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又稱長短句,是合樂的歌詞。詞雖然是合樂的歌詞,但和漢魏以來古樂府不同,它是隋唐時期音樂革新的產物。隋唐時期,從西域和國外傳入的音樂逐漸和漢族的傳統音樂融合,產生了燕樂。燕樂與傳統的“雅樂”是相對而言的,也稱為“俗樂”,它在當時是傳播最廣、最有群眾性和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抒情音樂。當時的詞,就是和這種新興音樂的樂曲相配的歌詞。詞的名稱,是和曲調相對而言的。唐代出現了“曲子詞”的名稱,敦煌寫本則稱之為“曲子”,如《雲謠集雜曲子》。宋代也有“曲子”的名稱,又稱“今曲子”。此外,詞又稱“長短句”、“詩餘”。長短句歌詞在唐代興起的時候,還未能與詩相抗衡,進入宋朝以後,卻以嶄新的麵貌出現於詩壇、樂壇,並迅速發展成為一代文學。宋代是長短句歌詞繁榮興盛的時代。文學史上,宋以詞著稱,宋詞不管是作為文學樣式還是音樂樣式,在中國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
詞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比較短,在文人創作中比較早盛行起來。如“搗練子令”、“浪淘沙令”等。“引”和“近”一般較長,如“望雲崖引”、“陽關引”、“祝英台近”、“訴衷情近”等。“慢”又比“引”和“近”長,它雖然在唐五代時已經有,但盛行是在北宋中葉以後。如“雨霖鈴慢”、“木蘭花慢”等。隨後又出現“小令”、“中調”、“長調”的名稱。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中說:“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詞除了一部分字數較少的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等以外,都要分段落,一段叫作“一片”。一部分詞分兩段,少數詞分三段、四段。兩段的詞,第一段被稱為“上片”或“上闋”、“前闋”,第二段被稱為“下片”、“過片”或“下闋”、“後闋”。不分片的稱單調,分兩片的叫作雙調。
詞調(或稱詞牌)種類眾多,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等不同而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清代萬樹《詞律》搜集整理,得出660調,1180餘體。康熙時王奕清等所編的《詞譜》,列出826調,2306體。後來還陸續有人補充,總共在1000調以上,其中,常用的大約隻有100多個。詞調名稱的由來,絕大部分已經無從考證,隻有極少數有記載流傳。如“菩薩蠻”,據《南部新書》和《杜陽雜編》說,唐代宣宗大中初年,女蠻國入貢,女使者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掛著珠寶,號“菩薩蠻隊”,有人就據此創作了這個曲調。又如“念奴嬌”,據王灼《碧雞漫誌》所說,是唐代天寶年間所創製的曲子,當時有一個歌女名叫念奴。另外有的詞調的名稱,是用某一首有名詩詞中的語句,如“瀟湘逢故人”,出於梁柳惲的詩句;又如“如夢令”原名“憶仙姿”,出自李存勖《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句。
詞的格律,即詞律,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字數一定。每一詞調都規定一定字數。詞調短的如“十六字令”,隻有16字;長的如“鶯啼序”,有240字。第二,講究平仄。按照宋人的嚴格要求,仄聲還要分上去入,但有選擇餘地,入聲字有時可以當平聲和去聲用;上聲字有時也可以當成平聲用。第三,句式參差不齊。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至七字句都是常見的。此外還有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第四,各個詞調押韻的位置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二句或三句押,還有句中押等等,配合句式的參差不齊,顯得錯綜複雜。第五,對仗可靈活掌握。對仗可以按照習慣運用,如果上下兩句字數相同,就有用對仗的可能。詞的對仗,不限定平對仄、仄對平,它服從於詞調中平仄的規定。
詞的押韻方式可以分為通首平韻、通首仄韻、不同韻部的平仄換韻、同韻部的平仄押韻四類。通首平韻的,都是一韻到底,如“浣溪沙”。通首仄韻的,有的一韻到底,如“滿江紅”;有的換韻,如“釵頭鳳”。不同韻部的平仄換韻一類中,有各種變化:有的前麵押平韻,後麵換成其他韻部的仄韻,如“南鄉子”;有的上片押仄韻,下片換其他韻部的平韻,如“清平樂”;有的一首中換幾次韻,如“菩薩蠻”;有的以一韻為主,中間夾有其他韻,如“定風波”。同韻部的平仄押韻中,有的上片和下片都是平仄韻通押,如“西江月”;有的上片都是平韻,下片夾有仄韻,如“長相思”的兩句疊韻。
