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鬼話 作者:衛君誌
前言
我叫衛君誌,湖南湘西人。
說起湖南湘西,很多人包括有部分非湘西地區的湖南人,對於湘西都是不怎麽了解,記得我剛離開家鄉那會,認識了一長沙地區的朋友。我告訴他我是湘西人,土家族的。他問我,你們那裏是不是所有人從小都要習武啊?我笑著搖頭,我不知道他是怎麽覺得湘西人或者說是土家族這個少數民族的人就得習武。反正我是沒正式學過的,而且在我家鄉那塊雖然打架鬥勇很是平常,但是真正習武的人卻還是很少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部電視連續劇讓湘西人露了把臉,《烏龍山剿匪記》。於是湘西土匪之名傳遍天下,外地人一聽隻要是湘西來的,一概叫“土匪”。這臉露的實在是讓我們現在這些在外地跑生活的人汗顏。
幸好現在又出了一部《血色湘西》,勉強算是給湘西人臉上爭了點光,可是嚴格的講起來,《血色湘西》說的是湖南西部雪峰山附近抗日的事,跟我們說的湘西來比,那都是外圍的外圍,基本上是扯不上什麽關係。
扯得遠了,書歸正傳吧。我要寫一些湘西的故事,也許就發生在湘西窮山惡水的某個角落。究竟我說的故事是真是假就不必去細究,全當消遣而已。
第一節
一九九七年,我從部隊退伍回家。一回到我的家鄉永順便聽說了一件怪事。
說是有一家人祖上是狐仙。還有證據,就是那家人的老墳裏埋著一隻通體潔白,體型巨大的狐狸。
我剛聽到這個事情時覺得有些好笑,就算人家的祖墳裏埋了一隻狐狸,別人又是怎麽知道的?除非是有人去挖了那戶人家的祖墳,還要開了棺才能知道那棺材裏裝的到底是人是狐。即便是碰上鋪路修橋什麽的要遷祖墳,去移棺的人看到墳裏有隻死狐狸也不能就說就是狐仙什麽的,狐狸都是會打洞的,湊巧在在墳邊打了個洞鑽進去再死在裏麵了也很正常。這怎麽能隨隨便便就說這狐狸是狐仙還是那家人的祖上呢?
一開始我是全當聽故事,誰知三天不到,這事居然越傳越厲害,到了後來竟是有名有姓,說是那狐狸得道成仙為報救命之恩化作人形給自己的恩公留下一子,後來遭了天遣而死。而且還有人發誓賭咒說現在那埋著狐仙的棺材還擺在那戶人家門前的坪子裏,不信的可以到那裏去看!
聽得別人傳成這樣,我也不由的留上了心,問了一下是哪裏的人家,就這一問,讓我這本來不怎麽信的人對這事一下子信了八分。
那戶人家雖然不是永順城裏人,但也離城不遠,坐車一個多鍾就到了。我讀初中時,那戶人家的孩子還剛好是我的一個同學。當然僅憑是我的同學這點還不足以證明什麽,關鍵是我的這個同學姓胡。有人要說這姓胡也不過是“胡”“狐”同音,也不算什麽證據。但是再往我那同學上輩說,就有些奇怪了。
我那同學叫胡誌強。他的爸爸也姓胡,叫胡忘孤,但是他的爺爺不姓胡,而是姓曾,全名曾仁武。我那時一開始知道他們祖孫三人不同姓時,也問過胡誌強。胡誌強說他爸爸是從母姓,為了紀念他過早離世的奶奶。那時聽著是從母姓覺得很正常。但是現在想想,再加上這傳得神乎其神的狐仙一說來想,似乎還真是有些不為人知的隱密。
胡誌強當時在我們城裏讀初中,是滿老實安份的一個人。後來在一次放假回家的時候,在車站遇到幾個流子想打劫他還是怎麽的,把他一時逼的急了,從旁邊店裏操了把菜刀出來,就砍了那流子幾刀,他隻記得反正那流子的衣服是給他砍破了,傷沒傷到人就不知道。那幾個流子給他的一時狠勁給嚇跑了,他自己也是嚇得不輕,匆匆坐車回了家卻是不敢再來城裏了,書也不讀了,怕給那幾個流子報複。
