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啟程
1976:事業從重生開始 作者:拿大蒜驅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分鍾後,陳平安到達十七號小院,停放自行車後,便走入了庭院。
此時,周建剛和趙偉東已在那裏擺好了臨時的餐桌,正邊小酌邊交談。
看見陳平安到來,周建剛的神色顯得不太對勁,他說:“陳平安小子來了,趕緊坐下。”
停好車子,陳平安坐下來,接過趙偉東倒的一杯酒。
直截了當地問:“大叔,聽說您來找過我,有何事嗎?”
眉頭微皺,周建剛歎道:“我的工作沒了,陳平安。”
臉上略顯失落。
陳平安內心為之一震,疑惑問道:“您的工作做得不錯,為什麽會突然離職?棉被廠不是運營得很好嗎?”
他不明白發生了什麽,那個時段工廠的情況本就很緊張,大家哪有閑心管食堂的食材?
“到底是什麽人舉報你了呢?“陳平安不解詢問,這事透著詭異。
“別提那個,提起我就一肚子火!怕你不笑話我,舉報的人是我以前的徒弟——就是被我親自培養的那個小家夥。
他就這樣為了往上爬,竟從背後一刀!真是一雙看不見光明的眼睛,收了這樣一個喂不熟的狼當徒弟!”
周建剛滿腔憤怒地說。
陳平安輕拍周大叔的手背,給出安慰:“不然咱們合計一下是教訓他一頓還是怎麽樣,看怎麽處置好。
一定幫你解決了這事。”
趙偉東表示同意:“我早就說過,這類忘恩負義的小人非得狠狠治一治,不然他會越來越囂張。
叔叔您盡管放寬心,我們絕對讓您雪恨,那個人將來想起這件事都會顏麵無光。”
叔侄二人心照不宣,畢竟他們是親戚,雖然當初是陳平安介紹入這一行的,但他們明白不能單憑品德評判恩怨。
他之前已明確表示,兩人之間的師徒關係將就此終結,分道揚鑣,不相侵犯,如兩條河流般各自。
雖然叔侄心中有少許不平,但也隻希望能找個適當的時機開誠布公地討論。
他們絕不想給他抓住任何問題。
要是他們私下處理爭執的事情被揭露,師兄弟間的裂縫就不會僅僅是說說了。“如果你們做了我不應知的事情,那就不要怪我對你們狠下心。”
聽到這些,陳平安滿意地點頭。
他對周叔侄易怒的性格頗有了解,剛才的行為隻是對他恢複理性的試金石。
他若真讓他們鬧起來,無疑會真正輕視周叔。
既然您如此堅定地表明立場,我們自然是聽從您的決定。
換個角度來看,失去這份工作也說不定是一件好事。
我原想是您主動,其實我一直有些事想要跟您說,陽明村那邊的養殖業進展順利,幾頭豬已經長成,我們在去年商量的開設餐館的構想恰好借此契機得以實施,何不我們就正式啟動這個項目呢?”
這次突如其來的絕佳機會讓原本還需陳平安竭力勸說周叔離職的想法顯得理所當然,節省了很多舌辯。
周建剛頓時呆住,疑慮地問:“你們的養殖場這麽快就有成果了?”
微笑著回答:“的確如此,多虧了老書記的幫助,豬牛羊的飼養都照料得非常好。”
陳平安的話語透露出幾分意外的好運味。
聞言,周建剛心情激蕩,感慨地說:“我還打算歇息一陣子呢,結果竟然變得忙起來。
現在的解雇反而成了一件好事情,不然我還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冒險離職創業。
我們就開始動手準備了吧?”
他詢問確認。
陳平安用力點頭:“當然。”
趙偉東在一旁笑出聲,說:“那我也出一分力。”
表示願意加入。
“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畢竟你跟向陽村的鄉親們關係那麽融洽。
運送物資這類事兒將交給您負責。
回頭我會設法購置一輛解放牌卡車,其他的細節隨後安排。”
陳平安詳述著分工事宜。
“一言為定!為新事業幹杯!”
說著,趙偉東舉起酒杯與二人碰杯,暢飲完畢。
“周叔,您對於餐廳的具體設想是什麽呢?”
飲過一杯,陳平安再度追問關於餐廳的細節。
提及開餐館,周建剛的眼神閃爍著光芒:“絕對不能像食堂那樣隨性。
周家祖傳的菜肴譜珍藏著老家老槐樹宅子裏。
別小看了,雖然我可能無法做到每一個菜品都精通,但複刻出百分之七十絕對是信手拈來,那些技藝全是老爺子親手傳授。
如果不是這個時代有所局限,你這侄子早就富甲一方了。”
言語之中,他流露出家族菜肴獨特的魅力。
麵對這一幕,陳平安和趙偉東更加期待周叔的廚藝。
要知道,從豆腐燒白菜、豬肉粉條這些尋常菜色就能看出周叔高超的手藝,而在2021年的陳平安雖遍嚐各種美食,但在燉菜方麵,恐怕還難以與周叔較量。
正因這樣,陳平安對周家世代相傳的王府菜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渴望探尋背後的故事,以鞏固未來共同合作的基礎。
周建剛豪邁大笑,手拿酒瓶熟練斟倒酒,瓶身落地時才開口,語氣中充滿了自信:“雖說我不敢說自己能烹調全席南北佳肴,但是京城各大菜係在我這裏還是有所專精。
除了魯菜、川菜、淮揚外,還向老爺子學習了其他流派,雖然算不上出類拔萃,但在市場上那些國營餐廳的大廚麵前,我仍有自己的特色。
具體能製作多少道菜?老實說,我自己也沒仔細數過,估計有一百道左右,不多不少,就是這個數字。”
陳平安詢問起王府菜係的概念以及其中豐富的文化積澱。
王府菜其實是源於貴族和文人的菜肴,匯聚了豪門世家的精美美食,如譚家菜、東坡肘等均有著顯赫聲名。
簡單來說,王府菜是一種獨特於豪門世族,傳承千年的菜肴秘訣。
到了清朝末期,情勢已然改變,朝廷財政窘困,而官吏貪婪,內務府財政困難,連皇室日常開支都難以為繼。
皇家廚師們的境況也日臻艱辛。
然而,這夥技藝精湛的廚師卻因此被迫想出新招,有的借此機會走出皇宮做廚師,從而創就了一個非凡的私人事業。
我周家祖上正是此類明智之人。
憑借超群廚藝博得顯貴青睞,獨創屬於周氏王府的獨特風味,並以周王府菜作為招牌,名聲大噪。
我們家族長久守護這一寶貴傳統,將菜品譜整理傳承至今。
令人惋惜的是,為了防止秘密文獻遭受戰火的厄運,在當前形勢之下,我不得早早就將其秘藏。
說到美食,鄭平安立刻眼前一亮,問到:“那菜譜中難道全是我們周家的傳世珍品嗎?具體有什麽?”
趙偉東在一旁也露出一副期待的神色:“沒錯,周叔,快給我們詳細講述一下,隻是聽到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
嘴裏塞滿美食的周健剛才陷入這個話題之中,他嚼著一顆油炸花生,喝口小酒,接著解釋:“你們這兩個美食狂熱份子,確實如此。
咱們周家的菜譜無所不包,比如聞名的醬鴨燜燒、瓦罐雞以及香燉豬腳,當然,還有京醬肉絲、炙羊肉排和乾隆白菜等各種佳肴。
這些都是前輩創製,後輩發揚,才使得這菜單愈發豐富。”
趙偉東誇張地說:“你的描述讓我都快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聽到這兒,周健剛哈哈笑了起來:“其實,這不隻是我一人的眼光犀利,預見了隱患的存在。
收藏的方法嘛,和我的叔叔於某人的巧妙之處相似,就藏在我祖父那棵古樹下麵的秘密藏身處,如果你們不說,我自己幾乎也忘了這個地方。”
隨後,他又莊重地說:“你們知道嗎?於某近期可真是風光不再了,他的身份已經被相關部門揭發,並實施相應懲罰。”
“落網了?”
