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下旬,湖北省博物館駐江陵紀南城工作站,在江陵縣九店鄉雨台村境內,南距秦家嘴楚墓地1.5公裏,東北距九店磚瓦廠楚墓地一公裏,西距紀南城東城垣700米的螞蟥山中部,配合荊州地區畜牧科學研究所附屬砂場取土挖沙工程,清理了一座戰國墓,出土了越式銅鼎等5件文物。
但是,此墓是否越人之墓,卻引起了一場爭議,至今尚無定論。該墓為豎穴土坑小型墓,沒有斜坡墓道,清理時,墓坑上部已被破壞,現存墓口呈長方形,殘長3.06米、寬1.74米,深2米。葬具為單槨單棺,均已腐朽,但其痕跡尚可見。隨葬器物共5件,其中銅器3件,鐵陶器各1件(銅鼎、銅環、銅帶勾及鐵削刀、陶高領罐)。
有關此墓的年代,胡文春同誌在《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5期上撰文認為是越人墓,因無紀年可考,主要從出土器物進行分析,以確定其入葬的大致年代。銅鼎的形製特點,與江西上高、湖南資興舊市發現的銅鼎形製特點基本相同,這兩地的銅鼎隨葬墓年代為戰國中期,因而螞蟥山此墓也相當於戰國中期。在距這座墓不遠的江陵雨台山,也出土過一件類似的銅鼎,但其形製有一定的差別,如口小底大,三扁平足外撇較甚,兩附耳為方形等,為戰國晚期墓葬。而螞蟥山銅鼎則斂口,腹微鼓,平底,有棱的三扁足略向外撇。可見兩墓年代不可能相同,故定為戰國中期較為適宜。
這座墓隨葬的銅鼎,與江陵地區楚墓發現的楚式銅鼎形製差異較大,而與湖南資興舊市出土的越式銅鼎的特征相同,因此它應是越式銅鼎。春秋晚期至公元前278年秦拔郢之前,紀南城是楚國的郢都,城內外住有巴、吳、越及中原地區等地方的人。這座墓在當時楚都紀南城的東西近郊,又隨葬越式銅鼎,因而它應是座越人墓。
此文發表後,《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四期發表了王家德同誌的《江陵螞蟥山越人墓質疑》。認為此墓不是越人墓,而是一座戰國初期的楚墓。1.從地望上看,江陵乃東周時楚之郢都故地。該墓鄰近楚都紀南城東城垣僅700米,且周圍分布有密集的楚墓群,這表明這一帶無疑是楚人墓地。2.從墓的形製、棺槨痕跡和隨葬品的放置方向來看,與其周圍楚墓無別。雖然越人也用棺槨埋葬死者,但結構不盡相同。史書記載越人,“斷發文身”,與楚人的習俗有別。
3.從隨葬品看,此墓出土的銅鼎、銅環、帶鉤和鐵削刀等物,其中陶罐、銅帶鉤、銅環和鐵削刀在楚墓中常見。繩紋高頸陶罐不僅在江陵發現,而且在距郢都不遠的當陽趙家湖、宜都紅花套和枝江等地的楚墓中所見的陶罐相似。因此,它們是楚器而非越器。
4.根據銅鼎的造型風格,原作者認為是一件“越式鼎”,此是該墓確定為越人墓的重要依據。誠然,該鼎與目前在郢都所見的楚式銅鼎有較大的差別。另外,在雨台山558座楚墓中,僅出土一件與楚式鼎不同的所謂“越式(銅)鼎”。應視作這可能是楚民族吸收外民族(越民族)文化因素的結晶,劉彬徽先生在分析楚國青銅禮器時曾經說過如下一番話:“第四種(即該類型)可名之為非楚式,即楚人使用或仿製其他文化的器型。”(見《楚國青銅禮器初步研究》,《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3
年)從陶罐上也可以找到模仿的印記,即一種斂口、平底、三足瘦長外撇的陶鼎,在戰國中期以後的楚墓中經常可以見到。因此,我們在研究器物型態學的時候,既要看到楚文化對外民族的影響,又不能忽視外民族(如越民族)的文化對楚文化的影響。總而言之,目前郢都所見的兩件“越式鼎”皆屬楚人所用的器皿。這兩件銅鼎與湖南資興舊市出土的越式銅鼎“相差較大”,(參見熊傳新、吳銘生《湖南古越族青銅器概論》,《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相比之下,湖南資興舊市越式鼎帶有濃鬱的越文化特征。
5.春秋末期及戰國初期,以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為主的諸侯之間經常發生爭霸戰爭。楚、越常發生戰爭。據《史記。楚世家》:“熊渠甚得民間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越)至於郢。”又曰:“鎮爾南方夷越,無侵中國,於是楚地千裏。”最後一次戰爭,越國終被楚滅。秦漢時越族與漢人(楚)雜居。先奏時,古人在他鄉死後,一般歸葬故土。據目前郢都附近的江陵、當陽發掘的上千座楚墓來看,“僅見兩件與越式鼎”。由此推測此墓是楚墓。
然而,在江陵地區楚墓中有隨葬越人兵器的現象。如望山一號墓出土一把“越王勾踐”銅劍,便是一例。我們不能因此否定望山一號墓是楚墓。此墓雖無紀年,但經過上述分析,聯想到江陵是楚郢都的腹地,所以判斷螞蟥山發掘的一座不是越人墓。
