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究竟是誰自私
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 作者:小雙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負責做早飯的是梁玉杭,她按時起床,先將粥用吊鍋熬上,再按人頭數蒸紅薯,這就是她們早上的早飯。
男知青那邊負責做早飯的也起來了,他們用另一個鍋灶,同樣是稀粥紅薯,隻是份量要比女同誌這邊多一些。
宋芸算著時間從雜物間裏出來,洗漱後拿著飯盒去盛飯,一進廚房就看見徐鳳英正在挑揀著盆裏蒸好的紅薯,似乎是要挑個大的,可惜個頭都差不多,最後挑了個看起來略大一些的紅薯,嘴裏嘀嘀咕咕的抱怨夥食太差之類。
見到宋芸進來,徐鳳英翻了個白眼,端著飯盒站在灶邊拿眼斜睨著宋芸,等宋芸剛盛完稀飯,她就嘖嘖聲不停,大聲嚷道:“我說宋知青,你一個人就吃這麽多,剩下的人怎麽辦?做人不能太自私。”
正好有兩個女知青拿著飯盒進來,一聽這話,臉色一變,快步走過來,兩人往宋芸飯盒裏一看,大半盒米粥,紅薯還沒拿,再去看徐鳳英的飯盒,就見徐鳳英立即將蓋子蓋上。
宋芸不想惹事,隻想低調,可奈何有人偏要招惹她,她可不是那種能受窩囊氣的人。
手一伸,徐鳳英按著飯盒蓋子的手就被宋芸掀開,露出她飯盒裏又滿又稠的米粥,紅薯也是最大個頭的,相比宋芸碗裏明顯隨便打的大半盒米粥,徐鳳英的心眼真是又多又重。
宋芸冷嗤,“徐知青,你是怎麽好意思說我自私的?咱倆究竟是誰自私?”
徐鳳英一點不慌,她也冷嗤一聲道:“我可比不上你,你剛剛可是已經吃了一盒,現在又來打第二盒,要不是我在這看著你,你指不定要將鍋裏的米粥全打到你自個碗裏去。”
這睜眼說瞎話的本事,真是厲害。
一聽徐鳳英這話,兩個女知青的臉色明顯變了,她們目光善地盯向宋芸,“你怎麽這麽不要臉,大家都出一樣份額的口糧,你卻偷偷吃兩份,拿我們當冤大頭是吧?”
宋芸忍住想翻白眼的衝動,耐著性子說,“我剛在外麵洗漱進來,前後不過幾分鍾,哪有時間多吃一碗,徐知青這麽明顯的轉移矛盾,你們看不出來?”
徐鳳英尖著嗓子喊,“你什麽意思?說李知青和龔知青沒腦子是嗎?”
確實沒腦子,但她說那話也沒這意思,不過李知青和龔知青明顯被徐鳳英挑撥離間成功了,兩人看著宋芸的眼神越發憤怒。
果然很蠢很沒腦子。
這時又有兩個女知青進來,她們是和徐鳳英住一間屋子的,自然向著徐鳳英,不問青紅皂白就開始針對宋芸。
宋芸懶得浪費時間跟這些人去解釋卻吵鬧,拿起一隻紅薯,淡淡道:“既然你們都不信我,覺得我是那樣人品低劣的人,免得以後再有這樣的事發生,我從今天中午開始,和你們分開吃,等下我會將我自己的口糧稱了拿走,你們沒意見吧?”
徐鳳英當然沒意見,她巴不得,立即同意。
其餘女知青倒是有點猶豫,這樣顯得她們在排擠欺負人,但宋芸沒等她們表態,直接走了。本就是通知她們一聲,又不是征求她們的意見。
自己一個人吃,想吃什麽吃什麽,不知道有多爽。
每天早上稀粥配紅薯,她早就吃夠了,一點都不頂餓。
她的飯量原本就比一般女同誌要大,每天十點就餓得前胸貼後背,隻能偷偷往嘴裏塞巧克力和餅幹,之前在港城囤的巧克力和餅幹單這幾天就消耗了不少。
宋芸回自己屋裏吃早飯,梁玉杭是最後一個打飯的,打到碗裏的飯和平日差別不大,拿了紅薯出去吃時,聽同屋的龔知青說了剛剛發生的事。
梁玉杭臉色一下就沉了,她將自己的飯盒往桌子中間一推,“你們自己看,我是最後一個打飯的,跟平日的差不多,要是宋知青真多吃了一碗,我還有得吃嗎?你們說話做事就不先想想?”
