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重新勘驗的現場是何維的死亡之地,通威大廈後方的石板路和小樹林。
警戒線依舊圍著,隻不過昨天下了一場大雨,將路上的血跡都給衝刷幹淨了。
吳芸和陸菲雪提著箱子走進了現場,老鄧掀起警戒線,也要跟著進去,卻被吳芸瞪了一眼:“即使是重新勘驗,也要根據流程來,在我們出來之前,你們不能進去。小的不懂規矩,老的也不懂?”
老鄧愣了一下,隨即訕訕地笑了笑,假裝沒聽見,點燃一支煙,自顧自地抽了起來。
蘇義正在和袁有銘低聲講述著案發現場的一些情況,在來的路上,袁有銘已經看過案件報告了,所以蘇義一說,袁有銘立馬就能明白。
警戒線內,吳芸和陸菲雪拿出勘驗儀器,對現場進行勘驗了起來,雖然是再次勘驗,且曆經了一場大雨,但吳芸勘驗時的認真模樣,好像這就是新鮮出爐的現場一樣。她單膝跪地,一隻手輕敲地麵,臉部幾乎貼在了地板上,好像在嗅聞著什麽。她跪著的地方,正是何維屍體躺著的地方。
老鄧一邊抽煙,一邊有意無意地瞥著吳芸,眉頭輕皺地道:“還真像那麽回事……”
勘驗完屍體周邊,吳芸和陸菲雪又進入了小樹林內。在這期間,吳芸聲音響亮地和陸菲雪說著什麽,似乎是說陸菲雪之前拍的照片不夠全麵,現場固定的角度有問題等等。陸菲雪低著頭,跟在吳芸身後,一聲不吭。
十幾分鍾後,吳芸和陸菲雪從小樹林中走了出來。
“行了,你們可以進去了。”吳芸一邊將提取到的檢測樣本歸類,一邊喊。
警戒線外的蘇義三人相繼走去。蘇義和袁有銘直奔小樹林,老鄧則在小樹林外轉悠著,煞有介事地左看右看,漫不經心地問:“收集到什麽了嗎?”
吳芸頭也沒抬:“暫時還不知道。不過,有個地方很奇怪,那根鋼管都被挖過一次,土層又重新埋上了。”
老鄧眉頭一皺,尚未說話。小樹林內傳來了蘇義的聲音:“是我。前天半夜我來了,留下了幾張腳印收集膜,但什麽都沒收集到。”
老鄧輕哼一聲道:“臭小子,自作聰明,這是以為凶手會返回案發現場呢!”
吳芸看了老鄧一眼,冷聲道:“聽說你現在歸他管?”
老鄧臉色一紅:“暫時的……隊長讓我幫助他,要不然光憑他自己,能搞定個屁!”
吳芸沒有說話,低頭整理物件。
小樹林內,蘇義走到了樹林的盡頭。盡頭處,是一麵三米多高的圍牆,牆頂倒插著尖頭鐵欄杆,圍牆外麵,是一條河。
“有銘,你怎麽看?”蘇義扭頭問。袁有銘雖然主攻犯罪心理,但對於刑事偵查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蘇義想聽聽他的意見。
“如果我們從現場的情況和謀殺的角度進行反推——”袁有銘壓低聲音道,“那麽,何維在被刺入這根鋼管前,必然處於昏迷狀態,也就是說,有人用某種方式將他帶到了這裏,刺入了鋼管中,過了一小段時間後,何維才醒來。大概是這麽個流程。”
“沒錯。”蘇義點了點頭,以示認同。這個邏輯他之前已經想到了。
“那麽,我們再繼續反推。根據之前的現場報告,鋼管周圍沒有收集到其他人的腳印,死者何維身上也沒有明顯的指紋殘留或異物殘留,這雖然不能代表這裏沒來過外人,畢竟這裏是草坪地麵,普通情況下,留下腳印的概率較低。但是,如果一個人拖著、背著一個重大一百二十斤的男子,應該會留下腳印或其他印記,但這裏卻什麽都沒有,這有點不合常理。”袁有銘看了一眼空中,又看了一眼圍欄外麵,“我覺得,或許可以從上麵調查調查,或者圍牆外調查調查。”
“確實不合理。”蘇義抬起頭,看了一眼上空,枝葉遮擋下的天空暗影斑駁,陰沉灰暗,蘇義若有所地道,“可這些樹的枝幹太過細弱,怕是連一個人的體重都承擔不住。”
袁有銘看著那根鋼管,低頭沉思著,良久後,他半蹲在地,敲了敲那根鋼管,說道:“倘若凶手要用和小說裏劇情相似的方式殺人,他既要選擇合適的目標,又要選擇合適的地點。你覺得,目標和地點同時滿足條件的概率有多大?”
