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對?


    咋個不對了?


    “爸,村裏賣魚的錢……是不是也該有小鵑兒一份啊?”


    李家台子往海城的鋼鐵廠賣魚,這事整個永河縣,哪有不知道的。


    啥?


    還真是好女婿啊!


    連這個錢都惦記上了。


    “好,好啊!不就是要錢嗎?行,156塊3毛錢,我家4口人,該有我這大閨女39塊零……也別零了,這是40塊錢,拿走!”


    杜立德數出4張大團結,直接拍在了炕上。


    龐秉新剛要伸手去拿,杜鵑連忙給攔下了。


    “爸,秉新不是這個意思,他是……跟您說著玩兒的。”


    “別,我當真了,也怪我糊塗,早就該想著的,還麻煩我這女婿說出來。”


    杜立德說著,把錢塞到了杜鵑的手裏。


    “就今天這一回,往後,你們兩口子還是少登我的門口,當初你出嫁的時候,我就說了,是福你享,是罪你受,你過成啥樣,也別來我這門口哭,行了,也不早,趕緊帶著你的口糧,走人。”


    杜立德說完,也不管杜鵑如何拉扯,甩開女兒的手,轉身出了門。


    剛到街口,就看見李天明開著拖拉機,後鬥上坐著三個弟妹,還有……


    宋知青!


    唉……


    老子這輩子是倒的什麽運。


    李天明也看見了杜立德,見他黑著臉,一副晦氣模樣,沒搭話,開著拖拉機就走了。


    他這是帶著弟妹和沒過門的小媳婦兒去大柳鎮趕集。


    本來想去縣城的,可這天太冷了,而且一來一回的,等到家天都黑了。


    一路上又捎上了不少鄉親,手裏有了活錢,都是去趕集,添置年貨的。


    大柳鎮和李家台子就隔了一條河,可是要想過去,卻得饒十幾裏路。


    今天是大集,小商販在城裏是被嚴厲打擊的,但是在農村,卻沒什麽人管。


    誰家過日子不需要個針頭線腦的,供銷社裏倒是有的賣,可卻要工業券。


    縣城裏的大百貨商店不要工業券,又離得太遠,誰為了買根針,跑四十幾裏路?


    於是對這些小商販,鎮上的公社幹部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縣裏要是來了指示,就清理一下,否則的話……


    誰不都得活著啊!


    李天明先帶著幾人去吃飯,街上有個餛飩攤子。


    一人要了一碗,做生意的是個女人,背著個孩子。


    等端著餛飩過來的時候,一眼認出了李天明。


    “是你,李天明?”


    熟人?


    李天明看著對方,眉眼是有幾分熟悉。


    可他畢竟是重生過來的,除了親人,其他認識的,印象已經非常模糊了。


    “你是……”


    女人有些尷尬,撩了下額前的頭發。


    “張麗梅?”


    看到女人額頭上那個紅色的胎記,終於讓李天明記起了對方的名字。


    “你還記得我。”


    李天明能想起她的名字,這讓張麗梅很高興。


    “我聽人說,你上報紙了,當初老師都說,你將來肯定有出息。”


    再有出息,也趕不上你啊!


    上輩子,張麗梅可是把生意做到香江的大老板。


    真正的白手起家,靠著肩挑的餛飩攤子,一步步擁有了自己的品牌。。


    李天明也是後來聽別人說的。


    改開以後,張麗梅就把家裏的房子賣了,進縣城開了第一家個人的早點鋪子。


    有了資本以後,又去了海城,靠著好手藝,愣是做起了自己的餛飩品牌,加盟店開到了全國各地,連香江都有她的鋪麵。


    李天明還是後來看電視,正好看到張麗梅的專訪,才知道如意餛飩的創始人,竟然是他的初中同學。


    “你這是……”


    “嫁人了,這是我兒子牛牛!”


    李天明看著那個明顯和正常孩子不一樣的小男孩兒。


    後來有個詞,專屬於這類孩子——唐氏!


    “你男人呢?”


    讓媳婦兒帶著孩子出來擺攤做生意,男人不管不問,算個啥?


    “死了!”


    呃……


    李天明想給自己一嘴巴,哪壺不開提哪壺,這是往老同學傷口上撒鹽啊!


