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關口小,易守難攻,所以必須采取突擊戰術。韓信於是公開宣布修建棧道,並有意讓關中守將注意力集中在棧道的工程上,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成為漢軍總將的韓信,開始著手策劃劉邦的東征計劃。


    在進入關中時,為了表示不再東歸,張良曾勸劉邦燒毀棧道,讓項羽陣營疏於防備。


    堵塞劉邦的第一道關口,是秦國名將雍王章邯。


    章邯對劉邦的印象不深,而且他一向看不起這種非正統的將領,因此一直未對劉邦作太多的防衛準備。


    其實,章邯最討厭及看不起的人是他自己。坑卒事件後,章邯被嚇壞了,他連反抗式自殺的力量都消失了。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為什麽能忍辱偷生下來,而且還受封鎮守關中。


    章邯深知秦民都痛恨他,還好有楚軍以武力強力鎮壓,自己的安全暫時沒有問題。但章邯卻不是狐假虎威的人,他對自己目前的現狀非常痛恨,處事變得消極、頹廢,不太願意管事,早已失去名將應有的積極領導風範。


    漢中傳來情報,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有準備攻擊關中的跡象。


    章邯對此並不感興趣,也不表關心。


    劉邦的情報人員,當然也探得章邯這種心態。


    韓信下令修建棧道。這個工程相當龐大,即使行動再秘密,消息也不可能不走漏的。


    韓信還經常到現場鼓勵士氣。


    “我們很快就會回到東方的。”


    聽到這個消息的章邯,隻淡淡地表示:


    “修棧道?那麽打過來還早得很哩!”


    燒毀的棧道要重建,的確沒有那麽簡單。


    但韓信卻從未想由棧道進攻關中。《孫子兵法》詭道十四變:“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韓信想的正是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方法。


    在章邯的雍王京城廢丘的西方,有個地方叫做寶雞;由於渭水流經這兒,使寶雞成了黃土高原中少見的叢林區。


    據傳當年秦文公曾在這裏狩獵,並獲得一顆珍貴的寶石。這顆寶石異常明亮,更令人吃驚的是輕輕磨擦它時會發出公雞般的啼聲,文公於是下令立祠供奉,祠名為寶雞,後人便以此為地名了。


    渭水由隴西流往寶雞,自然形成一個通道。而渭水下遊便是鹹陽,基於運輸上之方便,秦皇室在此建了一個官倉,用以儲藏糧食,稱為陳倉。秦軍為保護陳倉糧食之安全,便在這裏建立一個小關卡。


    這個關卡腹地小,容不得太多守軍,而且山路崎嶇,軍隊也無法駐紮,所以隻有情況緊急時才能派兵前來馳援。這點對進攻的一方極為有利。


    而且在秦嶺山脈中,惟一能容下較大軍團經過的,便是這條渭河形成的天然管道,加上此處地勢隱蔽性高,暗渡時比較不容易被發現。


    韓信所選擇的便是這條道路。


    但陳倉關口雖小,卻易守難攻,所以必須采取突擊戰術。他於是公開宣布修建棧道,並有意讓關中守軍將注意力集中在棧道的工程上,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韓信將軍團分成四大部分,每個軍團大約四、五千人不等,出發時相隔行程約兩天,以免讓對方發現。


    韓信自己則暫時留在棧道工程現場,以免章邯察覺陳倉的軍事行動。


    原則上,在攻陷陳倉後,韓信便迅速趕往前線。


    申原動蕩,項羽無心以顧關中。


    在範增的全國性戰略上,劉邦是首要假想敵,所以項羽陣營對劉邦的動向是極端關切的。


    項羽曾和章邯對陣過,因此深知章邯、司馬欣、董翳的指揮及作戰力,但他惟一疏忽的是,由於坑殺降卒和焚燒鹹陽事件,章邯等早已成行屍走肉,根本完全喪失作戰能力。


    其實,讓項羽真正無暇關心關中情勢的是中原的問題已陷入嚴重不安了。


    他錯誤的分封策略,使各諸侯國很快地陷入再動亂中,韓信便是看到這一點,才乘勢進軍關中。


    最早興兵反抗項羽的,是沒有得到任何封地的齊國首席軍事強人田榮。


    四月時,項羽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而以親項羽的齊國將領田都為齊王,早引起了田榮相當的不滿。


