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在明清兩代達到了成熟的階段,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長篇章回小說,還有一大批優秀的短篇小說集。


    明清長篇小說從題材、內容和創作方法來區分,可以分為曆史演義、英雄傳奇、小說、世情小說四種主要類型。在這四種類型中,最有名的代表性著作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小說的許多情節,被搬上京劇舞台,被改編成連環畫、動畫片、電視劇和電影。這四部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關羽、曹操,《水滸傳》中的林衝、魯智深、武鬆,《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等等,還有這四部小說中的許多精彩的故事,如赤壁之戰、武鬆打虎、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等,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小說,在小說藝術方麵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對於中國民眾的精神生活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三國演義》:三國曆史的全景畫


    羅貫中把自己的小說稱作“通俗演義”,表明他是根據曆史家的記載加以發揮,“添設敷演”,通過講述曆史故事,塑造生動的曆史人物形象,展現曆史圖景,使廣大民眾得到曆史知識和曆史經驗。《三國演義》出版以來的事實證明,這樣的曆史小說非常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


    《三國演義》在讀者麵前展現了從東漢末年至西晉平定東吳為止這一百多年間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的全景畫。這一百多年間,出場人物眾多(書中寫了一千多個人物,突出的人物有一百多個),政治、軍事鬥爭錯綜複雜,波瀾壯闊,但是《三國演義》寫得有聲有色,扣人心弦,同時又縱橫交錯,有條不紊,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皮影   斬顏良(三國故事)


    羅貫中描繪這幅全景畫,他的方法是創造一係列具有奇特性格的人物,同時又創造一係列十分精彩的故事情節,並把這兩個方麵結合起來。也就是說,他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又通過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來展現這一幅五彩繽紛的曆史圖景。


    在《三國演義》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最突出的是三個人:諸葛亮、關羽、曹操。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稱之為“三奇”、“三絕”:諸葛亮是“古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 關羽是“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來奸雄中第一奇人”。


    《三國演義》這些奇異人物的性格和命運,都是通過這些人物的十分獨特的、甚至是獨一無二的行為,通過一係列十分奇特的情節和細節表現出來的。如諸葛亮,就是通過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七擒孟獲、秋風五丈原等奇特的情節,塑造了他謀略過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光輝形象。如關羽,就是通過溫酒斬華雄、單刀會、刮骨療毒、過五關斬六將等情節,塑造了他武勇神威和堅貞不屈的義士品格。又如曹操,也是通過一係列奇特的情節和細節塑造了他“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的性格。如第十七回,寫曹操引兵十七萬攻打袁術,糧食接濟不及。曹操命倉管王垕以小斛散糧,以救一時之急。兵士都發怨言。於是曹操把王垕秘密找來,說:“我想問你借一件東西,以安撫士兵們的情緒,你一定不要吝惜。”王垕問:“丞相想借什麽東西?”曹操說:“我想借你的腦袋用來示眾。”王垕大驚失色,說:“我沒有罪!”曹操說:“我也知道你沒有罪,但不殺你,軍心必變。你死後,你的妻子由我撫養,你不必掛慮。”王垕還想說話,曹操早喊刀斧手把王垕推出門外,一刀砍下腦袋,高高掛在竹竿上示眾,於是士兵們的怨恨才得到消解。這一回接著寫曹操引兵攻打張繡,途中曹操的馬踩壞了一大塊麥田,曹操當即用長劍割下自己的頭發,代替自己的腦袋,用來號令三軍。毛宗崗評論說:“曹操一生,無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命諸侯;又借諸侯以攻諸侯;至於欲安軍心,則他人之頭亦可借;欲申軍令,則自己之發亦可借。借之謀愈奇,借之術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  《水滸傳》:英雄人物性格的塑造


    《水滸傳》是一部英雄傳奇,它描寫宋代下層社會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在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等社會黑暗勢力的迫害下,起來造反,“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網上梁山”的故事。梁山泊義軍的大小頭領共有一百零八人,其中最有名的英雄人物有林衝、魯智深、武鬆、李逵等人。他們見義勇為、慷慨任俠,在各自不同的“逼上梁山”的經曆中,展示出普通人難以企及的生命力和英雄氣概。其中如景陽岡武鬆打虎、魯智深大鬧野豬林、吳用智取生辰綱等故事,都寫得筆墨酣暢,興會淋漓,充滿了令人向往的神奇色彩。