龔知青和李知青立即看向徐鳳英。
徐鳳英一臉無辜,“我看她在廚房裏鬼鬼祟祟的,以為她偷吃了嘛,她自己又不解釋,怪不著我。”
梁玉杭隻覺心累,跟徐鳳英這樣一身八百個鬼心眼的人在一起,真不知道哪天也會被她坑了。
身為小隊長,她覺得吃完飯去做做宋芸的思想工作。
結果等她吃完時,宋芸已經把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口糧稱出來帶走了,一副不想挨你們一丁點的意思。
想到徐鳳英,梁玉杭勸說的話到了嘴邊又咽回去了,要是換成她,她也不願意挨著這樣的人。
於是梁玉杭說,“宋知青,早上的事我們都弄清楚了,是我們冤枉了你,我向你道歉。”
宋芸心裏對梁玉杭的印象還是可以的,至少身為女知青這邊的小隊長,她還算是稱職的。
“搞清楚就好,不用道歉,我自己一個人吃也挺好的。”宋芸說。
梁玉杭當然知道一個人吃好,要不是她擔著小隊長的職責,她也想一個人吃。
早上的時間並不寬裕,說了幾句話後,大家夥一起去上工了。
宋芸今天早早把活幹完,然後去幫村裏最愛多管閑事,嘴又最碎的劉嬸幹活,她也有理由,前兒劉嬸給了她一根自家種的黃瓜,她沒東西給劉嬸吃,就幫她幹點力所能及的活。
劉嬸給宋芸黃瓜吃,當然不是平白無故給的,她是瞧這宋知青老實巴交又勤快,想弄回家裏當兒媳婦,她那一根筋的兒子二十五了都沒討上媳婦,她心裏哪能不著急,村裏的姑娘討不著,城裏來的知青不搭理她,這個宋知青看起來和別的知青不太一樣,老實巴交的,幹活也利索,一看就是能吃苦的,身條也好,長相也不差,就是黑了點,不過沒事,關了燈不都一樣。
於是劉嬸熱情的拉著宋芸說話,宋芸話很少,主要是聽劉嬸說,但她擅長引導話題,起個頭,劉嬸就能芭啦芭啦說個不停,把她想聽的,想知道的,都一股腦自己說出來了。
她說陳平三一家懶貨,三天兩頭喊病不上工,一個月要去縣城治病七八回。
她說陳大東的老娘是個病秧子,也是一個月要去縣城治病七八回,也不知道治病的錢哪來的,真能敗家。
男知青那邊負責做早飯的也起來了,他們用另一個鍋灶,同樣是稀粥紅薯,隻是份量要比女同誌這邊多一些。
宋芸算著時間從雜物間裏出來,洗漱後拿著飯盒去盛飯,一進廚房就看見徐鳳英正在挑揀著盆裏蒸好的紅薯,似乎是要挑個大的,可惜個頭都差不多,最後挑了個看起來略大一些的紅薯,嘴裏嘀嘀咕咕的抱怨夥食太差之類。
見到宋芸進來,徐鳳英翻了個白眼,端著飯盒站在灶邊拿眼斜睨著宋芸,等宋芸剛盛完稀飯,她就嘖嘖聲不停,大聲嚷道:“我說宋知青,你一個人就吃這麽多,剩下的人怎麽辦?做人不能太自私。”
正好有兩個女知青拿著飯盒進來,一聽這話,臉色一變,快步走過來,兩人往宋芸飯盒裏一看,大半盒米粥,紅薯還沒拿,再去看徐鳳英的飯盒,就見徐鳳英立即將蓋子蓋上。
宋芸不想惹事,隻想低調,可奈何有人偏要招惹她,她可不是那種能受窩囊氣的人。
手一伸,徐鳳英按著飯盒蓋子的手就被宋芸掀開,露出她飯盒裏又滿又稠的米粥,紅薯也是最大個頭的,相比宋芸碗裏明顯隨便打的大半盒米粥,徐鳳英的心眼真是又多又重。
宋芸冷嗤,“徐知青,你是怎麽好意思說我自私的?咱倆究竟是誰自私?”
徐鳳英一點不慌,她也冷嗤一聲道:“我可比不上你,你剛剛可是已經吃了一盒,現在又來打第二盒,要不是我在這看著你,你指不定要將鍋裏的米粥全打到你自個碗裏去。”
這睜眼說瞎話的本事,真是厲害。
一聽徐鳳英這話,兩個女知青的臉色明顯變了,她們目光善地盯向宋芸,“你怎麽這麽不要臉,大家都出一樣份額的口糧,你卻偷偷吃兩份,拿我們當冤大頭是吧?”