鄭平安臉部的表情變得複雜,心中夾雜慶幸與失落。
看著這個惡人終於付出代價,他有種看到正義得以伸張的心靈解脫;同時又為生命的消失感到感慨,畢竟曾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他內心暗念:於某,是你咎由自取的結果。
要是你不曾讓你的兒子假借你的名字胡亂招搖撞騙,禍害鄰裏,也許你的覆滅不會這麽突然。
願你在來世有個好的歸宿,成為一個好人,”
周健剛像身臨其境般說著,接著模仿事件情景道:“據說他倒下去的時候,腦袋開花!一片混亂,就像煮得半熟的豆腐腦。”
他描繪得活靈活現。
提到這段往事,陳平安感覺腹部一陣攪動,一種溫熱在胃腸間蕩漾。
他默默心想:以後絕對不吃豆腐腦了。
趙偉東笑著詢問:“那位瘦長的老者,為什麽不一同處罰?”
周健剛淺嚐了一口酒,咂了兩下嘴道:“聽說他罪不至於判,被判十五年徒刑,送往哈爾濱服刑。
瘦驢的母親邱蘭花被判勞改兩年,也在那所教養所度過。”
語氣裏充滿了歎息:“這樣至少他們一家人在另一個世界還能團聚。”
聽完這段敘述,陳平安忍不住大笑起來,他沒想到周健剛竟是如此殘酷無情。
周建剛也隨之笑了起來,他們兄弟幾個淺酌一口,然後回歸主題:“讓我們正經說說,明天我打算先回趟老家,挖掘祖上傳承的菜譜,那些秘方塵封已久,趁此機會也正好打磨一下我自己的廚藝。
然後接下來該怎麽辦?是否要考慮找個門店開張呢?”
據周建剛了解,在廣州和上海這類大城市已有人嚐試開設餐館,但在咱們首都bj,個體經營尚存在限製。
我想這個餐廳我們也許需要用加盟或者掛靠的方式運作。”
“至於店鋪選址可以稍後再議,我先去和主任牛眼溝通下,我們或許能安排在街道辦事處下麵開,到時候等一切都籌劃好了再去找合適的位置也不遲。“
我還有個構想,咱們做府膳菜肴就得有王府的氣派,店鋪裝飾絕對不能寒酸。
不如我們將餐館搬到一座老四合院,找幾位匠人進行修複,並設計雕龍畫鳳的紅木立柱,在每間雅座門口點綴紅色燈籠。
餐具都選用上好的實木,再招納一些美女做服務生,定製華麗宮廷服飾,讓她們佩戴飾品,穿著精致花鞋,帶著風情送餐。
這樣的場景,客人一看都會食指大動,別說用餐,恐怕看著都會流口水吧。”
陳平安滔滔不絕地描繪了餐廳的氛圍和細節。
趙偉東聽得兩眼放光:“聽上去確實不錯,不過實際操作的難度就不一定了。”
看著眼前這一幅宏大的藍圖,周建剛有些啼笑皆非:“你想要的是開高檔餐廳嗎?是不是連大江南北有名的場所都想一並拿下?”
說到胡同的事情,請勿聯想,我們的故事並無涉及。
叔叔您觀念有些陳舊了,我注重的是打造獨一無二的味道。
你認為這隻是尋常的餐廳嗎?不,我要的不是小打小鬧,我的目標是年內在高端餐飲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三年內成為京城餐飲行業的領導者,五年之內在廣州、上海、杭州至少要有分店。”
陳平安依然口若懸河。
周建剛聽到陳平安的勃勃野心,搖頭苦笑道:“你以為搜羅那些大樓就是小事一樁?平安子,你的野心不小啊。“然而趙偉東卻被陳平安的熱情所鼓舞,充滿信心地說:“叔叔,我覺得可以。
陳平安做事總是細致入微。“
周建剛明顯被說服並動心,沉思了一下,微笑道:“開設餐廳沒有問題,但租賃費、裝修改造還有采購廚具等開銷也相當不菲。”
陳平安聽出了周建剛的擔憂。
由於他自己手中的財力有限,便自信滿滿地說道:“資金的事情您不用憂慮,我有詳細的規劃,您可以告訴我預計的費用,剩下的我來處理。
坦白講,我已經心裏有了盤算。
您提供技術支持,占股25%,一鳴管理也能占25%,剩餘我主掌大局,50%的比例。
這樣如何?“
在他創業初期,明確合作夥伴的利益分攤和風險承擔是很關鍵的,免於將來可能產生的摩擦。
陳平安清楚他的能力,在過去的兩個月盒飯銷售中,他們已獲利360元。
那時的生活雖艱難,這個收入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個巨大的成就。
因此周建剛確信陳平安具備成功潛力。
如今這種青春熱血再次湧上心頭,周建剛似乎找回當年的。
對於陳平安的股份分配方案,他沒有任何異議。
陳平安用實實在在的資金投資,隻讓他占25%就顯得格外寬容,他愉快地同意:“行,按照你的設想進行就是了。”
對於開餐館的想法,趙偉東欣然讚同,本還想爭取更多的股份,但他明白陳平安不會輕易讓步,因此作罷了。“我沒有異議,隻需聽你的吩咐,我就全力支持。”
陳平安興衝衝地道:“既然這樣,我們就著手訂立公司規章製度吧。
我這就和牛主任聯絡一下辦理手續的流程,隨後咱們就可以開始計劃店鋪裝潢的事項了。”
言語間滿是熱情與期待,舉杯共飲,大聲說道:“來,讓我們為我們的小店即將蒸蒸日上而幹杯!”
“能紅火就很好了,最怕的就是燒起來了才麻煩。”
周建剛輕鬆地調侃道,他們三人均杯碰擊,共享這歡騰氣氛。
這個時候,周媽端來了碗炸醬麵,對著周爸笑道:“雨停了,看看平安多幫得上忙。”
周爸則滿心喜悅地點頭說:“那是當然,平安兒機靈,他有個想法,咱們能忙碌好幾個月了。”
周媽把炸醬麵遞給陳平安,並問道:“平安啊,你的計劃是怎麽說的?”
陳平安答道:“既然打算開店,你的廚藝絕不能浪費掉。”
“你真的覺得能開餐館?”
“你不用擔心,我絕對有信心成功。”
周媽讚同地說:“別人說的我還有些懷疑,但你這麽說,我就安心了。”
這足以看出,陳平安在這群人中的口碑極高。
周爸爽朗地笑出了聲:“別磨蹭了,快趁熱吃了,涼了拌不開。”
眼眸裏透露著關心。
陳平安聽罷立刻夾起麵條拌起來,這麵條手工切製,醬汁鮮香,豆芽、胡蘿卜、黃瓜,每一種原料都在滾燙的味道中躍動,每一口咀嚼都是無上的享受。
嚐過後,連著兩碗就已經滿足感滿滿。
而趙偉東竟吃了整整四碗,卻說隻是微飽,這引起在場人的嘖嘖稱奇。
顯然,這是個真正的吃貨。
周爸開著玩笑:“鳴兒啊,餐館開了後可得少吃點,你的食量簡直是個怪獸啊,怕是要吃空咱店麵的。”
趙偉東毫不在意地聳聳肩:“防範我這個‘吃貨’真的這麽重要?”
