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卷宗放在左手兒上,又拿第二份,這個,卻正是前日打架的那一對兒夫妻,戶主朱明添,跟妻王氏成親不過兩年,生性浪蕩,夫妻不和。
又仔細看,倒是讓白樘有些詫異,原來這朱明添竟是戶部朱尚書府中家奴之子,因仗著其父在尚書府當差,便有些三五不著調的。
白樘細看了會兒,又出神想了一想,因涉及尚書府……倒是可以存疑,於是便放在右手邊上。
他慢慢查看,細細端詳,不覺時光已過。
蟬鳴嘶嘶,長長短短,手底已是最後一份了,——戶主朱三郎,其妻孫氏,成親十五年,膝下有一子。
白樘望著戶主的名字,喃喃念道:“朱三郎、朱三……”竟覺著似哪裏見過。
忽地抬眸,眉頭微揚,白樘猛地站起,轉身來至書架旁邊兒,因最近他忙於鴛鴦殺之事,櫃子上放著好多昔年的卷宗等。
白樘翻來翻去,忽地又停手:“不對……不在此處。”
他站定了又想一會兒,便來到門口,叫了一名書吏來,道:“十年前,跟在我身邊兒的刑部捕頭張大繼的卷宗,拿來我看。”
那書吏躬身,便去甲庫,半晌回來,果真取了一份舊舊泛黃的卷宗回來:“因有些年頭,差點兒便找不到了,幸而在最底下壓著。”
白樘接了過來,見上頭字跡都有些模糊了,雖被書吏擦拭過,卻仍有一層浮灰。
張大繼跟了白樘兩年,他原本是個十分精明強幹之人,卻因追蹤鴛鴦殺之事,勞神竭力,最後竟承受不住,便有些神誌不清了。
如此一來自然做不了公差,便賦閑在家,刑部中人念在同僚一場,都又十分惋惜同情,便湊了些銀兩給他家娘子。
白樘在看到朱三郎之檔冊時候,因想起一事。
原來他隱約記得,這張大繼的娘子,便也是姓朱的,家中依稀有個什麽親戚……卻有些吃不準到底叫什麽。
他一念心動,又不敢十分確信,便找來張大繼的檔冊查看。
因張大繼畢竟是刑部的公差,這檔冊上記載的也甚是詳細,白樘一一看去,見寫得張大繼發妻朱氏,娘家有兩位弟兄,老大早逝,老三名喚……朱三郎。
這份檔冊入甲庫之時,張大繼還未出事,卻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朱三郎那時候也未成親。
再往下,便是讓白樘心中也為之歎息的記載。
自鴛鴦殺捉拿歸案後不久,張大繼便神智失常,離開了刑部,——這便是他最後的一筆記載了。
原本的白紙黑字,如今白紙已經隱隱泛黃,黑字也有些淺淡,可這卻是白樘曾熟悉的一個人,生平經曆。
他幾乎不忍看,卻又幾乎不忍掩上卷冊,這薄薄的兩頁紙而已,卻重若千鈞,一旦合上,就仿佛合上那個人的一生似的。
良久,白樘才終於合了這檔冊,因問道:“大繼,是兩年前亡故的,對不對?”
那書吏並不太清楚,便道:“我去問一問……”
白樘道:“不必了。”其實不用問別人,他心裏十分清楚,張大繼死的時候,他並不在京城,等回來,人早就入土為安了……便命人送了二十兩銀子過去。
隻不過不知道,張大繼的妻弟“朱三郎”,到底是不是這長安坊中的“朱三郎”,偏偏長安坊中朱三的親戚記載裏,竟也並沒提有關張大繼或者朱氏的半個字。
白樘正欲叫人再去查證,忽然皺眉:“前陣子我隱約聽說,張娘子身子不好,幸而膝下有個養子,如今在哪裏當差?”
第126章
詩雲:
南陌東阡自在身,一年節物幾番新。
鰣魚出後鶯花鬧,梅子熟時風雨頻。
是日,季陶然從崔侯府拜過羅氏,因聽說了林嬤嬤跟露珠兒自回鄜州去的事。
季陶然心裏疑惑,又不好多問什麽。
出了侯府之後,便一道思忖,一道騎著馬往前,眼前不由浮現那日他前往世子府的時候,雲鬟說要跟他說幾句話的情形。
那日兩個人出來後,雲鬟瞥一眼裏屋,小聲在他耳畔道:“表哥去侯府的時候,跟我屋裏的林奶娘說一聲,就說我……惦記鄜州的舊宅了。”
季陶然起初詫異,細想,隻當她是離開鄜州甚久,故而有些“思鄉”之意罷了。
當下便在去崔侯府的時候,抽空跟林奶娘說了此話。
林嬤嬤聽了,呆怔半晌,又再三地問他:“姑娘果然是這麽說的呢?哥兒可別哄我。”
季陶然笑道:“我哪裏敢亂說這些,又不是瘋了,原本是妹妹親自拜托我轉告的。”
林嬤嬤點了點頭,又道:“多謝哥兒了。”
不料如今,竟是便同露珠兒自去鄜州了。
季陶然心想:“莫不是因我那句話的原因?姨母說林嬤嬤是替妹妹回去盡心了的……倒也說得通。”因此便不再掂量此事。
行了半晌,因想到近來並沒跟白清輝碰頭,便跑去由儀等候。
正趕上他們散了學,門口上阿澤正百無聊賴地跟車夫小廝等候,見季陶然來了,便招呼了聲。
卻見眼前學生們魚貫而出,當中白清輝跟蔣勳兩個並肩而行,季陶然先叫了聲,他兩個便快步走了過來。
白清輝因問:“你今日怎麽有空來呢?”