    才一個月不到,田榮便以自己強大的軍力主動攻擊田都,田都無法抵抗,隻好放棄京城臨淄,率領少數直屬軍團逃亡到楚地,投靠項羽。


    田榮重新迎接田市入臨淄,但田市害怕項羽的威脅而棄國逃亡,田榮非常生氣,在六月間擊殺田市於即墨,並在臨淄自立為齊王。


    這個時候,盜賊出身的彭越也集結了萬餘人馬,占領巨野,不屬於項羽原分封的體係。


    田榮便趁勢結交彭越,贈與將軍印,並令他攻擊北方的濟北王田安。田安顯然非彭越敵手,濟北一個月不到便陷落了,田榮也因此重行統一了三齊,成為真正的齊王。


    接下來,便要麵對楚軍的壓力了。


    田榮於是主動邀請彭越攻擊楚地。項羽對田榮這種目無法紀、大膽挑戰的行為,大為暴怒,命令蕭公角前往對抗。


    蕭公角一味以為楚軍已是天下無敵,對彭越這種盜賊組織完全沒有放在心上,結果在彭越的遊擊戰術下,被擊得潰不成軍。


    楚軍的失敗,對不少野心家是重要的鼓舞,陳餘便是其中的一個。


    巨鹿之戰的畏敵表現,使陳餘成了國際笑話,聲望也跌入穀底。他勸降章邯雖居功甚偉,但項羽對靠嘴巴不靠勇氣的人一向沒有好感,所以分封天下時陳餘隻得到三個縣,比起張耳以常山王統治原越國,陳餘實在是顏麵丟盡了。


    因此,他對項羽也痛恨到了極點。


    在田榮擊敗三齊,恢複齊國統一時,陳餘派親信張同和夏說去遊說田榮:


    “項羽為天下宰,非常不公平,親近他的諸將均可為好地方之王,反將原來的王者遷徙到比較差的劣地。


    “例如趙王居代,反以張耳為常山王,王趙地,我陳餘認為這非常要不得。如今聞大王起兵對抗項羽暴政,不支持您的便是不義。所以陳餘願為馬前卒,請給我一些軍隊支援,讓我去攻打常山王,恢複趙王的地位。然後趙、齊聯盟,便足以反抗楚軍的力量了。”


    田榮非常重視陳餘的意思,立刻派兵支援他攻打張耳。


    韓王成由於力量不足,一直在楚國的控製中,甚至被軟禁在楚營內,根本無法回到陽翟重建韓國。


    張良回韓地後,雖然盡力想恢複韓國政權,但由於韓王成軟弱,一直不敢對項羽要求,因此張良失望之餘隻好重返漢中,意圖投靠劉邦。


    項羽看到韓王成無法獲得韓國長老支持,就廢之為穰侯,並將韓國正式合並於楚國。不久,他又令人暗殺了韓王成,使韓國在未現生機前,便又複歸於滅亡。


    這對張良的打擊非常大,也使這性情中人的企劃高手決心協助劉邦,和項羽周旋到底。


    無意中,項羽為自己增加了不少可怕的敵人。


    韓信處文秀,章邯敗亡


    韓信敢在接掌大將不久便著手東征事宜,主要即想掌握這個時機。


    果然,當樊噲的前軍已攻陷陳倉時,章邯才發現中計;基於責任心驅使,他勉強集結手中軍隊,趕往陳倉馳援。但民心向背,章邯手下的楚軍因此心存畏懼,根本無法有效阻止漢軍的攻勢。


