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過去了。


    今天是朱允炆第三天觀政。


    天色拂曉,他已經到了江邊。


    黃子澄被陛下傳去了。


    陪同的是府尹董長義,神情憔悴,吊著兩個大眼袋,眼裏滿是血絲,


    請罪的折子被駁回了,他隻能繼續陪著。


    跟隨的官吏都頂著黑眼圈,這兩天他們都提心吊膽,白天陪同觀政,晚上去盤點自己的工作,唯恐有疏漏被抓到。


    殿下的眼裏揉不得沙子,發現錯誤不是趕人,就是抓人,眾人都有點杯弓蛇影。


    幸好,這位爺是最後一天了。


    董長義指著前方道:


    “殿下請看,前麵就是災民的聚集點。”


    朱允炆點點頭,


    “走吧!”


    朱允炆誌得意滿,傲然走在前麵。


    挺著小胸脯,步伐不急不緩。


    緊繃的小臉略帶倦怠。


    這兩天都是連軸轉,早有些吃不消了。


    不過,他的心情很好。


    第一天查賬,抓了一窩老鼠。


    第二天,去倉庫看糧食,又抓了三個,開除了七個。


    兩天時間,收獲滿滿!


    今兒是最後一天了,


    按照黃先生的籌劃,慰問災民,給災民打碗粥,


    觀政就圓滿收官了。


    今天的活都很輕鬆,


    另兩名同學昨天就請假了,今天依然是他一個人,這樣也好,那兩個就是累贅,跟著也是蹭功勞。


    ~


    晨曦微露。


    連綿的棚屋,一眼就看到了盡頭,


    朱允炆有些納悶,兩萬多災民,就這點棚子?


    想想皇宮那麽大,才住幾個人?


    不會災民被趕走了吧?


    這可是大問題啊!


    朱允炆興奮了,急忙問道:


    “董府尹,這裏有多少災民?”


    董長義回道:


    “回殿下,大約兩萬五千名。”


    數字和朝廷的對上了。


    朱允炆隻好作罷。


    ~


    現在是枯水期,堤岸、江邊都是窩棚,中間的道路蜿蜒曲折。


    災民已經起床了。


    小孩子衣著單薄,叫喊著四處亂跑,


    大人在江邊洗漱。


    一片亂糟糟的景象。


    四處扔的垃圾,汙水橫流,稍微隱蔽的地方就成了廁所。


    江風輕拂,臭哄哄的味道直衝天靈蓋。


    朱允炆立刻被熏的幹嘔,急忙拿出綢帕,捂住口鼻,


    剛捂上,他又心虛地拿下了。


    如果傳揚出去,會被禦史彈劾的。


    董長義看到這一幕,說道:


    “前麵不遠就是粥棚,殿下不妨去看看。”


    朱允炆點點頭,粥棚是今天的重點。


    他被熏的腦袋發脹,硬忍著幹嘔,在窩棚中穿行。


    兩旁很快擠滿了災民,大多是老人、孩子,


    他們伸出髒兮兮的手,哀求著,


    “貴人,行行好!賞點吃的。”


    “俺冷!”


    “幫幫俺們吧!太餓了!”


    “貴人,發發善心,給點吃的吧。”


    “……”


    清道的侍衛就十幾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朱允炆的眼中,充斥的是他們亂糟糟的頭發,瘦骨嶙峋的身材,單薄破爛的衣服,哀求的眼神,


    書上寫災民生不如死,他以為自己理解了。


    直到今天,他第一次發現,同樣為人,有人的活的還不如東宮的一條狗。


    巨大的反差,讓他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木偶一般,呆愣愣的。


    董長義看他臉色蒼白,眼神呆滯,知道他被刺激到了,


    雖然心中暗爽,但還是對手下的一個推官使了個眼色,殿下不能在這裏出事。


    推官心領神會,立刻去調派人手,


    一群衙役、士兵蜂擁而至,掄起鞭子,衝災民一陣抽。


    時候不大,道路清靜了。


    朱允炆還沒回過神,任由董長義攙扶著向前走。


    災民退到了棚子之間,麻木地看著他們過去。


    前行不遠,突然變得空曠了,


    兩邊沒有棚屋,隻有一個士兵把守的大棚子,裏麵煙霧繚繞,米粥的香味從棚子裏飄出來的。


    董長義說道:


    “殿下!那就是粥棚,進去看看吧?”