聽完這番對話,大家都不禁一笑。
吃飽喝足後,陳平安向17號院告辭離開。
此時他在路上思索,開設餐館這件事確實需要深思熟慮,即便張牛眼承諾合作,審批程序仍需要時間。
不像上次簡易流動住房工廠的情況,這次涉及到的是正規運營,特殊審批並非常規。
眼下相關部門的效率並不高,想要獲得正式營業執照,至少需要一個半月。
況且他還希望能直接購入餐館的場地,租賃的方式風險大且不可靠。
一旦房東反悔,一切努力將化為烏有,所以他決不允許意外發生。
房屋選擇的問題,他已經決定拜托侄子去做。
因為他的小姨子這段時間忙著躲避靳群,東躲,根本不可能明麵上找房子,連百花深處25號也不敢回去了,以防止被那個人追蹤發現。
趁著這段平靜時光,他可以讓侄子幫忙找合適的房產。
目前陳平安的記憶逐漸恢複,想起前生某些豪華住宅曾轉歸私人所有,像是有個名叫“中國會”
的地方就曾易主,這也許會是一個線索。
陳平安沉思片刻,打算請她選幾個地址,隻要價格適中,他就打算一並拿下;畢竟目前房地產市場還算平民化,而且他的經濟狀況也相對寬裕。
在他思索時,他已經回到了家門口。
出乎他意料的是,媽媽張慧茹竟然在家,一番詢問後,才知道今晚她是值夜班的。
看到兒子推送的新款自行車型號,張慧茹忍不住笑了開來:“你做到了呢。”
當初當張慧茹聽到兒子要組裝自行車的時候,心裏有些瞧不上,但現在親眼看到他實現目標,心中油然生起一種真正的欽佩。
接過自行車,張慧茹仔細打量,還親自騎一圈以檢驗其性能。
陳平安笑說:“這還不算成功?媽,您感覺怎麽樣?騎行感覺怎麽樣?”
他問得期待而關切。
張慧茹滿意地點頭,臉上堆著笑容回答:“真的非常不錯,很輕便,結構也很穩固。”
緊接著她試按車鈴,清亮的聲響讓她眉眼間滿是對質量的認可。
她說:“那當然了,每個部件都是鴿牌產品的,為了湊陳全它們,幾乎逛遍了整個bj市半邊天。
隻是少了原廠保修,但其它都絕不遜色於正規的車品。”
觸碰到嶄新的自行車龍頭,張慧茹心生歡喜,笑嗬嗬地說:“我兒子總是行啊!今晚我可以安心值夜,不用擔心外出奔波。
雖然家距離單位近,萬一出了緊急情況,步行確實耽誤。
現在有了自行車,真方便了不少。”
抱臂倚著門,陳平安輕輕說:“老媽啊,您太盡責了。”
張慧茹微笑著回道:“這叫做敬業嘛,承擔責任總歸是件好事。”
隨後,唐甜一瘸一拐走來,眼睛笑盈盈看著陳平安詢問:“這是新買的嗎?”
她的姿態引得陳平安不禁露出一抹調侃之色。
陳平安笑道:“是啊,就是這樣。”
他理解這其實是唐甜逗他的幽默表現,兩人對視一陣後會心一笑。
緊接著,唐甜詢問:“那價格是……每輛車多少?”
顯然她對於定價感興趣。
“女士款26寸180元,男士款28寸則是220元。”
陳平安詳細說明道。
唐甜聞言點了點頭,顯得有些猶豫:“這樣的定價會不會太貴了點?”
對於市場接受度她有所疑惑。
陳平安微笑,並不多言,反倒是張慧茹接口道:“其實並不貴,想想看,有了自己的自行車省了通勤費。
要是我能試一試騎到醫院,說不定還能幫銷售幾輛呢。”
言語間滿是對孩子的驕傲支持。
“太棒了。”
忽然,陳平安想起一事:“哦,對了,媽,您今年應該又要評定職稱了吧?”
關於此事,他還記得母親曾在一九七八年的機會上差點升至副高職稱,可惜因為禮金問題而未競得職位。
那個送禮的同事成了副主任醫生,母親卻再次受阻。
那次挫折後又經過三年,張慧茹才得以順利晉升。
若果時光能倒流,陳平安絕對不能容許這種事情發生,至少他可以不贈送任何“禮品”
。
但依靠他母親張慧茹以及周伯父的良好人脈,僅憑一聲提議,院長書記定無法置若罔聞。
隻是,這種利用權力的方式並不是他所追求的。
他更傾向於奮鬥。
留意到兒子的談話轉移到了自己的晉級上,張慧茹短暫地怔住,繼而開口確認道:“沒錯,就是在下個月了。
我一直都在忙論文準備,已經前兩天交上了,預計下月初就會有結果通知過來。”
“送領導禮物嘛,這已經變成了不公平競爭的手法。
對於這種事,我很難認同,媽媽做事總是堅守規則。”
張慧茹的傳統觀念相當明顯。
對自己在業務和技術上的自信以及在人際交往中的良好聲譽,使她堅信升職應是正道晉升,而非送禮取得。
因此,她堅定反對兒子的建議。
陳平安耐心解釋:“媽媽,您的想法有些過時了。
保持廉潔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視對手可能也會使用類似手段的事實。
比如像鄭衛華,即使他在能力方麵出眾,但品行不佳。
回想一下那次到向陽村社會實踐的選擇,他不是一開始就對你有所考慮嗎?之後他又故意回避農村任務,編造男性障礙謊言,甚至妄想讓出這份‘榮譽’,這真的毫無底線。”
他對事實剖析得透徹,盡力用理性和邏輯來說服母親打消這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聽到這裏,張慧茹皺著眉陷入沉思,本打算回應,卻遭到了唐甜的插話:
“阿姨,我覺得平安平安說得很對。”
唐甜托著腮,目光溫和地看著張慧茹。
“就連甜甜也支持平安的想法嗎?”
這讓張慧茹不解,這兩個孩子為什麽會有如此激進的見解。
她承認兒子的洞察力正確,鄭衛華確實卑鄙,但這並不代表她會欣然接受他在關鍵晉升路上作弊的行為。
“這社會,人心莫測,有人可能為達到目標無所不用其極。
你的寬容很好,但也容易讓人趁虛而入,造成不公。
你要理解,不能單純指望他人和自己一樣高潔。
就像一句老話所說:‘人須提防人心’,特別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刻,防患於未然並非壞事。
而且,別人可能為了提升贈送,我們也可以此獲取公平競爭的權利,難道這不是更為合理且心安的做法嗎?”
甜甜蜜蜜換個視角解讀這個問題,對張慧茹剖析得很細致。
聽到唐甜一番說辭,身旁的平安平安讚賞地點點頭,讚同甜姐的道理清晰且具有說服力,她確實在某些事情上表現出了不凡。
唐甜得意地挺起了腦袋。
張慧茹被觸動,沉思了許久,才發現兩個孩子的言論並非無稽之談,她送禮的目的並非圖升職,而是追求一個公平公正的機會。
瞬間,心頭明亮,“那麽,你們看給領導送什麽樣的禮物合適呢?”
兩人不約而同地答道:“那就一輛自行車吧。”
隨後,相視一笑,眼神裏滿是默契。
平安心中暗自讚賞,連甜姐都能深理解自己的想法,實在是令人驚喜,感覺被某種神奇力量吸引一般。
此刻,他的心跳加快,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此親密,一定是共同經曆了什麽事情,產生了深深的感情共鳴。
張慧茹看著這個畫麵,心中圓圓慰,這兩人之間的融洽相處讓她覺得美好。
作為母親,她自然希望兒子找一個好的伴侶。
她看著甜蜜地相視,心想:“那我們就選自行車,它現在正受到大家喜愛,有時金錢也不易獲取。
然而,具體如何送禮的事,我會獨自料理。”
言語之間帶著少許苦澀的意味。
當平安平安聽到這一番話,心中頓感舒暢,他明白,這樣的母親確實不太適合應對社會中的繁瑣法則,他自知必須親自上陣。
“別擔心,你下班後隻需隨便騎兩圈,別人問起來就說這是你孩子自備的就行了。
其它的,一切我來搞定,你放心吧。“平安平安許下保證。
“好的,前提是別讓我做送禮這種讓人難堪的事兒。“慧茹笑答著,心中的憂慮化解開來。
隨後,甜姐挽起張阿姨的手,撒嬌地說:“姨真是有趣極了!”