    《水滸》插圖   順治年間刊


    《水滸傳》在描繪這些英雄人物形象的時候,著重刻畫他們每個人不同的性格。明末清初小說評論家金聖歎對於這一點曾作過精彩的分析。他認為,《水滸傳》之所以吸引人,感動人,使人百讀不厭,主要就在於它把這些英雄人物的獨特的性格都寫了出來。他說:“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隻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寫出來。”又說:“《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金聖歎還認為,《水滸傳》所寫的這些英雄人物的性格可以對讀者的精神起一種振奮、鼓舞、淨化、升華的作用。例如,阮小七是一個透明人物,“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銷盡”。又如,魯達見義勇為,“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水滸傳》描寫這些英雄人物的性格,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英雄人物的性格特點,自始至終,沒有多大變化。如魯智深,從一出場,就是“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從不考慮個人的得失。還有一種英雄人物的性格特點,則是隨著他本人的遭遇和命運的變化而逐漸發生變化。林衝就是後麵這種情況的一個典型。林衝是一個高級軍事教官,“八十萬禁軍教頭”。一開始高俅兒子高衙內調戲他娘子,他采取委曲求全的態度。但是高俅並沒有放過他,先是設計陷害他,把他發配滄州,接著又收買押送公人董超和薛霸,要在野豬林中結果他的性命。林衝還是一忍再忍。但是高俅一步步把他推上絕境。林衝到滄州牢城營後,管營分配他看守草料場。誰知這又是高俅的爪牙陸謙的陰謀。林衝到草料場後,在一個大雪天,陸謙一夥放火燒了草料場,要把林衝燒死。林衝長久鬱結的一腔怨火終於暴發,他衝出廟門,手拿尖刀,殺死陸謙等人,在大雪紛飛中走上了“逼上梁山”的道路。林衝的故事,把“亂自上作”和“逼上梁山”這兩句話表現得最為淋漓透徹。


    《水滸傳》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性格不同的英雄人物,特別像林衝這樣隨著遭遇和命運的變化而性格不斷發展的英雄人物,這是《水滸傳》在小說史上的重要貢獻。  《西遊記》:孫悟空的英雄主義精神


    《西遊記》是講唐僧取經的故事,但《西遊記》的第一主人公是孫悟空。


    孫悟空的故事分為前後兩大板塊。前一板塊是講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後一板塊是講孫悟空保護唐僧取經,一路上和各種妖魔鬼怪鬥爭的故事。這兩大板塊的故事包含有不同的意蘊。


    孫悟空的出身是花果山的一個石猴,本是天地日月的精華生成,是大自然的產物。但是他要超脫一切自然規律和社會規範的製約,打破生死陰陽的界限,追求無拘無束、不生不滅的絕對自由,所謂“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從菩提祖師那裏學到了筋鬥雲和七十二變的本事,就開始他的追求。他闖進龍宮,把一根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天河鎮底神針鐵變成“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武器。他跑到地府,把掌管人間壽命的生死簿上“孫悟空”和所有猴類的名字一筆勾銷。他又大鬧天宮,打出“齊天大聖”的旗號,天兵天將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但最後他還是失敗了,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


    孫悟空的失敗不是偶然的。因為任何人,縱使有天大的本事,想要超脫一切自然規律和社會規範的製約,取得絕對自由,都是不可能的。書中有兩個最有趣的例子。一是孫悟空與二郎神鬥法,他把自己變成一座土地廟,嘴巴變廟門,牙齒變門扇,舌頭變菩薩,眼睛變窗欞。但尾巴不好處理,他就把尾巴變成一根旗竿,變得很巧妙。但旗竿應該豎在廟前,他的旗竿卻隻能豎在廟後,這就露出破綻,被二郎神看破。這說明任何人都不能絕對超出自然的界限。二是孫悟空與如來佛鬥法,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裏,一直翻到天盡頭,那裏有五根擎天大柱。孫悟空非常得意,拔下一根毫毛,變成一支毛筆,在中間柱子上寫了一行大字:“齊天大聖到此一遊。”誰知他根本沒有跳出如來佛的掌心,那五根擎天大柱不過是如來佛的五根手指。這也說明任何人不能跳出天地的界限,人不可能有絕對的自由。


    孫悟空被唐僧從五行山下放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千辛萬苦,終於取得真經,成了正果。這一板塊故事和前一板塊故事的性質改變了。這是講孫悟空為了達到一個偉大的目標,艱苦奮鬥的故事。孫悟空的性格也變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的性格是天不怕地不怕,藐視一切權威,不守任何規矩,敢打敢衝,而取經路上的孫悟空則機智、勇敢、風趣、樂觀,為實現一個理想目標而奮鬥,征服一切困難(取經路上共有“九九八十一難”,這“九九八十一”的數字意味著無限),是一個百折不撓的英雄主義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體現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誇父追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


    孫悟空為實現理想目標,不僅要與外界的妖魔鬥爭,而且要和自己內心的妖魔鬥爭。九九八十一難中的第四十六難,就是寫這樣一個故事。小說先是寫孫悟空打殺了幾個攔路搶劫的草寇,觸怒了唐僧,唐僧執意趕走了孫悟空。這時,有一個六耳獼猴乘唐僧身邊無人,變做孫悟空,把唐僧打倒,搶了行李,宣稱:“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他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這一來就出現了兩個孫悟空,一個真孫悟空,一個假孫悟空,這兩個孫悟空“同像同音”,連觀音菩薩都分不清。這個假的孫悟空,其實是孫悟空內心產生的“魔頭”,是孫悟空潛意識的外化。所以小說作者一再說:“人有二心生禍災”,“二心攪亂大乾坤”。人要實現崇高理想,不僅要和外界妖魔作鬥爭,還要與自己的“心魔”作鬥爭,要“剪斷二心”。“剪斷二心”,是戰勝自我、提升自我的艱苦過程。這顯示出《西遊記》這部小說在描寫人性方麵達到了相當的深度。


