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戰地行館定位均為『兩蔣』靠前指揮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師永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說蔣介石行館都是為獨攬風光、遊山玩水而設,未免太過偏激。畢竟對蔣介石而言,行館等住所的方便之處,在於它可以免去許多舟車勞頓,隱秘而迅速地達到他所需要視察的地點。特別相較於蔣經國高度關注各地重大民生建設,深諳掌控部隊重要性的蔣介石,有更多比例放在戰務巡視上,因此從20世紀40年代與50年代之交,國民黨大舉遷台時期,設置在各戰地或重要營區的行館就是蔣介石檢閱部隊前的駐地。
例如西子灣賓館與澄清湖賓館,就是蔣介石南下高雄主持“陸軍官校”閱兵的重要住所,澎湖第一賓館也具有戰線前哨指揮部的性質。其他位於部隊營區內的戰時行館也為數眾多。作為最前線的金門、馬祖,受到更大的戰爭壓力;退無可退的蔣介石當然更抱以高度重視,多次親自巡視,或指派蔣經國到第一線督軍,自然留下諸多印記。
例如1949年10月17日,湯恩伯不顧蔣介石當麵下達死守命令,棄守宣稱固若金湯、可守三到五年的廈門,敗走金門。解放軍將領葉飛自華南席卷而下,決定集中船隻以15000人進攻大金門。此時湯恩伯已無鬥誌,急電蔣介石,認為金門勢必無法守,要求撤往澎湖,鞏固台灣防務。但蔣介石大怒之下立即回電“廈門已丟,金門不能再失”,並指派胡璉第十二兵團與台灣新軍第二〇一師前往馳援。
此後,古寧頭戰役中解放軍失利,蔣介石贏得了短暫的喘息機會,甚至等到朝鮮戰爭爆發,重拾與美國的關係。1953年1月,蔣介石還親自到金門巡視,並手書“毋忘在莒”四個大字,以高四丈、寬兩丈的尺寸,勒石在金門太武山上。
至於蔣介石在金門的行館,據說設在位於太武山金防部擎天石室,這處基地號稱一刀一斧從堅硬花崗岩石中雕塑而生,不但位置相當隱秘,更能借以發揮捍衛戒護效果,內部陳設則十分簡單。至於古寧湖旁的三層樓建築古寧樓,則是蔣介石相當喜愛的休閑、沉思去處,也常在這裏召見將領,目前古寧樓三樓仍保存蔣介石生前陳設模樣。
蔣經國恩師吳稚暉去世後,骨灰依遺言撒在大、小金門海域,蔣介石每到金門,也會特別到金門水頭碼頭山上的吳稚暉紀念亭緬懷故人。由於當時兩岸情勢緊張,蔣介石前往金門行程不但一切保密,還會先繞道澎湖,同時緊貼海平麵飛抵金門,躲過雷達追蹤,以策安全。
例如西子灣賓館與澄清湖賓館,就是蔣介石南下高雄主持“陸軍官校”閱兵的重要住所,澎湖第一賓館也具有戰線前哨指揮部的性質。其他位於部隊營區內的戰時行館也為數眾多。作為最前線的金門、馬祖,受到更大的戰爭壓力;退無可退的蔣介石當然更抱以高度重視,多次親自巡視,或指派蔣經國到第一線督軍,自然留下諸多印記。
例如1949年10月17日,湯恩伯不顧蔣介石當麵下達死守命令,棄守宣稱固若金湯、可守三到五年的廈門,敗走金門。解放軍將領葉飛自華南席卷而下,決定集中船隻以15000人進攻大金門。此時湯恩伯已無鬥誌,急電蔣介石,認為金門勢必無法守,要求撤往澎湖,鞏固台灣防務。但蔣介石大怒之下立即回電“廈門已丟,金門不能再失”,並指派胡璉第十二兵團與台灣新軍第二〇一師前往馳援。
此後,古寧頭戰役中解放軍失利,蔣介石贏得了短暫的喘息機會,甚至等到朝鮮戰爭爆發,重拾與美國的關係。1953年1月,蔣介石還親自到金門巡視,並手書“毋忘在莒”四個大字,以高四丈、寬兩丈的尺寸,勒石在金門太武山上。
至於蔣介石在金門的行館,據說設在位於太武山金防部擎天石室,這處基地號稱一刀一斧從堅硬花崗岩石中雕塑而生,不但位置相當隱秘,更能借以發揮捍衛戒護效果,內部陳設則十分簡單。至於古寧湖旁的三層樓建築古寧樓,則是蔣介石相當喜愛的休閑、沉思去處,也常在這裏召見將領,目前古寧樓三樓仍保存蔣介石生前陳設模樣。
蔣經國恩師吳稚暉去世後,骨灰依遺言撒在大、小金門海域,蔣介石每到金門,也會特別到金門水頭碼頭山上的吳稚暉紀念亭緬懷故人。由於當時兩岸情勢緊張,蔣介石前往金門行程不但一切保密,還會先繞道澎湖,同時緊貼海平麵飛抵金門,躲過雷達追蹤,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