這逗趣的話引來阿姨大笑,其樂融融的畫麵令眾人愉悅。
正逢陳圓圓恰好三點半回到家,小丫頭見到新車時歡喜得手足舞蹈,試圖騎上試試。
但由於身高的緣故,她碰不到踏板,於是滿臉失落。
然而看著如此滑稽的情景,平安平安的臉上也堆滿滿足的微笑。
另一邊,陳圓圓邊搖腦袋,一副不依不饒的模樣。
日子快速流轉,短短三天猶如過眼雲煙。
張立國一行三人體現出驚人的效率,他們在三天內搜集了大量的零部件。
大鵬更富有創新,他在廢品收購站發現了一個完整的自行車配件包,其中包括一輛幾乎沒有受損的車架,經過他們巧手拚接,三人可能打造出三輛完好的車。
目睹這樣的成果,平安平安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那些看似破舊的零件,其實隻有少量損壞,偉業會購入替代件修複它們,使舊部件煥然新生,完整地組裝起來。
確實,偉業為生活付出極大努力。
他為了履行承諾,勸服上級開了個小小的修理鋪,並對外宣稱服務於同事。
車輛出現小問題可以免費修理,借此途徑,他也得以順利獲取了推薦信,並幾乎走遍bj的自行車部件商行,出示證明信即可得到店員們的全力支持。
各種各樣的零部件,來源廣泛,有來自不同品牌的自行車——包括鴿牌、鳳凰、永久牌等等。
其中以飛鴿最受歡迎,因為它品質優良,且性價比極高。
現在,各項配件陳全在手,他們該采取行動了。
陳平安最近閑暇無比,宅在家裏無所事事,隻好無聊地看著妹妹,生活毫無新意。
他想出門走動又無處可去,於是索性每日定時來到回收站,偶爾幫江大鵬忙一些,借此體驗到了輕鬆的日常樂趣。
一旦自行車零部件到位,他挽起袖子,加入他們的工作行列。
他的果敢引領讓大家深感動容。
“嘿,邢師傅,不用那麽急於一次性裝牢所有螺絲,留到最後一起校對能更高效。”
盡管陳平安毛病不少,但這回卻提出了實際的技術指導建議。
邢偉大笑道:“這是職業習慣,總是希望一次解決所有事情。”
江大鵬插話說:“依我看,平安小哥這是病狀,得‘治一治’才行。”
他們笑聲不斷,共同工作氛圍和諧歡樂。
重組新的零部件速度快得出人意料,因為他們用的是標準組件,隻需按順序排列即刻輕鬆安裝,然後統一校準和調整。
一整天的繁忙直到臨近黃昏五點,最終所有任務順利完成。
看到整陳劃一的自行車車隊,眾人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共有二十輛自行車,但由於某些部件丟失,未能全部組裝完。
如果隻有幾個熟練的工匠,可能成果會更多。
陳平安仔細檢查自行車後,突然大笑。
如這輛車架來自“鴿子”
品牌,橫梁卻是“永久”
,把杆則是“鳳凰”
的傑作,踏腳踏卻是出自“鴿子”
的匠心之作,而座椅卻源於“永久”
的製作...這種拚裝搭配在當時並不少見。
為了隱藏這亂配的,張立國買零件時並未嚴格按照所需選擇,而是隨意混合搭配,從而導致現狀。
但這算不上問題,畢竟都是標準部件,隻要型號準確,其餘小差錯都無關緊要。
在那個時代,擁有一輛自行車就算很幸運了,誰還會在乎你是親手組裝還是一整的商品?
經過一番繁忙工作後,他們終於完成了所有的自行車裝配,首個階段的大功告成。
江大鵬撓著腦袋笑說:“嘿,平安子,我可以借用一輛,你也曾說過不計報酬的嘛。”
隨後,張立國挑眉道:“我要一輛,八十多元就能得到一台新車,真驚喜啊。
我還承諾為我的領導帶去一輛,平安子,二百二塊,請幫我清點一下。”
接著邢家偉表示也要嚐試一下。
三人支付後,陳平安笑開了口:“這算是初步盈利了,咱們分紅吧,偉業每賣出一輛,我就給你百分之二十的提成。”
說到做到,他隨即掏出三塊錢,均等地分給大家,並另給了張立國兩張較大額的紙幣。
江大鵬在一旁看著,連忙附議道:“哎呀,這怎麽行。
我們費了這麽大勁裝配了二十輛車,隻拿到一輛的報酬可不行。
鵬大老板,這尾款不結算清楚麽?”
邢家偉點頭表示同意:“嗯哼,每售出一輛都要結一筆,這樣太折磨人心。
平安子,這麽做對生意確實不那麽公平。”
盡管如此,張立國滿意的微笑,沒有多做反駁,顯然他的錢包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就是典型的矯情嘛。”
陳平安開玩笑道,隨後點算了總數,共有兩百輛自行車,三人預定了部分外,邢、江、劉每人還能得到額外的十九輛。
這一天,張立國收入豐厚,總計賺取三十九元,大概晚上可以跟爺爺劉炫耀一番。
分配好酬勞,他們都滿麵笑容。
晚上慶祝的想法由江大海提出,這個提議立刻贏得了邢家偉和張立國的支持。
但是陳平安搖頭笑道:“不如各回各家,趁飲酒時間推銷更多的自行車拿傭金豈不是更好?咱們應珍惜寶貴的銷售時間。”
他在暗指珍惜現有商機。
江大海戲稱:“這下清楚了,資本家剝削的手法展現得淋漓盡致。”
邢家偉也接著說道:“古人雲,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算了,我們還是免了酒局,不如借著酒興為老板多多宣傳自行車。”
說完,他踏上大二十八車型,獨自離開。
江大海也隨之退出了今晚的活動。
留下張立國獨自與陳平安交談,張立國道:“平安子,工廠生產的活動房屋似乎挺受歡迎。
上次我去找推薦信的時候順便提到他們是否考慮購置,局裏負責人雖表示今年項目眾多,預算卻相當緊俏。
如果我們給出一些折扣,他們希望能一次買入百套。
你怎麽看?”
陳平安深思後問:“首款款項我們能得到多少回扣?剩下的尾款又何時能回收?”
張立國苦笑道:“我想,上級領導可能在經費上有些難處。
首付款大概最多能到百分之四十,尾款則預計年底前可盡數結清。”
陳平安考量這筆交易潛在的利益,雖然首付款的百分之四十足以支付初步的原材料采購,然而長期扣除尾款意味著生產成本極高,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但他清楚,鑒於目前工廠的現狀,急需新的訂單穩固運營。
長遠來說,一旦與國有建築企業建立起供應關係,將來接到更多訂單的概率大幅增加。
當然,他也不能忽視這一過程中的風險。
深思片刻,陳平安提出了方案:“能否分期支付?首期百分之四十沒問題,但剩餘款項我希望在七月底前支付完,並在年底前全額入賬。
如可行,我們就接受這個交易;否則,因為商界總是考慮諸多風險因素,恐怕我不得不放棄了。”
得到對方認同後,張立國回答:“我明白,我會再次報告上級並通知你進展。”
回至室內翻看掛曆,他發現自己離會議結束僅剩一天,三月十三日。
思索著,現在是拜訪田震的好時機,他雖然不是大會代表,說不定能得到某些內部信息。
高級官員常擁有豐富情報網絡。
那就明天啟程吧,探個究竟。
此時,周建剛和趙偉東已在那裏擺好了臨時的餐桌,正邊小酌邊交談。
看見陳平安到來,周建剛的神色顯得不太對勁,他說:“陳平安小子來了,趕緊坐下。”
停好車子,陳平安坐下來,接過趙偉東倒的一杯酒。
直截了當地問:“大叔,聽說您來找過我,有何事嗎?”