季陶然道:“有兩日不見了,過來瞧瞧你怎麽樣了。”
清輝道:“你明年就要科考了,還不正經上心?倘若名落孫山,可別哭。”
又仔細看,倒是讓白樘有些詫異,原來這朱明添竟是戶部朱尚書府中家奴之子,因仗著其父在尚書府當差,便有些三五不著調的。
白樘細看了會兒,又出神想了一想,因涉及尚書府……倒是可以存疑,於是便放在右手邊上。
他慢慢查看,細細端詳,不覺時光已過。
蟬鳴嘶嘶,長長短短,手底已是最後一份了,——戶主朱三郎,其妻孫氏,成親十五年,膝下有一子。
白樘望著戶主的名字,喃喃念道:“朱三郎、朱三……”竟覺著似哪裏見過。
忽地抬眸,眉頭微揚,白樘猛地站起,轉身來至書架旁邊兒,因最近他忙於鴛鴦殺之事,櫃子上放著好多昔年的卷宗等。
白樘翻來翻去,忽地又停手:“不對……不在此處。”
他站定了又想一會兒,便來到門口,叫了一名書吏來,道:“十年前,跟在我身邊兒的刑部捕頭張大繼的卷宗,拿來我看。”
那書吏躬身,便去甲庫,半晌回來,果真取了一份舊舊泛黃的卷宗回來:“因有些年頭,差點兒便找不到了,幸而在最底下壓著。”
白樘接了過來,見上頭字跡都有些模糊了,雖被書吏擦拭過,卻仍有一層浮灰。
張大繼跟了白樘兩年,他原本是個十分精明強幹之人,卻因追蹤鴛鴦殺之事,勞神竭力,最後竟承受不住,便有些神誌不清了。
如此一來自然做不了公差,便賦閑在家,刑部中人念在同僚一場,都又十分惋惜同情,便湊了些銀兩給他家娘子。
白樘在看到朱三郎之檔冊時候,因想起一事。
原來他隱約記得,這張大繼的娘子,便也是姓朱的,家中依稀有個什麽親戚……卻有些吃不準到底叫什麽。
他一念心動,又不敢十分確信,便找來張大繼的檔冊查看。
因張大繼畢竟是刑部的公差,這檔冊上記載的也甚是詳細,白樘一一看去,見寫得張大繼發妻朱氏,娘家有兩位弟兄,老大早逝,老三名喚……朱三郎。
這份檔冊入甲庫之時,張大繼還未出事,卻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朱三郎那時候也未成親。
再往下,便是讓白樘心中也為之歎息的記載。
自鴛鴦殺捉拿歸案後不久,張大繼便神智失常,離開了刑部,——這便是他最後的一筆記載了。
原本的白紙黑字,如今白紙已經隱隱泛黃,黑字也有些淺淡,可這卻是白樘曾熟悉的一個人,生平經曆。
他幾乎不忍看,卻又幾乎不忍掩上卷冊,這薄薄的兩頁紙而已,卻重若千鈞,一旦合上,就仿佛合上那個人的一生似的。
良久,白樘才終於合了這檔冊,因問道:“大繼,是兩年前亡故的,對不對?”
那書吏並不太清楚,便道:“我去問一問……”
白樘道:“不必了。”其實不用問別人,他心裏十分清楚,張大繼死的時候,他並不在京城,等回來,人早就入土為安了……便命人送了二十兩銀子過去。
隻不過不知道,張大繼的妻弟“朱三郎”,到底是不是這長安坊中的“朱三郎”,偏偏長安坊中朱三的親戚記載裏,竟也並沒提有關張大繼或者朱氏的半個字。
白樘正欲叫人再去查證,忽然皺眉:“前陣子我隱約聽說,張娘子身子不好,幸而膝下有個養子,如今在哪裏當差?”
第126章
詩雲:
南陌東阡自在身,一年節物幾番新。
鰣魚出後鶯花鬧,梅子熟時風雨頻。
是日,季陶然從崔侯府拜過羅氏,因聽說了林嬤嬤跟露珠兒自回鄜州去的事。
季陶然心裏疑惑,又不好多問什麽。
出了侯府之後,便一道思忖,一道騎著馬往前,眼前不由浮現那日他前往世子府的時候,雲鬟說要跟他說幾句話的情形。
那日兩個人出來後,雲鬟瞥一眼裏屋,小聲在他耳畔道:“表哥去侯府的時候,跟我屋裏的林奶娘說一聲,就說我……惦記鄜州的舊宅了。”
季陶然起初詫異,細想,隻當她是離開鄜州甚久,故而有些“思鄉”之意罷了。
當下便在去崔侯府的時候,抽空跟林奶娘說了此話。
林嬤嬤聽了,呆怔半晌,又再三地問他:“姑娘果然是這麽說的呢?哥兒可別哄我。”
季陶然笑道:“我哪裏敢亂說這些,又不是瘋了,原本是妹妹親自拜托我轉告的。”
林嬤嬤點了點頭,又道:“多謝哥兒了。”
不料如今,竟是便同露珠兒自去鄜州了。
季陶然心想:“莫不是因我那句話的原因?姨母說林嬤嬤是替妹妹回去盡心了的……倒也說得通。”因此便不再掂量此事。
行了半晌,因想到近來並沒跟白清輝碰頭,便跑去由儀等候。
正趕上他們散了學,門口上阿澤正百無聊賴地跟車夫小廝等候,見季陶然來了,便招呼了聲。
卻見眼前學生們魚貫而出,當中白清輝跟蔣勳兩個並肩而行,季陶然先叫了聲,他兩個便快步走了過來。
白清輝因問:“你今日怎麽有空來呢?”
季陶然道:“有兩日不見了,過來瞧瞧你怎麽樣了。”
清輝道:“你明年就要科考了,還不正經上心?倘若名落孫山,可別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