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華民族最有特色的餐具,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之中,別具一格。


    我國古代使用筷子的曆史十分悠久,大概已經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早在商代末年,商朝最後一個君主紂王就使用筷子,並且是較為精製的象牙筷子。《韓非子·喻老》中就有“昔者紂為象箸而萁子飾”一說;《史記·宋微子世家》中也有:“紂始為象箸,萁子歎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禦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箸是筷子最早的稱呼,後來才演變稱為“筷子”。


    筷子在中國古代相當長的時間裏被稱為“箸”,先秦時期又被稱為“莢”或者“挾”。《禮記·曲禮上》說:“羹之有菜者方用莢,羹之無菜者不用莢。”隋唐時期“筷子”稱為“”,詩人李白《行路難》詩中有“停杯投不能食”的詞句。這些史料都說明我國古代筷子的稱呼有很多。宋、元、明、清時期還有稱“筷子”為“箸”的。“筷子”的稱呼是明代以後出現的,之所以“箸”被稱為“筷子”,可能與“避諱”的習俗和“諧音”有關。按明代《菽園雜記》中說:吳地的百姓忌諱說箸,因為吳地是以行船為生,船“住”了就沒有生意;同時,船都是木頭製造的,害怕蟲“蛀”。所以改稱為“快子”,後逐漸被稱為“筷子”。清代“箸”和“筷子”兩個稱呼都使用。


    製作筷子的材質也隨著時代的不同呈現出一些變化。竹木是製作筷子的最早材質,漢代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箸“從竹者聲”,最先被稱為“箸”,就是因為筷子是取竹子而製作的。遠古的筷子,多是就地取材,或是樹枝或是竹棍,有時候還是動物骨角。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開始使用刮削之後的木筷和竹筷。夏商以後經過琢磨的牙筷和玉筷開始出現,如紂王就使用象牙筷子。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銅筷和鐵筷,後來因為銅筷和鐵筷容易被氧化,產生銅鏽和鐵鏽,鐵筷和銅筷進而被銀筷取代。隋唐時期出現精致名貴的金筷和銀筷,金筷和銀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般平民家庭沒有資格和權利使用金筷和銀筷。到了明清兩代,筷子的材質主要是竹木筷鑲銀,主要有湘妃竹鑲銀箸、烏木鑲銀箸、紅木鑲銀箸等,還有上下雙鑲箸及三鑲箸。


    筷子的形狀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呈現其各自的特點。隋唐以前,筷子都是圓柱形的,比較單調。隋唐以後,筷子開始工藝化,其形狀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已經由原來單調的圓柱形到上粗下細的圓柱形,首有孔相接。宋代以後,筷子上部的形狀由原來的圓柱形變為方形,而且開始出現了紋飾。明代以後筷子上部形狀有方形、六菱形、八角形等,為生產更精美的工藝筷奠定了寬廣的基礎。


    筷子在我國的使用過程也有發展的曆史。筷子剛一開始並沒有如今的撥、挑、挾、拌等功能。《禮記·曲禮上》上“飯黍勿從箸”的說法,是說吃飯時不用筷子。《曲禮·曲禮上》上的“羹之有菜者方用莢,羹之無菜者不用莢。”“莢”作為“筷子”的一種稱呼,說明古代“筷子”有過專門用作挾菜用,不用於吃飯。


    筷子在中國發展的曆史悠久,也影響了中國周邊的國家。筷子的曆史也是由最開始的注重使用而逐漸走向集使用和工藝欣賞於一體的過程。筷子的名稱和材質形狀都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地發展變化,形式越來越豐富。


    (嶽晗 南金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常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幹春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幹春鬆並收藏中國文化常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