眉頭微皺,周建剛歎道:“我的工作沒了,陳平安。”
臉上略顯失落。
陳平安內心為之一震,疑惑問道:“您的工作做得不錯,為什麽會突然離職?棉被廠不是運營得很好嗎?”
他不明白發生了什麽,那個時段工廠的情況本就很緊張,大家哪有閑心管食堂的食材?
“到底是什麽人舉報你了呢?“陳平安不解詢問,這事透著詭異。
“別提那個,提起我就一肚子火!怕你不笑話我,舉報的人是我以前的徒弟——就是被我親自培養的那個小家夥。
他就這樣為了往上爬,竟從背後一刀!真是一雙看不見光明的眼睛,收了這樣一個喂不熟的狼當徒弟!”
周建剛滿腔憤怒地說。
陳平安輕拍周大叔的手背,給出安慰:“不然咱們合計一下是教訓他一頓還是怎麽樣,看怎麽處置好。
一定幫你解決了這事。”
趙偉東表示同意:“我早就說過,這類忘恩負義的小人非得狠狠治一治,不然他會越來越囂張。
叔叔您盡管放寬心,我們絕對讓您雪恨,那個人將來想起這件事都會顏麵無光。”
叔侄二人心照不宣,畢竟他們是親戚,雖然當初是陳平安介紹入這一行的,但他們明白不能單憑品德評判恩怨。
他之前已明確表示,兩人之間的師徒關係將就此終結,分道揚鑣,不相侵犯,如兩條河流般各自。
雖然叔侄心中有少許不平,但也隻希望能找個適當的時機開誠布公地討論。
他們絕不想給他抓住任何問題。
要是他們私下處理爭執的事情被揭露,師兄弟間的裂縫就不會僅僅是說說了。“如果你們做了我不應知的事情,那就不要怪我對你們狠下心。”
聽到這些,陳平安滿意地點頭。
他對周叔侄易怒的性格頗有了解,剛才的行為隻是對他恢複理性的試金石。
他若真讓他們鬧起來,無疑會真正輕視周叔。
既然您如此堅定地表明立場,我們自然是聽從您的決定。
換個角度來看,失去這份工作也說不定是一件好事。
我原想是您主動,其實我一直有些事想要跟您說,陽明村那邊的養殖業進展順利,幾頭豬已經長成,我們在去年商量的開設餐館的構想恰好借此契機得以實施,何不我們就正式啟動這個項目呢?”
這次突如其來的絕佳機會讓原本還需陳平安竭力勸說周叔離職的想法顯得理所當然,節省了很多舌辯。
周建剛頓時呆住,疑慮地問:“你們的養殖場這麽快就有成果了?”
微笑著回答:“的確如此,多虧了老書記的幫助,豬牛羊的飼養都照料得非常好。”
陳平安的話語透露出幾分意外的好運味。
聞言,周建剛心情激蕩,感慨地說:“我還打算歇息一陣子呢,結果竟然變得忙起來。
現在的解雇反而成了一件好事情,不然我還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冒險離職創業。
我們就開始動手準備了吧?”
他詢問確認。
陳平安用力點頭:“當然。”
趙偉東在一旁笑出聲,說:“那我也出一分力。”
表示願意加入。
“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畢竟你跟向陽村的鄉親們關係那麽融洽。
運送物資這類事兒將交給您負責。
回頭我會設法購置一輛解放牌卡車,其他的細節隨後安排。”
陳平安詳述著分工事宜。
“一言為定!為新事業幹杯!”
說著,趙偉東舉起酒杯與二人碰杯,暢飲完畢。
“周叔,您對於餐廳的具體設想是什麽呢?”
飲過一杯,陳平安再度追問關於餐廳的細節。
提及開餐館,周建剛的眼神閃爍著光芒:“絕對不能像食堂那樣隨性。
周家祖傳的菜肴譜珍藏著老家老槐樹宅子裏。
別小看了,雖然我可能無法做到每一個菜品都精通,但複刻出百分之七十絕對是信手拈來,那些技藝全是老爺子親手傳授。
如果不是這個時代有所局限,你這侄子早就富甲一方了。”
言語之中,他流露出家族菜肴獨特的魅力。
麵對這一幕,陳平安和趙偉東更加期待周叔的廚藝。
要知道,從豆腐燒白菜、豬肉粉條這些尋常菜色就能看出周叔高超的手藝,而在2021年的陳平安雖遍嚐各種美食,但在燉菜方麵,恐怕還難以與周叔較量。
正因這樣,陳平安對周家世代相傳的王府菜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渴望探尋背後的故事,以鞏固未來共同合作的基礎。
周建剛豪邁大笑,手拿酒瓶熟練斟倒酒,瓶身落地時才開口,語氣中充滿了自信:“雖說我不敢說自己能烹調全席南北佳肴,但是京城各大菜係在我這裏還是有所專精。
除了魯菜、川菜、淮揚外,還向老爺子學習了其他流派,雖然算不上出類拔萃,但在市場上那些國營餐廳的大廚麵前,我仍有自己的特色。
具體能製作多少道菜?老實說,我自己也沒仔細數過,估計有一百道左右,不多不少,就是這個數字。”
陳平安詢問起王府菜係的概念以及其中豐富的文化積澱。
王府菜其實是源於貴族和文人的菜肴,匯聚了豪門世家的精美美食,如譚家菜、東坡肘等均有著顯赫聲名。
簡單來說,王府菜是一種獨特於豪門世族,傳承千年的菜肴秘訣。
到了清朝末期,情勢已然改變,朝廷財政窘困,而官吏貪婪,內務府財政困難,連皇室日常開支都難以為繼。
皇家廚師們的境況也日臻艱辛。
然而,這夥技藝精湛的廚師卻因此被迫想出新招,有的借此機會走出皇宮做廚師,從而創就了一個非凡的私人事業。
我周家祖上正是此類明智之人。
憑借超群廚藝博得顯貴青睞,獨創屬於周氏王府的獨特風味,並以周王府菜作為招牌,名聲大噪。
我們家族長久守護這一寶貴傳統,將菜品譜整理傳承至今。
令人惋惜的是,為了防止秘密文獻遭受戰火的厄運,在當前形勢之下,我不得早早就將其秘藏。
說到美食,鄭平安立刻眼前一亮,問到:“那菜譜中難道全是我們周家的傳世珍品嗎?具體有什麽?”
趙偉東在一旁也露出一副期待的神色:“沒錯,周叔,快給我們詳細講述一下,隻是聽到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
嘴裏塞滿美食的周健剛才陷入這個話題之中,他嚼著一顆油炸花生,喝口小酒,接著解釋:“你們這兩個美食狂熱份子,確實如此。
咱們周家的菜譜無所不包,比如聞名的醬鴨燜燒、瓦罐雞以及香燉豬腳,當然,還有京醬肉絲、炙羊肉排和乾隆白菜等各種佳肴。
這些都是前輩創製,後輩發揚,才使得這菜單愈發豐富。”
趙偉東誇張地說:“你的描述讓我都快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聽到這兒,周健剛哈哈笑了起來:“其實,這不隻是我一人的眼光犀利,預見了隱患的存在。
收藏的方法嘛,和我的叔叔於某人的巧妙之處相似,就藏在我祖父那棵古樹下麵的秘密藏身處,如果你們不說,我自己幾乎也忘了這個地方。”
隨後,他又莊重地說:“你們知道嗎?於某近期可真是風光不再了,他的身份已經被相關部門揭發,並實施相應懲罰。”
“落網了?”
