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雙生姐妹
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 作者:小雙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讓人多猜,宋芸直接說明來意。
“我住正德街八號,今天剛好聽見林家榮去正德街七號打聽你們家的事,想著既然碰上了,就不能裝不知道,還是得過來知會你們一聲。”
彭媽媽麵色一變,“他找到正德街七號去了?那他剛剛怎麽不說?還說是什麽親戚在彭家村裏見到了明珠,他在扯謊?”
宋芸點頭,“他確實在扯謊,事情是這樣的——”
宋芸將羅晴的事說了一遍。
“大概就是這樣,羅晴是我救了,恰好又聽見他打上羅晴姐妹的主意,就趕了過來,希望能給你們提個醒。”
“你說我還有個雙胞胎姐妹?”彭明珠走到宋芸麵前問。
宋芸點頭,“她和你長得很像,人現在在食品廠後勤上班,今天剛上班,你有時間可以去找她,其中是非黑白,你一問就知。”
彭明珠捂著胸口,原來是真的,我真的有一個雙生姐妹。
“媽,我從小就總做一個夢,夢見一個和我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我一直感覺自己有個姐妹,那種感覺很奇妙,我也說不清楚,還以為是妄想症,沒想到是真的。”
相比林家榮,彭明珠顯然更相信宋芸的話。
許是因為宋芸的一身軍裝,許是因為宋芸說話時雲淡風輕的氣質,總之相比林家榮,宋芸更有說服力。
彭媽媽卻很憤怒,“他們,他們竟然想把你賣給一個變態老頭子,他們還是人嗎?”
“隻要你們不同意,這事他就辦不成。不過還是要注意著點,免得那家人狗急跳牆想出什麽損招來。”宋芸提醒。
彭媽媽連忙點頭,“謝謝,真的太感謝了。”
宋芸正要告辭,忽然屋裏傳出‘劈裏啪啦’東西摔落地的聲響。
彭媽媽和彭明珠麵色一變,一齊跑向屋子。
宋芸聽見彭明珠一聲驚呼,“哥,哥你怎麽了?怎麽摔地上了?你別嚇我。”
又聽彭媽媽喊,“明誠,明誠你怎麽了?你說話呀。”
明誠?
彭家村?
彭明誠?
宋芸抬起要走的腳又縮了回來。
她轉身走向那間正兵荒馬亂的屋子。
會是記憶中的那個人嗎?
要說她在後世還有什麽牽掛,除了師父那老頭外,就是在她失去父母後對她特別好的彭老師。
彭老師和師父是好友,兩人都沒有結婚生子,賺到的錢根本花不完,就都給她花,別的女孩有的,她都有,別的女孩沒有的,她也有。
彭老師長得很帥氣,哪怕老了,那張臉也很耐看,比一般的老頭好看多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彭老師的腿。
據彭老師自己說,年輕時家裏太窮,摔斷了腿沒錢治,隻能在家躺著等骨頭自己長好,後來骨頭是長好了,可惜和以前不一樣了。
也是因為腿的原因,彭老師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他看上的,人家看不上他。
人家看上他的,他看不上。
就那樣高不成低不就的單著,單著單著就單了一輩子。
宋芸走到了屋子門口,一眼就看見被彭明珠和彭媽媽兩人一左一右扶起來的彭明誠。
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臉龐,但宋芸一眼就認出來。
是他,就是他。
等母女倆將彭明誠扶上床躺好,宋芸迅速調整好情緒,微笑著朝彭媽媽說,“出什麽事了嗎?我是醫生,需要我幫忙嗎?”
彭媽媽一聽這話,眼裏迸發出驚喜之色,隨即又看向宋芸的軍裝,麵露狐疑。
宋芸笑著解釋,“我以前是軍醫。”
彭媽媽恍然,“原來是這樣,那,那你會治斷腿嗎?我兒子前幾天去采藥時摔斷了腿,醫院那邊讓先交二十塊的住院治療費,我們實在拿不出來。”說著眼睛就紅了。
宋芸看向彭家誠。
彭明誠也在看她,盡管他眉頭緊皺,額上全是汗水,顯然在忍受劇烈的疼痛,但還是用探究的目光凝視著眼前的女同誌。
他活到二十歲,還從沒遇到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眼前這個女軍醫,她圖什麽?