    陳倉陷落後,章邯見地利已失,乃向東退卻。


    這時,劉邦已進入陳倉,指揮樊噲、灌嬰、周勃三大軍團會師。


    章邯軍隊則退至好畤,布陣準備抵擋劉邦大軍,並派急使向司馬欣、董翳等求救。


    此時劉邦也派使節向司馬欣、董翳遊說。他們考慮到民心已無法掌握,僅靠少數楚軍,則連自保都還有問題,又如何能支援章邯,便決定堅守不出。


    章邯見援軍不到,不敢戀戰,便將軍隊退入廢丘以準備堅守。


    劉邦軍隊於是輕易占有雍地,並攻入鹹陽;樊噲繼而攻打廢丘,周勃、灌嬰則分別向司馬欣、董翳施加壓力。


    不久,司馬欣、董翳投降,關中地方除了章邯軍隊固守的廢丘之外,已經全部納入漢軍的掌控中。


    秦國父老對劉邦甚為推崇,因此漢軍雖然不多,但卻很快地占領了龐大的關中平原。


    劉邦終於得償夙願,成為關中王。此時離他被迫帶軍進入漢中,隻有四個月的時間。


    這個戰役的主要策劃人韓信,也隨同蕭何的後備部隊抵達關中。


    由於章邯堅守廢丘,樊噲軍團雖猛烈攻打,但效果不大。


    韓信乃親至廢丘視察戰場,他建議樊噲引臃河之水淹灌廢丘。


    時值夏天雨季,水流湍急,樊噲便令人堵住雍河,讓水灌入廢丘。很快地,廢丘全城已浸入水中。


    章邯見大勢已去,不忍軍民損傷太重,遂自殺身亡。


    廢丘殘軍於是向樊噲投降,關中完全底定。蕭何以其地規劃為渭南、河上、上郡三個郡,納入漢國的管轄中。


    由於劉邦家屬還在故鄉,漢軍不敢貿然進入中原,隻派出特遣部隊薛歐、王吸的小規模部隊,先由武關火速進入楚地,設法營救劉邦家屬。


    王陵之母死義,劉邦無後顧之憂。


    但真正營救劉邦家屬離開沛縣、使劉邦無後顧之憂的人,卻是與劉邦同鄉、素有烈性男子之稱的王陵。


    王陵是沛縣人,由於個性慷慨,有雄略,其早年的勢力比亭長出身的劉邦為大;加上對劉邦的出身又太熟悉,所以王陵實在搞不懂劉邦怎麽會勢力膨脹得如此嚇人。


    倒是劉邦對王陵非常熱情,因為他十分清楚把故鄉人當成敵人,對出身不佳的自己極為不利,所以非把王陵拉到自己這一邊不可。


    其實這段期間,王陵也集合了數千兵力雄據南陽,擁有相當的影響力。連一向驕傲、不把敵手放在眼裏的項羽,都一再表示對王陵的刮目相看。


    基於火燒鹹陽事件,王陵對項羽的評價大降,因而使他決心支持劉邦。


    在劉邦軍隊進入人關中後,王陵已預感日後將是劉邦和項羽兩強對抗的局麵,因此他派了一個突擊隊,迅速到沛縣將劉邦家屬迎入南陽,以表明自己的立場。


    項羽聽到消息後,也立刻派軍駐守在陽夏,一方麵阻止劉邦軍隊大量由武關進入中原,另一方麵也立刻到沛縣控製住王陵的母親,並將之迎入軍營中。


    王陵隻好派使者和項羽交涉。於是項羽讓王陵母親坐在主賓位以表示尊重,並以飲宴招待使者,希望王陵能投入項羽陣營。


    宴會結束後,王陵母親私下向使者表示:


    “請幫助我這個老婆子向王陵交代,要好好地侍奉漢王(劉邦),漢王是位長者,終將獲得天下,千萬不要因為我的安危而左右不定。我這個老婆子現在便以死明誌,以送使者。”


    說完便以劍自殺而死。使者也急速逃回,並將此悲劇迅速稟告王陵。


    項羽認為自己受了騙,非常生氣,便烹煮王陵母屍以泄恨。於是這事件更堅定王陵支持劉邦的決心。


    為抵擋劉邦勢力的繼續擴大,項羽特別封吳縣縣令鄭昌為韓王,並命其進駐陽翟以重新建立防線。


    張良擔心項羽將主力部署在韓境,將造成漢軍南下中原的阻礙,特別由陽翟寫了一篇前線戰情分析書給項羽,表示:


