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利用爆炸的口號是:“來不讓來,走不讓走!”“你一定要來,我就一定打你;你不打我,我也一定打你!”“多時大打,少時小打,沒有時準備打!”氣派得很!而敵人在汽車行動之前,先用牛拉耙,人在後邊趕,牛在耙前很遠,人在耙後很遠,汽車更遠遠地在後邊隨行。有時用長竿向前邊地上碰,有時用長繩拴上鐵球或秤錘,先向正前方遠擲,然後再拉回來,以試探爆炸物的有無。真是洋相百出。
民兵對於地雷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也就創造出來一些特殊的方式。有的用鄉村裏送禮用的食盒,裝上爆炸物,拉火線係在盒蓋上,送到敵人崗樓附近。敵人出來像得到寶貝一樣,高興地抱回去,在揭開盒蓋時,地雷爆炸了。還有“仙人脫衣”的地雷,是兩層皮,外層皮的導火管,不起作用,揭開外層衣,就要爆炸。民兵就把這樣的地雷放在公路上,敵人發覺,便拿到據點裏去研究,正在“脫衣”時,“仙人”就爆炸了。地雷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所以敵人出來總是心驚膽戰。一次民兵破路,偶然丟掉一條破腰帶,埋在土裏還露出一個頭,敵人到來,認為裏麵埋著地雷,一齊趴在路上,叫偽軍用鐵絲係住,再退後老遠用力拉,結果拉出一條四尺長的破腰帶。可見敵人是多麽害怕地雷了。
隨著反“蠶食”鬥爭的日趨尖銳、殘酷,冀中人民繼地雷戰之後,又創造了一種新的鬥爭形式,這就是地道戰。地道,一般高四尺,人可以躬身而行;寬三尺,兩人對麵可側身而過;距地麵五尺左右,可以不妨礙耕種和交通。在豬圈、茅廁、水井、鍋灶、櫃下、牆邊等隱蔽的地方,設有出入口和通氣孔。地道的出現,發展了平原遊擊戰爭,它使人民群眾有了退避依托之所,地方工作人員可以大膽地在近敵區堅持工作,而民兵更可依靠它打擊敵人,保存自己。安國伍仁橋附近一個村莊,突然被敵人包圍了,人們鎮靜地進入地道隱蔽,民兵在外邊沉著地打擊敵人。從拂曉一直打到上午十點,敵人死傷了十幾個,才衝進村去,村子裏杳無一人。敵人弄不清是怎麽回事,後來發現了一個洞口,日軍逼著偽軍在前麵下去搜索。敵人乍進地道,兩眼漆黑,而民兵卻看得清清楚楚,突然開槍,偽軍應聲倒地,日軍不及回縮就被活捉。外麵的敵人向洞內打了一陣槍,燒了些房子,無可奈何地走了。
地道的形成是經曆了一個發展過程的。開始地方幹部和人民群眾為了防敵抓捕,在不得已時就藏入菜窖、山藥窖內。繼而挖掘了隱蔽洞,也隻是挖在家中或院落裏,叫“地窨子”,也叫“口袋洞”、“蛤蟆蹲”。在這種洞裏不能活動,不能作戰,隻能消極隱蔽,敵人一旦發現,很難逃脫。在鬥爭實踐中,逐步把孤立的隱蔽洞發展成了地道,由一個口發展到兩三個口,由一戶發展為多戶相通。這種初級的地道,最早出現在蠡縣。蠡縣離保定很近,環境又殘酷,所以地道先從那裏發展起來。開始,有的領導同誌對蠡縣一帶發展地道很不滿,說這是逃跑主義,既然抗戰就不怕犧牲,不讓發展地道。後來子華同誌親自帶著工作組前往調查,才肯定了這個新事物,認為這是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有利形式之一,是進一步改造平原地形的創舉,對於堅持平原遊擊戰爭有巨大意義。並在全冀中區進行推廣,由單純防禦的“蛤蟆蹲”,逐步發展為村通村、戶連戶,既能隱蔽又能作戰的地道。如果早一點開展地道戰,敵人的“五一掃蕩”就會好對付些。