他當時在學校裏又是一個滿勤奮努力的學生,成績也不差,深受老師喜愛。學校見他不來讀書了,很是惋惜,派了班主任和一個學生代表去他家勸說,而我剛好就是那個學生代表。雖然去了他家,終究是沒能把他給勸來,一是因為怕報複,二是他家也確實困難,讀了今年不知道明年的學費那裏找去,加上這次遇上流子受了驚嚇,他家裏人也怕他在城裏萬一出個什麽事,幹脆就這樣不讀了算了。
也就是這個機會讓我對他的家庭情況有了一些了解。現在聽見這滿城風言風語的傳他們家狐仙的事,想起以前的事情,加上我自己心裏對這事也有一些好奇,終於下了一個決定,要親自去他們家看看。
胡誌強的家離永順有二十多公裏,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小山村。全部的住戶加起來也不過二三十戶,而且還都是散居。一戶人家跟另一戶人家都還離了滿遠。
象這樣的小地方一般如果發生了什麽事,全部的住戶都會知道,然後再碰上趕集什麽的情形,消息散播的就特別快。加上農村人又顯得特別迷信,於是就有很多人樂意去傳播這狐仙一類的消息。
在去胡誌強家的路上,我也一直在心中猜測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你要說狐狸得道成仙這類的事情我是絕對不信的,接受了現代教育的人都知道那絕對沒可能。這傳言裏我信的東西也隻是胡誌強他家老墳裏埋了隻狐狸,以前可能沒人知道,現在不知怎麽的那埋了狐狸的棺材給人挖出來,而且很多人看到了。
於是才有人去編了一個狐仙報恩的故事去四處傳播。我好奇的則是好奇胡誌強的祖輩為什麽要在墳裏埋上這隻狐狸。這麽做肯定有不為人知的一段隱情,但是到底是怎麽樣的一段隱情卻是無法靠我自己想象出來的。
我想了很多東西,最後覺得最有可能的一種情形應該是衣冠塚。中國人都講究入土為安,埋進土裏還要修墳立碑給自己後代留下一個緬懷追悼的地方。但是由於一些特殊狀況,有的人死了找不著屍首沒法下葬,但是又有人想要為死者修墳立碑,於是就有人想出了用死者生前隨身或喜愛之物代替死者屍首入棺下葬的辦法。這便是衣冠塚了。
隻不過一般的衣冠塚大多是用死者生前所用的衣冠物品來代替下葬,用狐狸代替某人下葬的是從未聽說過。況且照古人的思想來看,就算這狐狸在怎麽樣,也終究隻是個四腳畜牲,無論如何也不能代替某個人。這樣想起來又是自相矛盾。
想來想去沒有個定論,在這胡思亂想裏卻到了胡誌強所住的小山村裏。
這裏我隻在初中時來過一次,事隔多年,隻留下了一點模糊的印象。好在記憶裏清楚的記得胡誌強家的門外坪子裏有棵高大的柚子樹,在這稀稀落落的村子裏倒也好找。
走到近前,我更加肯定沒有走錯地方,因為傳言裏的那口埋了狐狸的棺材就正放在那柚子樹下的一個棚子裏。
那個棚子一看就是臨時搭起來的,搭棚子的竹杆都還是碧綠的顏色,明顯是剛砍下來不久。
棺材就在放在棚子裏的兩個長條板凳上,上麵隨便蓋了張破舊的竹席。因為有風吹的緣故,竹席已經有些偏了,我可以清楚的看到那口黑漆棺材的一角。
棺材看起來很是破舊,有些變形的樣子,上麵沾了不少的汙泥,應該是剛從泥巴裏麵挖出來的。
這棺材裏麵,應該就裝著傳言裏的那隻狐仙吧。我這麽想著。一陣風吹過,那棺材上麵偏著的竹席隨風揚了一揚,我猛然發現,那口破舊的棺材外麵,居然還綁了一道拇指粗細的棕繩。
第二節
“你找那個?”