“非常小。”蘇義說。
“那這根鋼管出現在這,就極其不合理了。”
“我之前也想到過這一點,但這根鋼管鏽跡斑駁,埋的也很深,並不像是剛埋下去的。”
“如果很久之前就埋下去了呢?”袁有銘看了一眼蘇義,雙眼微微放光,“我的意思是兩個月之前,甚至是半年之前。”
“可……”蘇義沉吟道,“《罪惡之行》這本小說的出版時間也就才半個多月。”
“那,誰會在小說出版前,就知道小說內容呢?”袁有銘站起身來,自問自答地道,“編輯,或是小說家自己。”
“沒錯。”蘇義點了點頭。這條邏輯線他昨晚也想過,但沒有徹底想通。蘇義本想跳脫出小說去看待案件,現在看來,想要完全不管小說,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兩起案件本身就和小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如果是這樣的話——”蘇義思索片刻後道,“那我們就可以從兩個大方向入手了。第一個大方向,是按照正常的偵查節奏來,從何維和黃婷身上去查,查殺人動機,查人脈關係等,從而確定嫌疑人。第二個大方向,則是沿著《罪惡之行》這本小說去查,查誰在出版前看過這本小說,誰就有嫌疑,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出版後看過的狂熱粉絲或模仿犯罪。”
“太對了。”袁有銘用欽佩的目光看了一眼蘇義,“我說了這麽多,被你一句話就總結出來了,不愧是科班出身,厲害。”
“你的專長是犯罪心理,還沒到你真正發揮的時候呢。”蘇義心裏清楚,其實正是袁有銘的話提醒了他,讓他的思維打開了,不至於一直困在某個點上想不通。
“現在再回頭看這根鋼管,是不是就非常有問題了?”袁有銘指著地上的鋼管道。
“是的。不管怎樣,它都是凶器。需要好好勘驗一番,也要仔細調查一下它的來曆。”蘇義轉過身,朝著樹林外麵喊道,“吳芸,來一下。”
“幹嘛?”吳芸一邊往裏走,一邊冷聲問。
“這根鋼管,需要你們技術科幫忙檢驗一下,但首先要將它弄出來,你看怎麽弄合適。”蘇義說。
吳芸尚未說話,跟在後麵的老鄧疑聲道:“一根鋼管有什麽好檢驗的?上麵的指紋不早就提取了嘛。”
“我們能根據一根頭發的成分比例推斷出嫌疑人的身高體重和飲食習慣,你說一根鋼管能查出什麽?能查出來的東西可多了。”吳芸瞪了老鄧一眼。
老鄧聳了聳肩,嘴裏嘀咕了一聲。
隨後,吳芸望向蘇義:“這根鋼管本身就需要檢驗,我剛才已經看過了,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截斷上半部分取樣檢驗,第二種是將它完全挖出來,我想它應該不至於太深。”
蘇義想了想之後道:“那我們就挖吧。老鄧,你去物業那邊借幾把鏟子。”
老鄧輕哼一聲,嘴裏說著什麽,轉身走了出去。
沒過多久,老鄧就回來了,拿著一把鏟子,還有一把錐子,他扔下道具就站在了旁邊,一副不想動手的模樣。倒是袁有銘,脫下西裝,挽起袖子,直接挖了起來。
原本就是盛夏,樹林中又密不透風,挖了一會,袁有銘就大汗淋漓了,身上的白襯衫都濕透了,可他渾然不顧,依然挖著。
挖了將近半米深後,鋼管開始微微晃動了。
袁有銘休息的間隙,蘇義想要接過鏟子挖,袁有銘沒有鬆手,笑道:“義哥,這種體力活,我來就行了,你要留著體力思考。”
說罷,袁有銘繼續揮起了鏟子,臉上沒有絲毫怨言和不滿。
在袁有銘鏟土的過程中,吳芸單膝跪地,一直在觀察土層的變化,並且取樣了好幾小袋土,做了詳細的標記。而陸菲雪則在旁邊拍照記錄。
老鄧看著吳芸的舉動,不由問道:“怎麽?這土也有問題?”