後來楊成武同誌來到冀中,對地道更進一步總結提高,把地道發展為可以大量殺傷敵人的戰鬥陣地,解決了如何對付敵人的水攻、火攻、煙攻、毒攻、挖掘,以致吃飯、喝水、大小便、照明等許多問題。沒有電池,油燈點不著,老百姓創造了好辦法,把繩子用蠟煮了點著,你不用它也不滅,用時一搖晃就亮了,氧氣損失又小。吃飯、喝水,也是依靠群眾想的辦法,就是將蘿卜、白菜當飯吃,這樣既頂餓又解渴。為了大小便有地方,地道裏又專門增挖了叉道。許多地區把發展地道與改造地形、村落結合起來,形成了“天地陰”三通,構成了房頂、地麵、地道和沿村、街道、院內縱橫各三層的交叉火網;再以野外地道為紐帶,把村莊、野外、地道組成一個連環的立體的作戰陣地。既可打村落戰,又可野外出擊,形成了對付敵人的地下長城,保證了黨政群幹部的安全,使我軍在敵碉林立、路溝如網的平原上,到處都有鞏固的後方。它既利於小分隊活動打擊敵人,也利於較大部隊集結隱蔽突然地消滅敵人;既利於防禦,也利於進攻;還可以依托四通八達的野外地道,封鎖敵人的崗樓和據點。
由於村莊與村莊之間,地道是貫通的,縱橫交錯,構成了驚人的地道係統,在地下創造了新的陣地,攻不下的堡壘,使得在地麵上被敵人占領與分割的上千上百個村莊,在地下又連在一起。蠡縣的三區,敵人就說有兩個:一個是地上三區,一個是地下三區。敵人對此一籌莫展,束手無策。
清苑縣冉莊的地道,曾經發揮過巨大的威力。一九四三年二月七日,在冉莊曾進行過一次地道街巷戰鬥,結果以日偽軍傷亡二百多人而宣告結束。冉莊是平原上開展地道戰的一顆明珠,直到幾十?後的今天,還經常有人到那裏去參觀,其中不少是遠道而來的外國友人。冉莊地道遺跡,已經成為冀中平原上的一種曆史名勝。
在無險可據的平原上,在極端殘酷的環境中,地道鬥爭的廣泛開展,在對敵鬥爭中,起過重大的作用。
從地雷戰和地道戰,可以看出冀中人民的無比智慧和創造。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民兵對於地雷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也就創造出來一些特殊的方式。有的用鄉村裏送禮用的食盒,裝上爆炸物,拉火線係在盒蓋上,送到敵人崗樓附近。敵人出來像得到寶貝一樣,高興地抱回去,在揭開盒蓋時,地雷爆炸了。還有“仙人脫衣”的地雷,是兩層皮,外層皮的導火管,不起作用,揭開外層衣,就要爆炸。民兵就把這樣的地雷放在公路上,敵人發覺,便拿到據點裏去研究,正在“脫衣”時,“仙人”就爆炸了。地雷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所以敵人出來總是心驚膽戰。一次民兵破路,偶然丟掉一條破腰帶,埋在土裏還露出一個頭,敵人到來,認為裏麵埋著地雷,一齊趴在路上,叫偽軍用鐵絲係住,再退後老遠用力拉,結果拉出一條四尺長的破腰帶。可見敵人是多麽害怕地雷了。
隨著反“蠶食”鬥爭的日趨尖銳、殘酷,冀中人民繼地雷戰之後,又創造了一種新的鬥爭形式,這就是地道戰。地道,一般高四尺,人可以躬身而行;寬三尺,兩人對麵可側身而過;距地麵五尺左右,可以不妨礙耕種和交通。在豬圈、茅廁、水井、鍋灶、櫃下、牆邊等隱蔽的地方,設有出入口和通氣孔。地道的出現,發展了平原遊擊戰爭,它使人民群眾有了退避依托之所,地方工作人員可以大膽地在近敵區堅持工作,而民兵更可依靠它打擊敵人,保存自己。安國伍仁橋附近一個村莊,突然被敵人包圍了,人們鎮靜地進入地道隱蔽,民兵在外邊沉著地打擊敵人。從拂曉一直打到上午十點,敵人死傷了十幾個,才衝進村去,村子裏杳無一人。敵人弄不清是怎麽回事,後來發現了一個洞口,日軍逼著偽軍在前麵下去搜索。敵人乍進地道,兩眼漆黑,而民兵卻看得清清楚楚,突然開槍,偽軍應聲倒地,日軍不及回縮就被活捉。外麵的敵人向洞內打了一陣槍,燒了些房子,無可奈何地走了。
