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這一美妙的飲品原產地在中國。四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有飲茶的習慣了。唐代時,日本的僧人從中國引入茶種,與同時引入的禪宗思想相結合,形成了聞名世界的日本茶道。17世紀時,荷蘭人將中國人飲茶的習慣帶到歐洲,進而形成了歐洲人喝茶的傳統。尤其在英國,下午茶的習俗由此而生。在19世紀之前,世界各地飲用的茶葉都來自中國,英文中茶葉譯為tea,就是根據中文的音譯(福建讀音)。茶,是中國人對世界的重要貢獻。


    在茶葉的故鄉中國,飲茶是一種普遍的習慣。幾千年來,茶一直是中國人最喜愛的飲品。中國幅員遼闊,南北都有飲茶的習慣。因為飲茶的風習不同,甚至影響了各地不同的民風。茶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紅樓夢》中大量寫茶,第八十九回寫林黛玉從外麵回來了,連她房裏的鸚鵡都會叫道:“姑娘回來了,快倒茶來!”


    在西方,很多重要的事情是在咖啡館中發生的,而在中國,很多事情是在茶館中發生的。茶館是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場地。  喝茶的妙用


    茶葉傳到歐洲,開始受到人們熱捧,有的人甚至以它為上帝的恩賜,慶幸自己能活在有茶葉的時代裏。而在茶葉的故鄉中國,人們對茶葉的衷愛之情更是濃重。


    唐代的茶學大師劉貞亮曾提出茶有“十德”的說法:茶可嚐滋味,可以養身體,可以驅腥氣,可以防疾病,可以聚生氣,可以散悶氣,可以促禮節,可以表敬意,可以順心意,還可以助行道。可見,茶的用處有多麽大。這不是劉貞亮一個人的看法,中國人也大都是這麽看的。


    清   黃易印   茶熟香溫且自看


    文人最好茶。他們在案頭放上茶,既可解渴,又可助讀書之興。“可以三日無書,不可一日無茶”,這樣的話,常常為他們所標榜。唐代詩人皎然和盧仝都曾有詩描繪過飲茶的妙處。皎然詩說:“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費煩惱。”盧仝詩說:“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喝茶竟然喝到了飄飄欲仙的境界。唐代的陸羽喝茶更是喝出了大學問,寫出了《茶經》一書,對喝茶的相關事理講得很通透,他因而被奉為“茶聖”。


    喝茶,是身體的需要,也是精神的需要。口幹舌燥之時,飲一杯清茗,自然透脫痛快。中醫說,喝茶能醫身體多種疾病,苦澀的茶中,包括對身體極有益的成分,這已得到現代醫學的證明。中國人嗜茶,在身體需要的同時,更關心精神的渴求。中國人是以茶來表達敬意,以茶來淨化心靈,以茶來體會生命的意義的。


    喝茶人,首先在取一個“清”字。茶是清潔心靈之物。舊時茶館有對聯說:“身健卻緣餐飯少,詩清每為飲茶多。”茶為至清之品,為天地間清氣凝聚而成,是大自然的饋贈。茶偏愛清潔之所,越是清潔的地方,茶的品質越高。好茶來自高山,高山之中,雲霧蒸騰,清氣舒卷,醞釀成透明的葉片,帶著露水摘下,大自然的清新氣息也隨之而來。一杯清茶,湯色清澈,清香馥鬱,可以致清導和。老子說:“清淨為天下正。”茶所具有這一特點,與中國哲學思想正相合。


    元   趙原   陸羽烹茶圖


    宜興窯端把壺   清雍正


    喝茶人在茶中追求“閑”。熙熙攘攘的人世,紛紛擾擾的爭執,疲憊不堪的勞累,戕害人的精神和身體。一杯清茗,與外在喧囂的人世拉開距離。品茶時,心靈如夜闌風靜的湖麵,月光照徹,一片澄明。小小的茶碗,蕩開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喝茶人還講究一個“敬”字,中國民間有敬茶的習俗。客人來了,無論是渴還是不渴,都要泡上一杯茶,表達一份敬心。一杯香茗暫留客,喝著這盞茶,神清氣爽。文人們以寒夜客來茶當酒為勝境,有的地方還流行迎客、留客、祝福三道茶的習俗。在敬茶中,既體現出中國人好客的傳統,也體現出待客敬心的精神。  品茶的門道


