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圍環,重蟑疊翠的鎮江市南郊擁有眾多的東晉南朝各代遺跡,被譽為“城市山林”、絕勝佳境,曆來為名士“高隱”之地,其中昭明太子蕭統的遺跡更為引人注目,也更具有曆史文物價值。
鎮江地方文獻記載:“普通元年歲在甲子”,蕭統年二十,遊學南朝各地後定居於招隱山(即鎮江南郊,東晉在這兒建招隱寺,以寺為山名),築讀書台,把宮女、禦樂全部遷回建康。臣屬幕僚疏諫反對,蕭統答:“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他移東宮藏書3萬卷至讀書台,隻留8名太監伺候,長年攻讀於此。緊鄰讀書台右側高台建造“增華閣”。蕭統不僅自己博通眾學,有足夠的學力,並能禮賢下士,招訥當時南朝著名學士雲集於此,連已出家當和尚的《文心雕龍》著者劉勰也被招致而來,廣覽、博集了上自周秦下至梁初1000餘年間的典籍文章,朝夕與才人學士討論商榷,費時數年,終於編成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學總集《文選》(蕭統死後諡號昭明,後世又稱《文選》為《昭明文選》)。集130位知名作者和少數怯名作者的作品700餘篇,各種文體的主要代表作大致具備。他親撰序言,使南朝“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然而,他也因此心力交瘁,不久,雙目失明,病逝建康,享年僅31歲。這部當年在招隱山中編成的《文選》,保存了中華民族早期的文學精英,對唐以後乃至今天的文學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無怪有人在增華閣懸長聯,深致敬意:“好學慕青宮,登閣攻書,當憐心苦分明,想見前賢此行坐;憂時搔白發,憑欄覓句,頓覺目窮蒼茫,感懷故國歲滄桑。”
《文選》集前人文學著作之大成,被後人者推崇為學習文學的必讀之書。杜甫教育他的兒子要“熟精《文選》理”,(《宗武生日》)宋人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諺語。研究《文選》在初唐成為一門專門學問。李善注《文選》更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而五臣注《文選》又成為與李注《文選》同行於世的名著,後人又將李善與五臣的注本合為“六臣注”本。這些注本以及後來的研究專著,對於《文選》在何地編成卻幾乎未提,因此,後人常常以《南史》有蕭統“出宮二十餘年”句,說他在招隱山編成《文選》。
遊國恩認為,《文選》是蕭統居京都東宮時編成的。他在《中國文學史。鍾嶸詩及蕭統文選》一節中專門指出,蕭統不僅在東宮時延集文人們共同編訂《文選》,而且在《文選》中傾注了自己對文學的看法。他主張文質並重,認為文章應該“麗而不浮,典而不野”(《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他曾經為陶淵明作傳和編集,可見他的觀點和蕭綱等人的形式主義觀點並不一致。他在《文選序》裏談到他選文的標準;認為經史諸子等都以立意紀事為本,不屬於詞章之作;隻有符合“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的標準的文章,才能入選,這也就是說隻有善用典故成語,善用形容比喻,辭采精巧華麗的文章,才合乎他的標準。可見他編《文選》正是企圖用南朝文筆之辨的理論來劃分文學與非文學界限。這是一個很有積極意義的嚐試。
近人分析遊先生的觀點時認為:梁武帝蕭衍在中興元年(501年)帶兵攻入建康,滅齊建梁,這一年蕭統出生。蕭衍提倡儒學,製禮作樂,恢複太學,建立州郡學,廣建佛學,倡導佛教,這給當時的文學帶來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百家爭鳴”,更給文學的繁榮創造了條件。蕭統自幼聰慧,喜攻詩書,少時曾從政,深得民間稱頌(《南史》有專門記載),後廣遊南朝各地,與名士才人交往。當時東官藏書數萬卷,足以供他閱讀,與名士切磋。《南史》說:“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東宮雖燕居內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麵台。”可見他一直未離京都。蕭統自己在《文選序》中說:“餘監撫餘閑,居多暇日,曆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嚐不心遊目想,移晷忘倦。”與當時的浮鱉、訛濫的文風辯論和鬥爭亦是需要居於京都的。
如果移至都外編纂,序中何不言之?況乎當時移東宮3萬卷書的大事,史官何以不載入史呢?此疑可謂不無道理。再者,蕭統之後百年左右的李善也不能不把這件大事記載下來。
宋朝金華人王象之知江寧縣時,著《輿地紀勝》,書中卷八二“京西南路襄陽府古跡”說:“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建文選樓,邀劉孝威、庾肩吾、徐陵、鮑至等十餘人,號日高齋學士,在此輯《文選》。”並以唐朝李善上表中有“煽風流於江左”一語為據。但近人認為,襄樊的文選樓係徐陵當時邀名士編成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玉台新詠》之地。如果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那麽蕭統《文選》編纂地便隻有鎮江南郊增華閣與南京當時的東宮了。