鄭平安臉部的表情變得複雜,心中夾雜慶幸與失落。
看著這個惡人終於付出代價,他有種看到正義得以伸張的心靈解脫;同時又為生命的消失感到感慨,畢竟曾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他內心暗念:於某,是你咎由自取的結果。
要是你不曾讓你的兒子假借你的名字胡亂招搖撞騙,禍害鄰裏,也許你的覆滅不會這麽突然。
願你在來世有個好的歸宿,成為一個好人,”
周健剛像身臨其境般說著,接著模仿事件情景道:“據說他倒下去的時候,腦袋開花!一片混亂,就像煮得半熟的豆腐腦。”
他描繪得活靈活現。
提到這段往事,陳平安感覺腹部一陣攪動,一種溫熱在胃腸間蕩漾。
他默默心想:以後絕對不吃豆腐腦了。
趙偉東笑著詢問:“那位瘦長的老者,為什麽不一同處罰?”
周健剛淺嚐了一口酒,咂了兩下嘴道:“聽說他罪不至於判,被判十五年徒刑,送往哈爾濱服刑。
瘦驢的母親邱蘭花被判勞改兩年,也在那所教養所度過。”
語氣裏充滿了歎息:“這樣至少他們一家人在另一個世界還能團聚。”
聽完這段敘述,陳平安忍不住大笑起來,他沒想到周健剛竟是如此殘酷無情。
周建剛也隨之笑了起來,他們兄弟幾個淺酌一口,然後回歸主題:“讓我們正經說說,明天我打算先回趟老家,挖掘祖上傳承的菜譜,那些秘方塵封已久,趁此機會也正好打磨一下我自己的廚藝。
然後接下來該怎麽辦?是否要考慮找個門店開張呢?”
據周建剛了解,在廣州和上海這類大城市已有人嚐試開設餐館,但在咱們首都bj,個體經營尚存在限製。
我想這個餐廳我們也許需要用加盟或者掛靠的方式運作。”
“至於店鋪選址可以稍後再議,我先去和主任牛眼溝通下,我們或許能安排在街道辦事處下麵開,到時候等一切都籌劃好了再去找合適的位置也不遲。“
我還有個構想,咱們做府膳菜肴就得有王府的氣派,店鋪裝飾絕對不能寒酸。
不如我們將餐館搬到一座老四合院,找幾位匠人進行修複,並設計雕龍畫鳳的紅木立柱,在每間雅座門口點綴紅色燈籠。
餐具都選用上好的實木,再招納一些美女做服務生,定製華麗宮廷服飾,讓她們佩戴飾品,穿著精致花鞋,帶著風情送餐。
這樣的場景,客人一看都會食指大動,別說用餐,恐怕看著都會流口水吧。”
陳平安滔滔不絕地描繪了餐廳的氛圍和細節。
趙偉東聽得兩眼放光:“聽上去確實不錯,不過實際操作的難度就不一定了。”
看著眼前這一幅宏大的藍圖,周建剛有些啼笑皆非:“你想要的是開高檔餐廳嗎?是不是連大江南北有名的場所都想一並拿下?”
說到胡同的事情,請勿聯想,我們的故事並無涉及。
叔叔您觀念有些陳舊了,我注重的是打造獨一無二的味道。
你認為這隻是尋常的餐廳嗎?不,我要的不是小打小鬧,我的目標是年內在高端餐飲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三年內成為京城餐飲行業的領導者,五年之內在廣州、上海、杭州至少要有分店。”
陳平安依然口若懸河。
周建剛聽到陳平安的勃勃野心,搖頭苦笑道:“你以為搜羅那些大樓就是小事一樁?平安子,你的野心不小啊。“然而趙偉東卻被陳平安的熱情所鼓舞,充滿信心地說:“叔叔,我覺得可以。
陳平安做事總是細致入微。“
周建剛明顯被說服並動心,沉思了一下,微笑道:“開設餐廳沒有問題,但租賃費、裝修改造還有采購廚具等開銷也相當不菲。”
陳平安聽出了周建剛的擔憂。
由於他自己手中的財力有限,便自信滿滿地說道:“資金的事情您不用憂慮,我有詳細的規劃,您可以告訴我預計的費用,剩下的我來處理。
坦白講,我已經心裏有了盤算。
您提供技術支持,占股25%,一鳴管理也能占25%,剩餘我主掌大局,50%的比例。
這樣如何?“
在他創業初期,明確合作夥伴的利益分攤和風險承擔是很關鍵的,免於將來可能產生的摩擦。
陳平安清楚他的能力,在過去的兩個月盒飯銷售中,他們已獲利360元。
那時的生活雖艱難,這個收入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個巨大的成就。
因此周建剛確信陳平安具備成功潛力。
如今這種青春熱血再次湧上心頭,周建剛似乎找回當年的。
對於陳平安的股份分配方案,他沒有任何異議。
陳平安用實實在在的資金投資,隻讓他占25%就顯得格外寬容,他愉快地同意:“行,按照你的設想進行就是了。”
對於開餐館的想法,趙偉東欣然讚同,本還想爭取更多的股份,但他明白陳平安不會輕易讓步,因此作罷了。“我沒有異議,隻需聽你的吩咐,我就全力支持。”
陳平安興衝衝地道:“既然這樣,我們就著手訂立公司規章製度吧。
我這就和牛主任聯絡一下辦理手續的流程,隨後咱們就可以開始計劃店鋪裝潢的事項了。”
言語間滿是熱情與期待,舉杯共飲,大聲說道:“來,讓我們為我們的小店即將蒸蒸日上而幹杯!”
“能紅火就很好了,最怕的就是燒起來了才麻煩。”
周建剛輕鬆地調侃道,他們三人均杯碰擊,共享這歡騰氣氛。
這個時候,周媽端來了碗炸醬麵,對著周爸笑道:“雨停了,看看平安多幫得上忙。”
周爸則滿心喜悅地點頭說:“那是當然,平安兒機靈,他有個想法,咱們能忙碌好幾個月了。”
周媽把炸醬麵遞給陳平安,並問道:“平安啊,你的計劃是怎麽說的?”
陳平安答道:“既然打算開店,你的廚藝絕不能浪費掉。”
“你真的覺得能開餐館?”
“你不用擔心,我絕對有信心成功。”
周媽讚同地說:“別人說的我還有些懷疑,但你這麽說,我就安心了。”
這足以看出,陳平安在這群人中的口碑極高。
周爸爽朗地笑出了聲:“別磨蹭了,快趁熱吃了,涼了拌不開。”
眼眸裏透露著關心。
陳平安聽罷立刻夾起麵條拌起來,這麵條手工切製,醬汁鮮香,豆芽、胡蘿卜、黃瓜,每一種原料都在滾燙的味道中躍動,每一口咀嚼都是無上的享受。
嚐過後,連著兩碗就已經滿足感滿滿。
而趙偉東竟吃了整整四碗,卻說隻是微飽,這引起在場人的嘖嘖稱奇。
顯然,這是個真正的吃貨。
周爸開著玩笑:“鳴兒啊,餐館開了後可得少吃點,你的食量簡直是個怪獸啊,怕是要吃空咱店麵的。”
趙偉東毫不在意地聳聳肩:“防範我這個‘吃貨’真的這麽重要?”
