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東晉時代人,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後遷至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曾做過秘書郎、征西長史、臨川太守、江州刺史、護軍將軍、會稽內史、右軍將軍,故人稱“王右軍”。
王羲之幼年時經父親指點筆法,又從衛夫人學書,後來“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遂師法張芝、鍾繇等,並吸收民間書法,開始在各種書體中深下苦功。
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由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時期。這時楷書已經形成,但是筆體還比較粗放,草書、行書亦是如此。王羲之遺留下來的書跡有章草、今草、楷書、行書等四種,雖然王羲之所致力研究的是鍾繇的楷書和張芝的草書,但是他沒有做純粹的模擬,而是在前人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並加以新的變化發展,形成自己妍美流便的獨特風格,開創了新的書法體貌。
草書的出現是在先前的金文發展到石鼓文後,這時產生的草篆是草書發展的第一階段。在西漢末期到東漢初期之間,又出現了章草,即帶有隸書波磔的草書。從章草發展到今草,西晉陸機的《平複帖》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而王羲之則以自己獨特的書法創作完成了這一轉變,充分體現出他的書法中尚“意”的美學原則,使今草從此之後逐漸走上了成熟。著名的《十七帖》便是草書的典範之作,因以“十七”兩字為起首而得名。由於王羲之的原作現已一件無存,流傳下來的《十七帖》為唐太宗搜集王羲之以草書體寫的信劄,曆代刻本而成。全帖字字獨立,無任何連帶之筆,又前後顧盼,上下呼應,點墨間,似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氣韻流動於其中,素有“一筆書”之稱。其用筆方折有力,布局嚴謹疏爽,體態婉轉而多邊,表現出筆方勢圓的古典之美。
王羲之《鵝》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書體,王羲之的行書也更加集中體現了他的書法的妍美特色和革新精神以及審美理想,為後人所稱道。人稱“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便是這一書體的典範之作。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卓等41位文人雅士相聚於山陰蘭亭,暢談人生,飲酒賦詩,其間有人推舉他為詩集作序文。麵對良辰美景,盛情樂事,又仰觀俯察,感慨人生短暫,世事變遷,不禁遊目騁懷,思潮泉湧,“書用繭蠶紙,鼠須筆,遒媚勁健,絕代更為”,一揮而就寫下了千古傑作《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全篇324字,28行,洋洋灑灑,一氣嗬成。中鋒用筆,以側鋒交替,輕重適宜,字距分布疏密得當,錯落有致,整體布局采取縱有行、橫無列、行款緊湊,首尾呼應的方式,參差多變又渾然一體。重複之字,必若重構,全篇20個“之”字極盡變化,無一相同,且運用自如,集中體現了筆與意、形與神、剛與柔古典中和的審美典範。據說《蘭亭序》原作傳至其七代孫智永,遺付辯才和尚,後被唐太宗設計從辯才處得來,秘藏於宮中,並隨其葬於昭陵。目前流傳下來的隻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等人的摹本。
王羲之流傳下來的摹本的其他代表作還有《姨母帖》《初月帖》《孔侍中帖》《奉橘帖》《遠宦帖》《寒切帖》《上虞帖》《知庾丹陽帖》《王略帖》《黃庭帖》《樂毅帖》《懷仁集聖教序》以及《吳文碑》等數百種。唐太宗曾評價王羲之的書法說:“詳察古今,研精篆索,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王羲之傳論》)唐代張懷馞也說:“增損古法,裁成今體。進退憲章,耀文含質。推方履度,動必中庸。”(《書斷》)這裏的“中庸”,表現在書法上就是具有中和之氣的古典美。
王羲之的書法為曆代書法家及愛好者所崇尚,成為書法藝術創造的典範,他本人也被人們譽為“書聖”。
(孫愛迪)
王羲之幼年時經父親指點筆法,又從衛夫人學書,後來“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遂師法張芝、鍾繇等,並吸收民間書法,開始在各種書體中深下苦功。
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由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時期。這時楷書已經形成,但是筆體還比較粗放,草書、行書亦是如此。王羲之遺留下來的書跡有章草、今草、楷書、行書等四種,雖然王羲之所致力研究的是鍾繇的楷書和張芝的草書,但是他沒有做純粹的模擬,而是在前人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並加以新的變化發展,形成自己妍美流便的獨特風格,開創了新的書法體貌。
草書的出現是在先前的金文發展到石鼓文後,這時產生的草篆是草書發展的第一階段。在西漢末期到東漢初期之間,又出現了章草,即帶有隸書波磔的草書。從章草發展到今草,西晉陸機的《平複帖》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而王羲之則以自己獨特的書法創作完成了這一轉變,充分體現出他的書法中尚“意”的美學原則,使今草從此之後逐漸走上了成熟。著名的《十七帖》便是草書的典範之作,因以“十七”兩字為起首而得名。由於王羲之的原作現已一件無存,流傳下來的《十七帖》為唐太宗搜集王羲之以草書體寫的信劄,曆代刻本而成。全帖字字獨立,無任何連帶之筆,又前後顧盼,上下呼應,點墨間,似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氣韻流動於其中,素有“一筆書”之稱。其用筆方折有力,布局嚴謹疏爽,體態婉轉而多邊,表現出筆方勢圓的古典之美。
王羲之《鵝》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書體,王羲之的行書也更加集中體現了他的書法的妍美特色和革新精神以及審美理想,為後人所稱道。人稱“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便是這一書體的典範之作。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卓等41位文人雅士相聚於山陰蘭亭,暢談人生,飲酒賦詩,其間有人推舉他為詩集作序文。麵對良辰美景,盛情樂事,又仰觀俯察,感慨人生短暫,世事變遷,不禁遊目騁懷,思潮泉湧,“書用繭蠶紙,鼠須筆,遒媚勁健,絕代更為”,一揮而就寫下了千古傑作《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全篇324字,28行,洋洋灑灑,一氣嗬成。中鋒用筆,以側鋒交替,輕重適宜,字距分布疏密得當,錯落有致,整體布局采取縱有行、橫無列、行款緊湊,首尾呼應的方式,參差多變又渾然一體。重複之字,必若重構,全篇20個“之”字極盡變化,無一相同,且運用自如,集中體現了筆與意、形與神、剛與柔古典中和的審美典範。據說《蘭亭序》原作傳至其七代孫智永,遺付辯才和尚,後被唐太宗設計從辯才處得來,秘藏於宮中,並隨其葬於昭陵。目前流傳下來的隻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等人的摹本。
王羲之流傳下來的摹本的其他代表作還有《姨母帖》《初月帖》《孔侍中帖》《奉橘帖》《遠宦帖》《寒切帖》《上虞帖》《知庾丹陽帖》《王略帖》《黃庭帖》《樂毅帖》《懷仁集聖教序》以及《吳文碑》等數百種。唐太宗曾評價王羲之的書法說:“詳察古今,研精篆索,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王羲之傳論》)唐代張懷馞也說:“增損古法,裁成今體。進退憲章,耀文含質。推方履度,動必中庸。”(《書斷》)這裏的“中庸”,表現在書法上就是具有中和之氣的古典美。
王羲之的書法為曆代書法家及愛好者所崇尚,成為書法藝術創造的典範,他本人也被人們譽為“書聖”。
(孫愛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