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來台第一行館,兩次臨台心情各一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師永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子灣坐落於台灣高雄西隅沿海灣澳,也稱“洋路灣”“洋子灣”或“斜仔灣”,因閩南語諧音,漸稱為“西子灣”。北端位在柴山西南端山麓下,南麵隔海與旗津島相望,平灘、淺沙及天然礁石四布,椰林、浪花增添熱帶風情,“西子夕照”早在清初即為“台灣八景”之一。全台第一座洋樓也出現於此。[全台第一座洋樓,係由天利洋行於同治四年(1865)2月,在西子灣畔哨船頭小山丘興建,是當時英國掌理海關稅務工作的重要據點。]
日本占據台灣後,於1916年在西子灣設立壽海水浴場,成為高雄民眾遊憩的重要景區。1923年,為迎接日本皇太子裕仁抵高雄視察,殖民政府不但將附近的打狗山改稱為“壽山”,並於西子灣畔興建“壽山館”,作為太子駐泊所。[同樣位於西子灣,裕仁抵達高雄視察時,夜宿於殖民政府特地為他興建的壽山館。此處並非日後的蔣介石行館,但風景清幽,裕仁曾利用時間登壽山觀賞風景。裕仁離台後,壽山館也成為日皇宗室度假憩息之處。日本人同時在當地籌建森林公園與登山公路。壽山並於1926年被日本報刊選為“台灣八景”之一。]
由於位居要津,“二戰”時期,西子灣被日軍占為基地與海防據點,海水浴場不再,長堤上築起軍事碉堡,日本海軍並將西子灣畔北側一棟由高雄醫師彭清約於1937年所建二層樓和風西式建築征收為軍官俱樂部,也就是西子灣賓館前身。1945年抗戰勝利後,此屋則由海軍總司令部接收,作為貴賓招待所,稱“壽山官邸”。
1949年5月25日,結束長達10天在澎湖的徘徊,在孫立人保證下,蔣介石搭機飛往高雄岡山,再登艦轉往壽山旁港口登岸,並檢閱孫立人為他訓練的新軍,是以西子灣海軍招待所成了蔣介石1949年在台灣本島落腳的第一個行館。蔣介石在當天日記上沒有提到為何在台海間徘徊不前,隻記載,“到岡山下機,叔銘[王叔銘(1905年10月16日-1998年10月28日),本名醺,號叔銘。山東諸城人。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曆任美籍誌願軍大隊中國人員管理處主任、空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等職。1946年6月,調任空軍總司令部少將副總司令,1952年3月,升任“空軍總司令”。1957年升任“參謀總長”。曾任“駐約旦王國大使”“總統府戰略顧問”。1998年病逝於台北,享壽92歲。]來迎,直上高雄要塞之壽山官邸,背山麵海,坐北向南,林木蔥蘢,神悅心怡,不勝自得之至”。
日本占據台灣後,於1916年在西子灣設立壽海水浴場,成為高雄民眾遊憩的重要景區。1923年,為迎接日本皇太子裕仁抵高雄視察,殖民政府不但將附近的打狗山改稱為“壽山”,並於西子灣畔興建“壽山館”,作為太子駐泊所。[同樣位於西子灣,裕仁抵達高雄視察時,夜宿於殖民政府特地為他興建的壽山館。此處並非日後的蔣介石行館,但風景清幽,裕仁曾利用時間登壽山觀賞風景。裕仁離台後,壽山館也成為日皇宗室度假憩息之處。日本人同時在當地籌建森林公園與登山公路。壽山並於1926年被日本報刊選為“台灣八景”之一。]
由於位居要津,“二戰”時期,西子灣被日軍占為基地與海防據點,海水浴場不再,長堤上築起軍事碉堡,日本海軍並將西子灣畔北側一棟由高雄醫師彭清約於1937年所建二層樓和風西式建築征收為軍官俱樂部,也就是西子灣賓館前身。1945年抗戰勝利後,此屋則由海軍總司令部接收,作為貴賓招待所,稱“壽山官邸”。
1949年5月25日,結束長達10天在澎湖的徘徊,在孫立人保證下,蔣介石搭機飛往高雄岡山,再登艦轉往壽山旁港口登岸,並檢閱孫立人為他訓練的新軍,是以西子灣海軍招待所成了蔣介石1949年在台灣本島落腳的第一個行館。蔣介石在當天日記上沒有提到為何在台海間徘徊不前,隻記載,“到岡山下機,叔銘[王叔銘(1905年10月16日-1998年10月28日),本名醺,號叔銘。山東諸城人。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曆任美籍誌願軍大隊中國人員管理處主任、空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等職。1946年6月,調任空軍總司令部少將副總司令,1952年3月,升任“空軍總司令”。1957年升任“參謀總長”。曾任“駐約旦王國大使”“總統府戰略顧問”。1998年病逝於台北,享壽92歲。]來迎,直上高雄要塞之壽山官邸,背山麵海,坐北向南,林木蔥蘢,神悅心怡,不勝自得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