    “漢王離開漢中,以目前動向來看,隻是想占有關中,以取得他原來應得的關中王而已,我看他仍不敢輕易東向而進入中原。”


    他還特別將齊王田榮和梁王魏豹聯合造反、昭告天下的文件同時交給項羽,並表示齊國將聯合趙國和梁國來共同對抗楚國,這股勢國將比同是楚國出身的漢王劉邦軍隊,對項羽威脅更大。


    項羽詳細分析天下可能的變局後,仍評估劉邦不致構成太大威脅,因此無意以大軍來圍堵關中,反而積極準備北伐齊國。


    項羽整合楚地,劉邦鎮撫秦地


    若依項羽分封,原燕王韓廣應移居遼東,而由親項羽的燕將臧荼為燕王。但韓廣卻不願到遼東去,臧荼舉兵突擊之,韓廣戰死,臧荼乃合並燕國及遼東國。


    齊國強人田榮的力量席卷齊、趙、魏三地,劉邦又占領關中,不禁讓項羽感到中原有動亂再起之虞。


    攘外必先安內,讓項羽最擔心的是仍擁有部分楚國長老支持的原楚懷王——義帝。


    九月,項羽派遣親信跟隨義帝到郴,不斷藉機離間其群臣,使楚國部落長老團支持義帝的心態開始鬆動。


    十月,項羽便下令臨江王共敖、衡山王吳芮、九江王英布聯合襲擊義帝,並暗殺之於長江中。


    項羽已徹底整合長江以南的諸侯勢力。


    陳餘在得到齊王田榮支持後,舉兵襲擊常山王張耳;兩位原本為刎頸之交的難友,此時正式以兵戎相見。


    張耳兵力不足,不敢堅守,乃引軍投奔一向有老交情的漢王劉邦。劉邦在廢丘接待張耳,並以諸侯禮厚待之,常山王的軍團也正式合並於漢軍陣營中。


    陳餘引回代王趙歇,複任為趙王,趙王則將原來的代國分封給陳餘。陳餘以趙王的聲望不足,因此仍留在趙都襄國以輔佐趙王,而命夏說為相國治理代地。


    在韓國的張良確認項羽已全力部署北征計劃後,便暗中由韓國進入關中,重行投奔劉邦,劉邦也封張良為成信侯。由於張良有身體狀況一直不佳,劉邦便不為他編組獨立軍團,而任命他為劉邦個人的參謀大臣,直接隨從在劉邦身邊。


    於是在張良策劃下,劉邦率軍出函穀關,鎮撫關外的秦部落長老,爭取他們的支持。


    這段期間,天下大勢已有很大的變化。東方的田榮勢力席卷原齊、趙、梁地;劉邦擁有原秦國勢力範圍,韓地也在其掌握中;項羽則重行整合楚國版圖,並擁有原梁國的精華區。


    三大陣營,形成三分鼎立之勢。


    河南王申陽原為張耳部屬,在張耳號召下也投奔劉邦,成為漢國的河南郡。


    張良又說服劉邦以韓襄王之孫、名字也叫韓信的為韓國太尉,並支援軍隊讓他去經略原來的韓國。而項羽分封的韓王鄭昌,由於無法得到韓國舊勢力支援,抵擋不住韓信攻擊,隻好投降。


    11月,為尊重張良複韓之夙願,劉邦支持韓信為韓王,統領韓國舊部,仍屬於劉邦的漢軍陣營。


    劉邦乃回到關中,建立新京城於櫟陽。


    周勃、樊噲、灌嬰軍團則部署於隴西地帶,以防止中原發生大變局。


    項羽僅滅田榮,劉邦整合河南


    正月,項羽果然親自率軍北上,準備和宿敵田榮決一生死。


    田榮也集結大軍在城陽,預備硬碰硬地與項羽進行會戰。


    果然,項羽再度發揮巨鹿戰役的指揮天才,一天之內便將田榮大軍擊潰。


    田榮兵敗,退守平原郡,卻為亂民所殺。


    項羽再立田假為齊王,並率軍北征到北海。


    為了報複自項梁時代以來齊人不肯積極協助楚國的舊賬,項羽軍隊於是焚燒城郭、屋室。坑殺田榮陣營降卒,虜虐老弱、婦女,使軍隊所到無不殘破。此外,項羽更準備以恐怖政策徹底壓服齊國的反抗。


