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陳水扁為配合“去蔣化”攻勢,以浪費公帑為由,要求蔣家盡速將“兩蔣陵寢”從慈湖、頭寮遷走,移靈到五指山“國軍公墓”下葬。民進黨也說,撤哨是民進黨政府落實轉型正義、麵對曆史的一部分,未來“陵寢”也會改稱墳墓、墓園或墓地。


    事實上,民進黨長期以浪費人力、公帑為由對“兩蔣陵寢”提出批評,但相較於“兩蔣陵寢”初期警力、憲兵編製多達600人,宣稱“防範不法人士對陵寢惡意破壞、騷擾死者安寧與縱火”,後期其實僅剩一連約80人的憲兵駐紮慈湖,一排兵力駐守頭寮,警力大幅縮編三分之二,陵管處人員僅30人,全年預算不到新台幣260萬元。當地維安工作的目的也改成防止“榮民”滋事、向“兩蔣”哭靈,或防止藍綠相互衝擊。


    消息傳出後,蔣孝嚴批評陳水扁趕盡殺絕,堅持不同意由陳水扁主持“兩蔣”遷葬。蔣經國三兒媳蔣方智怡更口出驚人之語,強調移靈五指山的時間點已過,家屬會遵照蔣經國日記遺願,將“兩蔣”遺體移回浙江奉化老家安葬。她也說,“兩蔣”對這塊土地,已奉獻畢生心力,如果“國家”現在不願意再繼續照顧,還說是蔣家的家事,就讓蔣家人接手。


    不過由於正值選舉,加上陳水扁見縫插針,批蔣家不識大體,為免激化藍綠對決,影響選情,蔣家決定暫緩相關做法,僅由第四代蔣友柏發言,強調“兩蔣”移靈若民進黨界定為“國事”,陳水扁須比照嚴家淦慣例,依“國家元首”規格對待,遷葬五指山,經費須由政府負擔;若民進黨不願當成“國事”處理,而是蔣家家務,就應尊重蔣家決定。


    蔣友柏也說,就他個人的意見,將會遵守曾祖父、祖父的遺言,把遺體燒成骨灰移靈浙江溪口,費用也不用民進黨政府來負擔。至於骨灰如何送回去,如何與對岸協調,蔣家自有方法。


    眼看被蔣家打到“國葬”的痛腳,陳水扁隻能沉默以對,但慈湖撤哨、封館卻已成事實。不過直到政黨輪替後,相關爭議也戛然而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師永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師永剛並收藏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