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戲”是出現於宋代的戲曲樣式,又稱“南曲戲文”。因其產生於浙江的溫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帶,也可以稱為“溫州雜劇”、“永嘉雜劇”。


    南戲的產生年代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根據明代祝允明《猥談》中記載:“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另一種是根據徐渭《南詞敘錄》所說:“記南戲始於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二種實首之……或雲宣和間已濫觴,其盛行則自南渡,號曰永嘉雜劇。”兩種說法相差70多年。但有學者認為,祝允明所說的“出於宣和之後”的“溫州雜劇”是南戲的來源,由溫州雜劇發展到真正的南戲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所以徐渭所說“始於宋光宗朝”應該是南戲已經具有了成熟的形式。


    南戲萌發於南方溫州等地民間的“村坊小曲”,當時為歌舞小戲,戲劇結構簡單,出場角色也隻有三四個人物。後來由於市民階級的壯大和他們的文化需求,歌舞小戲很快被吸收到城市中。在進入城市之後,南戲受到宮調、宋雜劇、宋詞演唱藝術的影響,得到很大提高。同時元代南方的繁榮經濟吸引了大量北方人南下,也為南方帶來了北方雜劇,南北藝術有了一定的交流和融合,南戲也吸收了北方雜劇中的藝術成就,用來豐富、提高自己,逐步走向成熟。之後還出現很多“書會”的團體組織,專門為班社編寫劇本,進一步推動了南戲的發展。到元末明初,由於南戲在南方各大城市及北方大都市的廣泛流傳,興起了海鹽、餘姚、弋陽、昆山以及閩南多種聲腔。


    南戲的體製比較自由靈活,根據劇情的發展需要可長可短,沒有嚴格的宮調要求。通常第一出叫作“題目開場”,用詩或曲交代作者的創作構思,敘述故事大綱;從第二場開始為正戲,而且之後的每出結尾一般都有四句七言詩,即下場詩,可由任何角色獨念,也可由幾個角色分念或合念。北方的雜劇隻能由一人主唱,而南戲中的各種角色都可以唱,甚至還可以二人互唱、多人合唱,這就使南戲的唱曲顯得靈活自如,並且綜合運用唱、白、科,充分顯示出南戲的特征和優越性。


    南戲采用的音樂為南曲,南曲的曲調由引子、過曲、尾聲三大部分組成,曲韻受到南方方言的聲調影響,所以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的區別。後來隨著北方雜劇的南下,受其影響,南戲吸收了一些北曲曲調的豪放特點,再融合南曲的宛轉舒緩,形成一種綜合美,但是仍然以南曲為主。


    南戲的角色可分為生、旦、淨、末、醜、外、貼7種,其中生、旦為主角,其他為配角。生、旦分別為戲中的男、女主角;淨、末、醜的特征基本相同,扮演插科打諢之類的人物;外或末扮演的是老年男子或老年婦女;貼即貼旦,在戲中扮演次要的女子角色。


    由於南戲的劇本作者即“書會”成員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下層,所以他們寫出的作品多為揭露社會黑暗,打擊封建階級,表達出勞動人民反封建反壓迫的願望。如《王魁》《趙貞女蔡二郎》《三負心陳叔文》《李勉負心》等劇都大力抨擊了那些忘恩負義的封建士大夫,而且最後他們也都得到了嚴厲的懲罰,借以表達人民的愛憎之情。南戲劇本還歌頌自由的愛情,提倡婚姻自主,反映青年男女對自由戀愛的渴望。如《司馬相如提橋記》《祝英台》《崔鶯鶯西廂記》等劇都利用男女主角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大膽追求愛情的行為,傳達出封建社會中青年男女對於婚姻自由的強烈要求。


    (孫愛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常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幹春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幹春鬆並收藏中國文化常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