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是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蘇繡、蜀繡、粵繡、湘繡並譽為中國的四大名繡,馳名中外。蘇繡素以繡工精細、針法活潑、圖案秀麗、色彩雅潔的藝術風格著稱;蜀繡針法嚴謹、針腳平齊、片線光明、色彩明快,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粵繡以色彩富麗堂皇著稱;湘繡是一種極富民族風格的刺繡工藝,圖案生動逼真。四大名繡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是中華傳統工藝的瑰寶。這裏主要介紹蘇繡和湘繡。


    蘇繡


    蘇繡是以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品的總稱。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台等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蘇繡是在顧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顧繡原指明代上海顧家的刺繡,顧氏家族的顧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進士著稱。他的孫子顧壽潛善畫,從師於董其昌。顧壽潛之妻韓希孟工畫花卉,擅長刺繡,在顧家眾多的名手中堪稱代表,連董其昌看後驚歎“技止此乎!”。明代的商品經濟已較發達,由於顧家的刺繡名揚海內外,因此到了清代時,江南一帶的繡莊許多幹脆掛起“顧繡”的字號,廣義的“顧繡”便由此而來。蘇繡正是在廣泛汲取顧繡的特點和長處後,逐漸從作坊裏孕育出一朵更為奇豔的鮮花。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更是名滿天下。


    在刺繡的技藝上,蘇繡大多以套針為主,繡線套接不露針跡。常用三四種不同的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繡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繡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字概括。


    經過長期的積累,蘇繡已發展成為品種齊全、畫麵豐富、變化多端的一門完整藝術,涉及裝飾畫(如油畫係列、國畫係列、水鄉係列、花卉係列、賀卡係列、鴿譜係列、花瓶係列等)。實用品則涉及至服飾、手帕、圍巾、賀卡等等。


    湘繡


    湘繡起源於民間刺繡,已有2000多年曆史。現已發現最早的實物是1958年從長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幅龍鳳圖。1972年,馬王堆漢墓又出土了40件刺繡衣物和一幅鋪絨繡錦。這些繡品圖案多達10餘種,繡線有18種色相,並運用了多種針法,達到針腳整齊、線條灑脫、繡工純熟的境界。至清代,長沙刺繡遍及城鄉。據清同治年間的《長沙縣誌》載:“省會之區,婦女工刺繡者多,事紡織者少,大家巨族或以錦鈿相尚。”長沙沙坪和開福區霞凝一帶,是湘繡生產的傳統基地,多數農家婦女均以刺繡為業,曾有“繡鄉”之稱。城內繡莊眾多,到清末有26家,繡工逾萬,年產繡品2萬多件。繡品以被麵、枕套等日用品為主,也有少量高檔畫屏。


    湘繡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形象生動、逼真,質感強烈,它是以畫稿為藍本,“以針代筆”,“以線暈色”,在刻意追求畫稿原貌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故其獨特技藝,盡在“施針用線”之中。湘繡針法多變,以摻針為主,並根據表現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紋理的不同要求,發展為70多種針法。線色萬千,根據各種不同畫稿的題材,運用各種不同的針法,選配各種不同色階的繡線——絲線或絨線,憑借針法的特殊表現力和繡線的光澤作用,使繡製出來的物象不但保存著畫稿原有的筆墨神韻,而且通過刺繡工藝,增添了物象的真實性和立體感,起到了一般繪畫所不及的藝術效果。以至湘繡獨成一派,到清末“湘繡盛行,超越蘇繡,已不沿顧繡之名。法在改藍本、染色絲,非複故步矣”。從此,湘繡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國內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上被譽為“渾筆墨於無痕”,“字格簪花,跡滅針線”。1933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上,湘繡出盡風頭。長沙錦花麗繡莊送展的一幅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半身湘繡像,引起轟動。時任湖南省省主席的何鍵授意以他個人名義贈給羅斯福,一時傳為佳話。該繡像現藏於芝加哥亞曆山大博物館。


    如今的湘繡一改過去傳統產品多為單麵繡的工藝,著力發展雙麵繡藝術,同時又創製出難度更大的“雙麵全異繡”,即在一塊透明底料的正反兩麵,繡製出兩個主題、構思、色彩、針法各異的物象,使湘繡藝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


    (蔡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常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幹春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幹春鬆並收藏中國文化常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