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高雄西子灣:蔣介石來台第一行館,記錄『八二三』炮戰全程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師永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雄市西子灣早在清代就是“台灣八景”之一。20世紀初日據時代,更是台灣南部遊覽勝地。由於位居要津,“二戰”時期被日軍占為基地,並將其中一處私人住宅開征為軍官俱樂部。台灣光複後,蔣介石看上此地戰略價值,沿用日軍廳舍,並成為他1949年在台停留時第一個行館。
無暇於領略當地風光,情勢愈加狼狽的蔣介石,在名將孫立人力保下,踏上台灣土地。在西子灣行館內,麵臨國民黨全麵敗退的劣勢,蔣介石更著手草擬防守及治理台灣計劃,為轉進台灣立下根基。
國民黨遷台後,西子灣行館始終擔負著蔣介石南部地區首要行館與臨時指揮部任務;“八二三”炮戰爆發,這裏是蔣介石運籌規劃的基地;每年“陸軍官校”校慶,蔣介石勢必會“駐蹕”於此,以便前往高雄鳳山檢閱軍隊。
直到蔣介石年歲漸長,不耐行館浪濤聲打擾睡眠,才移居澄清湖行館,西子灣賓館才漸漸步下曆史舞台。
◆西子灣行館
西子灣坐落於台灣高雄西隅沿海灣澳,沙灘廣闊,風景秀麗,“西子夕照”早在清初即為“台灣八景”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子灣被日軍占領,設立海防據點。台灣光複後,此屋則由海軍總司令部接收。1949 年,國內戰局陷入不利的蔣介石搭機飛往台灣,這裏成為其在台落腳時的第一個行館。1952 年,此館由“總統府”第三局接管,整修後作為蔣介石在南部“駐蹕”之所,並且定名為“西子灣行館”。西子灣行館始終擔負著蔣介石南部地區首要行館與臨時指揮部任務,正是在此館中蔣介石草擬防守及治理台灣計劃,為轉進台灣立下根基。
無暇於領略當地風光,情勢愈加狼狽的蔣介石,在名將孫立人力保下,踏上台灣土地。在西子灣行館內,麵臨國民黨全麵敗退的劣勢,蔣介石更著手草擬防守及治理台灣計劃,為轉進台灣立下根基。
國民黨遷台後,西子灣行館始終擔負著蔣介石南部地區首要行館與臨時指揮部任務;“八二三”炮戰爆發,這裏是蔣介石運籌規劃的基地;每年“陸軍官校”校慶,蔣介石勢必會“駐蹕”於此,以便前往高雄鳳山檢閱軍隊。
直到蔣介石年歲漸長,不耐行館浪濤聲打擾睡眠,才移居澄清湖行館,西子灣賓館才漸漸步下曆史舞台。
◆西子灣行館
西子灣坐落於台灣高雄西隅沿海灣澳,沙灘廣闊,風景秀麗,“西子夕照”早在清初即為“台灣八景”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子灣被日軍占領,設立海防據點。台灣光複後,此屋則由海軍總司令部接收。1949 年,國內戰局陷入不利的蔣介石搭機飛往台灣,這裏成為其在台落腳時的第一個行館。1952 年,此館由“總統府”第三局接管,整修後作為蔣介石在南部“駐蹕”之所,並且定名為“西子灣行館”。西子灣行館始終擔負著蔣介石南部地區首要行館與臨時指揮部任務,正是在此館中蔣介石草擬防守及治理台灣計劃,為轉進台灣立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