至今,江陵螞蟥山戰國墓中出土的“越式鼎”引起了如上的爭議,究竟此墓是越人之墓,還是楚墓中隨葬的越式文物,結論尚不清楚。
(傅豐渭)
但是,此墓是否越人之墓,卻引起了一場爭議,至今尚無定論。該墓為豎穴土坑小型墓,沒有斜坡墓道,清理時,墓坑上部已被破壞,現存墓口呈長方形,殘長3.06米、寬1.74米,深2米。葬具為單槨單棺,均已腐朽,但其痕跡尚可見。隨葬器物共5件,其中銅器3件,鐵陶器各1件(銅鼎、銅環、銅帶勾及鐵削刀、陶高領罐)。
有關此墓的年代,胡文春同誌在《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5期上撰文認為是越人墓,因無紀年可考,主要從出土器物進行分析,以確定其入葬的大致年代。銅鼎的形製特點,與江西上高、湖南資興舊市發現的銅鼎形製特點基本相同,這兩地的銅鼎隨葬墓年代為戰國中期,因而螞蟥山此墓也相當於戰國中期。在距這座墓不遠的江陵雨台山,也出土過一件類似的銅鼎,但其形製有一定的差別,如口小底大,三扁平足外撇較甚,兩附耳為方形等,為戰國晚期墓葬。而螞蟥山銅鼎則斂口,腹微鼓,平底,有棱的三扁足略向外撇。可見兩墓年代不可能相同,故定為戰國中期較為適宜。
這座墓隨葬的銅鼎,與江陵地區楚墓發現的楚式銅鼎形製差異較大,而與湖南資興舊市出土的越式銅鼎的特征相同,因此它應是越式銅鼎。春秋晚期至公元前278年秦拔郢之前,紀南城是楚國的郢都,城內外住有巴、吳、越及中原地區等地方的人。這座墓在當時楚都紀南城的東西近郊,又隨葬越式銅鼎,因而它應是座越人墓。
此文發表後,《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四期發表了王家德同誌的《江陵螞蟥山越人墓質疑》。認為此墓不是越人墓,而是一座戰國初期的楚墓。1.從地望上看,江陵乃東周時楚之郢都故地。該墓鄰近楚都紀南城東城垣僅700米,且周圍分布有密集的楚墓群,這表明這一帶無疑是楚人墓地。2.從墓的形製、棺槨痕跡和隨葬品的放置方向來看,與其周圍楚墓無別。雖然越人也用棺槨埋葬死者,但結構不盡相同。史書記載越人,“斷發文身”,與楚人的習俗有別。
3.從隨葬品看,此墓出土的銅鼎、銅環、帶鉤和鐵削刀等物,其中陶罐、銅帶鉤、銅環和鐵削刀在楚墓中常見。繩紋高頸陶罐不僅在江陵發現,而且在距郢都不遠的當陽趙家湖、宜都紅花套和枝江等地的楚墓中所見的陶罐相似。因此,它們是楚器而非越器。
4.根據銅鼎的造型風格,原作者認為是一件“越式鼎”,此是該墓確定為越人墓的重要依據。誠然,該鼎與目前在郢都所見的楚式銅鼎有較大的差別。另外,在雨台山558座楚墓中,僅出土一件與楚式鼎不同的所謂“越式(銅)鼎”。應視作這可能是楚民族吸收外民族(越民族)文化因素的結晶,劉彬徽先生在分析楚國青銅禮器時曾經說過如下一番話:“第四種(即該類型)可名之為非楚式,即楚人使用或仿製其他文化的器型。”(見《楚國青銅禮器初步研究》,《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3
年)從陶罐上也可以找到模仿的印記,即一種斂口、平底、三足瘦長外撇的陶鼎,在戰國中期以後的楚墓中經常可以見到。因此,我們在研究器物型態學的時候,既要看到楚文化對外民族的影響,又不能忽視外民族(如越民族)的文化對楚文化的影響。總而言之,目前郢都所見的兩件“越式鼎”皆屬楚人所用的器皿。這兩件銅鼎與湖南資興舊市出土的越式銅鼎“相差較大”,(參見熊傳新、吳銘生《湖南古越族青銅器概論》,《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相比之下,湖南資興舊市越式鼎帶有濃鬱的越文化特征。
5.春秋末期及戰國初期,以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為主的諸侯之間經常發生爭霸戰爭。楚、越常發生戰爭。據《史記。楚世家》:“熊渠甚得民間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越)至於郢。”又曰:“鎮爾南方夷越,無侵中國,於是楚地千裏。”最後一次戰爭,越國終被楚滅。秦漢時越族與漢人(楚)雜居。先奏時,古人在他鄉死後,一般歸葬故土。據目前郢都附近的江陵、當陽發掘的上千座楚墓來看,“僅見兩件與越式鼎”。由此推測此墓是楚墓。
然而,在江陵地區楚墓中有隨葬越人兵器的現象。如望山一號墓出土一把“越王勾踐”銅劍,便是一例。我們不能因此否定望山一號墓是楚墓。此墓雖無紀年,但經過上述分析,聯想到江陵是楚郢都的腹地,所以判斷螞蟥山發掘的一座不是越人墓。
至今,江陵螞蟥山戰國墓中出土的“越式鼎”引起了如上的爭議,究竟此墓是越人之墓,還是楚墓中隨葬的越式文物,結論尚不清楚。
(傅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