吳芸冷聲道:“那是當然。正常情況下的土層和挖出來又埋進去的土層結構和成分完全不同,通過土層檢測,大概可以推測出這根鋼管的掩埋時間。”
老鄧撇了撇嘴,發出嘖嘖的聲音。
吳芸看了老鄧一眼:“作為一名老刑警,這種基礎的知識你都不知道,怪不得這麽多年過去了,連個副隊長都沒當上。”
老鄧臉色一紅,提聲道:“你說什麽呢你?!”
吳芸絲毫不讓:“沒聽清?那我就再說一遍,作為一名老——”
老鄧有些急眼了:“你還不是一樣,快十年了,連個副科長都沒當上,依舊是個技術員,你以為你多了不起啊!”
吳芸依然麵無表情:“你是想當當不上,我是不想當,完全不一樣。”
這時,袁有銘已經挖到一米多深了,再往下挖,就十分困難了,有些石塊之類的東西,需要撬動周邊才行,而且鋼管的晃動明顯更厲害了一些,幾人合力之下,應該可以直接將其拔出。
“老鄧,來搭把手。”蘇義的話打斷了老鄧和吳芸的“激烈交流”。當然,對老鄧而言,如果不是蘇義打斷的話,他怕是還不好收場,畢竟和吳芸相比,不管是比口才,比氣場,還是比專業能力,他都處於下風。
老鄧嘴裏嘀咕著,擺出一副好男不跟女鬥的架勢,甩著手來到鋼管前,和蘇義、袁有銘一起,開始往上拔鋼管。在三人的齊心合力之下,鋼管終於被拔了出來。而老鄧則因為用力過猛,在鋼管拔出的瞬間,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疼的嗷嗷直叫,但眾人都沒有理會他,全去看那根鋼管了。
鋼管兩米多長,底端帶有尖頭,這樣會方便它往下插,但它到底是怎樣被埋進這麽深的土裏的,又是什麽時候埋的?就需要技術科的檢查了。當然,能不能檢查出來,還未可知。
“小陸,過來收東西。”吳芸喊了一聲。
陸菲雪急忙拿著早就準備好的封膜,將鋼管包了起來,然後又裝進了一個長條口袋中。而吳芸則跪在地上,腦袋幾乎插進了坑洞裏,從裏麵取出幾分土樣。
鋼管封存,土樣歸納,周邊所有可提取的物證也全都提取了。何維的現場勘查就算是結束了。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四十分鍾。剩下的,還有兩個工作需要蘇義和老鄧去解決,一個是排查周邊監控錄像;二個是調查鋼管來曆。這兩個工作都需要耗費時間,雖然簡單,但卻比較麻煩。
這個現場勘驗結束後,他們需要先回一趟警局,將鋼管和提取到的物證送回去,再趕往另外一個現場,也就是黃婷的死亡之地,貝殼公寓。
當五人陸續離開小樹林,走向停車場的時候,通威大廈六樓,一個打開著一條縫隙的窗台上,搭著一台高倍望遠鏡,鏡頭中最後的影像,是老鄧扛著鋼管,搖搖晃晃離去的背影。
望遠鏡緩緩收回,窗戶慢慢閉上。
窗內的陰影中,一個穿著一襲黑衣戴著連衣帽的人轉過身,望向了黑沉的房間。
房內彌漫著一股香灰的氣息,空中飄蕩著一些長短不一的白色幡布條,明明沒有風,但那些布條卻在空中微微晃動著,仿似一條條細弱的手臂在揮舞。
房間深處響起了一陣低沉而壓抑的幽怨聲響,像是呻吟,像是哭訴,又像是哀嚎。
黑衣人踏步前行,身形飄忽,和黑暗融為了一體,消失不見。
隻剩聲音,斷斷續續,經久不息。
警戒線依舊圍著,隻不過昨天下了一場大雨,將路上的血跡都給衝刷幹淨了。
吳芸和陸菲雪提著箱子走進了現場,老鄧掀起警戒線,也要跟著進去,卻被吳芸瞪了一眼:“即使是重新勘驗,也要根據流程來,在我們出來之前,你們不能進去。小的不懂規矩,老的也不懂?”