    但這次項羽又估算錯誤,齊國各部落及城市的反抗韌性極強——這可能與齊、燕長期作戰對抗有關,各地區的齊國人民相聚組成遊擊隊以襲擊楚軍,反而使項羽的楚國主力部隊陷於齊地的僵局中。


    這種情況下最高興的自然是劉邦了。


    他決定趁此機會襲擊項羽的大本營彭城,或許可一舉擊破楚軍,贏得天下的掌控權。


    當然攘外也先需安內。


    雍王章邯敗亡後,其弟章平仍率領殘部據守北地。


    劉邦乃派遣偏將全力攻打北地,結果章平自亂陣腳.兵敗被虜,劉邦也取得了關中的絕對控製權。


    三月間,劉邦親率大軍由臨晉渡過黃河,進入中原地帶。


    魏王魏豹首先率軍前來投降。


    魏豹原有意聯合田榮和陳餘,自成第三勢力。但由於主將田榮已被項羽擊破,陳餘又采保過姿態,使一向能力和信心不足的魏豹大為驚慌。因此他一見到劉邦大軍開向中原,便立刻“西瓜靠大邊”地向漢軍表示臣服了。


    除了陳餘支持的趙國,因位居北方而還未直接承受楚、漢的壓力外,中原地區的諸侯就隻剩下殷王司馬印了。


    司馬印原為趙國將領。巨鹿戰役後,司馬印集結部分趙軍在黃河流域打遊擊,給秦軍很大的壓力,對項羽日後掃蕩函穀關以東的秦國守備部隊幫助很大,因此受封為殷王。


    司馬印在劉邦西征時,曾和他有過短期合作,所以兩人多少還算有點交情。


    夾在楚、漢勢力間,司馬印實在不知該怎麽辦才好。如果他背叛項羽,可能會遭嚴厲報複,但和劉邦對抗,又是非輸不可。


    無奈的司馬印隻好虛幌一招,表麵上和劉邦硬拚,其實剛一接觸便主動認輸投降,這樣總算給項羽一個交代,對劉邦也不至於太失禮。


    亂世中的小老板,夾縫中爭生存,司馬印的無奈可以說是最明顯的案例。


    但對劉邦來講,最高興的倒不是這些諸俟王的紛紛投靠,而是他又得到一個得力助手——擅長智謀的陳平。


    蕭何是最佳的管理部經理,做事條理分明。


    韓信是一流的業務主管,擅長規劃市場的開展。


    張良可以稱得上企劃高手,提供全盤性的規劃。


    酈食其雖有智謀,但滿口儒學且好吹牛,常提供些不切實際的建議,有時讓劉邦有“差點被害”的感覺。


    擅長陰謀的陳平


    陳平確是劉邦最好的私人智囊,頭腦敏銳。清楚,常有別人意想不到的創意。出身為平民的陳平,思考上和貴族後裔的張良常有不同,正好可以彌補張良善於陽謀卻不善於陰謀的缺點。


    劉邦一向喜歡惡作劇,對陳平的鬼點子多頗為欣賞,因此他認為陳平的確是他個人最佳的“董事長特別助理”。


    陳平是陽武地方人士,家裏貧窮,隻有30畝左右農田,兄弟兩人相依為命。陳平的哥哥,《史記》記載為陳伯,顯然隻是稱呼並非名字。因此陳平和劉邦一樣原本沒有名字,其名字是他們自己努力爭來的。


