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坐落於目前台北市中山南路、信義路、杭州南路及愛國東路之間,在光複初期稱“營邊段”,日據時代稱作“旭町”,由於鄰近日據時的“總督府”,因此長期被列為軍事、禁畿要地。


    這塊用地頗鄰近前國民黨中央黨部前的景福門,也就是清代的台北城東門,如今景福門看起來具有濃厚的中國北方宮殿特色,但清代卻是僅呈現閩南式多曲線屋頂造型城門而已,與今日台北市北門造型相似,隻不過蔣介石撤退來台後,由於景福門就位於“總統府”正前方,加上推動“文化複興運動”,好與“文革”相抗衡,所以改建為宮殿式樓閣。


    東門周邊,清代不過是一片水田,由於日本侵占台灣後,自1900年起逐步拆除台北城牆、開辟巴洛克式道路(即所謂的“三線路”),此地逐步出現街廓,日本人並拆除位於三線路南端通過水田的鐵路支線,形成新的道路,這條路在光複後則改名愛國東、西路。


    1920年,日本殖民政府推行行政區劃分製度改革,因此先將台北市原來的行政單位“街”“莊”,改為“大字”或“字”,繼而又將台北市部分“大字”改為町名,“旭町”之名即從此而來,亦稱為“台灣永久營房”,象征永久占領台灣、長期供軍事使用的特性。


    當時旭町西側由台灣山炮隊使用,東側由步兵第一聯隊使用,至於圍繞旭町周邊還有台灣守備隊司令部、日據時期刑場、台北監獄、“總督府”官舍等設施,因此是日本殖民時期的政治與軍事重地。


    當時的日本裕仁皇太子、日後的昭和天皇於1923年4月巡視台灣,還特地率大批官員在步兵第一聯隊舉行閱兵式,同時栽種一棵榕樹。次年,昭和的兩位弟弟同樣來台視察軍事,也在昭和種樹處種植榕樹,使當地變成日本軍國主義朝拜的“聖地”。


    “國府”遷台後,約在1952年通令房屋門牌不再使用日式町名,大多被改成清代台灣傳統地名,例如川端町改稱“螢橋段”、馬場町改稱“崁頂段”等,旭町則稱為“營邊段”。


    當地被接收的日軍舊址各建築則變成“國防部”各軍總部官署,包括“陸總”“聯勤”“政治部”“憲令部”總部都設在這裏,最早進駐的即為“陸軍總部”。


    當時外圍除了軍方建築外,盡是低矮,零亂日式建築物,甚至大批違章建築,住的多是自大陸來台的貧窮軍眷。


    ◆中正紀念堂


    藍頂白身的中正紀念堂高約76 米,以寶藍琉璃瓦頂點綴八角形的塔頂,外觀為雪白色大理石堂題,莊嚴而肅穆。設計師楊卓成在構思之時取北京天壇之頂與埃及金字塔之體,高聳威嚴。中正紀念堂位於台北市中心黃金地段,建造之初擠掉了規劃第二商業中心的方案。如今,紀念堂園區演變為市民休閑放鬆、組織與參與藝文活動的場所,實則達成了當初蔣經國認為設立紀念堂於市中心可增加公共活動空間,豐富市民業餘生活之目的。


    這塊被稱為營邊段的土地,地權為“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所有,由於長期作為軍事用地,因此開發很慢。但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台北發展工商業前景可期,因此讓這塊頗為方正的大片用地,增添了許多開發的經濟價值。1968年,原擬由“財政部”洽商“國防部”、台北市政府規劃為住宅區、商業區,分塊標售土地,並要求“陸總”等單位陸續遷出。


    考量整體開發價值,國民黨從1971年開始籌組營邊段可行性研究小組,研擬遷移與開發計劃,當時決定辟建台北市第二商業中心,解除其時最繁華的西門鬧市區人口及交通壓力,並建構全新的東門商圈。


    計劃由旅居各地的華僑投資籌設的華商觀光企業公司進行都市更新開發,讓當地能集中出現交通、旅館、商場等觀光事業,成為現代化觀光中心,配合限定興建六層樓以上建築,讓當地成為都市建設的示範區,以建設“美麗壯觀的都市”。


    當時預估以10年時間,引進外資、僑資、連同島內資金投資建設,總額約達新台幣100億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師永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師永剛並收藏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最新章節