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鐸巡視一周,一個大約四十歲的成熟婦人被眾星捧月般圍在正中間。


    貴婦手裏牽著一個十六七歲的男子。


    她穿著一套雜裾垂髾服,整體呈現上短下寬,上儉下豐的風格。


    上身明黃繡鳳綢衣,較為修身,碩大的車燈塞在裏麵鼓鼓囊囊,糧食之豐足,絕對不會苦了孩子,可惜謝道清命中無子,兩位皇子誕生後都沒能活過滿月,現在她帶在身邊的是禮部尚書的長孫柴昊。


    她已經和通過江南幾家望族的支持,選定柴定遠長孫過繼過來,聽說文人士大夫正在極力推薦官家冊封柴昊為大周太子。


    今日之所以將其帶在身邊是想多讓勳貴豪門見見,可惜,謝道清的願望怕是要事與願違了,這位被文人士大夫誇讚的人物,一雙眼睛就沒有離開一些漂亮的官宦女眷,引來好多貴婦的鄙視。


    謝道清腰部用帛帶緊緊束著,纖細異常,帛帶外還有一條圍裳,可以理解為圍裙一類的東西。圍裳將整個腰臀包住,下沿有層層疊疊的尖角形裝飾,緊貼裙身,垂及裙擺,是為“髾”。


    微風拂來,皇後謝道清身後的髾隨風輕舞,煞是漂亮。


    看到韓家車隊到來,謝道清急忙分開眾人上前迎接。


    兩周君主不像明清兩代那麽講究排場禮節,在這個世道絕對看不到紅樓夢裏元春省親那樣跪拜一個普通妃子那樣的場景。


    嶽安娘帶著女眷上前敬禮,謝道清上前一步托起嶽安娘的胳膊,“老太君,使不得,你的年紀可是和我祖母相仿,這裏不是祭祀場所,還要請老太君上坐,雙方謙讓一番,最後謝道清挽著嶽安娘一起坐在上首,隻是在嶽安娘的堅持下,謝道清坐在左側上位,老太君坐在右側相陪。”


    平台上多是女眷,韓家的幾位男士是不能過去的,隻能遠遠地站著,並沒上前行禮,等女眷們安頓妥當,準備向其他官宦一樣步行登高,向紫金山山頂進發。


    抱琴和待書一左一右地牽著韓鐸的手,轉身隨著人流準備向山頂進發,韓犳和兩個小廝緊跟著照顧,青枝和雲溪則留在平坡照顧老太君。


    “這是誰家的小郎君?竟如此的俊俏!青青草地之上,一大一小兩位少女正在采摘野花,見到韓鐸路過,其中一人立刻眯起了眼睛,笑了上前在韓鐸臉上摸了一把。


    壞了,竟然被女流氓吃了豆腐。“見過二位小娘。”韓鐸退後一步行了個禮。


    抱琴和待書,一左一右上前,雙手叉腰蠢萌蠢萌地鼓著嘴惡狠狠地看著對方。


    說是兩位少女,但其中一個其實還沒有韓鐸大也就八九歲仿佛,明眸皓齒,如花朵般嬌嫩、如玉般純淨。


    另外一個大概十六、七歲的模樣。剛剛還是二十一世紀輕浮叛逆模樣,看到周圍不少人看向這邊,立即做出一派大家閨秀的做派,這時候看去又給人一種亭亭玉立,空穀幽蘭的感覺。


    她又仔細看了韓鐸一眼,便不舍地轉過了視線,看著手裏的鮮花,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韓鐸暗暗吐槽,這位頂級美女,一定像後世某一線女星一樣,人前和熒幕中仙氣飄飄,蘿莉島中和其幹爹在一起那放浪形骸的做派形成難以想象的反差。


    韓鐸心裏吐槽,這位女郎,不知是哪家小娘,雖然天香國色,可惜是一個人格分裂患者。


    直到二叔韓淮琛上前施禮,韓鐸才知道,原來這位竟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一代妖後閻貴妃,怕是這時候還待自閨中,沒有進宮伴駕。


    想必和他一起的就是瑞國公主了。


    而帶著的小娘明顯年紀還小,還沒領略到地位的真諦,過於天真爛漫了。像隻歡快的雲雀。


    像這種雙麵人還是少牽扯為妙。


    韓鐸知道自己身體不比旁人,決不能做世上最悲催的穿越者,在趙守一給他疏通經脈後,雖然每日午時還要忍受半個時辰的寒氣入體的摧殘,還是堅持每日選擇慢跑來調理身體。


    因為帶著小小的抱琴和待書,韓鐸也就跟著四爺爺家的兩位叔叔慢慢上山。


    幾人隨著大隊人馬上山,這些一路前行的人不下千人,是整個京城的達官顯貴及其親友,建康、秣陵二縣的衙役早在昨天晚上就配合禦林軍進行了封山,普通百姓隻能到棲霞、牛首二山登高了,其實棲霞山的風景並不比紫金山差,平時文人墨客到棲霞登高反而多於紫金。


    眾人一路走走停停,韓鐸沿途采摘山花集成五彩的一束給兩位小丫頭玩,包括韓鐸在內的三小都沒上過紫金山山頂,一路非常新鮮,興致勃勃,都是自己走,險峻處由拉鋤藥、伴鶴兩個半大小子拉一把,三人道都不覺得累。


    因為韓鐸三人人小腿短,韓家一行人上到山頂時,一輪紅日已經躍出東山上,遠望長江,向綠色大地上鑲嵌的一條玉帶,水汽氤氳,兩岸的景色若隱若現,不同於韓鐸上一世看慣了祖國的名山大川,連鋤藥和伴鶴都是第一次這樣登高望遠,高興極了,抱琴和待書更是山雀一般說笑個不停。


    登高望遠,心思窅渺,看不遠外的玄武湖宛如在古典青磚綠瓦中鑲嵌著的一塊巨大的天然翡翠,近在眼底又遠在天邊,坦白明淨又雲霞掩映,好似清水出芙蓉一般的絕世佳人,輕紗蔽體,綽約輕蹈,絕色姿容隻可遠觀而不能褻玩。


    到了已時,一個管家模樣的人來到近前,向韓淮康深施一禮,“我家老爺在觀瀾廳與玉璣道長手談,請少侯爺過去一會。”


    韓鐸聽說有人下棋,就跟著二叔叔過去,六叔韓淮琛對下棋不感興趣,就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在周圍遊玩。


    因為城中士女喜登山,所以兩年前金陵府出資修葺了山道並建了三個亭子,分別叫——“豐樂亭”、“挹翠亭”和“觀瀾台”。


    半山腰女眷聚集之地延石階山徑而上,約行百餘步,山道左側一汪清泉,細流涓涓,跳珠濺玉,映著日光,泉流清新澄澈,讓人立即就想捧著飲一口。


    豐樂亭便建在這清泉之畔。


    紫金山的樹木有三個層次,山麓一帶是高大的青岡櫟木,過了平坡,就是大片大片的竹林,直到過了豐樂亭再往上兩百步就到了倚翠亭。


    倚翠亭往上,就隻有鬆樹和杉木。


    茂林修竹間,便有三三兩兩的年輕士子在徜徉,有的在擘阮弄弦,有的相互辯難,有的把書案都搬到山上來了,在揮毫作畫或者作書,還有的忿忿然,陰沉著臉色咕噥著不知在發什麽牢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艱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炎炎炎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炎炎炎啊並收藏艱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