老鄧愣了一下,隨即訕訕地笑了笑,假裝沒聽見,點燃一支煙,自顧自地抽了起來。
蘇義正在和袁有銘低聲講述著案發現場的一些情況,在來的路上,袁有銘已經看過案件報告了,所以蘇義一說,袁有銘立馬就能明白。
警戒線內,吳芸和陸菲雪拿出勘驗儀器,對現場進行勘驗了起來,雖然是再次勘驗,且曆經了一場大雨,但吳芸勘驗時的認真模樣,好像這就是新鮮出爐的現場一樣。她單膝跪地,一隻手輕敲地麵,臉部幾乎貼在了地板上,好像在嗅聞著什麽。她跪著的地方,正是何維屍體躺著的地方。
老鄧一邊抽煙,一邊有意無意地瞥著吳芸,眉頭輕皺地道:“還真像那麽回事……”
勘驗完屍體周邊,吳芸和陸菲雪又進入了小樹林內。在這期間,吳芸聲音響亮地和陸菲雪說著什麽,似乎是說陸菲雪之前拍的照片不夠全麵,現場固定的角度有問題等等。陸菲雪低著頭,跟在吳芸身後,一聲不吭。
十幾分鍾後,吳芸和陸菲雪從小樹林中走了出來。
“行了,你們可以進去了。”吳芸一邊將提取到的檢測樣本歸類,一邊喊。
警戒線外的蘇義三人相繼走去。蘇義和袁有銘直奔小樹林,老鄧則在小樹林外轉悠著,煞有介事地左看右看,漫不經心地問:“收集到什麽了嗎?”
吳芸頭也沒抬:“暫時還不知道。不過,有個地方很奇怪,那根鋼管都被挖過一次,土層又重新埋上了。”
老鄧眉頭一皺,尚未說話。小樹林內傳來了蘇義的聲音:“是我。前天半夜我來了,留下了幾張腳印收集膜,但什麽都沒收集到。”
老鄧輕哼一聲道:“臭小子,自作聰明,這是以為凶手會返回案發現場呢!”
吳芸看了老鄧一眼,冷聲道:“聽說你現在歸他管?”
老鄧臉色一紅:“暫時的……隊長讓我幫助他,要不然光憑他自己,能搞定個屁!”
吳芸沒有說話,低頭整理物件。
小樹林內,蘇義走到了樹林的盡頭。盡頭處,是一麵三米多高的圍牆,牆頂倒插著尖頭鐵欄杆,圍牆外麵,是一條河。
“有銘,你怎麽看?”蘇義扭頭問。袁有銘雖然主攻犯罪心理,但對於刑事偵查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蘇義想聽聽他的意見。
“如果我們從現場的情況和謀殺的角度進行反推——”袁有銘壓低聲音道,“那麽,何維在被刺入這根鋼管前,必然處於昏迷狀態,也就是說,有人用某種方式將他帶到了這裏,刺入了鋼管中,過了一小段時間後,何維才醒來。大概是這麽個流程。”
“沒錯。”蘇義點了點頭,以示認同。這個邏輯他之前已經想到了。
“那麽,我們再繼續反推。根據之前的現場報告,鋼管周圍沒有收集到其他人的腳印,死者何維身上也沒有明顯的指紋殘留或異物殘留,這雖然不能代表這裏沒來過外人,畢竟這裏是草坪地麵,普通情況下,留下腳印的概率較低。但是,如果一個人拖著、背著一個重大一百二十斤的男子,應該會留下腳印或其他印記,但這裏卻什麽都沒有,這有點不合常理。”袁有銘看了一眼空中,又看了一眼圍欄外麵,“我覺得,或許可以從上麵調查調查,或者圍牆外調查調查。”
“確實不合理。”蘇義抬起頭,看了一眼上空,枝葉遮擋下的天空暗影斑駁,陰沉灰暗,蘇義若有所地道,“可這些樹的枝幹太過細弱,怕是連一個人的體重都承擔不住。”
袁有銘看著那根鋼管,低頭沉思著,良久後,他半蹲在地,敲了敲那根鋼管,說道:“倘若凶手要用和小說裏劇情相似的方式殺人,他既要選擇合適的目標,又要選擇合適的地點。你覺得,目標和地點同時滿足條件的概率有多大?”