    朱允炆聞到了米粥的香味,終於醒過神來,


    “看看!”


    ~


    粥棚裏霧氣蒙蒙。


    十口碩大的粥鍋一字排開。


    粥已經燒好了。


    朱允炆上前看了,果然是插筷子不倒。


    在士兵的維持下,災民開始排隊,


    人手一個碗,有的甚至端著陶盆,全都眼巴巴地看著粥棚。


    隨著一聲號令,開始施粥。


    在皮鞭下,災民很有秩序。


    朱允炆拿過一個長柄木勺,親自給幾個災民盛粥。


    盛了幾個後,他就胳膊酸了,在董長義的勸說下,順勢放下木勺。


    朱允炆今天的事情就結束了。


    該回去了。


    董長義等人都鬆了一口氣。


    ~


    出了粥棚,眾人突然看到,一隊士兵押解著囚車上了江堤。


    董長義心裏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不會是……?


    不等他說話,朱允炆已經帶頭走了過去,


    董長義急忙招呼下屬跟上。


    為首的囚車裏,裝的是應天府的推官。


    董長義心涼了,


    沒想到殺的這麽快!


    囚車轔轔而過。


    隊尾的刑部侍郎陶榮跳下馬,瘦弱的身材在寒風中飄蕩。


    陶榮拱手施禮,


    “下官拜見殿下、董府尹!”


    董長義小聲問道:


    “這,這麽快就……”


    陶榮一攤手,


    “他們都招供了,陛下有旨,來江堤斬殺,以儆效尤。”


    董長義為首的官吏都有些尷尬,他們就是被“儆”的。


    董長義沒看到府丞,便低聲問道:


    “府丞如何處置?”


    陶榮回道:


    “貶謫瓊州,遇赦不免。”


    這意味著要老死在煙障之地了。


    董長義歎了口氣。


    也罷!


    總比砍頭強!


    士兵在江邊清出一片空地,將犯人拖出囚車,


    二十多人,麵對一字排開,麵對江麵跪下。


    應天府的官吏兔死狐悲,心有戚戚然。


    朱允炆卻不屑道:


    “他們是被自己的貪念所害,死得其所,死有餘辜!”


    眾人垂首默然。


    沒人附和。


    董長義看到了丙字倉的倉大使。


    他不是瀆職嗎?


    罪不致死啊!


    怎麽……


    董長義想爭辯,張張嘴,卻不知道和誰爭辯。


    一切都晚了!


    他不忍再看,恰好要參加下午的小朝會,就提前告辭了。


    臨行前,他指定一個姓陳的治中繼續陪同。


    ~


    很多災民蜂擁過來圍觀。


    陶榮大聲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讀罷,陶榮點了監斬牌,之後大喝一聲:


    “斬!”


    劊子手掄起雪亮的鬼頭刀,在場的官吏紛紛別過頭。


    朱允炆早被太監擋住了視線。


    陶榮監斬後,帶著士兵走了。


    犯人的家屬哭喊著上前收屍。


    災民們陸續散了,沒人歡呼,他們早對一切刺激麻木,除了吃食。


    官吏們麵麵相覷,臉色蒼白,眼中都是恐慌。


    昔日還一起喝酒,一起共事,甚至吵架的同僚,瞬間天人兩隔了。


    他們看不見帝王,但是帝王的無上威嚴讓他們瑟瑟發抖。


    朱允炆偷偷瞄了一眼刑場,全被人擋住了,什麽也看不見。


    他的心怦怦亂跳。


    他很害怕,又有點亢奮。


    有官員低聲叫道:


    “這,這麽快就殺了?”


    朱允炆尖聲道:


    “沒有剝皮萱草,已經是恩典了!”


    眾人再次沉默了。


    丙字倉大使的姐夫紅了眼睛,委屈道:


    “倉大使罪不致死啊!”


    “這是命!下輩子做事踏實一點吧。”朱允炆甩下一句話,快步走了。


    隨風飄來的血腥味,讓他有些惡心。


    官吏們有些憤憤不平,人都死了,殿下還如此刻薄。


    陳治中急忙示意同僚禁聲。


    幾個官吏對視一眼,其中一人快步走到前麵引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假皇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無並收藏大明假皇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