    中國人將飲茶當作一門藝術,裏麵的學問很大,茶味雖淡,意思卻很濃。


    中國人喝茶,一看水,二看茶,三看茶具,四看火。


    喝茶,卻將水放到第一,這裏自有講究。好茶須要好水。古人說,茶要新,水要活。所謂活水,就是流水。陸羽說,茶中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山林深處,雲霧遮擋,泉水滑落,水自然為上等。溪澗之水,清澈見底,也是煮茶的好水,但含有土味,往往不純,故列為二等。三等是井水,井水是人工泉,取自地下,有鹹氣,不流動,比不上山泉的幽靜無染。今人飲茶,怕連井水也用不上,多用自來水煮茶,或者是以純淨水代之,水這一條就有所缺憾。


    號稱天下第一泉的濟南趵突泉


    中國人還有以雪水煮茶的風習。“冬窗裏,烹茶掃雪,一碗讀書燈”,成了讀書人追求的境界。然而,雪雖白,卻易汙染,所以烹茶人又喜歡取新雪。《紅樓夢》中就記載以雪水烹茶的事,賈寶玉有詩說:“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剛剛下的雪,成了烹茶的原料。大觀園中櫳翠庵的妙玉請寶玉、黛玉、寶釵吃茶,黛玉隨口問:“這水也是舊年的雨水?”卻引出了妙玉的一大段議論:“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隻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麽嚐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哪有這樣輕淳,如何吃得?”可見這位妙玉對茶水何等講究。梅花上的雪水烹茶,那梅花的清香也會溶進茶香中去了。


    一碗茶


    飲茶須要好水,所以中國人形成了愛泉的傳統,泉因人好茶而得名。相傳陸羽行遍天下,嚐各地之水,後來以濟南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以無錫惠山泉為天下第二泉,以杭州龍井的虎跑泉為天下第三泉。


    論完了水,才看茶葉本身。中國種茶的曆史悠長,茶葉的種類很多,從製作方法上,可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花茶等。綠茶是中國茶的主要種類,占產量的七成左右。著名的綠茶有杭州的龍井茶、江蘇的碧螺春和安徽的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紅茶是經過發酵的茶,以安徽的祁門紅茶、雲南的滇紅茶最為著名。烏龍茶屬青茶,主要產於福建武夷山和台灣。黑茶以雲南的普洱茶為代表,在已製好的曬青綠毛茶上澆上水,再經過發酵製成黑茶。花茶的種類很多,是北方人喜歡飲用的茶飲,如菊花茶、茉莉花茶。


    三看茶具。中國人對茶具很講究,茶具有瓷器的,有陶製的,又有玻璃茶具、木製茶具等。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達,也為茶具的講究提供了基礎。但中國人的茶具並不總是用瓷器,陶具往往成為飲茶人的至愛,南方太湖之畔宜興的紫砂陶器茶具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歡,至今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


    宜興窯瓜式壺   清宣統


    宜興窯提梁壺   清中期


    四看火候。中國飲茶講究火候。一要活。蘇軾有詩說:“活水須得活火煎。”煎茶的活火,指的是炭火。二要慢,炭火正好符合這一要求。木炭起火緩慢,有山林野逸之態,而無煙火氣,喝茶人忌諱煙火氣。茶水燒沸之後,一煮如蟹眼,水麵生泡,還不宜用來衝茶。這被稱為嫩水,嫩水水氣未消,不能急著泡。二煮如鬆濤,水開,水聲大。這時的水略歇片刻,方可泡茶。中國人喝茶有候茶的習俗,因為過開的水,勢太旺,會敗掉茶香。水煮數開之後,被稱為老水,老水泡茶便無味。


    中國茶道中,有四觀的說法,即觀色、香、味、形。


    一觀色,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紅茶、綠茶、青茶(主要指烏龍茶)、白茶(有白色茸毛的茶葉)、黑茶(如普洱茶),顏色不同,在煮茶中,對色又有不同的要求。