宋以前詞人填詞,要求合乎音樂腔調,又要求合乎一定的格律,如字數、平仄、句式、韻位等。格律的規定和音樂的腔調是相關聯的,它是通過合乎格律來達到合乎音樂的腔調。但格律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許多詞人隻懂得格律不懂音樂,他們隻是按照格律填詞,這樣就導致音樂與詞逐漸相脫離的道路,也就無人演唱了。這種無人演唱的詞純粹是抒情的文學作品,沒有合樂的功用。唐宋的燕樂,到元代趨於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北曲。明代以後,宋詞曲譜大多失傳,按照格律填詞卻繼續不斷,詞逐漸成為一種單純的詩歌形式了。
(盧月)
詞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比較短,在文人創作中比較早盛行起來。如“搗練子令”、“浪淘沙令”等。“引”和“近”一般較長,如“望雲崖引”、“陽關引”、“祝英台近”、“訴衷情近”等。“慢”又比“引”和“近”長,它雖然在唐五代時已經有,但盛行是在北宋中葉以後。如“雨霖鈴慢”、“木蘭花慢”等。隨後又出現“小令”、“中調”、“長調”的名稱。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中說:“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詞除了一部分字數較少的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等以外,都要分段落,一段叫作“一片”。一部分詞分兩段,少數詞分三段、四段。兩段的詞,第一段被稱為“上片”或“上闋”、“前闋”,第二段被稱為“下片”、“過片”或“下闋”、“後闋”。不分片的稱單調,分兩片的叫作雙調。
詞調(或稱詞牌)種類眾多,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等不同而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清代萬樹《詞律》搜集整理,得出660調,1180餘體。康熙時王奕清等所編的《詞譜》,列出826調,2306體。後來還陸續有人補充,總共在1000調以上,其中,常用的大約隻有100多個。詞調名稱的由來,絕大部分已經無從考證,隻有極少數有記載流傳。如“菩薩蠻”,據《南部新書》和《杜陽雜編》說,唐代宣宗大中初年,女蠻國入貢,女使者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掛著珠寶,號“菩薩蠻隊”,有人就據此創作了這個曲調。又如“念奴嬌”,據王灼《碧雞漫誌》所說,是唐代天寶年間所創製的曲子,當時有一個歌女名叫念奴。另外有的詞調的名稱,是用某一首有名詩詞中的語句,如“瀟湘逢故人”,出於梁柳惲的詩句;又如“如夢令”原名“憶仙姿”,出自李存勖《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句。
詞的格律,即詞律,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字數一定。每一詞調都規定一定字數。詞調短的如“十六字令”,隻有16字;長的如“鶯啼序”,有240字。第二,講究平仄。按照宋人的嚴格要求,仄聲還要分上去入,但有選擇餘地,入聲字有時可以當平聲和去聲用;上聲字有時也可以當成平聲用。第三,句式參差不齊。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至七字句都是常見的。此外還有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第四,各個詞調押韻的位置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二句或三句押,還有句中押等等,配合句式的參差不齊,顯得錯綜複雜。第五,對仗可靈活掌握。對仗可以按照習慣運用,如果上下兩句字數相同,就有用對仗的可能。詞的對仗,不限定平對仄、仄對平,它服從於詞調中平仄的規定。
詞的押韻方式可以分為通首平韻、通首仄韻、不同韻部的平仄換韻、同韻部的平仄押韻四類。通首平韻的,都是一韻到底,如“浣溪沙”。通首仄韻的,有的一韻到底,如“滿江紅”;有的換韻,如“釵頭鳳”。不同韻部的平仄換韻一類中,有各種變化:有的前麵押平韻,後麵換成其他韻部的仄韻,如“南鄉子”;有的上片押仄韻,下片換其他韻部的平韻,如“清平樂”;有的一首中換幾次韻,如“菩薩蠻”;有的以一韻為主,中間夾有其他韻,如“定風波”。同韻部的平仄押韻中,有的上片和下片都是平仄韻通押,如“西江月”;有的上片都是平韻,下片夾有仄韻,如“長相思”的兩句疊韻。
宋以前詞人填詞,要求合乎音樂腔調,又要求合乎一定的格律,如字數、平仄、句式、韻位等。格律的規定和音樂的腔調是相關聯的,它是通過合乎格律來達到合乎音樂的腔調。但格律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許多詞人隻懂得格律不懂音樂,他們隻是按照格律填詞,這樣就導致音樂與詞逐漸相脫離的道路,也就無人演唱了。這種無人演唱的詞純粹是抒情的文學作品,沒有合樂的功用。唐宋的燕樂,到元代趨於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北曲。明代以後,宋詞曲譜大多失傳,按照格律填詞卻繼續不斷,詞逐漸成為一種單純的詩歌形式了。
(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