計劃經濟在困難時期,能保證民生必需品的生產和供應,能夠解決就業問題。在宏觀上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對國民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
“可是這些優勢,卻是難以適應當下的經濟環境。”
“根深蒂固的大鍋飯思想,已經造成了各個工廠裏生產動力不足、生產效率低下,廠子裏缺乏活力的現象。”
“所以改變是必然的,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作為中間商,先行接受銷售者的預定並收取定金,在約定一個交貨日期,這筆買賣便在貨物還未生產前就已經達成了。”
“之後,我們再向廠裏下達具體數量的訂單,由廠裏生產並運輸,交付給消費者,結算資金,完成這筆訂單。”
“如此一來,不光是資金能夠做到及時結算,廠裏這邊也可以自主調整產量節奏。”
“在這個環節中,廠裏能夠節省多少不必要的產能浪費,和運輸成本,這就不用我說了吧。”
林誌強聽得真的有些癡了。
不得不說,陸野的這一番話,內行到比他這個當了數年的大廠長都還要專精。
回過神來的林誌強,再望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時,心底卻是泛起了一股驚濤駭浪。
厲害!
這個年輕人簡直太厲害了!
一時間,林誌強甚至都想問問陸野,願不願意進他們努西電冰箱廠。
可是念頭剛起,卻又被林誌強給按了下去。
因為他很清楚,擁有如此才華又沉著穩重,富有野心的陸野,是絕對不願意屈居人下的。
“不得不說,你成功地打動我了。”林誌強沉聲道。
“不過我們這裏畢竟是國營廠,一切都以要以穩為主,我們冒不起絲毫的風險。”
林誌強伸手捏著下巴,腦海中思索著。
如今,全國上下都在倡導著改革。
這次上麵要試水市場經濟模式,其實也是一種信號。
林誌強能夠模糊地感覺得到,這股信號中所蘊含著的機會和危機。
如果計劃轉市場真的是未來趨勢,那麽他們努西電冰箱廠將來如何自處,林誌強心中也是一片茫然。
可是眼下,陸野卻是給他開了一扇窗,讓他從迷茫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想嚐試一下,陸野所說的這種全新的預售模式。
猶豫了許久,林誌強心中終於有了決斷。
“3000台冰箱全部交給你們代售,這不現實,先不說你們的體量太小能不能抗住,單說我們廠內就沒辦法通過。”
“我給你500台電冰箱,就按你說的預售模式來做,我們負責生產和運輸,你們負責銷售下訂單,每走一批貨,回一次款。”
“怎麽樣?”
林誌強看向陸野問道。
陸野心裏有些失望,3000台電冰箱能讓他的眾城銷售站直接上幾個台階,500台電冰箱卻隻能讓他大賺一筆。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小。
“500台太少了,1500台吧。”陸野還口道。
“不行,最多給你們1000台的量,供銷公司那邊我們不能不考慮,1000台就是極限了。”林誌強搖頭。
見對方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陸野也知道自己再講數量就沒意思了。
於是當即爽快地點頭,笑著道:“好,那就1000台,誰讓人家供銷公司胳膊粗呢。”
“接下來,咱們就該談談,這批貨的代售傭金的問題了。”
林誌強被陸野的話弄得一笑,微微搖著頭道:“你還真是...行,那咱們就接著談談你的這個傭金問題。”
別人要找他談事,那都是在飯店的酒桌上。
哪有向陸野這樣,坐在他辦公室裏,就著自己的茶水吧唧吧唧的就開聊的。
······
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陸野和林誌強就在這間辦公室裏,將這筆事關1000台電冰箱的代售問題,給談了個清楚。
作為廠家,林誌強給了陸野不少便利條件。
首先就是打破了以前和供銷公司的銷售模式,眾城銷售站並不從努西電冰箱廠直接進貨,而是以代售模式進行銷售。
也就是說,眾城銷售站自己本身並不花錢從努西電冰箱廠進貨。
而是改為每銷售一台電冰箱,抽取部分傭金的合作方式。
由於這批貨是計劃外的,所以其銷售定價,自然也要比計劃內的要貴上一些。
銷售溢價在大概15%左右。
也就是說,原本市場上售價685元的單門冰箱,不要票的價格則是787塊錢,雙開門的售價則變成了1450塊錢。
而陸野最終和林誌強談定的代售傭金,則是售價的10%。
也就是說,每賣出一台單門冰箱,眾城就能賺到78.7元錢,賣出一台雙門冰箱則能賺到145元的傭金。
這個傭金提成不可謂不高。
陸野心裏明白,林誌強這是在故意給他放水,他也樂得接著。
事情基本上都談好了,林誌強抬起個胳膊,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
“呦,都到中午了。”
“走吧,咱們去食堂吃口飯,下午我安排個會,跟廠裏的幾個領導把這個事過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林誌強的話裏透著權威。
“那怎麽好意思呢,應該是我請你才對。”陸野笑道。
“你可拉倒吧,外頭的飯菜還真不一定有我們廠食堂做得好呢。”
“就食堂吧。”林誌強率先起身道。
“那我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陸野也起身,隨著林誌強一起去食堂。
努西電冰箱廠的食堂雖然不及建設廳的好,但是飯菜的口味卻不是建設廳食堂可比的。
陸野夾著一個菜包子,大口的吃著。
“還真別說,這個食堂師傅手藝還真不錯。”
林誌強笑道:“吃過的都這麽說。”
吃著飯,林誌強忽然開口問道:“你對這次上頭試水市場經濟的做法,是怎麽看的?”
林誌強雖然能感覺到未來可能要發生巨變,但他卻始終看不透眼前的迷霧。
陸野的思路清奇而敏銳。
他想聽聽陸野的看法。
陸野將嘴裏的包子咽下。
抿了下嘴,輕聲道:“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發展經濟的必要過程。”
林誌強看著陸野:“哦?你能不能詳細說說。”
陸野放下筷子,思慮了一下後,輕聲道:
“計劃經濟在困難時期,能保證民生必需品的生產和供應,能夠解決就業問題。在宏觀上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對國民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
“可是這些優勢,卻是難以適應當下的經濟環境。”
“根深蒂固的大鍋飯思想,已經造成了各個工廠裏生產動力不足、生產效率低下,廠子裏缺乏活力的現象。”
“所以改變是必然的,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