“非常小。”蘇義說。
“那這根鋼管出現在這,就極其不合理了。”
“我之前也想到過這一點,但這根鋼管鏽跡斑駁,埋的也很深,並不像是剛埋下去的。”
“如果很久之前就埋下去了呢?”袁有銘看了一眼蘇義,雙眼微微放光,“我的意思是兩個月之前,甚至是半年之前。”
“可……”蘇義沉吟道,“《罪惡之行》這本小說的出版時間也就才半個多月。”
“那,誰會在小說出版前,就知道小說內容呢?”袁有銘站起身來,自問自答地道,“編輯,或是小說家自己。”
“沒錯。”蘇義點了點頭。這條邏輯線他昨晚也想過,但沒有徹底想通。蘇義本想跳脫出小說去看待案件,現在看來,想要完全不管小說,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兩起案件本身就和小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如果是這樣的話——”蘇義思索片刻後道,“那我們就可以從兩個大方向入手了。第一個大方向,是按照正常的偵查節奏來,從何維和黃婷身上去查,查殺人動機,查人脈關係等,從而確定嫌疑人。第二個大方向,則是沿著《罪惡之行》這本小說去查,查誰在出版前看過這本小說,誰就有嫌疑,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出版後看過的狂熱粉絲或模仿犯罪。”
“太對了。”袁有銘用欽佩的目光看了一眼蘇義,“我說了這麽多,被你一句話就總結出來了,不愧是科班出身,厲害。”
“你的專長是犯罪心理,還沒到你真正發揮的時候呢。”蘇義心裏清楚,其實正是袁有銘的話提醒了他,讓他的思維打開了,不至於一直困在某個點上想不通。
“現在再回頭看這根鋼管,是不是就非常有問題了?”袁有銘指著地上的鋼管道。
“是的。不管怎樣,它都是凶器。需要好好勘驗一番,也要仔細調查一下它的來曆。”蘇義轉過身,朝著樹林外麵喊道,“吳芸,來一下。”
“幹嘛?”吳芸一邊往裏走,一邊冷聲問。
“這根鋼管,需要你們技術科幫忙檢驗一下,但首先要將它弄出來,你看怎麽弄合適。”蘇義說。
吳芸尚未說話,跟在後麵的老鄧疑聲道:“一根鋼管有什麽好檢驗的?上麵的指紋不早就提取了嘛。”
“我們能根據一根頭發的成分比例推斷出嫌疑人的身高體重和飲食習慣,你說一根鋼管能查出什麽?能查出來的東西可多了。”吳芸瞪了老鄧一眼。
老鄧聳了聳肩,嘴裏嘀咕了一聲。
隨後,吳芸望向蘇義:“這根鋼管本身就需要檢驗,我剛才已經看過了,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截斷上半部分取樣檢驗,第二種是將它完全挖出來,我想它應該不至於太深。”
蘇義想了想之後道:“那我們就挖吧。老鄧,你去物業那邊借幾把鏟子。”
老鄧輕哼一聲,嘴裏說著什麽,轉身走了出去。
沒過多久,老鄧就回來了,拿著一把鏟子,還有一把錐子,他扔下道具就站在了旁邊,一副不想動手的模樣。倒是袁有銘,脫下西裝,挽起袖子,直接挖了起來。
原本就是盛夏,樹林中又密不透風,挖了一會,袁有銘就大汗淋漓了,身上的白襯衫都濕透了,可他渾然不顧,依然挖著。
挖了將近半米深後,鋼管開始微微晃動了。
袁有銘休息的間隙,蘇義想要接過鏟子挖,袁有銘沒有鬆手,笑道:“義哥,這種體力活,我來就行了,你要留著體力思考。”
說罷,袁有銘繼續揮起了鏟子,臉上沒有絲毫怨言和不滿。
在袁有銘鏟土的過程中,吳芸單膝跪地,一直在觀察土層的變化,並且取樣了好幾小袋土,做了詳細的標記。而陸菲雪則在旁邊拍照記錄。
老鄧看著吳芸的舉動,不由問道:“怎麽?這土也有問題?”