    皮影   西遊記(甘肅平涼)


    《西遊記》的故事充滿了神奇瑰麗的幻想,又充滿了幽默和詼諧,無論對大人和小孩都有極大的吸引力。同時,《西遊記》的故事又包含有哲學的意蘊,給人以人生的啟示。  《紅樓夢》:“有情之天下”毀滅的悲劇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頂峰。


    《紅樓夢》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真實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會麵貌和人情世態,深刻揭示了封建貴族製度的腐敗。小說描寫了貴族之家賈府的內部和外部的社會關係:經濟關係、政治關係、家族關係,描繪了各種各樣的人物,極為真實,極為深刻,在讀者麵前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廣闊圖景。這在中國小說史上是空前的。如第五十三回寫黑山村的烏莊頭到賈府交租,那是一個荒年,烏莊頭送來米一千擔,柴炭三萬三千斤,幹蝦二百斤,熊掌二十對,鹿舌牛舌各五十條,海參五十斤,雞鴨鵝六百隻,各種豬一百隻,各種羊八十隻??????又賣去粱穀牲口各項,折銀二千五百兩。烏莊頭一麵叩頭,一麵哀訴年成不好。而賈府主人賈珍卻大為不滿,皺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兩銀子來,這夠做什麽的?”“這幾年添了許多花錢的事,不和你們要,找誰去?”這段描寫非常真實地反映了封建貴族和佃戶之間的經濟關係。又如,賈府的親戚、身為“皇商”的薛蟠,打死了人,如“沒事人一般”,自謂“花上幾個錢沒有不了的”。又如貪酷成性的賈雨村,為了結交豪門,想奪取石呆子手中的扇子,就害得他家破人亡。再如鳳姐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便拆毀張金哥的姻緣,神不知鬼不覺地害死兩條人命。小說中這許許多多描寫,都極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種種黑暗現象,揭示出在充滿“詩書翰墨之香”的貴族家庭裏,隱藏著無數的罪惡。


    《紅樓夢》插圖(海棠詩社)清   孫溫繪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頭說,這本書“大旨談情”。曹雪芹的人生理想是肯定“情”的價值,追求“情”的解放。曹雪芹要尋求“有情之天下”,要尋求春天。但現實社會沒有春天。所以他就創造了一個“有情之天下”,就是大觀園。大觀園是一個理想世界,是一個春天的世界,那裏處處是對青春的讚美,對“情”的讚美,對少女的人生價值的肯定和讚美。大觀園這個“有情之天下”,好像是當時社會的一股清泉,一縷陽光。但是這個理想世界,這個“有情之天下”,被周圍的惡濁世界所包圍,不斷受到打擊和摧殘。林黛玉的兩句詩:“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不僅是寫她個人的遭遇和命運,而且是寫所有有情人和整個有情之天下的遭遇和命運。在當時的社會,“情”是一種罪惡。賈寶玉被賈政一頓毒打,差一點打死,大觀園的少女也一個一個走向毀滅:金釧投井,晴雯屈死,司棋撞牆,芳官出家,鴛鴦上吊,尤二姐吞金,尤三姐自刎……直到黛玉淚盡而逝,這個“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的偉大交響曲的音調層層推進,最後形成了排山倒海的氣勢,震撼人心。“冷月葬花魂”(林黛玉詩句),是這個悲劇的概括。有情之天下被吞噬了。


    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紅樓夢》正是如此。這是一個帶有民主主義和人文主義傾向的人生理想在封建“末世”遭到毀滅的悲劇。


    《紅樓夢》在藝術上的很多方麵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紅樓夢》塑造了一係列極有典型意義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如寶玉、黛玉、寶釵、妙玉、晴雯、鴛鴦、王熙鳳、賈母、賈雨村、尤二姐、尤三姐等。曹雪芹除了通過他們的語言、行動來刻畫他們外,還特別重視對人物心理的直接刻畫,在人物描寫方麵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


    曹雪芹以他極其豐厚的學識修養,把中國曆史上長期積累起來的傳統文化,幾乎包羅無遺地全部安插在《紅樓夢》裏:經學、史學、諸子哲學、散文、駢文、詩賦、詞曲、平話、戲文、繪畫、書法、八股、對聯、詩謎、酒令、佛教、道教、星相、醫卜、禮節、儀式、飲食、服裝以及各種風俗習慣。對所有這一切他都懂得非常透徹,因而描寫得細致、生動、準確。所以人們常說,《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一個人如果把《紅樓夢》細讀一遍,必定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讀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朗、朱良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朗、朱良誌並收藏中國文化讀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