我正看著那棺材,背後忽然響起一個壓抑的聲音。
我回過頭,就看見一大概二十多歲的男人拄著鋤頭站在我身後不遠的地方。
那人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我,那眼神裏有警惕,有憤怒,還有一些無奈。
我仔細的打量了他一陣,終於找了往年那熟悉的印象。他就是胡誌強。
“胡誌強,我是衛君誌。”我看著他笑著說道。
他一愣,明顯沒有想起來我是誰。
“永順二中初二十八班。以前我和陳德鳳老師來過你家的。”我見他想不起來,就趕緊提醒他。
“陳德鳳老師……,哦,是你們,陳老師也來了?”胡誌強終於想起來了。
“陳老師沒來。”看得出陳老師當年給他留下的印象很深。象他那樣中途綴學的人,通常都是很懷念學生時代的。
“我一個人來的,聽說你家裏出了點事,我過來看看,看能不能幫點什麽忙。”我實話實說,一句話把我來的目的說明白了。反正我本來也就是因為好奇才來的。
“你一個來的?”他看著我,眼裏有不信任和一絲敵意。
這個我可以理解,換了誰家裏的事給別人胡亂傳來傳去心裏肯定都不舒服,而且現在還有人跑上門來看熱鬧,胡誌強心裏肯定有氣。
“你是聽說了狐仙的事吧?你能幫上什麽忙?”他的語氣裏也充滿不信任。
“這個……,你要知道古時候有一種墳叫衣冠塚的,就是用死者生前的衣服物品代替死者下葬的……”雖然我自己也覺得這衣冠塚之說有些矛盾之處,但是在沒其他說法的情況下我隻能用它來減少胡誌強的敵意。
可是我還沒說完,胡誌強就打斷了我的話。
“這不是衣冠塚!這裏麵埋的就是一隻狐狸!”
“這裏麵是狐狸,這狐狸是代替你的先人下葬的。”
“不!不是!”
前言
我叫衛君誌,湖南湘西人。
說起湖南湘西,很多人包括有部分非湘西地區的湖南人,對於湘西都是不怎麽了解,記得我剛離開家鄉那會,認識了一長沙地區的朋友。我告訴他我是湘西人,土家族的。他問我,你們那裏是不是所有人從小都要習武啊?我笑著搖頭,我不知道他是怎麽覺得湘西人或者說是土家族這個少數民族的人就得習武。反正我是沒正式學過的,而且在我家鄉那塊雖然打架鬥勇很是平常,但是真正習武的人卻還是很少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部電視連續劇讓湘西人露了把臉,《烏龍山剿匪記》。於是湘西土匪之名傳遍天下,外地人一聽隻要是湘西來的,一概叫“土匪”。這臉露的實在是讓我們現在這些在外地跑生活的人汗顏。
幸好現在又出了一部《血色湘西》,勉強算是給湘西人臉上爭了點光,可是嚴格的講起來,《血色湘西》說的是湖南西部雪峰山附近抗日的事,跟我們說的湘西來比,那都是外圍的外圍,基本上是扯不上什麽關係。
扯得遠了,書歸正傳吧。我要寫一些湘西的故事,也許就發生在湘西窮山惡水的某個角落。究竟我說的故事是真是假就不必去細究,全當消遣而已。
第一節
一九九七年,我從部隊退伍回家。一回到我的家鄉永順便聽說了一件怪事。
說是有一家人祖上是狐仙。還有證據,就是那家人的老墳裏埋著一隻通體潔白,體型巨大的狐狸。
我剛聽到這個事情時覺得有些好笑,就算人家的祖墳裏埋了一隻狐狸,別人又是怎麽知道的?除非是有人去挖了那戶人家的祖墳,還要開了棺才能知道那棺材裏裝的到底是人是狐。即便是碰上鋪路修橋什麽的要遷祖墳,去移棺的人看到墳裏有隻死狐狸也不能就說就是狐仙什麽的,狐狸都是會打洞的,湊巧在在墳邊打了個洞鑽進去再死在裏麵了也很正常。這怎麽能隨隨便便就說這狐狸是狐仙還是那家人的祖上呢?