宋芸還真不圖他什麽,他現在有什麽可以讓她圖的。
“我會正骨,讓我看看吧,不費事的。”宋芸笑著說。
彭媽媽一臉驚喜,“真的嗎?那真是太感謝了,真的太謝謝了。”
宋芸擺手,“不用,相遇是緣分。更說了,正個骨,對我來說是舉手之事。”
說完她走到床邊,朝彭明誠說,“會有點疼,你忍一忍。”
彭明誠點了點頭,沒說話。
宋芸先摸骨,確定骨頭斷裂錯位的情況。
拆開彭明誠自己做的固定板,摸骨後發現骨頭確實有錯位的情況,難怪後來恢複成那樣。
“拿塊毛巾給他咬著。”宋芸朝彭明珠說。
彭明珠趕緊拿了毛巾過來,讓彭明誠咬住。
正骨的過程自然是極其痛苦的,但很短暫,宋芸的速度很快。
“好了。”正完骨,彭明誠還在喘著粗氣,宋芸三下五除二將拆下的夾板又給固定了回去,自然比彭明誠做的固定要好很多。
她商城裏有接骨繃帶,那東西效果太好,她不敢拿出來隨便給人用。
“我建議去衛生院上石膏,這樣更保險一點,不然隨便一個磕碰,都有可能會發生裂骨錯位的情況。隻是打石膏的話花不了多少錢,也不用住院,打完石膏就回來休養就行。”
彭媽媽連連點頭,“好好好,我們今天就去。”
宋芸有心想幫助他們,但直接給錢也不太好,畢竟是萍水相逢,太過熱情也容易讓人生出誤會。
“我剛剛聽說你是去采藥受的傷?你是懂中醫藥嗎?”
彭明誠這會已經緩過勁來,他用咬過的毛巾抹了把臉,“我聽說收購站那邊收草藥,就到廢品收購站找了幾本醫書回來,其中就有教辨藥采藥炮製藥材的,我是跟著書上學的,采了藥炮製好送到收購站,換點口糧。”
彭媽媽說,“這幾年要不是明誠學了采藥,時不時能拿去收購站換點糧食,我們家怕是早就活不下去了。”
他們是從城裏搬回來的,戶口還在城裏,沒有資格和村民一起參與集體勞動,更沒資格跟村民們分集體糧食,城裏的工作他們也找不著,能把兩個孩子養到這到大,彭媽媽吃盡了苦頭,好在孩子大了,能給家裏分擔一些。
但也僅僅隻是溫飽,手裏很少有餘錢。
“我住正德街八號,今天剛好聽見林家榮去正德街七號打聽你們家的事,想著既然碰上了,就不能裝不知道,還是得過來知會你們一聲。”
彭媽媽麵色一變,“他找到正德街七號去了?那他剛剛怎麽不說?還說是什麽親戚在彭家村裏見到了明珠,他在扯謊?”
宋芸點頭,“他確實在扯謊,事情是這樣的——”
宋芸將羅晴的事說了一遍。
“大概就是這樣,羅晴是我救了,恰好又聽見他打上羅晴姐妹的主意,就趕了過來,希望能給你們提個醒。”
“你說我還有個雙胞胎姐妹?”彭明珠走到宋芸麵前問。
宋芸點頭,“她和你長得很像,人現在在食品廠後勤上班,今天剛上班,你有時間可以去找她,其中是非黑白,你一問就知。”
彭明珠捂著胸口,原來是真的,我真的有一個雙生姐妹。
“媽,我從小就總做一個夢,夢見一個和我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我一直感覺自己有個姐妹,那種感覺很奇妙,我也說不清楚,還以為是妄想症,沒想到是真的。”
相比林家榮,彭明珠顯然更相信宋芸的話。
許是因為宋芸的一身軍裝,許是因為宋芸說話時雲淡風輕的氣質,總之相比林家榮,宋芸更有說服力。
彭媽媽卻很憤怒,“他們,他們竟然想把你賣給一個變態老頭子,他們還是人嗎?”
“隻要你們不同意,這事他就辦不成。不過還是要注意著點,免得那家人狗急跳牆想出什麽損招來。”宋芸提醒。
彭媽媽連忙點頭,“謝謝,真的太感謝了。”
宋芸正要告辭,忽然屋裏傳出‘劈裏啪啦’東西摔落地的聲響。
彭媽媽和彭明珠麵色一變,一齊跑向屋子。
宋芸聽見彭明珠一聲驚呼,“哥,哥你怎麽了?怎麽摔地上了?你別嚇我。”
又聽彭媽媽喊,“明誠,明誠你怎麽了?你說話呀。”
明誠?
彭家村?
彭明誠?