聽完這番對話,大家都不禁一笑。
吃飽喝足後,陳平安向17號院告辭離開。
此時他在路上思索,開設餐館這件事確實需要深思熟慮,即便張牛眼承諾合作,審批程序仍需要時間。
不像上次簡易流動住房工廠的情況,這次涉及到的是正規運營,特殊審批並非常規。
眼下相關部門的效率並不高,想要獲得正式營業執照,至少需要一個半月。
況且他還希望能直接購入餐館的場地,租賃的方式風險大且不可靠。
一旦房東反悔,一切努力將化為烏有,所以他決不允許意外發生。
房屋選擇的問題,他已經決定拜托侄子去做。
因為他的小姨子這段時間忙著躲避靳群,東躲,根本不可能明麵上找房子,連百花深處25號也不敢回去了,以防止被那個人追蹤發現。
趁著這段平靜時光,他可以讓侄子幫忙找合適的房產。
目前陳平安的記憶逐漸恢複,想起前生某些豪華住宅曾轉歸私人所有,像是有個名叫“中國會”
的地方就曾易主,這也許會是一個線索。
陳平安沉思片刻,打算請她選幾個地址,隻要價格適中,他就打算一並拿下;畢竟目前房地產市場還算平民化,而且他的經濟狀況也相對寬裕。
在他思索時,他已經回到了家門口。
出乎他意料的是,媽媽張慧茹竟然在家,一番詢問後,才知道今晚她是值夜班的。
看到兒子推送的新款自行車型號,張慧茹忍不住笑了開來:“你做到了呢。”
當初當張慧茹聽到兒子要組裝自行車的時候,心裏有些瞧不上,但現在親眼看到他實現目標,心中油然生起一種真正的欽佩。
接過自行車,張慧茹仔細打量,還親自騎一圈以檢驗其性能。
陳平安笑說:“這還不算成功?媽,您感覺怎麽樣?騎行感覺怎麽樣?”
他問得期待而關切。
張慧茹滿意地點頭,臉上堆著笑容回答:“真的非常不錯,很輕便,結構也很穩固。”
緊接著她試按車鈴,清亮的聲響讓她眉眼間滿是對質量的認可。
她說:“那當然了,每個部件都是鴿牌產品的,為了湊陳全它們,幾乎逛遍了整個bj市半邊天。
隻是少了原廠保修,但其它都絕不遜色於正規的車品。”
觸碰到嶄新的自行車龍頭,張慧茹心生歡喜,笑嗬嗬地說:“我兒子總是行啊!今晚我可以安心值夜,不用擔心外出奔波。
雖然家距離單位近,萬一出了緊急情況,步行確實耽誤。
現在有了自行車,真方便了不少。”
抱臂倚著門,陳平安輕輕說:“老媽啊,您太盡責了。”
張慧茹微笑著回道:“這叫做敬業嘛,承擔責任總歸是件好事。”
隨後,唐甜一瘸一拐走來,眼睛笑盈盈看著陳平安詢問:“這是新買的嗎?”
她的姿態引得陳平安不禁露出一抹調侃之色。
陳平安笑道:“是啊,就是這樣。”
他理解這其實是唐甜逗他的幽默表現,兩人對視一陣後會心一笑。
緊接著,唐甜詢問:“那價格是……每輛車多少?”
顯然她對於定價感興趣。
“女士款26寸180元,男士款28寸則是220元。”
陳平安詳細說明道。
唐甜聞言點了點頭,顯得有些猶豫:“這樣的定價會不會太貴了點?”
對於市場接受度她有所疑惑。
陳平安微笑,並不多言,反倒是張慧茹接口道:“其實並不貴,想想看,有了自己的自行車省了通勤費。
要是我能試一試騎到醫院,說不定還能幫銷售幾輛呢。”
言語間滿是對孩子的驕傲支持。
“太棒了。”
忽然,陳平安想起一事:“哦,對了,媽,您今年應該又要評定職稱了吧?”
關於此事,他還記得母親曾在一九七八年的機會上差點升至副高職稱,可惜因為禮金問題而未競得職位。
那個送禮的同事成了副主任醫生,母親卻再次受阻。
那次挫折後又經過三年,張慧茹才得以順利晉升。
若果時光能倒流,陳平安絕對不能容許這種事情發生,至少他可以不贈送任何“禮品”
。
但依靠他母親張慧茹以及周伯父的良好人脈,僅憑一聲提議,院長書記定無法置若罔聞。
隻是,這種利用權力的方式並不是他所追求的。
他更傾向於奮鬥。
留意到兒子的談話轉移到了自己的晉級上,張慧茹短暫地怔住,繼而開口確認道:“沒錯,就是在下個月了。
我一直都在忙論文準備,已經前兩天交上了,預計下月初就會有結果通知過來。”
“送領導禮物嘛,這已經變成了不公平競爭的手法。
對於這種事,我很難認同,媽媽做事總是堅守規則。”
張慧茹的傳統觀念相當明顯。
對自己在業務和技術上的自信以及在人際交往中的良好聲譽,使她堅信升職應是正道晉升,而非送禮取得。
因此,她堅定反對兒子的建議。
陳平安耐心解釋:“媽媽,您的想法有些過時了。
保持廉潔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視對手可能也會使用類似手段的事實。
比如像鄭衛華,即使他在能力方麵出眾,但品行不佳。
回想一下那次到向陽村社會實踐的選擇,他不是一開始就對你有所考慮嗎?之後他又故意回避農村任務,編造男性障礙謊言,甚至妄想讓出這份‘榮譽’,這真的毫無底線。”
他對事實剖析得透徹,盡力用理性和邏輯來說服母親打消這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聽到這裏,張慧茹皺著眉陷入沉思,本打算回應,卻遭到了唐甜的插話:
“阿姨,我覺得平安平安說得很對。”
唐甜托著腮,目光溫和地看著張慧茹。
“就連甜甜也支持平安的想法嗎?”
這讓張慧茹不解,這兩個孩子為什麽會有如此激進的見解。
她承認兒子的洞察力正確,鄭衛華確實卑鄙,但這並不代表她會欣然接受他在關鍵晉升路上作弊的行為。
“這社會,人心莫測,有人可能為達到目標無所不用其極。
你的寬容很好,但也容易讓人趁虛而入,造成不公。
你要理解,不能單純指望他人和自己一樣高潔。
就像一句老話所說:‘人須提防人心’,特別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刻,防患於未然並非壞事。
而且,別人可能為了提升贈送,我們也可以此獲取公平競爭的權利,難道這不是更為合理且心安的做法嗎?”
甜甜蜜蜜換個視角解讀這個問題,對張慧茹剖析得很細致。
聽到唐甜一番說辭,身旁的平安平安讚賞地點點頭,讚同甜姐的道理清晰且具有說服力,她確實在某些事情上表現出了不凡。
唐甜得意地挺起了腦袋。
張慧茹被觸動,沉思了許久,才發現兩個孩子的言論並非無稽之談,她送禮的目的並非圖升職,而是追求一個公平公正的機會。
瞬間,心頭明亮,“那麽,你們看給領導送什麽樣的禮物合適呢?”
兩人不約而同地答道:“那就一輛自行車吧。”
隨後,相視一笑,眼神裏滿是默契。
平安心中暗自讚賞,連甜姐都能深理解自己的想法,實在是令人驚喜,感覺被某種神奇力量吸引一般。
此刻,他的心跳加快,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此親密,一定是共同經曆了什麽事情,產生了深深的感情共鳴。
張慧茹看著這個畫麵,心中圓圓慰,這兩人之間的融洽相處讓她覺得美好。
作為母親,她自然希望兒子找一個好的伴侶。
她看著甜蜜地相視,心想:“那我們就選自行車,它現在正受到大家喜愛,有時金錢也不易獲取。
然而,具體如何送禮的事,我會獨自料理。”
言語之間帶著少許苦澀的意味。
當平安平安聽到這一番話,心中頓感舒暢,他明白,這樣的母親確實不太適合應對社會中的繁瑣法則,他自知必須親自上陣。
“別擔心,你下班後隻需隨便騎兩圈,別人問起來就說這是你孩子自備的就行了。
其它的,一切我來搞定,你放心吧。“平安平安許下保證。
“好的,前提是別讓我做送禮這種讓人難堪的事兒。“慧茹笑答著,心中的憂慮化解開來。
隨後,甜姐挽起張阿姨的手,撒嬌地說:“姨真是有趣極了!”