    如綠茶講究新鮮,以春茶為佳,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雨前茶(穀雨之前采摘)最受寵愛。這些早春的茶葉鮮嫩可人,青綠中透出茸茸的黃意,用透明的玻璃杯衝泡最佳。烏龍茶色澤凝重深幽,茶湯厚,用茶壺衝泡,倒出的茶水顏色金黃。


    二觀香,好茶應有特殊的清香。中國人喝茶有三受的說法:一是鼻受,茶一入盅,湊前一嗅,溢出的香味撲鼻,未飲即領其香氣;二是舌受,茶一入口即合唇,香味如從口中溢出;三是心受,好的茶葉餘香滿口,清氣拂拂,如入心中,使人久久難忘。


    三觀味。說到茶味,懂茶的人最重苦味。茶本來就有淡淡澀澀的苦味,喝了茶,品著苦味,慢慢喝去,嚐出甜來,正所謂苦後甘來。


    四觀形,喝茶要看形。尤其是綠茶。雨前的龍井茶,嫩嫩的葉子,從雲霧中摘來,在白色的茶盞中,水一衝泡,朵朵直立,然後芽尖又慢慢展開,待舒展之後,又徐徐下沉,搖曳生姿。又如六安瓜片,葉的外緣,彎中微翹,就像一片瓜子,色澤寶綠潤亮,衝泡杯中,形如金色蓮花,形狀很美,曆來受到人們的推崇。


    好的茶葉是色香味形的合一, 須要人們慢慢地品嚐,所以中國人說喝茶叫品茶,慢慢地享用,急不得。


    老舍茶館的賞茶會茶與民俗


    中國人喝茶是長期風行的習慣,喝茶與中國人的人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所以,喝茶不僅可以清心悅神,而且可以使人感受到一種人生的詩意。


    中國當代作家汪曾祺回憶他在西南聯大讀書時,曾在學校旁邊一家茶館的牆上讀到一首詩:


    記得舊時好,


    跟隨爹爹去吃茶。


    門前磨螺殼,


    巷口弄泥沙。


    汪曾祺說這是“一首真正的詩”。詩的作者回憶兒時跟著父親去吃茶,又在門前巷口玩弄螺殼泥沙,那是人生中多麽美好的時光。一種輕柔的惆悵,彌漫著濃濃的詩意。


    中國民間有很多風俗與茶有關,婚俗中就有不少。茶樹是種下種子而長成的,不能移栽,由此象征婚姻的忠貞不移,所以結婚時要種茶樹,比喻今後雙方不變心。又把訂婚禮稱為“茶禮”,南北都有這樣的風俗,至今在不少地方流行。女子受聘稱“吃茶”,訂婚、結婚被稱為“受茶”,訂婚的定金被稱為“茶金”。


    很多地方的情歌也和吃茶有關。據宋代詩人陸遊記載,當時一些地區的未婚青年男女常常相聚踏唱:“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歌中用葉底花來形容少女的美貌,而用相邀吃茶傳達相互的愛意。


    因為有了這層含義,所以吃茶就可以營造出很濃的審美氛圍。《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寫鳳姐送了兩瓶暹羅國進貢的茶葉給黛玉,黛玉喝了覺得好,鳳姐道:“我那裏還多著呢。”黛玉道:“我叫丫頭取去。”鳳姐道:“不用,我打發人送來。我明日還有一事求你,一同叫人送來罷。”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才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使喚起人來了。”鳳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麽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眾人都大笑起來。黛玉漲紅了臉,回過頭去,一聲兒不言語。這就是一個很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另一本清代小說集《聊齋誌異》中有《王桂庵》一篇,寫王桂庵和芸娘的戀愛故事。王桂庵夢中找到芸娘的家,眼前出現的是“門前一樹馬櫻花”的景象。“門前一樹馬櫻花”出於當時一首民歌。那首民歌是這樣的:


    盤陀江上是儂家,


    郎若閑時來吃茶。


    黃土築牆茅蓋屋,


    門前一樹馬櫻花。


    馬櫻花(合歡)和吃茶在這裏都是愛情和婚姻的象征。這首民歌使這個愛情故事的詩意更加濃鬱了。


    中國人喜歡吃茶,他們在茶的清香中體驗到一種詩意的人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讀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朗、朱良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朗、朱良誌並收藏中國文化讀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