(張國擎)
鎮江地方文獻記載:“普通元年歲在甲子”,蕭統年二十,遊學南朝各地後定居於招隱山(即鎮江南郊,東晉在這兒建招隱寺,以寺為山名),築讀書台,把宮女、禦樂全部遷回建康。臣屬幕僚疏諫反對,蕭統答:“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他移東宮藏書3萬卷至讀書台,隻留8名太監伺候,長年攻讀於此。緊鄰讀書台右側高台建造“增華閣”。蕭統不僅自己博通眾學,有足夠的學力,並能禮賢下士,招訥當時南朝著名學士雲集於此,連已出家當和尚的《文心雕龍》著者劉勰也被招致而來,廣覽、博集了上自周秦下至梁初1000餘年間的典籍文章,朝夕與才人學士討論商榷,費時數年,終於編成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學總集《文選》(蕭統死後諡號昭明,後世又稱《文選》為《昭明文選》)。集130位知名作者和少數怯名作者的作品700餘篇,各種文體的主要代表作大致具備。他親撰序言,使南朝“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然而,他也因此心力交瘁,不久,雙目失明,病逝建康,享年僅31歲。這部當年在招隱山中編成的《文選》,保存了中華民族早期的文學精英,對唐以後乃至今天的文學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無怪有人在增華閣懸長聯,深致敬意:“好學慕青宮,登閣攻書,當憐心苦分明,想見前賢此行坐;憂時搔白發,憑欄覓句,頓覺目窮蒼茫,感懷故國歲滄桑。”
《文選》集前人文學著作之大成,被後人者推崇為學習文學的必讀之書。杜甫教育他的兒子要“熟精《文選》理”,(《宗武生日》)宋人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諺語。研究《文選》在初唐成為一門專門學問。李善注《文選》更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而五臣注《文選》又成為與李注《文選》同行於世的名著,後人又將李善與五臣的注本合為“六臣注”本。這些注本以及後來的研究專著,對於《文選》在何地編成卻幾乎未提,因此,後人常常以《南史》有蕭統“出宮二十餘年”句,說他在招隱山編成《文選》。
遊國恩認為,《文選》是蕭統居京都東宮時編成的。他在《中國文學史。鍾嶸詩及蕭統文選》一節中專門指出,蕭統不僅在東宮時延集文人們共同編訂《文選》,而且在《文選》中傾注了自己對文學的看法。他主張文質並重,認為文章應該“麗而不浮,典而不野”(《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他曾經為陶淵明作傳和編集,可見他的觀點和蕭綱等人的形式主義觀點並不一致。他在《文選序》裏談到他選文的標準;認為經史諸子等都以立意紀事為本,不屬於詞章之作;隻有符合“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的標準的文章,才能入選,這也就是說隻有善用典故成語,善用形容比喻,辭采精巧華麗的文章,才合乎他的標準。可見他編《文選》正是企圖用南朝文筆之辨的理論來劃分文學與非文學界限。這是一個很有積極意義的嚐試。
近人分析遊先生的觀點時認為:梁武帝蕭衍在中興元年(501年)帶兵攻入建康,滅齊建梁,這一年蕭統出生。蕭衍提倡儒學,製禮作樂,恢複太學,建立州郡學,廣建佛學,倡導佛教,這給當時的文學帶來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百家爭鳴”,更給文學的繁榮創造了條件。蕭統自幼聰慧,喜攻詩書,少時曾從政,深得民間稱頌(《南史》有專門記載),後廣遊南朝各地,與名士才人交往。當時東官藏書數萬卷,足以供他閱讀,與名士切磋。《南史》說:“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東宮雖燕居內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麵台。”可見他一直未離京都。蕭統自己在《文選序》中說:“餘監撫餘閑,居多暇日,曆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嚐不心遊目想,移晷忘倦。”與當時的浮鱉、訛濫的文風辯論和鬥爭亦是需要居於京都的。
如果移至都外編纂,序中何不言之?況乎當時移東宮3萬卷書的大事,史官何以不載入史呢?此疑可謂不無道理。再者,蕭統之後百年左右的李善也不能不把這件大事記載下來。
宋朝金華人王象之知江寧縣時,著《輿地紀勝》,書中卷八二“京西南路襄陽府古跡”說:“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建文選樓,邀劉孝威、庾肩吾、徐陵、鮑至等十餘人,號日高齋學士,在此輯《文選》。”並以唐朝李善上表中有“煽風流於江左”一語為據。但近人認為,襄樊的文選樓係徐陵當時邀名士編成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玉台新詠》之地。如果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那麽蕭統《文選》編纂地便隻有鎮江南郊增華閣與南京當時的東宮了。
(張國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