吳芸冷聲道:“那是當然。正常情況下的土層和挖出來又埋進去的土層結構和成分完全不同,通過土層檢測,大概可以推測出這根鋼管的掩埋時間。”
老鄧撇了撇嘴,發出嘖嘖的聲音。
吳芸看了老鄧一眼:“作為一名老刑警,這種基礎的知識你都不知道,怪不得這麽多年過去了,連個副隊長都沒當上。”
老鄧臉色一紅,提聲道:“你說什麽呢你?!”
吳芸絲毫不讓:“沒聽清?那我就再說一遍,作為一名老——”
老鄧有些急眼了:“你還不是一樣,快十年了,連個副科長都沒當上,依舊是個技術員,你以為你多了不起啊!”
吳芸依然麵無表情:“你是想當當不上,我是不想當,完全不一樣。”
這時,袁有銘已經挖到一米多深了,再往下挖,就十分困難了,有些石塊之類的東西,需要撬動周邊才行,而且鋼管的晃動明顯更厲害了一些,幾人合力之下,應該可以直接將其拔出。
“老鄧,來搭把手。”蘇義的話打斷了老鄧和吳芸的“激烈交流”。當然,對老鄧而言,如果不是蘇義打斷的話,他怕是還不好收場,畢竟和吳芸相比,不管是比口才,比氣場,還是比專業能力,他都處於下風。
老鄧嘴裏嘀咕著,擺出一副好男不跟女鬥的架勢,甩著手來到鋼管前,和蘇義、袁有銘一起,開始往上拔鋼管。在三人的齊心合力之下,鋼管終於被拔了出來。而老鄧則因為用力過猛,在鋼管拔出的瞬間,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疼的嗷嗷直叫,但眾人都沒有理會他,全去看那根鋼管了。
鋼管兩米多長,底端帶有尖頭,這樣會方便它往下插,但它到底是怎樣被埋進這麽深的土裏的,又是什麽時候埋的?就需要技術科的檢查了。當然,能不能檢查出來,還未可知。
“小陸,過來收東西。”吳芸喊了一聲。
陸菲雪急忙拿著早就準備好的封膜,將鋼管包了起來,然後又裝進了一個長條口袋中。而吳芸則跪在地上,腦袋幾乎插進了坑洞裏,從裏麵取出幾分土樣。
鋼管封存,土樣歸納,周邊所有可提取的物證也全都提取了。何維的現場勘查就算是結束了。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四十分鍾。剩下的,還有兩個工作需要蘇義和老鄧去解決,一個是排查周邊監控錄像;二個是調查鋼管來曆。這兩個工作都需要耗費時間,雖然簡單,但卻比較麻煩。
這個現場勘驗結束後,他們需要先回一趟警局,將鋼管和提取到的物證送回去,再趕往另外一個現場,也就是黃婷的死亡之地,貝殼公寓。
當五人陸續離開小樹林,走向停車場的時候,通威大廈六樓,一個打開著一條縫隙的窗台上,搭著一台高倍望遠鏡,鏡頭中最後的影像,是老鄧扛著鋼管,搖搖晃晃離去的背影。
望遠鏡緩緩收回,窗戶慢慢閉上。
窗內的陰影中,一個穿著一襲黑衣戴著連衣帽的人轉過身,望向了黑沉的房間。
房內彌漫著一股香灰的氣息,空中飄蕩著一些長短不一的白色幡布條,明明沒有風,但那些布條卻在空中微微晃動著,仿似一條條細弱的手臂在揮舞。
房間深處響起了一陣低沉而壓抑的幽怨聲響,像是呻吟,像是哭訴,又像是哀嚎。
黑衣人踏步前行,身形飄忽,和黑暗融為了一體,消失不見。
隻剩聲音,斷斷續續,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