    和劉邦相同,陳平也長得高大英俊,相當體麵,十足的一位美男子。


    不過在保守的農村社會,隻靠外表便想出人頭地並不那麽容易。但陳平卻不自暴自棄,他非常努力讀書,年輕時便立誌以“見識”爭取出線。


    哥哥希望弟弟如願,自然沒有什麽怨言,所有農田方麵的工作由他承擔全部責任;但嫂嫂可不這樣想,長得高大雄偉的小叔卻隻會讀書吃閑飯,自然經常忍不住要埋怨一番了。


    有次,鄰人開玩笑地表示:


    “你家小叔生活貧困,卻仍然吃得如此肥壯,真是奇事。”


    想不到這句無心的話卻引來嫂子滿肚牢騷:


    “他是硬吃閑飯長大的啊!有這種小叔,不如沒有的好。”


    陳平倒沒有生氣,反而是陳伯暴跳如雷,並當場休掉妻子,把她趕回娘家。


    陳平到了適婚年紀時,富人家以其貧窮,不肯將女兒嫁給他,貧窮人家的女兒,陳平也不想娶;所以過了結婚年齡,仍是單身漢一個。


    同鄉富人張負有位孫女曾經嫁過五次,娶她的人卻都突然死了,因此有克夫傳聞,沒有人想娶她。隻有陳平表現娶她的意願,張負甚奇之,很想進一步了解這位年輕人。


    有次鄉邑中有人出喪,陳平知禮,家裏又貧窮,便被選為侍喪者。他在葬禮中表現得體,張負看在眼裏,深奇之。


    陳平離去後,張負尾隨其後,一直跟蹤到他所住的地方。隻見陳平住於陋巷中,連門都沒有,隻以布席遮之;但門外卻有長者的車跡,代表有不少人到此來請教陳平。


    張負回家後,對其子張仲表示:


    “我想將孫女嫁給陳家小叔。”


    張仲很好奇地表示:


    “陳家貧窮,小叔又不事生產,全縣人都在譏笑他,為什麽反要把我的女兒嫁給他呢?”


    張負表示:“像陳家小叔這種外表好又有內涵的人,怎麽可能長期貧窮呢?!”


    陳平娶得張負孫女後,利用她娘家的關係,得了不少財務上的協助,也擴展了其交遊。


    裏中有慶典時,分割祭肉的工作一向由陳平負責,而陳平在分配時非常公平,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於是連裏中父老都稱讚道:


    “善哉,陳孺子(小叔)之為宰。”


    陳平也自信滿滿地表示:


    “如果讓我有機會為天下宰,也一定會分配得公公平平的。”


    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陳平才會將自己的名字取一個“平”字,以作為自己特別的形象。


    陳平投效劉邦


    陳勝、吳廣起義不久,立魏王咎,陳平以擅長禮節,受任為魏王咎的太仆。他曾以謀略遊說魏王咎,卻不被接受,反因好表現而受到讒言攻擊,隻好逃亡離去。


    這次出仕經驗讓陳平了解到找老板的重要性,因此他也不再急於想當官了,寧可在故鄉賦閑一陣子再講。


    巨鹿戰役後,項羽勢力迅速膨脹,陳平便前往投效;項羽以陳平深得禮儀,封為爵卿。


    但陳平仍希望爭取參與軍事策劃之機會,不斷地向項羽提出建議,倒頗得項羽欣賞。因此當劉邦平定關中、殷王司馬印呈現極端不穩時,項羽乃封陳平為武信君,率領著在楚陣營中的魏王咎之賓客,前去威脅殷王。結果,他很快便擊降了司馬印而班師回營。