宋芸抬起要走的腳又縮了回來。
她轉身走向那間正兵荒馬亂的屋子。
會是記憶中的那個人嗎?
要說她在後世還有什麽牽掛,除了師父那老頭外,就是在她失去父母後對她特別好的彭老師。
彭老師和師父是好友,兩人都沒有結婚生子,賺到的錢根本花不完,就都給她花,別的女孩有的,她都有,別的女孩沒有的,她也有。
彭老師長得很帥氣,哪怕老了,那張臉也很耐看,比一般的老頭好看多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彭老師的腿。
據彭老師自己說,年輕時家裏太窮,摔斷了腿沒錢治,隻能在家躺著等骨頭自己長好,後來骨頭是長好了,可惜和以前不一樣了。
也是因為腿的原因,彭老師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他看上的,人家看不上他。
人家看上他的,他看不上。
就那樣高不成低不就的單著,單著單著就單了一輩子。
宋芸走到了屋子門口,一眼就看見被彭明珠和彭媽媽兩人一左一右扶起來的彭明誠。
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臉龐,但宋芸一眼就認出來。
是他,就是他。
等母女倆將彭明誠扶上床躺好,宋芸迅速調整好情緒,微笑著朝彭媽媽說,“出什麽事了嗎?我是醫生,需要我幫忙嗎?”
彭媽媽一聽這話,眼裏迸發出驚喜之色,隨即又看向宋芸的軍裝,麵露狐疑。
宋芸笑著解釋,“我以前是軍醫。”
彭媽媽恍然,“原來是這樣,那,那你會治斷腿嗎?我兒子前幾天去采藥時摔斷了腿,醫院那邊讓先交二十塊的住院治療費,我們實在拿不出來。”說著眼睛就紅了。
宋芸看向彭家誠。
彭明誠也在看她,盡管他眉頭緊皺,額上全是汗水,顯然在忍受劇烈的疼痛,但還是用探究的目光凝視著眼前的女同誌。
他活到二十歲,還從沒遇到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眼前這個女軍醫,她圖什麽?
宋芸還真不圖他什麽,他現在有什麽可以讓她圖的。
“我會正骨,讓我看看吧,不費事的。”宋芸笑著說。
彭媽媽一臉驚喜,“真的嗎?那真是太感謝了,真的太謝謝了。”
宋芸擺手,“不用,相遇是緣分。更說了,正個骨,對我來說是舉手之事。”
說完她走到床邊,朝彭明誠說,“會有點疼,你忍一忍。”
彭明誠點了點頭,沒說話。
宋芸先摸骨,確定骨頭斷裂錯位的情況。
拆開彭明誠自己做的固定板,摸骨後發現骨頭確實有錯位的情況,難怪後來恢複成那樣。
“拿塊毛巾給他咬著。”宋芸朝彭明珠說。
彭明珠趕緊拿了毛巾過來,讓彭明誠咬住。
正骨的過程自然是極其痛苦的,但很短暫,宋芸的速度很快。
“好了。”正完骨,彭明誠還在喘著粗氣,宋芸三下五除二將拆下的夾板又給固定了回去,自然比彭明誠做的固定要好很多。
她商城裏有接骨繃帶,那東西效果太好,她不敢拿出來隨便給人用。
“我建議去衛生院上石膏,這樣更保險一點,不然隨便一個磕碰,都有可能會發生裂骨錯位的情況。隻是打石膏的話花不了多少錢,也不用住院,打完石膏就回來休養就行。”
彭媽媽連連點頭,“好好好,我們今天就去。”
宋芸有心想幫助他們,但直接給錢也不太好,畢竟是萍水相逢,太過熱情也容易讓人生出誤會。
“我剛剛聽說你是去采藥受的傷?你是懂中醫藥嗎?”
彭明誠這會已經緩過勁來,他用咬過的毛巾抹了把臉,“我聽說收購站那邊收草藥,就到廢品收購站找了幾本醫書回來,其中就有教辨藥采藥炮製藥材的,我是跟著書上學的,采了藥炮製好送到收購站,換點口糧。”
彭媽媽說,“這幾年要不是明誠學了采藥,時不時能拿去收購站換點糧食,我們家怕是早就活不下去了。”
他們是從城裏搬回來的,戶口還在城裏,沒有資格和村民一起參與集體勞動,更沒資格跟村民們分集體糧食,城裏的工作他們也找不著,能把兩個孩子養到這到大,彭媽媽吃盡了苦頭,好在孩子大了,能給家裏分擔一些。
但也僅僅隻是溫飽,手裏很少有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