地道的形成是經曆了一個發展過程的。開始地方幹部和人民群眾為了防敵抓捕,在不得已時就藏入菜窖、山藥窖內。繼而挖掘了隱蔽洞,也隻是挖在家中或院落裏,叫“地窨子”,也叫“口袋洞”、“蛤蟆蹲”。在這種洞裏不能活動,不能作戰,隻能消極隱蔽,敵人一旦發現,很難逃脫。在鬥爭實踐中,逐步把孤立的隱蔽洞發展成了地道,由一個口發展到兩三個口,由一戶發展為多戶相通。這種初級的地道,最早出現在蠡縣。蠡縣離保定很近,環境又殘酷,所以地道先從那裏發展起來。開始,有的領導同誌對蠡縣一帶發展地道很不滿,說這是逃跑主義,既然抗戰就不怕犧牲,不讓發展地道。後來子華同誌親自帶著工作組前往調查,才肯定了這個新事物,認為這是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有利形式之一,是進一步改造平原地形的創舉,對於堅持平原遊擊戰爭有巨大意義。並在全冀中區進行推廣,由單純防禦的“蛤蟆蹲”,逐步發展為村通村、戶連戶,既能隱蔽又能作戰的地道。如果早一點開展地道戰,敵人的“五一掃蕩”就會好對付些。後來楊成武同誌來到冀中,對地道更進一步總結提高,把地道發展為可以大量殺傷敵人的戰鬥陣地,解決了如何對付敵人的水攻、火攻、煙攻、毒攻、挖掘,以致吃飯、喝水、大小便、照明等許多問題。沒有電池,油燈點不著,老百姓創造了好辦法,把繩子用蠟煮了點著,你不用它也不滅,用時一搖晃就亮了,氧氣損失又小。吃飯、喝水,也是依靠群眾想的辦法,就是將蘿卜、白菜當飯吃,這樣既頂餓又解渴。為了大小便有地方,地道裏又專門增挖了叉道。許多地區把發展地道與改造地形、村落結合起來,形成了“天地陰”三通,構成了房頂、地麵、地道和沿村、街道、院內縱橫各三層的交叉火網;再以野外地道為紐帶,把村莊、野外、地道組成一個連環的立體的作戰陣地。既可打村落戰,又可野外出擊,形成了對付敵人的地下長城,保證了黨政群幹部的安全,使我軍在敵碉林立、路溝如網的平原上,到處都有鞏固的後方。它既利於小分隊活動打擊敵人,也利於較大部隊集結隱蔽突然地消滅敵人;既利於防禦,也利於進攻;還可以依托四通八達的野外地道,封鎖敵人的崗樓和據點。
由於村莊與村莊之間,地道是貫通的,縱橫交錯,構成了驚人的地道係統,在地下創造了新的陣地,攻不下的堡壘,使得在地麵上被敵人占領與分割的上千上百個村莊,在地下又連在一起。蠡縣的三區,敵人就說有兩個:一個是地上三區,一個是地下三區。敵人對此一籌莫展,束手無策。
清苑縣冉莊的地道,曾經發揮過巨大的威力。一九四三年二月七日,在冉莊曾進行過一次地道街巷戰鬥,結果以日偽軍傷亡二百多人而宣告結束。冉莊是平原上開展地道戰的一顆明珠,直到幾十?後的今天,還經常有人到那裏去參觀,其中不少是遠道而來的外國友人。冉莊地道遺跡,已經成為冀中平原上的一種曆史名勝。
在無險可據的平原上,在極端殘酷的環境中,地道鬥爭的廣泛開展,在對敵鬥爭中,起過重大的作用。
從地雷戰和地道戰,可以看出冀中人民的無比智慧和創造。群眾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