    項羽便令項悍拜陳平為都尉,賜金20鎰,儼然已成為獨立軍團的將領。


    但不久劉邦再度逼迫司馬印投降,這一次連魏國的長老們也紛紛向劉邦靠攏。


    項羽的主力部隊正陷於齊地泥淖中,因此他對殷國的變局非常生氣,下令嚴厲懲罰失職人員。


    陳平首當其衝,為了保命隻好封其金和印,派使者歸還項羽,棄職逃亡。


    由此可見,陳平仍是位不貪心又重名節的人。


    陳平隻身逃亡,並打算渡過黃河,脫離楚國控製區。不料渡船夫見陳平一表人才,又獨身一人在外,料想其身邊必懷有金玉寶器,眼中遂露出凶光,準備殺害陳平。


    陳平由船夫行動中看出自身危機,立刻將衣服脫光並走到船頭,表示想幫忙劃船,藉此讓船夫了解他空無一物,果然很驚險地逃過了危難。


    渡河後,陳平立刻投奔修武的漢軍陣營,並經由魏無知的推介而晉見劉邦。


    於是中涓萬石君安排陳平與其他七個人同時入內晉見,賜食後,劉邦便表示:


    “請先回預備好的宿舍吧!”


    陳平立刻大聲表示:


    “臣有事晉見漢王,所言之事不可以遲過今天。”


    劉邦很驚異地注視陳平,直覺上認為這可能是位相當不錯的人才,乃下令特別約見陳平,與之深談。他發現陳平的智略及見識有不少和自己很接近,隻是陳平卻能解釋得很清楚,不禁心中感到非常高興。


    劉邦問陳平道:


    “你在楚國擔任什麽官職?”


    “臣曾擔任都尉。”


    當天劉邦也立刻拜陳平為都尉,並令之為參乘,待在自己的身旁,出任典護軍的官職。


    諸將聞之大驚,不少人向劉邦抗議:


    “大王對今天才投奔我們的楚國逃亡之人,還未知其能力及忠誠度,便將之放在身邊,又讓他們來監護我們,這不太過分了嗎?”


    劉邦笑而不答,反而更加表示對陳平的信賴。


    陳平為此感激不已,恨不得馬上為劉邦效死。


    其實,劉邦早看出陳平這種人自視雖高,但內心卻極端不安,如不特加恩寵是無法收其心的,因此才安排了這段特別的“信任秀”。


    可見在用人方麵,劉邦的確有大智若愚的才氣。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經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製度化、正常化。一切成了自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如果光是在作“動員式”的努力,管理體係遲早是會出問題的。所謂暴風不會吹整個早上,下大雨不可能持續整天,即使以天地的力量猶且做不到,何況我們凡人呢?


    從事於道者,將得道,從事於德者,將得德,失道失德者,自然也是什麽都得不到。


    得到道者,道也自然會樂於親近之,得到德者,德也自然會樂於親近之。管理者不懂得主動爭取部屬相信他,自然也得不到部屬的信任了。


    以個人條件而言,項羽比劉邦要好得太多了。尤其是攻進鹹陽後,他已成為天下實際領導者。


    但以身為一位管理者來說,他卻顯然地不勝任。因為管理者必須包容被管理者,使管理工作進入製度化、正常化,管理者的地位才能穩固而成功。


    項羽的作為卻正好相反,他不但不去了解他所統有的天下,反而以個人意願和這些已臣屬為其部屬的勢力相對抗。他將天下炒得翻了天,又把各地方力量作大調動,所以才短短時間便同時和所有人敵對,難怪他要手忙腳亂了。


    其實當時真正對項羽有威脅的,隻有劉邦和田榮,而且兩人羽翼未豐,項羽若真有意封死他們並不困難。但項羽卻同時弄亂了周圍足以阻斷劉邦和田榮的舊有力量,讓敵我都亂成了一團,自然讓這兩股力量更有可乘之機了。


    項羽和範增如果能一開始就全力圍堵劉邦和田榮,先爭取其他勢力的信任和穩定,則天下大勢可能會完全不一樣了。


    劉邦在這期間,表現得的確比項羽要像一位優秀的管理者。該寬容時寬容,該豁出去時豁出去,該隱忍時隱忍,一切順應情勢的需要,反而使他度過了生命中的重大危機,而且開始轉危為安,奠定了自己在爭奪天下角色的穩固地位。


    也就在這個時期,劉邦得到了不少幹才的信任,如張良的回歸、拜韓信為大將、以陳平為私人秘書等。他的傑出表現,也使他真正獲得大家的信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邦大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文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文德並收藏劉邦大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