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蔣介石深愛角板山青山疊翠、碧水環繞,加上顧慮大陸方麵裝備日漸強化,對台威脅大增,所以國民黨之後也在複興台地北方,原本受管製的保留地上,另修一棟西式平房新館“複興賓館”。當地居民稱“複興賓館”為“新賓館”,與角板山行館的“舊賓館”區分。


    新館不同於老館的日式風格,采用歐洲建築形式設計,外觀素雅樸實,占地近6公頃,建築麵積657平方米,與裕仁創建的舊賓館遙遙相對,約400米,並與從行館側門一條小路直接相通。


    ◆內觀


    如今的角板山賓館內圖文並茂地展出著蔣介石在台灣的曆史活動,行館被開辟為展覽館,屋內還播放著肅穆的紀念歌曲,對於在台灣成長起來的中青年來說,更是記憶深刻。(上圖)


    這棟新館原先打算代替舊館,提供給蔣介石休憩使用,但完工後,蔣介石到角板山視察時仍偏好留宿舊館,因此未曾在新館駐留,反而是蔣經國較常在新館居住,因此新館成為蔣經國行館,甚至外傳早期當地也作為高層緊急軍事會議的場所。


    ◆圖文展示


    展覽館內展出蔣經國和蔣方良女士的大幅照片,蔣經國是台灣地區真正的建設者,曆史功過當留待歲月厘清,而“清廉愛民,永銘於心”的形象是難以抹殺的。自此角板山賓館完全對民眾開放展出,每年都有大量民眾前來參觀吊。(下圖)


    因此新館安全管製絕不馬虎,甚至更齊全。門口有侍衛房舍、駕駛宿舍、貴賓房舍;廊前還設有防彈玻璃,同時隻有一道門可供出入。行館左側守衛室門口,循150級階梯而下,即可抵達長達200餘米的緊急避難用秘密地下坑道,號稱能承擔戰時指揮與原子彈攻擊,隧道兩端出口均設有厚重的混凝土掩體,內部有厚重鋼板門及射擊口。


    戒嚴時期,曾傳說這個戰備隧道可直通慈湖,不過,地方政府探勘後確定隧道不如想象中長,但挑高達三米,相當寬敞,一說行館有三條通道出口,隧道內有燈光與通風設備,當年還曾鋪上地毯。


    不過隨兩岸情勢緩和,避難坑道並沒有派上用場,反而因十分潮濕,隧道地底長滿青苔。防彈設施也已在1972年改建時拆除,並改以紅瓦磚牆。行館內部空間雖然相當寬廣,據說當年除入門處擺有件玉塑屏風外,幾乎沒有任何擺飾品,陳設十分簡單。


    ◆蔣宋親手所植樹


    1950 年10 月25 日,蔣宋聯手在角板山貴賓館前植下兩棵榕樹。60 多年過去了,除卻大榕樹枝粗葉盛,頗具曆史感的形象,樹下也展示著當年蔣介石和夫人植樹時的留影。隨著“兩蔣時代”在島內的終結,蔣氏家族的影響漸淡,唯有當年留下的這些舊物,在靜靜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新館園區除了人工湖,最受矚目的就是大麵積的梅園和相思樹,計有70多株梅樹,品種係多瓣梅花,雅致綺麗,每年春節前後是北台灣最可觀的梅林景色,有“梅台”之譽,宛如一片白雪,與角板山公園內170多株白梅相互輝映。


    “複興賓館”梅樹適宜觀賞,但不易結果;冬季花開時節,暗香浮動,蔣宋常相攜上山小憩、賞梅。行館正前方小徑可抵達南側一座新建的涼亭,有梅有竹亦有鬆,是光複後國民政府拆除原先的久間佐馬太紀念碑,在原先基座上重建而成。蔣介石常在此憑眺大漢溪口台地,青山蒼翠、曲溪深澗。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命名為“思親亭”,匾額字樣則是搜集蔣介石墨跡連綴而成。


    沿思親亭旁花園石階步道下行,約40分鍾至1小時即可抵達河床與近40年曆史、由草屯人林枝木興建的溪口吊橋。站在吊橋中央,景色極佳,高峰清秀,峽穀迤邐,並可直抵對岸四層台階式的溪口台地。


    據蔣經國回憶,“文革”期間,溪口王太夫人墓遭紅衛兵摧毀,蔣介石心情至為悲傷,即來角板山靜居,之後蔣介石在思親亭對蔣經國說,“私仇可以不理,大仇不可不理,因私仇者個人之仇,大仇者國族之仇,大丈夫可不計私仇,但不可不報國族之大仇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師永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師永剛並收藏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