一開始我是全當聽故事,誰知三天不到,這事居然越傳越厲害,到了後來竟是有名有姓,說是那狐狸得道成仙為報救命之恩化作人形給自己的恩公留下一子,後來遭了天遣而死。而且還有人發誓賭咒說現在那埋著狐仙的棺材還擺在那戶人家門前的坪子裏,不信的可以到那裏去看!
聽得別人傳成這樣,我也不由的留上了心,問了一下是哪裏的人家,就這一問,讓我這本來不怎麽信的人對這事一下子信了八分。
那戶人家雖然不是永順城裏人,但也離城不遠,坐車一個多鍾就到了。我讀初中時,那戶人家的孩子還剛好是我的一個同學。當然僅憑是我的同學這點還不足以證明什麽,關鍵是我的這個同學姓胡。有人要說這姓胡也不過是“胡”“狐”同音,也不算什麽證據。但是再往我那同學上輩說,就有些奇怪了。
我那同學叫胡誌強。他的爸爸也姓胡,叫胡忘孤,但是他的爺爺不姓胡,而是姓曾,全名曾仁武。我那時一開始知道他們祖孫三人不同姓時,也問過胡誌強。胡誌強說他爸爸是從母姓,為了紀念他過早離世的奶奶。那時聽著是從母姓覺得很正常。但是現在想想,再加上這傳得神乎其神的狐仙一說來想,似乎還真是有些不為人知的隱密。
胡誌強當時在我們城裏讀初中,是滿老實安份的一個人。後來在一次放假回家的時候,在車站遇到幾個流子想打劫他還是怎麽的,把他一時逼的急了,從旁邊店裏操了把菜刀出來,就砍了那流子幾刀,他隻記得反正那流子的衣服是給他砍破了,傷沒傷到人就不知道。那幾個流子給他的一時狠勁給嚇跑了,他自己也是嚇得不輕,匆匆坐車回了家卻是不敢再來城裏了,書也不讀了,怕給那幾個流子報複。
他當時在學校裏又是一個滿勤奮努力的學生,成績也不差,深受老師喜愛。學校見他不來讀書了,很是惋惜,派了班主任和一個學生代表去他家勸說,而我剛好就是那個學生代表。雖然去了他家,終究是沒能把他給勸來,一是因為怕報複,二是他家也確實困難,讀了今年不知道明年的學費那裏找去,加上這次遇上流子受了驚嚇,他家裏人也怕他在城裏萬一出個什麽事,幹脆就這樣不讀了算了。
也就是這個機會讓我對他的家庭情況有了一些了解。現在聽見這滿城風言風語的傳他們家狐仙的事,想起以前的事情,加上我自己心裏對這事也有一些好奇,終於下了一個決定,要親自去他們家看看。
胡誌強的家離永順有二十多公裏,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小山村。全部的住戶加起來也不過二三十戶,而且還都是散居。一戶人家跟另一戶人家都還離了滿遠。
象這樣的小地方一般如果發生了什麽事,全部的住戶都會知道,然後再碰上趕集什麽的情形,消息散播的就特別快。加上農村人又顯得特別迷信,於是就有很多人樂意去傳播這狐仙一類的消息。
在去胡誌強家的路上,我也一直在心中猜測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你要說狐狸得道成仙這類的事情我是絕對不信的,接受了現代教育的人都知道那絕對沒可能。這傳言裏我信的東西也隻是胡誌強他家老墳裏埋了隻狐狸,以前可能沒人知道,現在不知怎麽的那埋了狐狸的棺材給人挖出來,而且很多人看到了。
於是才有人去編了一個狐仙報恩的故事去四處傳播。我好奇的則是好奇胡誌強的祖輩為什麽要在墳裏埋上這隻狐狸。這麽做肯定有不為人知的一段隱情,但是到底是怎麽樣的一段隱情卻是無法靠我自己想象出來的。
