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新技術比肩接踵的信息時代,我們往往過高估計了人類改變行為模式的速度。這本介紹網絡崇拜的經典之作,把今天的互聯網熱潮與當年將電報推上神壇的狂熱進行了對比,發人深省。


    ——《華爾街日報》


    本書帶領讀者體驗了一段精彩的旅程,穿梭於人類曆史中最關鍵的時期之一。


    ——《今日美國》


    這是一項將所有人聯係在一起的新技術!它為發明者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是繁榮的網絡時代—隻不過主角是塞繆爾?摩爾斯!


    ——《財富》


    電報迅速向遠距離傳播海量信息的功能掀起了一股勢不可擋的大潮,繼而引發了一場全球革命。


    ——《華盛頓日報》


    細節豐富並極具娛樂性……斯坦迪奇的作品色彩鮮明,文筆流暢,引人入勝……是一本讓人愉快的好書。


    ——《史密森尼雜誌》


    網絡領域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金融時報》


    在一個越來越引人注目的領域裏,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入門書。


    ——《洛杉磯時報周末書評》


    斯坦迪奇用平易生動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從 1746 年的某天,一群天主教修士被人連哄帶騙地連成了一串滑稽的人體導電線,到電報最終被電話取代。如果你對媒體的網絡崇拜現象感興趣,這本書就是你要找的。”


    ——《連線》


    斯坦迪奇就電報及其在 19 世紀商業和技術發展中的作用創作了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生動地證明了,即便是 21 世紀的高科技也不是完全新穎的獨創。


    ——《丹佛郵報》


    這本書應該成為信息革命弄潮兒的必讀書目。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斯坦迪奇的作品裏有很多趣聞逸事,到處都是理想主義者和怪人。


    ——《書頁》


    本書簡潔而又精準地介紹了電報由興盛到衰敗的故事。和所有好的曆史作品一樣,這本書也采用模擬當下體驗的闡述方式來調動讀者的興趣。


    ——亨利?彼得洛斯基,《鉛筆:設計與儀式的曆史》一書作者


    (《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值得一讀,不僅因為它對於早期全球通信的精彩講述,更是為了其中豐富多彩的人物故事。一本非凡的好書!


    ——溫頓?瑟夫,互聯網奠基者之一


    對於早期現代通訊技術的一場充滿創造力和話題性的重新發現。


    ——威廉姆?吉布森,《所有明天的聚會》一書作者


    本書對電報在一個半世紀裏迅速發展和演進的曆史進行了生動簡潔的介紹。這是斯坦迪奇的處女作,同時也是一則關於人類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對世界和平產生不切實際的希望,又在希望落空時自怨自艾的寓言。


    ——《出版人周刊》


    本書是對一個曾經震驚世界的偉大發明及其對人類社會影響的精彩概述。推薦科技史愛好者閱讀。


    ——《柯克斯書評》


    這是一部生動的曆史作品,講述了很多奇聞逸事,又同時展示出,電報是如何永久地改變了世界—從一個需要人工送達消息的世界轉變成了一個信息實時傳遞的世界……斯坦迪奇舉出了豐富的例證,包括電報在戰爭中(克裏米亞戰爭),間諜活動中(德雷福斯事件中,上尉德雷福斯因為電報受到誣陷,後來又因為電報得以洗冤),甚至在愛情中(用互聯網語言來說,類似於最早的聊天室)的應用。


    ——《書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姆·斯丹迪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姆·斯丹迪奇並收藏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