    “對不起,我不知道!”


    張麗梅苦笑了一聲:“沒啥,現在一個人也挺好,你們先吃著,不夠叫我。”


    說著又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她是你同學?”


    宋曉雨猶豫著問了一句。


    “嗯!上學的時候,她成績挺好的。”


    現在這年頭,成績再好也沒用,上限就擺在哪裏。


    要麽初中念完考中專,要麽再念兩年高中,然後哪來的回哪去。


    城裏的高中生都安排不了工作,更何況是農村的。


    運氣好的,被推薦上大學,是推薦,這年頭沒有高考那麽一說。


    運氣不好,拿著個高中學曆,回家種地。


    “她的孩子……”


    宋曉雨沒好意思再說下去,誰都看得出來,那個孩子不正常。


    餛飩三毛錢一碗,不要糧票,李天明他們吃完,也沒再打擾張麗梅,把錢壓在了碗底下。


    遇見未來的商界女強人,將其招攬至麾下。


    拉倒吧!


    那是小說,這是現實。


    轉了一圈下來,除了幾朵手工頭花,啥東西都沒買。


    不過宋曉雨和李蓉倒是逛的興致勃勃的。


    看起來,不管哪個年代,逛街永遠是女人本能喜好。


    眼見到了下午,天又變冷了,李天明決定加快速度。


    奔著鎮上最大的供銷社去了。


    他手上還有幾張布票,看看有沒有好的成衣,給宋曉雨也買一身。


    兩人沒有訂婚儀式,新衣服好歹要買。


    宋曉雨本來要推辭,但聽李天明說這是規矩,而且過年的時候,還要去三叔四叔家拜年。


    便沒再說什麽。


    這年頭衣服的款式也沒什麽新花樣,掛在那裏,不問售貨員,都分不清男女款。


    撿著顏色鮮豔些的挑了一身,直接付錢,給票,拿著衣服走人。


    接著又給小五買了不少小玩意兒,李天明特意買了一包糖,交給了宋曉雨。


    他們兩個定親的事,經過四嬸兒的宣傳,已經人盡皆知。


    這包糖是給宋曉雨拿去知青點散給大家的。


    家裏什麽都不缺,年貨早就備齊了。


    臨走之前,李天明尋了條胡同鑽進去,等出來的時候,手裏多了一個粗布口袋。


    拖拉機停在鎮公社的大院裏,往回走的時候,又遇到了張麗梅。


    “找你的錢!”


    原來她是特意在這邊等著的。


    李天明有些尷尬。


    “謝謝你,老同學,不過……不用!”


    說著,把錢塞進李天明的手裏,轉身挑起她的餛飩攤子,晃晃悠悠的走了。


    攥著手裏的一把零錢,李天明隻覺得自己的行為蠢到家了。


    “她可真堅強。”


    聽著宋曉雨的評價,李天明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這年頭,人要是少了那幾根鋼骨,還能剩下什麽呢?


    在鎮公社大院等了一會兒,有些采買完年貨的鄉親陸陸續續的過來尋他們。


    幾個人湊在一起,免不了說起剛剛買年貨的經曆。


    “天明,你是沒瞧見,大魚澱的何老五看見我把錢掏出來,眼珠子都直了。”


    眾人頓時發出一陣爆笑。


    大魚澱也是挨著那座山的一個村子,當初鬧災那幾年,為了爭奪那座山的所有權,兩個村子沒少幹架。


    最後還是李家台子的人心更齊,饒是大魚澱的何家聯合了另外幾個村子的人一起上,也沒能鬥得過李家台子。


    再後來,幾個村子之間便結下了仇,不再和李家台子來往,甚至連婚嫁都斷了。


    今年大家夥的腰包厚實,自然免不了要來炫耀一番,讓那幾個村子的人好好看看,李家台子真的富裕了。


    還不把閨女嫁過來嗎?


    呃……


    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左近幾個村子都不和李家台子婚嫁,想要娶媳婦,嫁閨女,隻能找離得遠的人家,走動都不方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70:大搞集體生產,打造天下第一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慎思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慎思量並收藏重生70:大搞集體生產,打造天下第一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