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頭有三個版本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一本是未校對的樣書,另一本是精裝本,第三本是 2007 年再版的平裝本,再版中增加了作者湯姆·斯坦迪奇的編後記。在樣書上,我翻到了我在 1998 年留下的讀書筆記,還是手寫的。上麵寫道:


    這本書語言簡潔、情節緊湊,作者極具洞察力地記錄了電報的發展曆程,讓我全神貫注地從第一頁讀到了最後一頁。這像是一部內容充實又饒有趣味的編年史。與互聯網兩相比較,我們現代人的妄自尊大被暴露無遺。對互聯網的大肆吹捧,也曾經發生在電報、電話、無線電和電視這些當時的新技術之上。


    我們必須要讀這本書,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能從更全麵的視角來思考審視互聯網。當然,除此之外,這本書笑料不斷,記載了很多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和偶然登場的怪才的奇聞軼事。


    如今已經是 2013 年了,距離湯姆完成第一版有 15 年。即便是他在 2007 年寫下的編後記,在僅僅 6 年之後,也需要一些更新了。隨著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逐步占據原本由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統治的市場,他做出的關於無線化將要卷土重來的論斷得到了證實。也許更具有預言性質的是,我們正在步入的新時代裏,任何裝置,無論大小,都可能成為無限深廣又緊密聯係的互聯網世界的一部分。“物聯網”成為了新的熱門用語。在穀歌,人們已經發明出一種能利用無線網絡獲取信息的智能汽車:智能汽車之間可以彼此學習,也可以接收全球範圍內的“用戶群”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穀歌眼鏡:一種可佩戴的裝置,將計算處理能力和佩戴者的感官知覺結合了起來,計算機通過與佩戴者分享它的視覺與聽覺“神經中樞”,來幫助我們了解我們身處何地,周邊環境如何,以及哪些東西可能引起我們的興趣。


    感謝微電子學的發展,由電池供電的裝置—包括各式各樣的傳感器和線圈—共同組成了全球人造信息網。我們曾經要通過書籍、其他出版物,甚至電視和廣播中獲取信息,現在我們使用網絡查詢信息,還能在網上關注感興趣領域的最新動態,可以和認識的或不認識的同行交流,也可以分享我們的經驗、體會和知識。通過信息係統的無盡網絡,我們娛樂他人,也享受娛樂。我們學習、說教、談判、生產、消費、計劃、執行以及協作,這一切都是在網絡上實現的。


    正是因為體驗到了電報係統高速傳播信息的效率,上述一些現象對於人類來說才是可以預見的。當電報係統通過橫跨大洋的電纜以及無線廣播大範圍擴張之時,人們才開始想象信息在世界範圍內以高速傳播可能帶來的影響。我們做出這些預想的能力是受到我們對於這一係統規模和範圍的理解所限製的。不同於廣播和電視為播放時間所限,或者出版物囿於版麵,在互聯網之上,時間和空間不再構成約束。係統的使用者可以決定花多少時間來探索網絡上數量巨大並且不斷增長的信息。


    但與此同時又有我們無法忽視的陰暗一麵。對於數字技術和數字化信息的依賴也成為了我們的弱點。我們的電子設備可能感染數字病毒、蠕蟲病毒、特洛伊木馬,以及其他的惡意軟件。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能被打亂。一些關鍵的基礎設施可能被破壞或者癱瘓。在創造這個非凡的緊密相連的世界的同時,我們也讓自己背上了累累重擔。隱私的邊界受到侵犯,質量的可靠性逐漸下滑,正直的品質折中妥協,而這個係統也令對他人的信賴變成了一種冒險,這都提醒著人類:我們還要克服很多困難和挑戰。e. m.福斯特在 1909 年就寫過一篇名為《機器休止》的小說,講述了一個完全依賴機器的社會在所有機器突然停止工作時陷入的無窮混亂。


    湯姆的傑作反複地提醒我們:在樂觀和熱情之外還必須要有全麵的觀察和細致的思慮。這就是這部關於電報機的經久不衰的著作想要告訴我們的,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


    溫頓·瑟夫


    2013 年 4 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姆·斯丹迪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姆·斯丹迪奇並收藏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