宋芸忍住想翻白眼的衝動,耐著性子說,“我剛在外麵洗漱進來,前後不過幾分鍾,哪有時間多吃一碗,徐知青這麽明顯的轉移矛盾,你們看不出來?”
徐鳳英尖著嗓子喊,“你什麽意思?說李知青和龔知青沒腦子是嗎?”
確實沒腦子,但她說那話也沒這意思,不過李知青和龔知青明顯被徐鳳英挑撥離間成功了,兩人看著宋芸的眼神越發憤怒。
果然很蠢很沒腦子。
這時又有兩個女知青進來,她們是和徐鳳英住一間屋子的,自然向著徐鳳英,不問青紅皂白就開始針對宋芸。
宋芸懶得浪費時間跟這些人去解釋卻吵鬧,拿起一隻紅薯,淡淡道:“既然你們都不信我,覺得我是那樣人品低劣的人,免得以後再有這樣的事發生,我從今天中午開始,和你們分開吃,等下我會將我自己的口糧稱了拿走,你們沒意見吧?”
徐鳳英當然沒意見,她巴不得,立即同意。
其餘女知青倒是有點猶豫,這樣顯得她們在排擠欺負人,但宋芸沒等她們表態,直接走了。本就是通知她們一聲,又不是征求她們的意見。
自己一個人吃,想吃什麽吃什麽,不知道有多爽。
每天早上稀粥配紅薯,她早就吃夠了,一點都不頂餓。
她的飯量原本就比一般女同誌要大,每天十點就餓得前胸貼後背,隻能偷偷往嘴裏塞巧克力和餅幹,之前在港城囤的巧克力和餅幹單這幾天就消耗了不少。
宋芸回自己屋裏吃早飯,梁玉杭是最後一個打飯的,打到碗裏的飯和平日差別不大,拿了紅薯出去吃時,聽同屋的龔知青說了剛剛發生的事。
梁玉杭臉色一下就沉了,她將自己的飯盒往桌子中間一推,“你們自己看,我是最後一個打飯的,跟平日的差不多,要是宋知青真多吃了一碗,我還有得吃嗎?你們說話做事就不先想想?”
龔知青和李知青立即看向徐鳳英。
徐鳳英一臉無辜,“我看她在廚房裏鬼鬼祟祟的,以為她偷吃了嘛,她自己又不解釋,怪不著我。”
梁玉杭隻覺心累,跟徐鳳英這樣一身八百個鬼心眼的人在一起,真不知道哪天也會被她坑了。
身為小隊長,她覺得吃完飯去做做宋芸的思想工作。
結果等她吃完時,宋芸已經把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口糧稱出來帶走了,一副不想挨你們一丁點的意思。
想到徐鳳英,梁玉杭勸說的話到了嘴邊又咽回去了,要是換成她,她也不願意挨著這樣的人。
於是梁玉杭說,“宋知青,早上的事我們都弄清楚了,是我們冤枉了你,我向你道歉。”
宋芸心裏對梁玉杭的印象還是可以的,至少身為女知青這邊的小隊長,她還算是稱職的。
“搞清楚就好,不用道歉,我自己一個人吃也挺好的。”宋芸說。
梁玉杭當然知道一個人吃好,要不是她擔著小隊長的職責,她也想一個人吃。
早上的時間並不寬裕,說了幾句話後,大家夥一起去上工了。
宋芸今天早早把活幹完,然後去幫村裏最愛多管閑事,嘴又最碎的劉嬸幹活,她也有理由,前兒劉嬸給了她一根自家種的黃瓜,她沒東西給劉嬸吃,就幫她幹點力所能及的活。
劉嬸給宋芸黃瓜吃,當然不是平白無故給的,她是瞧這宋知青老實巴交又勤快,想弄回家裏當兒媳婦,她那一根筋的兒子二十五了都沒討上媳婦,她心裏哪能不著急,村裏的姑娘討不著,城裏來的知青不搭理她,這個宋知青看起來和別的知青不太一樣,老實巴交的,幹活也利索,一看就是能吃苦的,身條也好,長相也不差,就是黑了點,不過沒事,關了燈不都一樣。
於是劉嬸熱情的拉著宋芸說話,宋芸話很少,主要是聽劉嬸說,但她擅長引導話題,起個頭,劉嬸就能芭啦芭啦說個不停,把她想聽的,想知道的,都一股腦自己說出來了。
她說陳平三一家懶貨,三天兩頭喊病不上工,一個月要去縣城治病七八回。
她說陳大東的老娘是個病秧子,也是一個月要去縣城治病七八回,也不知道治病的錢哪來的,真能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