這逗趣的話引來阿姨大笑,其樂融融的畫麵令眾人愉悅。
正逢陳圓圓恰好三點半回到家,小丫頭見到新車時歡喜得手足舞蹈,試圖騎上試試。
但由於身高的緣故,她碰不到踏板,於是滿臉失落。
然而看著如此滑稽的情景,平安平安的臉上也堆滿滿足的微笑。
另一邊,陳圓圓邊搖腦袋,一副不依不饒的模樣。
日子快速流轉,短短三天猶如過眼雲煙。
張立國一行三人體現出驚人的效率,他們在三天內搜集了大量的零部件。
大鵬更富有創新,他在廢品收購站發現了一個完整的自行車配件包,其中包括一輛幾乎沒有受損的車架,經過他們巧手拚接,三人可能打造出三輛完好的車。
目睹這樣的成果,平安平安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那些看似破舊的零件,其實隻有少量損壞,偉業會購入替代件修複它們,使舊部件煥然新生,完整地組裝起來。
確實,偉業為生活付出極大努力。
他為了履行承諾,勸服上級開了個小小的修理鋪,並對外宣稱服務於同事。
車輛出現小問題可以免費修理,借此途徑,他也得以順利獲取了推薦信,並幾乎走遍bj的自行車部件商行,出示證明信即可得到店員們的全力支持。
各種各樣的零部件,來源廣泛,有來自不同品牌的自行車——包括鴿牌、鳳凰、永久牌等等。
其中以飛鴿最受歡迎,因為它品質優良,且性價比極高。
現在,各項配件陳全在手,他們該采取行動了。
陳平安最近閑暇無比,宅在家裏無所事事,隻好無聊地看著妹妹,生活毫無新意。
他想出門走動又無處可去,於是索性每日定時來到回收站,偶爾幫江大鵬忙一些,借此體驗到了輕鬆的日常樂趣。
一旦自行車零部件到位,他挽起袖子,加入他們的工作行列。
他的果敢引領讓大家深感動容。
“嘿,邢師傅,不用那麽急於一次性裝牢所有螺絲,留到最後一起校對能更高效。”
盡管陳平安毛病不少,但這回卻提出了實際的技術指導建議。
邢偉大笑道:“這是職業習慣,總是希望一次解決所有事情。”
江大鵬插話說:“依我看,平安小哥這是病狀,得‘治一治’才行。”
他們笑聲不斷,共同工作氛圍和諧歡樂。
重組新的零部件速度快得出人意料,因為他們用的是標準組件,隻需按順序排列即刻輕鬆安裝,然後統一校準和調整。
一整天的繁忙直到臨近黃昏五點,最終所有任務順利完成。
看到整陳劃一的自行車車隊,眾人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共有二十輛自行車,但由於某些部件丟失,未能全部組裝完。
如果隻有幾個熟練的工匠,可能成果會更多。
陳平安仔細檢查自行車後,突然大笑。
如這輛車架來自“鴿子”
品牌,橫梁卻是“永久”
,把杆則是“鳳凰”
的傑作,踏腳踏卻是出自“鴿子”
的匠心之作,而座椅卻源於“永久”
的製作...這種拚裝搭配在當時並不少見。
為了隱藏這亂配的,張立國買零件時並未嚴格按照所需選擇,而是隨意混合搭配,從而導致現狀。
但這算不上問題,畢竟都是標準部件,隻要型號準確,其餘小差錯都無關緊要。
在那個時代,擁有一輛自行車就算很幸運了,誰還會在乎你是親手組裝還是一整的商品?
經過一番繁忙工作後,他們終於完成了所有的自行車裝配,首個階段的大功告成。
江大鵬撓著腦袋笑說:“嘿,平安子,我可以借用一輛,你也曾說過不計報酬的嘛。”
隨後,張立國挑眉道:“我要一輛,八十多元就能得到一台新車,真驚喜啊。
我還承諾為我的領導帶去一輛,平安子,二百二塊,請幫我清點一下。”
接著邢家偉表示也要嚐試一下。
三人支付後,陳平安笑開了口:“這算是初步盈利了,咱們分紅吧,偉業每賣出一輛,我就給你百分之二十的提成。”
說到做到,他隨即掏出三塊錢,均等地分給大家,並另給了張立國兩張較大額的紙幣。
江大鵬在一旁看著,連忙附議道:“哎呀,這怎麽行。
我們費了這麽大勁裝配了二十輛車,隻拿到一輛的報酬可不行。
鵬大老板,這尾款不結算清楚麽?”
邢家偉點頭表示同意:“嗯哼,每售出一輛都要結一筆,這樣太折磨人心。
平安子,這麽做對生意確實不那麽公平。”
盡管如此,張立國滿意的微笑,沒有多做反駁,顯然他的錢包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就是典型的矯情嘛。”
陳平安開玩笑道,隨後點算了總數,共有兩百輛自行車,三人預定了部分外,邢、江、劉每人還能得到額外的十九輛。
這一天,張立國收入豐厚,總計賺取三十九元,大概晚上可以跟爺爺劉炫耀一番。
分配好酬勞,他們都滿麵笑容。
晚上慶祝的想法由江大海提出,這個提議立刻贏得了邢家偉和張立國的支持。
但是陳平安搖頭笑道:“不如各回各家,趁飲酒時間推銷更多的自行車拿傭金豈不是更好?咱們應珍惜寶貴的銷售時間。”
他在暗指珍惜現有商機。
江大海戲稱:“這下清楚了,資本家剝削的手法展現得淋漓盡致。”
邢家偉也接著說道:“古人雲,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算了,我們還是免了酒局,不如借著酒興為老板多多宣傳自行車。”
說完,他踏上大二十八車型,獨自離開。
江大海也隨之退出了今晚的活動。
留下張立國獨自與陳平安交談,張立國道:“平安子,工廠生產的活動房屋似乎挺受歡迎。
上次我去找推薦信的時候順便提到他們是否考慮購置,局裏負責人雖表示今年項目眾多,預算卻相當緊俏。
如果我們給出一些折扣,他們希望能一次買入百套。
你怎麽看?”
陳平安深思後問:“首款款項我們能得到多少回扣?剩下的尾款又何時能回收?”
張立國苦笑道:“我想,上級領導可能在經費上有些難處。
首付款大概最多能到百分之四十,尾款則預計年底前可盡數結清。”
陳平安考量這筆交易潛在的利益,雖然首付款的百分之四十足以支付初步的原材料采購,然而長期扣除尾款意味著生產成本極高,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但他清楚,鑒於目前工廠的現狀,急需新的訂單穩固運營。
長遠來說,一旦與國有建築企業建立起供應關係,將來接到更多訂單的概率大幅增加。
當然,他也不能忽視這一過程中的風險。
深思片刻,陳平安提出了方案:“能否分期支付?首期百分之四十沒問題,但剩餘款項我希望在七月底前支付完,並在年底前全額入賬。
如可行,我們就接受這個交易;否則,因為商界總是考慮諸多風險因素,恐怕我不得不放棄了。”
得到對方認同後,張立國回答:“我明白,我會再次報告上級並通知你進展。”
回至室內翻看掛曆,他發現自己離會議結束僅剩一天,三月十三日。
思索著,現在是拜訪田震的好時機,他雖然不是大會代表,說不定能得到某些內部信息。
高級官員常擁有豐富情報網絡。
那就明天啟程吧,探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