我想了很多東西,最後覺得最有可能的一種情形應該是衣冠塚。中國人都講究入土為安,埋進土裏還要修墳立碑給自己後代留下一個緬懷追悼的地方。但是由於一些特殊狀況,有的人死了找不著屍首沒法下葬,但是又有人想要為死者修墳立碑,於是就有人想出了用死者生前隨身或喜愛之物代替死者屍首入棺下葬的辦法。這便是衣冠塚了。
隻不過一般的衣冠塚大多是用死者生前所用的衣冠物品來代替下葬,用狐狸代替某人下葬的是從未聽說過。況且照古人的思想來看,就算這狐狸在怎麽樣,也終究隻是個四腳畜牲,無論如何也不能代替某個人。這樣想起來又是自相矛盾。
想來想去沒有個定論,在這胡思亂想裏卻到了胡誌強所住的小山村裏。
這裏我隻在初中時來過一次,事隔多年,隻留下了一點模糊的印象。好在記憶裏清楚的記得胡誌強家的門外坪子裏有棵高大的柚子樹,在這稀稀落落的村子裏倒也好找。
走到近前,我更加肯定沒有走錯地方,因為傳言裏的那口埋了狐狸的棺材就正放在那柚子樹下的一個棚子裏。
那個棚子一看就是臨時搭起來的,搭棚子的竹杆都還是碧綠的顏色,明顯是剛砍下來不久。
棺材就在放在棚子裏的兩個長條板凳上,上麵隨便蓋了張破舊的竹席。因為有風吹的緣故,竹席已經有些偏了,我可以清楚的看到那口黑漆棺材的一角。
棺材看起來很是破舊,有些變形的樣子,上麵沾了不少的汙泥,應該是剛從泥巴裏麵挖出來的。
這棺材裏麵,應該就裝著傳言裏的那隻狐仙吧。我這麽想著。一陣風吹過,那棺材上麵偏著的竹席隨風揚了一揚,我猛然發現,那口破舊的棺材外麵,居然還綁了一道拇指粗細的棕繩。
第二節
“你找那個?”
我正看著那棺材,背後忽然響起一個壓抑的聲音。
我回過頭,就看見一大概二十多歲的男人拄著鋤頭站在我身後不遠的地方。
那人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我,那眼神裏有警惕,有憤怒,還有一些無奈。
我仔細的打量了他一陣,終於找了往年那熟悉的印象。他就是胡誌強。
“胡誌強,我是衛君誌。”我看著他笑著說道。
他一愣,明顯沒有想起來我是誰。
“永順二中初二十八班。以前我和陳德鳳老師來過你家的。”我見他想不起來,就趕緊提醒他。
“陳德鳳老師……,哦,是你們,陳老師也來了?”胡誌強終於想起來了。
“陳老師沒來。”看得出陳老師當年給他留下的印象很深。象他那樣中途綴學的人,通常都是很懷念學生時代的。
“我一個人來的,聽說你家裏出了點事,我過來看看,看能不能幫點什麽忙。”我實話實說,一句話把我來的目的說明白了。反正我本來也就是因為好奇才來的。
“你一個來的?”他看著我,眼裏有不信任和一絲敵意。
這個我可以理解,換了誰家裏的事給別人胡亂傳來傳去心裏肯定都不舒服,而且現在還有人跑上門來看熱鬧,胡誌強心裏肯定有氣。
“你是聽說了狐仙的事吧?你能幫上什麽忙?”他的語氣裏也充滿不信任。
“這個……,你要知道古時候有一種墳叫衣冠塚的,就是用死者生前的衣服物品代替死者下葬的……”雖然我自己也覺得這衣冠塚之說有些矛盾之處,但是在沒其他說法的情況下我隻能用它來減少胡誌強的敵意。
可是我還沒說完,胡誌強就打斷了我的話。
“這不是衣冠塚!這裏麵埋的就是一隻狐狸!”
“這裏麵是狐狸,這狐狸是代替你的先人下葬的。”
“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